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济民 朱辉 +7 位作者 徐可 王飞 杨璐 胡晓玮 张淑花 李娟 胡宪清 李春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7-972,共6页
目的:评估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1个月与常规剂量相比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 目的:评估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1个月与常规剂量相比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性(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冠心病PCI术后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发现的CLR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与双倍剂量组,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并随访1年的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结果: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1个月随访时双倍剂量组的PLADP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P<0.001);1年随访主要不良事件在两组间的发生率均为4.3%。常规剂量组的次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双倍剂量组,主要表现为心源性再入院率显著高于双倍剂量组(P<0.01)。双倍剂量组大出血(0%vs.0%)、小出血(0%vs.0%)、轻微出血(10.9%vs.10.9%)的发生率与常规剂量组相当。结论: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1个月能显著降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1年随访的心源性再入院率,且未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低反应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小板聚集率 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璐 王飞 +7 位作者 李济民 朱辉 张晶 范远生 徐可 徐蕾 陈俊 李春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接受不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light transmittance ag...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接受不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光学血小板聚集仪(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er,LTA)筛选PCI术后CLR住院患者150例。将入选者随机分为3组:(1)常规治疗(A)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及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持续1年;(2)强化治疗(B)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及氯吡格雷(150 mg,每天1次)强化1个月后改为上述常规治疗持续1年;(3)强化治疗(C)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及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强化1个月后改为常规治疗持续1年;于术后1个月复查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rachidonic acid 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_(AA)),并随访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临床资料及理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前PLA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PL_(AA)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352);治疗1个月后B组、C组PLADP均显著低于同组基线值(P均<0.001),C组PLADP显著低于A、B两组(P均<0.001);3组PL_(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随访,A、B、C组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以及心源性再入院的总发生率分别为20%、10%、4%(P=0.039),微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14%、28%(P=0.044),C组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为6%,显著高于A、B两组(P=0.01)。结论:氯吡格雷强化治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均能改善CLR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替格瑞洛强化治疗增加了微小出血与呼吸困难的发生,同时减少了术后1个月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及心源性再入院的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氯吡格雷低反应 血小板聚集率 替格瑞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低反应冠心病患者血小板miRNA表达谱差异
3
作者 李济民 朱辉 +7 位作者 徐可 王飞 杨璐 叶泽康 谈楚楚 顾倩 王静 李春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8-1184,共7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与正常反应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小板mi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78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d)至少5 d的冠心病患者,通...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与正常反应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血小板mi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连续入选78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75 mg/d)至少5 d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检测所有患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induced by adenosine diphosphate,PLADP),PLADP大于上四分位数的19例患者为CLR组,小于下四分位数的19例患者为对照组。提取所有入选患者纯化血小板中的总RNA,将上述两组患者的总RNA分别混为2个总RNA池,通过RNA变性电泳质检后,采用高通量测序筛选两组患者血小板miRNA的差异表达谱。通过靶基因预测软件TargetScan、miRanda、PITA和miRWalk对差异miRNA的功能进行预测。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CLR组PLADP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0 1)。通过RNA变性电泳检测两组总RNA未见明显降解。高通量测序发现95种血小板miRNA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显著性下调且差异倍数>2的拷贝数前20位miRNA依次是hsa-miR-300、hsa-miR-151b、hsa-miR-1299等。通过至少2个靶基因预测软件印证8个miRNA(hsa-miR-188-5p、hsa-miR-6874-3p、hsa-miR-218-5p、hsa-miR-3150b-3p、hsa-miR-1288-3p、hsa-miR-1299、hsa-miR-6862-5p、hsa-miR-4421)对血小板聚集关键蛋白有调控作用。结论:CLR患者中存在血小板miRNA的显著下调,本研究筛选出8个对血小板聚集关键蛋白可能有调控作用的miRNA,可能成为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氯吡格雷低反应 血小板 微小RNA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关系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豪 张晓 +1 位作者 朱记法 邢军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手术期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多态性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药物低反应性的关系。方法搜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行PCI治疗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404例,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中等...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手术期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多态性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药物低反应性的关系。方法搜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行PCI治疗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404例,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中等代谢、慢代谢3组,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抑制率<30%定义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分析CYP2C19基因型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1)404例患者中快、中、慢代谢型三组的分布为45.5%、45.3%、9.2%。3组间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血小板、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3)3组间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差异无统计意义(P=0.295),其中快代谢组与中等代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快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中等代谢组和慢代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结论 PCI治疗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与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之间无相关性,仅检测CYP2C19基因型并不能准确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型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抑制率 氯吡格雷低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低反应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谷世奎 魏雪梅 +2 位作者 张军英 王献忠 李杨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低反应(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的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低反应(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均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的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研究组经PCI手术治疗中相关指标以及心绞痛临床症状表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研究组经PCI手术治疗后24h的各种检查水平指标(肌钙蛋白值水平指标、PRU水平指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研究组经PCI手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TRR的高危冠心病患者改用替格瑞洛抗血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低反应 高危冠心病 替格瑞洛 抗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反应性及与血浆EETs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厚敏 冯燕娴 +2 位作者 黄宇理 李妙男 王洪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2-916,共5页
目的:评价ACS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反应性及与血浆EET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123例,根据其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CYP2C19*1/*1)、中等代谢型(CYP2C19*1/*2、CYP2C19*1/*3)和... 目的:评价ACS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反应性及与血浆EET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123例,根据其CYP2C19基因型分为快代谢型(CYP2C19*1/*1)、中等代谢型(CYP2C19*1/*2、CYP2C19*1/*3)和慢代谢型(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3组,比较3组PAIR、EETs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LCR的危险因素。利用ROC曲线检测EETs水平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效力。结果:CYP2C19基因快代谢型、中等代谢型和慢代谢型3组之间EETs水平、P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代谢型组较中等代谢型、快代谢型有更高LCR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和人血浆EETs含量降低为LCR的危险因素。利用EETs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791~0.965,P<0.05),提示效力较好。结论: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为LC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人血浆EETs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低反应 血栓弹力图 CYP2C19 E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
7
作者 徐曼曼 徐运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表现为低反应性或无反应,接受抗血小板规范治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多次出现肢体乏力,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均提示急性脑梗死。后经血小板聚集试验、闭合试验及基...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表现为低反应性或无反应,接受抗血小板规范治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多次出现肢体乏力,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均提示急性脑梗死。后经血小板聚集试验、闭合试验及基因检测证实,该患者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改服西洛他唑,随访1年余,未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氯吡格雷低反应 阿司匹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