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减阻流体试验 被引量:11
1
作者 官峰 许鹏 +1 位作者 王德忠 徐济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197,共5页
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减阻流体在二维流道中减阻性能的测量 ,分析了温度、浓度、配比变化对流体减阻性能的影响 .同时使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流体的速度场 ,利用信号... 通过对不同工况下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减阻流体在二维流道中减阻性能的测量 ,分析了温度、浓度、配比变化对流体减阻性能的影响 .同时使用相位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流体的速度场 ,利用信号处理中的相关方法分析了运动结构 .结果表明 ,减阻流体在主流速度方向上存在较低频率的周期运动 ,而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则是随机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 减阻流体试验 表面活性剂 非牛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DA对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溶液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鹏 王德忠 +1 位作者 扈黎光 周浩军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应用激光相位多普勒测速仪进行减阻流体的湍流特性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减阻工况下的减阻流体的横向速度脉动,得到了多种工况下的速度剖面曲线.在对激光测试结果同减阻性能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速度剖面曲线的形状与减阻率的关系... 应用激光相位多普勒测速仪进行减阻流体的湍流特性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减阻工况下的减阻流体的横向速度脉动,得到了多种工况下的速度剖面曲线.在对激光测试结果同减阻性能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速度剖面曲线的形状与减阻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的速度脉动与减阻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减阻流体和牛顿流体的雷诺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减阻流体的雷诺应力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流体 湍流实验 激光相位多普勒测速仪 PDA 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溶液 表面活性剂 减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与荧蒽对小球藻的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良 葛飞 +4 位作者 喻方琴 许银 朱润良 朱门君 王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生物,采用批量培养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与多环芳烃荧蒽(Flu)的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CTAC初始浓度固定为100μg/L时,随Flu浓度的升高(0~100.84μg... 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生物,采用批量培养方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与多环芳烃荧蒽(Flu)的联合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CTAC初始浓度固定为100μg/L时,随Flu浓度的升高(0~100.84μg/L),CTAC与Flu的联合毒性由协同效应(0~22.50μg/L)转为拮抗效应(22.50~100.84μg/L).当Flu浓度为1.13μg/L时,协同效应达到最大(RI=2.01),与对照组相比,生物量抑制率从37.5%增加至80.9%;对氮和铁单位吸收量分别从0.27mg和9.18μg降至0.09mg和2.14μg;藻细胞Zeta电位从-10.0mV提高至-8.3mV;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从5.00mg/L和80.65μg/mg降为2.57mg/L和50.36μg/mg.根据实验结果分析,CTAC与Flu复合污染体系提高了藻细胞Zeta电位,抑制了小球藻对氮和铁的吸收,降低了藻细胞体内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荧蒽 小球藻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Pt(Ⅱ)、Pd(Ⅱ)、Rh(Ⅲ)、Au(Ⅲ) 被引量:7
4
作者 高云涛 项朋志 +1 位作者 施润菊 黄伟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2-1094,共3页
研究了NaCl浓度、SnCl2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用量、NaCl用量对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铑、金的影响。研究表明,HCl为0.24mol/L,Sn2Cl为0.10mol/L,CTMAC为1.0×10-3mol/L,NaCl为0.1g/mL,浮... 研究了NaCl浓度、SnCl2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用量、NaCl用量对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铑、金的影响。研究表明,HCl为0.24mol/L,Sn2Cl为0.10mol/L,CTMAC为1.0×10-3mol/L,NaCl为0.1g/mL,浮选前60℃水浴加热10min,对不同含量的贵金属10.0~100.0μg,铂、钯、铑、金的浮选率分别为95.2%~98.0%、97.3%~97.6%、93.4%~97.1%和96.6%~99.1%,在HCl介质中体系可同时浮选铂、钯、铑、金,而常见基体元素如Zn2+、Cd2+、Co2+、Al3+、Cu2+、Fe3+、Ni2+的浮选率低于2.5%,和对阳极泥、砂铂矿、废催化剂样品的分离分析结果与其它方法相符,此方法可用于从量基体金属中分离铂、钯、铑、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Ⅱ) Pd(Ⅱ) Rh(Ⅲ) Au(Ⅲ) 氯化亚锡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液-固浮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复杂金属基体中锇 被引量:3
5
作者 高云涛 杨宏 +1 位作者 施润菊 项朋志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对Os(Ⅳ)-三氯锡酸络阴离子的浮选行为。实验表明,在盐酸介质中,体系可以浮选分离Os(Ⅳ),其浮选率为95.2%。98.0%。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4.0%-98.5%,精密度为2.1%-7...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对Os(Ⅳ)-三氯锡酸络阴离子的浮选行为。实验表明,在盐酸介质中,体系可以浮选分离Os(Ⅳ),其浮选率为95.2%。98.0%。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4.0%-98.5%,精密度为2.1%-7.7%(RSD,n=5)。方法可用于从大量基体金属中分离Os(Ⅳ),对实际样品分离的分析结果与其他方法推荐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浮选分离 氯化亚锡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钠-硫氰酸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铅(Ⅱ) 被引量:8
6
