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改性氯化合物对N2/细水雾抑制LPG爆炸影响研究
1
作者 裴蓓 胡紫维 +3 位作者 韩谕良 徐梦娇 陈立伟 邵翔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180,共12页
为了提高对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的抑爆效能,采用自主设计的半开式有机玻璃管道搭建了N2/细水雾抑爆实验平台,从爆炸超压、火焰传播速度及其峰值来临时间、火焰结构等4个方面分析含改性氯化合物N2/细水雾抑爆效果。... 为了提高对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的抑爆效能,采用自主设计的半开式有机玻璃管道搭建了N2/细水雾抑爆实验平台,从爆炸超压、火焰传播速度及其峰值来临时间、火焰结构等4个方面分析含改性氯化合物N2/细水雾抑爆效果。结果表明:含氯化合物对表面活性剂具有选择性,KCl、NaCl和NH4Cl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care2235)等2种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增效效果更优,爆炸超压峰值、火焰传播速度峰值均明显降低,且峰值来临时间明显延长;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仅与NaCl共同作用时抑爆效果有明显提升,与其他3种氯盐共同作用时没有增效效果甚至产生促爆现象;FeCl2与表面活性剂协同时会出现爆炸增强现象;含氯化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时,复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存在最佳值,即表面张力在20 mN/m时,抑爆效能最佳。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含改性氯化合物N2/细水雾能够有效降低绝热火焰温度,消耗关键自由基,中断燃烧链式反应,其抑爆的协同增效机理主要体现在N2惰化稀释、表面活性剂调控水雾粒径增加冷却效应和抑制链式反应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G爆炸抑制 N2/细水雾 氯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1种禁用和限用有机含氯化合物 被引量:6
2
作者 何瑞云 王超 +3 位作者 李楠 王星 武婷 陈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1-344,共4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1种禁用和限用有机含氯化合物的方法。以甲醇和柠檬酸水溶液为流动相(pH=2.56)进行梯度洗脱,Kromasil反相C18柱为分离柱,柱温42℃,采用程序可变波长检测,11种含氯化合物在20 min内被检出。检...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化妆品中11种禁用和限用有机含氯化合物的方法。以甲醇和柠檬酸水溶液为流动相(pH=2.56)进行梯度洗脱,Kromasil反相C18柱为分离柱,柱温42℃,采用程序可变波长检测,11种含氯化合物在20 min内被检出。检出限0.052 mg/L^0.498 mg/L(S/N=3),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88.0%~109.2%,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 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机含氯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有机氯化合物分析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赟 杨嘉谟 万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2年第5期8-10,共3页
近些年来 ,痕量有机氯化合物分析中 ,各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一些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 ,阐述了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固相萃取等几种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性能及应用 ,... 近些年来 ,痕量有机氯化合物分析中 ,各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一些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 ,阐述了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固相萃取等几种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性能及应用 ,论述了吸附柱层析法、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样品净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化合物 预处理 富集 净化 环境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西港沉积物中有机氯化合物对碱性磷酸酶活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薛雄志 洪华生 张珞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7-221,共5页
厦门西港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 (AL Pase)活力水平的研究已表明 ,ALPase在沉积物磷转化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沉积物中有机氯化合物对 ALPase活力的影响 ,对厦门西港沉积物中 AL Pase活力和 HCHs、DDTs、PCBs的含量进行了... 厦门西港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 (AL Pase)活力水平的研究已表明 ,ALPase在沉积物磷转化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沉积物中有机氯化合物对 ALPase活力的影响 ,对厦门西港沉积物中 AL Pase活力和 HCHs、DDTs、PCBs的含量进行了同步检测 ,结果表明厦门西港沉积物中除了个别站位有机氯化合物含量较高外 ,整体上有机氯化合物的污染并不明显 ,因而对 AL Pase的影响也较低 .但在有机氯化合物污染较重的站位 ,其对 ALPase活力的影响呈明显的抑制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活力 有机氯化合物 沉积物 厦门西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后南淝河城区段水体中含氯化合物含量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长明 陈霞智 王汉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176,共5页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造成了医疗消毒剂的广泛使用,这必然会对自然水环境生态平衡产生冲击。