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锌法制备山核桃壳-玉米秸秆混合基活性炭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玲 康春莉 +4 位作者 田涛 陈柏言 钟宇博 包思琪 黄冬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15-121,共7页
以玉米秸秆和山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制备混合基生物质活性炭。考察了两种生物质材料的配比、氯化锌用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为:玉米秸秆与山核桃壳质量比为3∶7;氯化锌用量为25 g(每10 g... 以玉米秸秆和山核桃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制备混合基生物质活性炭。考察了两种生物质材料的配比、氯化锌用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为:玉米秸秆与山核桃壳质量比为3∶7;氯化锌用量为25 g(每10 g生物质);活化温度为700℃;活化时间为1 h。上述条件制备的活性炭碘值为1 079.72 mg·g^(-1),亚甲基蓝值为208.54 mg·g^(-1),达到了国家优质活性炭标准。其比表面积BET为1 269.33 m2·g^(-1),孔径以中孔为主。利用所制备的活性炭对染料孔雀石绿和金橙Ⅱ进行了吸附实验,发现活性炭对这两种染料的吸附率可达93%,吸附过程符合伪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热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玉米秸秆 山核桃壳 氯化锌活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棉织物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巧丽 王淑花 +3 位作者 李芬 武琳婷 史晟 戴晋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3-79,共7页
以日常生活中废旧棉织物(WCF)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活化制备了废旧棉织物活性炭(AC-WCF),考察了氯化锌质量分数、氯化锌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4个因素对AC-WCF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及微孔/中孔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和红... 以日常生活中废旧棉织物(WCF)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法活化制备了废旧棉织物活性炭(AC-WCF),考察了氯化锌质量分数、氯化锌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4个因素对AC-WCF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比表面积及微孔/中孔分析仪、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AC-WCF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C-WCF各项吸附性能良好,该条件下制备的AC-WCF的比表面积高达1 462 m2/g,总孔容积为0.78 cm3/g,平均孔径为2.1 nm,碘吸附值为1 193.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5 m L/0.1 g,苯酚吸附值为160.7 mg/g,且对模拟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棉织物 活性炭 氯化锌活化法 吸附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的研制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玉红 张文林 +3 位作者 廖钦洪 李哲馨 李洪雷 唐建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7-186,共10页
文章以生姜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优化材料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物理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形貌结构以及化学组成等... 文章以生姜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优化材料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氮气吸附物理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表征手段对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形貌结构以及化学组成等进行分析,并考察溶液pH值、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其吸附亚甲基蓝(MB)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为氯化锌与生姜秸秆质量比2∶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1 h。制备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孔径结构和丰富的表面基团,对MB吸附效果明显,吸附量最高可达565.0 mg/g。溶液pH、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该研究制备的生姜秸秆基多孔活性炭材料结构和吸附性能优良,可作为优质吸附剂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同时为生姜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秸秆 氯化锌活化法 多孔活性炭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