作者 温欣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研究了硝酸钠 硫氰酸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水体系浮选分离铅 (Ⅱ )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控制pH =6 0 ,在 1 0 gNaNO3存在下 ,当 0 1mol/L硫氰酸铵和 1 0× 1 0 -2 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的用... 研究了硝酸钠 硫氰酸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水体系浮选分离铅 (Ⅱ )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 ,控制pH =6 0 ,在 1 0 gNaNO3存在下 ,当 0 1mol/L硫氰酸铵和 1 0× 1 0 -2 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的用量分别为 0 5和 1 0mL时 ,Pb2 +可被硫氰酸铵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水体系浮选 ,而Zn2 +、Cu2 +、Cd2 +、Mn2 +、Fe2 +、Co2 +、Ni2 +、Al3+等离子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 ,据此实现了Pb2 +与这些离子的定量分离。对合成水样进行的定量浮选分离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钠 铅(Ⅱ) 浮选分离 硫氰酸铵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矿物-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用机理及其结构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宏飞 贾晓辉 +2 位作者 豪日娃 刘庆贺 刘文超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47-2554,共8页
黏土矿物有机插层复合物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化工和环保等众多领域。采用插层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插入到黏土矿物高岭石、钠基蒙脱石和蛭石层间,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 黏土矿物有机插层复合物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吸附、化工和环保等众多领域。采用插层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插入到黏土矿物高岭石、钠基蒙脱石和蛭石层间,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及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对插层复合物的作用机理及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在经过多次"替代"插层后,层间氢键被破坏,层间作用力减弱,CTAC分子进入其层间,这引起高岭石片层由于层间的束缚力释放形成卷曲形貌。蒙脱石与蛭石以离子交换的形式与CTAC分子发生反应,该过程尚未对它们的形貌产生明显影响。此外,进一步建立了黏土矿物-CTAC插层复合物的结构模型,提出CTAC分子在高岭石和蒙脱石层间分别以35°和32°的夹角双层斜立,在蛭石层间以44°的夹角单层斜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蒙脱石 蛭石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插层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钠-碘化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体系浮选分离铜(Ⅱ)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温欣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研究了硝酸钠 碘化钾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水体系浮选铜(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试验表明,在1.0gNaNO3存在下,当体系中碘化钾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溶液的用量分别为2.0×10-2mol/L和1.0×10-3mol/L,控... 研究了硝酸钠 碘化钾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水体系浮选铜(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试验表明,在1.0gNaNO3存在下,当体系中碘化钾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溶液的用量分别为2.0×10-2mol/L和1.0×10-3mol/L,控制pH5.0时,Cu(Ⅱ)与I-形成的CuI沉淀能被CTMAC浮选,而Zn(Ⅱ)、Ni(Ⅱ)、Co(Ⅱ)、Mn(Ⅱ)、Fe(Ⅱ)、Al(Ⅲ)等不被浮选,从而实现Cu(Ⅱ)与这些离子之间的定量分离。本法对合成水样中微量铜进行了定量浮选分离,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 硝酸钠-碘化钾-十六烷基甲基氯化铵-水体系 浮选分离 定量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溴代丁二酰亚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氯荧光素体系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尿素中缩二脲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方卢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4-758,共5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N-溴代丁二酰亚胺 二氯荧光素 缩二脲 尿素 测定 化学反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剪切协同作用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程程 庞明军 巢建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41-2450,共10页
深入研究表面活性剂的流变特性,对于理解湍流减阻机理和改进制药、化工等领域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相同升温速率、不同剪切速率以及相同剪切速率、不同升温速率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溶液表观黏... 深入研究表面活性剂的流变特性,对于理解湍流减阻机理和改进制药、化工等领域的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相同升温速率、不同剪切速率以及相同剪切速率、不同升温速率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温度较低时,剪切速率对表面活性剂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对胶束的影响增强导致溶液在高温处出现剪切稀化现象。当浓度为0.3125mmol/L时,溶液临界温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保持恒定;但当浓度升高至0.6250~1.2500mmol/L时,在高温和高剪切的作用下,黏度曲线出现"平台"和短暂的增稠现象。对于中等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浓度升高导致蠕虫状胶束出现分支并抑制了"平台"的产生;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胶束结构的响应时间滞后于升温速率,但当γ=150s-1时,滞后效应减弱,高剪切对胶束结构的破坏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升温速率 剪切速率 流变特性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黏土固沙保水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渠永平 张增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09-115,共7页