该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现场采样分析,研究了目前使用的主要消毒剂种类、毒性及其在南淝河水体中的分布特征,重点讨...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造成了医疗消毒剂的广泛使用,这必然会对自然水环境生态平衡产生冲击。该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现场采样分析,研究了目前使用的主要消毒剂种类、毒性及其在南淝河水体中的分布特征,重点讨论了其对水环境和水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次疫情期间,合肥南淝河城市段不同断面水体含氯化合物(以总氯计)的总量为5.52~48.7μg/L,较非疫情期间出现了明显增加,说明疫情期间大量使用消毒剂已经对城市水体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比较发现,污水处理厂尾水和雨水排口附近点位含氯化合物明显高于其他点位。结果表明,含氯消毒剂及其副产物进入水环境的途径主要包括尾水排放和地表雨水径流形成的面源污染。应从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治理全过程管控,并结合厂网河(湖)一体化全过程监管,以降低或消除消毒剂大量使用对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健康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流行 城市河流 消毒剂 氯化合物 水域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中有机氯化合物的离子色谱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魏青 邢耀宇 +3 位作者 梁必超 郑娟 王建平 王建庆 《针织工业》 2015年第9期66-70,共5页
比较氧弹瓶燃烧和管式炉燃烧裂解两种方法对PCP的氧化裂解效果,得出氧弹瓶燃烧法回收率高于管式炉燃烧裂解法:随后采用氧弹瓶燃烧-离子色谱法对PCP进行检测,得出在样品加标浓度为50~1000μg/L时,样品的回收率为71%-108%。不同加... 比较氧弹瓶燃烧和管式炉燃烧裂解两种方法对PCP的氧化裂解效果,得出氧弹瓶燃烧法回收率高于管式炉燃烧裂解法:随后采用氧弹瓶燃烧-离子色谱法对PCP进行检测,得出在样品加标浓度为50~1000μg/L时,样品的回收率为71%-108%。不同加标浓度的重复性和重现性试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2%~13.94%,证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对纺织品中的五氯苯和四氯邻二甲苯用同样方法进行检测,在加标浓度为100~1000μg/L时,样品的回收率为82%-102%,说明氧化裂解-离子色谱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有机氯化合物.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有机氯化合物 氧弹燃烧 管式炉燃烧 离子色谱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湖区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化合物及重金属污染现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源 仇雁翎 +7 位作者 杨晓红 李力 朱志良 赵建夫 程炳宏 陈江 张海燕 姚玉鑫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1-567,共7页
对南太湖水域表层沉积物中的19种有机氯化合物及6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范围分别为0.51-4.98、1.49-15.15ng/g(dw),与国内其它水域沉积物中OCPs、PCBs的含... 对南太湖水域表层沉积物中的19种有机氯化合物及6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和评价.所测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含量范围分别为0.51-4.98、1.49-15.15ng/g(dw),与国内其它水域沉积物中OCPs、PCBs的含量相比处于较低水平.OCPs中的主要污染物是α-六六六,PCBs中含量最高的是八氯联苯CB194和三氯联苯CB28.所采沉积物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分别为Cu:14.4-79.7mg/kg、Zn:69.3-214mg/kg、Cr:65.0-99.5mg/kg、Ni:24.8-48.7mg/kg、Pb:12.3-39.2mg/kg及Cd:0.015-0.563mg/kg.用风险评估低值(ERL)和风险评估中值(ERM)对有机氯化合物进行了生态风险效应评价,发现所测沉积物中滴滴涕(DDTs)的值90%处于ERL值以下,γ-六六六与PCBs的值100%小于ERL.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沉积物进行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都较小,单项生态危害指数相对较高的重金属是Cd,各采样点中XMK-0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相对较高.总体而言,南太湖表层沉积物中上述有机氯化合物和重金属的含量水平较低,未对生态构成严重威胁.但考虑到这两类污染物的生物积累性和毒性,仍需注意预防此类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湖 沉积物 有机氯化合物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色谱定量分析底泥中有机氯化合物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永武 邵令娴 +1 位作者 朱明华 金鑫荣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工作建立了底泥中六六六、DDT、氯笨、多氯联苯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石油醚-丙酮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器对底泥进行提取,硅胶层析柱净化提取液,不分流进样方式进样及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底泥中六六六、DDT、氯笨、多氯联苯进行定... 本工作建立了底泥中六六六、DDT、氯笨、多氯联苯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石油醚-丙酮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器对底泥进行提取,硅胶层析柱净化提取液,不分流进样方式进样及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底泥中六六六、DDT、氯笨、多氯联苯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方法的回收率大于70%,变异系数小于12%,最低检测限为0.9~0.09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有机氯化合物 毛细管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李村河,海泊河河口及相邻海域有机氯化合物污染状况及来源 …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培功 朱云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T10期5-5,共1页
