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多氯联苯生物富集因子的QSAR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冯惠 李鸣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53,共5页
基于氯原子的个数及取代位置的不同,定义了氯原子密度(D)。D及二阶连接性指数(2Xv)对多氯联苯分子呈现出良好的结构选择性。结合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37种多氯联苯在鱼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lgBCF)拟合,建立令人满意的数学模型:lgBCF=-0.19... 基于氯原子的个数及取代位置的不同,定义了氯原子密度(D)。D及二阶连接性指数(2Xv)对多氯联苯分子呈现出良好的结构选择性。结合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与37种多氯联苯在鱼体内的生物富集因子(lgBCF)拟合,建立令人满意的数学模型:lgBCF=-0.191+1.649·2Xv-0.015·D-0.442·lgKow,n=37,R=0.922,F=62.029,S=0.338。该模型经Jackknife法检验具有总体稳健性,能够较为准确估算与预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 生物富集因子 连接性指数 氯原子密度 疏水性参数 定量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