为解决沙漠公路施工和养护中固沙难的问题,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制备了一种改性黏土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老化性能和保水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 为解决沙漠公路施工和养护中固沙难的问题,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et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CTAC)制备了一种改性黏土材料。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老化性能和保水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固沙保水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CTAC与黏土的质量比为5:4时,固沙材料力学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较好,其透气保水性能较为均衡,草籽发芽率达到最高,为47%。微观分析表明:CTAC通过插层作用将松散的黏土颗粒连接,黏土间隙变为憎水性,水分运移阻力增大,因此改性黏土固沙保水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固沙材料的改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 水分 荒漠化 保水 十六烷基甲基氯化 改性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羟丙基三甲基季铵盐的合成及絮凝净水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姜翠玉 宋林花 朱成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0-42,共3页
在有机溶剂中合成了壳聚糖羟丙基三甲基季铵盐(HTAC),探索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转化率较高、水溶性好的产品。该产品6 mg/L与60 mg/L的聚合铝复配,使孤一、孤五污水站污水浊度分别由90.4 mg/L、64.0 mg/L降到3.6 mg/L、4.2 mg/L。加入... 在有机溶剂中合成了壳聚糖羟丙基三甲基季铵盐(HTAC),探索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转化率较高、水溶性好的产品。该产品6 mg/L与60 mg/L的聚合铝复配,使孤一、孤五污水站污水浊度分别由90.4 mg/L、64.0 mg/L降到3.6 mg/L、4.2 mg/L。加入该产品40 mg/L和聚合铝50 mg/L,使孤二联污水油质量浓度由2 706.8mg/L降到18.5 mg/L,浊度由960 mg/L降到4.4 mg/L,絮凝净水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2 3-环氧丙基甲基氯化 壳聚糖铵盐 絮凝剂 油田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35
13
作者 蔡照胜 王锦堂 +2 位作者 杨春生 许琦 严金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5-657,673,共4页
以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w(NaOH)=40 0%的水溶液为催化剂,3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在m(NaOH)∶m(CTS)=1 0∶1 0,m(CTA)∶m(CTS)=4 0∶1 0,反应温度65 0℃下制备了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 以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w(NaOH)=40 0%的水溶液为催化剂,3 氯 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为改性剂,在m(NaOH)∶m(CTS)=1 0∶1 0,m(CTA)∶m(CTS)=4 0∶1 0,反应温度65 0℃下制备了2 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达到或超过9 0h时,得到的HTCC产品的接枝度超过90 0%,在pH=6 7~7 0的水中可完全溶解形成w(HTCC)=3 0%的溶液。IR和1HNMR的结果表明,接枝反应主要发生在CTS的氨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CTS) 3-氯-2-羟丙基甲基氯化铵(CTA) 接枝改性 铵盐接枝壳聚糖 2-羟丙基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TCC) 接枝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的合成及性质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淑英 张广友 +1 位作者 郑庚修 牛翠芝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9,共3页
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条件下反应得到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收率97%),以此为原料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得到氯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收率96%).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结果得以... 脂肪醇和环氧氯丙烷在相转移条件下反应得到长链烷基缩水甘油醚(收率97%),以此为原料和三甲胺盐酸盐反应得到氯化N-(3-长链烷氧-2-羟)丙基-N,N,N-三甲基铵(收率96%).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结果得以证实。本文还测定了所合成产品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铵盐 合成 表面活性剂 氯化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氯化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铵的合成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建洲 苗宗成 林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84-886,890,共4页
以自制的阳离子单酯表面活性剂氯化2-羟基-3-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铵(CMESA)和硬脂酰氯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合成了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氯化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铵(CDESA)。研究了反应介质、反应时间和缚酸剂吡啶的用量对生成物C... 以自制的阳离子单酯表面活性剂氯化2-羟基-3-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铵(CMESA)和硬脂酰氯为原料,经一步反应合成了阳离子双酯表面活性剂氯化2,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三甲基铵(CDESA)。研究了反应介质、反应时间和缚酸剂吡啶的用量对生成物CDESA收率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官能团分析和红外光谱确证其化学结构,最佳合成条件为:n(CMESA)∶n(硬脂酰氯)∶n(吡啶)=1∶1∶1,1,4-二氧六环为反应介质,回流加热反应3h,CDESA收率为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酯表面活性剂 失水甘油基甲基氯化 柔软剂 铵盐 氯化2 3-二(硬脂酰氧基)丙基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与十四烷氧基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包结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西莲 桑青 +1 位作者 尹宝霖 孙得志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用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4TAC)的包结作用。