关键词 河口 海域 有机氯化合物 污染源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熔剂法合成钨氧氯化合物Li23CuW10O40Cl5
10
作者 李淑芳 赵爽 李满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4-838,共5页
由于不同阴离子之间的电负性、离子半径、极化率和氧化态之间的差异,混合阴离子化合物可以产生不同于单一类型阴离子的新特性。混合阴离子金属材料在电子、湿度探测器、气体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电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助熔剂方... 由于不同阴离子之间的电负性、离子半径、极化率和氧化态之间的差异,混合阴离子化合物可以产生不同于单一类型阴离子的新特性。混合阴离子金属材料在电子、湿度探测器、气体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电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助熔剂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混合离子晶体生长的方法,它以适当的金属盐作为助熔剂,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复分解反应。助熔剂法在混合阴离子化合物的合成中具有重要意义。钨氧氯化合物Li23CuW10O40Cl5单晶以高质量的Li4WO5为前驱体,以CuCl2为助熔剂通过两步法合成。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 Li23CuW10O40Cl5结晶属于P63/mcm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1.02846(3) nm, c=1.98768(9) nm,V=1.82076(11) nm3, Z=2。单胞中分别包含五个晶体学独立的Li原子,两个W原子,一个Cu原子,两个Cl原子以及五个O原子。结构中, W(1)原子和一个Cl原子及五个O原子相连接,形成畸变八面体,而W(2)原子与四个O原子相连接形成四面体,Cu原子与六个O原子相连形成八面体。因此,Li23CuW10O40Cl5的晶体结构主要由[CuO6]和[W(1)O5Cl]八面体以及[W(2)O4]四面体构成。助熔剂法合成钨氧氯化合物Li23CuW10O40Cl5对今后探索新型的混合阴离子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氧氯化合物 CuCl2助熔剂 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酚类化合物的水生生物毒性效应与生态风险评估
11
作者 刘泽洋 徐春 孙述海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4-806,共13页
氯酚类化合物(CP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同时易富集于水环境中,其水生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备受关注。目前关于CPs污染物的末端处理存在一些不足,如吸附法成本较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法会造成高能耗和增加环... 氯酚类化合物(CP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同时易富集于水环境中,其水生生物毒性和生态风险备受关注。目前关于CPs污染物的末端处理存在一些不足,如吸附法成本较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臭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法会造成高能耗和增加环境生态危害。因此从污染源头的角度出发,针对CPs分子进行一定程度分子修饰,可有效地解决在末端处理时产生的问题。本文以源头修饰为手段对CPs生态风险进行减弱替代,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筛选。基于简易公式评分法辅助构建了CPs水生生物毒性综合效应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模型,依据此模型的三维等势图进行低水生生物毒性综合效应的CPs分子修饰,并将新设计的替代物分子与可表征各环境性质的受体进行分子对接,以打分值作为评价其各项效应的依据,设计并筛选出水生生物毒性较低(毒性降低0.55%~4.62%)、杀虫和防腐性能较强(杀虫性能提升5.27%~30.67%,防腐性能提升0.12%~11.98%)、环境友好性较优(性能提升16.43%~18.76%)的4种CPs替代物分子(2-C_(2)H_(5)取代、2-CH_(2)NH_(2)取代、2-NH_(2)取代、2-SH取代)。并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对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与替代物分子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即模拟细胞膜对CPs的吸附能力,表明4种CPs替代物分子均具有较低的生物积累效应(生物积累效应降低9.71%~40.20%)。本研究结果可为CPs水生生物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新方法,为CPs环境友好性改性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水生生物毒性效应 生态风险评估 特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中氯代芳构化合物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孟柯 杨甲甲 +3 位作者 樊芸 韩帅 张海军 陈吉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4-3447,共14页
焚烧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重要方式,但由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氯代芳构化合物(chlori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CAHs),对环境和健康构成威胁.催化氧化技术因其高去除率、低能耗、低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去除烟气中CAH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焚烧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重要方式,但由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氯代芳构化合物(chlori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CAHs),对环境和健康构成威胁.催化氧化技术因其高去除率、低能耗、低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去除烟气中CAH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常见的催化剂种类,包括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同时,深入探讨了催化氧化反应的机制、催化剂失活原因和再生方法,并强调了催化剂的组分、载体、结构和制备方法等对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影响.最后,根据文献研究,对CAHs的催化氧化进行了展望.未来研究应进一步优化催化剂设计,提高反应效率,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焚烧烟气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代芳构化合物 (CAHs) 催化剂 催化氧化机制 催化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SE提取和GPC净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痕量有机氯代化合物 被引量:25
13
作者 黄园英 佟玲 +2 位作者 张玲金 吴淑琪 汪雨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4-189,共6页
本研究介绍了土壤中20种不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包括6种多氯联苯(PCB15,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和14种有机氯农药(α-666,β-666,γ-666,δ-666,P,P’-DDE,P,P’-DDD,O,P'-DDT,P,P'-DDT,Hepta... 本研究介绍了土壤中20种不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包括6种多氯联苯(PCB15,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和14种有机氯农药(α-666,β-666,γ-666,δ-666,P,P’-DDE,P,P’-DDD,O,P'-DDT,P,P'-DDT,Heptachlor,Aldrin,trans—Chlordane,cis.Chlordane,Dieldrin,Endrin).土样通过加速溶剂提取,经装有Biobeads S-X3柱填料的自动凝胶渗透色谱和氟罗里硅土及石墨碳黑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净化,最后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获得很好的回收率70.7%-98.0%,相对标准偏差为2.19%-10.8%,检出限为0.33ng.g^-0.94ng·g^-1.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加速溶剂提取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溶剂,减少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的特点.优化后的方法可测定多种土壤样品中有机氯代化合物,并且能够在日常分析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气相色谱 加速溶剂提取 凝胶渗透色谱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对氯代芳香化合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吕昕 张晓健 +1 位作者 瞿福平 顾夏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研究了邻二氯苯和邻氯酚生物处理过程中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通过测定等温吸附曲线,表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符合线性吸附等温式:属于在疏水键力作用下的表面物理吸附,对难溶于水的邻二氯苯具有较强的... 本文研究了邻二氯苯和邻氯酚生物处理过程中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通过测定等温吸附曲线,表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符合线性吸附等温式:属于在疏水键力作用下的表面物理吸附,对难溶于水的邻二氯苯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代芳香化合物 吸附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的毒性和氧化应激 被引量:32
15
作者 金小伟 查金苗 +1 位作者 许宜平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16-822,共7页
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4-DCP、2,4,6-TCP和PCP的急性毒性和21d慢性毒性,并在同一条件下测试了这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软体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2,4-DCP、2,4,6-TCP和PCP对河蚬96hLC50值分别为19.25(... 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试验生物,研究了2,4-DCP、2,4,6-TCP和PCP的急性毒性和21d慢性毒性,并在同一条件下测试了这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软体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2,4-DCP、2,4,6-TCP和PCP对河蚬96hLC50值分别为19.25(17.58~21.20)、41.98(35.48~58.24)和0.23(0.18~0.27)mg·L-1;以致死作为观察指标,其21d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和最低观察效应浓度(LOEC)值分别为1.00、2.00、0.06mg·L-1和2.00、4.00、0.08mg·L-1.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河蚬软体组织抗氧化系统几种酶的活性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SOD和GSH-Px的影响最为明显.2,4,6-TCP和PCP对SOD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对GSH-Px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2,4-DCP对SOD和GSH-Px表现为明显的诱导作用;3种氯酚类化合物对CAT均表现为明显的诱导作用;对GST活性也有一定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变化范围不大(62.95%~137.04%).3种氯酚类化合物暴露后生物体抗氧化酶有不同的响应,表明不同氯酚类化合物所导致的氧化损伤及其应激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河蚬 毒性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连接指数研究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绿藻的毒性及QSAR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爱茜 魏东斌 王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本文测定了一批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运用分子连接性指数分析了化合物结构与其毒性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用逐一抽取法检验比较了模型的稳健性.