研究发现,R14TAC溶液的表面张力随β-CD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最大可接近水的表面张力值。β-CD与R14TAC主要形成... 用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四烷氧基-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R14TAC)的包结作用。研究发现,R14TAC溶液的表面张力随β-CD加入量的增加而升高,最大可接近水的表面张力值。β-CD与R14TAC主要形成摩尔比为1∶1的包结物。实验体系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 )与β-CD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14TAC/β-CD的包结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Van tHoff方程计算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看来此包结过程的驱动力主要由熵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十四烷氧基羟丙基甲基氯化 包结作用 铵盐 包结常数 热力学参数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联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柏林 孙志刚 +1 位作者 刘志娟 曾伟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4期8398-8401,8406,共5页
合成一种三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2-氯化十二烷基二甲铵基乙基)胺(TCDAEA)。以三乙醇胺、氯化亚砜为原料,经分子内亲核取代合成(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TCEA);再以(2-TCEA)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12DMA)经季铵化反应合成TCDAEA。... 合成一种三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三(2-氯化十二烷基二甲铵基乙基)胺(TCDAEA)。以三乙醇胺、氯化亚砜为原料,经分子内亲核取代合成(中间体三(2-氯乙基)胺(TCEA);再以(2-TCEA)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12DMA)经季铵化反应合成TCDAEA。实验考察了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质量分数、(12DMA)与(TCEA)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钾质量分数为0.3%、n12DMA:nTCEA=3.9、溶剂质量分数为2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h时,产品收率可达96.6%。在25℃、临界胶束浓度为4.2×10-4mol/L时,产品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5.2mN/m。并用FT-IR方法对中间体(TCEA)和产物TCDAEA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铵盐 (2-氯乙基)胺 (2-氯化十二烷基二甲铵基乙基)胺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对生物除磷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乔婧 刘东方 +3 位作者 李克勋 陶芸 张国威 孙洁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29,33,共4页
利用静态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DDBAC含量及空白对照对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初始COD在400 mg.L-1左右时,随着DDBAC负荷的增加,系统释磷能力增强;随着DDBAC含量的... 利用静态研究了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DDBAC含量及空白对照对好氧吸磷和厌氧释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初始COD在400 mg.L-1左右时,随着DDBAC负荷的增加,系统释磷能力增强;随着DDBAC含量的增加,吸磷速率降低直至丧失了吸磷特性;DDBAC的存在对生物除磷系统带来了不利影响,使试验污泥的电导率增加,质量浓度40 mg.L-1时能明显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十二烷基甲基苄基氯化铵(DDBAC) 铵盐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绿褪色反应用于微量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黄应平 蔡汝秀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7-101,共5页
在 p H 7.0 0 Tris- HCl缓冲介质中 ,微量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 CTMAB)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 CPB)能使亮绿 ( Brilliant Green,简称 BG)产生灵敏的褪色反应 ,发现其褪色程度ΔA (ΔA =A0 - Ai)与 CTMAB及 CPB... 在 p H 7.0 0 Tris- HCl缓冲介质中 ,微量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 CTMAB)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 CPB)能使亮绿 ( Brilliant Green,简称 BG)产生灵敏的褪色反应 ,发现其褪色程度ΔA (ΔA =A0 - Ai)与 CTMAB及 CPB用量存在定量关系。研究了该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 ,探讨了反应机理 ,拟定了利用该反应用于微量 CTMAB和 CPB的测定方法 ,CTMAB和 CPB的浓度分别在0~ 6× 1 0 - 5mol/ L ,0~ 8× 1 0 - 5mol/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拟定的方法用于电镀废液样品中微量 CTMAB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绿 溴化十六烷基甲铵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发光光度法 测定 铵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氰酸钾从季铵盐载金有机相中反萃金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项军 陈景 +3 位作者 姜建准 张天喜 李楷中 杨秋雪 《贵金属》 CAS CSCD 2002年第3期8-12,共5页
研究了应用硫氰酸钾从CTAB - 30 %TBP (或 30 %正辛醇 ) -磺化煤油萃Au (Ⅰ )体系载金有机相的反萃取 ,以及反萃后的有机相的重复利用等。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 3mol/LKSCN能够将载金有机相中 (浓度为 3g/LAu) 90 %左右的Au反萃入水相 ,3... 研究了应用硫氰酸钾从CTAB - 30 %TBP (或 30 %正辛醇 ) -磺化煤油萃Au (Ⅰ )体系载金有机相的反萃取 ,以及反萃后的有机相的重复利用等。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 3mol/LKSCN能够将载金有机相中 (浓度为 3g/LAu) 90 %左右的Au反萃入水相 ,3级反萃率接近 1 0 0 %。有机相经过 5次循环利用后 ,对 1g/LAu溶液的萃取率基本无变化。反萃入水相中的Au可以用NaBH4还原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盐载金有机相 硫氰酸钾 十六烷基甲基溴化铵 反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