关键词 绿藻 代芳香族化合物 定量结构活性 QSAR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10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永刚 牛增元 +6 位作者 张艳艳 叶曦雯 包艳 蔡发 王新 苏杰 曲京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6-911,共6页
建立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10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方法.系统地优化了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正己烷,接受相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 /L,萃取 时间为60 min,搅拌速度为600 r/... 建立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10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方法.系统地优化了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正己烷,接受相NaOH溶液的浓度为0.10 mol /L,萃取 时间为60 min,搅拌速度为600 r/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 10种含氯苯酚在0.01-1 .00 mg /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好( r〉0.999),10种含氯苯酚的检出限(信噪比为 3)为 0.01 mg /k g,富集倍数为9 5 - 1 0 1.在空白样品中添加0. 01、0. 05和 0. 1 mg/kg 3 个不同水平的10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其平均回收率为78.8% -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0. 3% -7. 3%.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准确,可用于纺织品中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中空纤维 液相微萃取 苯酚类化合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9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1
18
作者 高永刚 牛增元 +3 位作者 张艳艳 叶曦雯 罗忻 张嘉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9,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9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采用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萃取纺织品中的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经蒸发浓缩和定容后,LC-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在0. 05~5. 0 mg/L范围内...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9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采用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萃取纺织品中的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经蒸发浓缩和定容后,LC-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9种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在0. 05~5. 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 999 90),平均回收率为80. 3%~104%,相对标准偏差(n=6)为4. 0%~9. 8%。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 05 mg/kg。方法灵敏、简便、高效、准确,可满足纺织品中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苯酚类化合物 同时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膨化食品中氯丙醇类化合物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明霞 庞建光 周建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本文建立了检测膨化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和1,3-二氯-2-丙醇含量的方法。采用乙醚索氏提取、甲醇净化,再经N,O-双(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FID作检测器。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回收率85%~5%。
关键词 测定方法 膨化食品 丙醇类化合物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F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氯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京平 陶为华 +2 位作者 孔祥燕 杨文 孙传甫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4-466,共3页
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采用碘甲烷作为衍生剂进行衍生化反应,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氯苯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进行分离和测定,其4-氯苯酚、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衍生物的检出限分别为1.36,1.87,2.67 mg.L-1。用标准加入... 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采用碘甲烷作为衍生剂进行衍生化反应,通过气相色谱法对氯苯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进行分离和测定,其4-氯苯酚、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衍生物的检出限分别为1.36,1.87,2.67 mg.L-1。用标准加入法对上述3种氯苯酚衍生物的峰面积测量的精密度进行试验,其相对标准偏差依次为4.2%,3.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苯酚类化合物 衍生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