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Si-HAP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水样中痕量的锰、钴、镍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红英 杨小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建立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Si-HAP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锰、钴、镍的新方法。方法研究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Si-HAP在不同p H、吸附温度和时间、洗脱条件及共存离子对锰、钴、镍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在... 目的建立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Si-HAP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锰、钴、镍的新方法。方法研究γ-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Si-HAP在不同p H、吸附温度和时间、洗脱条件及共存离子对锰、钴、镍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该方法检出限分别为锰0.21μg/L,钴0.18μg/L,镍0.24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锰0.90%(1μg/mL),钴0.78%(2μg/mL),镍0.18%(5μg/mL)(n=11),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0%~108.0%之间。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水样中痕量锰、钴、镍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三乙氧基改性纳米Si—HAP 分离富集 火焰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氯丙基三氯硅烷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中法 黄慧 +3 位作者 郭学阳 吕彩玲 丁爱梅 张庆国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2期44-46,共3页
以三氯硅烷和氯丙烯为原料、氯铂酸为主催化剂、脂肪胺类化合物为助催化剂、2,4-戊二酮为催化剂活化剂、间苯二酚作为抑制剂,通过硅氢加成、蒸馏、刮板薄膜蒸发器进行精馏,生产出含量99%以上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产品收率超过95%,缩短... 以三氯硅烷和氯丙烯为原料、氯铂酸为主催化剂、脂肪胺类化合物为助催化剂、2,4-戊二酮为催化剂活化剂、间苯二酚作为抑制剂,通过硅氢加成、蒸馏、刮板薄膜蒸发器进行精馏,生产出含量99%以上的γ-氯丙基三氯硅烷。产品收率超过95%,缩短生产周期,产品质量稳定,工艺重复性好,提高了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丙基三氯 偶联剂 合成 三氯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改性硅胶吸附汞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典模 许婷 +2 位作者 潘鹤政 兰倩倩 温爱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1-183,共3页
探讨制备活性硅胶,并与氯丙基三氯硅烷改性得氯丙基三氯硅烷改性硅胶(CP-硅胶),后再用硫氢化钠进行巯基化得到巯基改性硅胶(SH-硅胶)。实验发现CP-硅胶、SH-硅胶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98%(wt,质量分数,下同)、7.03%,SH-硅胶含硫量为4.99%... 探讨制备活性硅胶,并与氯丙基三氯硅烷改性得氯丙基三氯硅烷改性硅胶(CP-硅胶),后再用硫氢化钠进行巯基化得到巯基改性硅胶(SH-硅胶)。实验发现CP-硅胶、SH-硅胶总有机碳含量分别为8.98%(wt,质量分数,下同)、7.03%,SH-硅胶含硫量为4.99%,巯基转化率约80%。由SH-硅胶对硝酸汞(Hg^(2+))吸附实验发现,SH-硅胶吸附平衡需12h,对Hg^(2+)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饱和吸附量为230mg/g。吸附平衡时间随Hg^(2+)浓度增大而变长,溶液pH值越高(pH≤7),对Hg^(2+)去除率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改性硅胶 氯丙基三氯硅烷改性硅胶 活性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基三苯乙炔基硅烷的制备及其固化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谭德新 梁家仪 +3 位作者 宁明月 余素颖 张佩琪 王艳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1-195,共5页
以苯乙炔、镁条、氯丙基三氯硅烷和溴乙烷为原料,通过Grignard反应成功制备氯丙基三苯乙炔基硅烷(CPTPES)单体。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13C-NMR)对单体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确定单体的固化... 以苯乙炔、镁条、氯丙基三氯硅烷和溴乙烷为原料,通过Grignard反应成功制备氯丙基三苯乙炔基硅烷(CPTPES)单体。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1H-NMR、13C-NMR)对单体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确定单体的固化工艺,采用Kissinger法、Ozawa法、Flynn-Wall-Ozawa法和Friedman法探究单体的固化特性,并预测固化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PTPES的熔点为75℃,反应活化能Ea为146.75kJ/mol,指前因子lnA为26.33,反应级数m为0.47,n为1.61,固化机理与自催化反应机理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炔 丙基三氯 Grignard反应 丙基三苯乙炔基 固化动力学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被引量:17
5
作者 聂丽娟 王可 +1 位作者 李响敏 田世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95-1799,共5页
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胶进行改性,然后负载磷钨酸,制备了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进行红外FT-IR分析以及热重分析。考察了改性硅胶与活化硅胶对磷钨酸的负载量以及它们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改... 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胶进行改性,然后负载磷钨酸,制备了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进行红外FT-IR分析以及热重分析。考察了改性硅胶与活化硅胶对磷钨酸的负载量以及它们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硅胶与活化硅胶的最大负载量分别为44.7%和16.8%,将此两种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平均产率分别91.1%和23.7%。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剂2.5g(负载量为43.5%),反应4h,(n柠檬酸:n正丁醇)为1:4,反应温度为140℃。产率为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丙基三甲氧基 硅胶 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 柠檬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丙基胺硅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3
6
作者 范忠雷 李殿卿 Edward Rosenberg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67-870,共4页
利用氯丙基三氯硅烷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制备了烷基化硅胶 (CPTCS 硅胶 ) ,所得产物与聚烯丙基胺 (PAA 15 )反应合成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测定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的FTIR光谱、胺基含量和润湿角 ,考察了溶液 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 利用氯丙基三氯硅烷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制备了烷基化硅胶 (CPTCS 硅胶 ) ,所得产物与聚烯丙基胺 (PAA 15 )反应合成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测定了PAA 硅胶复合材料的FTIR光谱、胺基含量和润湿角 ,考察了溶液 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 ,得到在 2 5℃、pH =3 5条件下 ,复合材料对Cu2 + 的吸附容量为 0 85mmol/g ;当 pH =4 0时 ,对Pb2 + 的吸附容量可达到 0 5 3mmol/g。结果表明 ,PAA 硅胶复合材料吸附性能优良 ,是一处良好的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丙基三氯-硅胶 聚烯丙基胺罐胶复合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研究硅胶表面固载硅氧烷的键合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凤艳 赵天波 +2 位作者 汪燮卿 陈拥军 李本高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0-24,共5页
 通过红外光谱法对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原料和中间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反应情况。常温下,原料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产物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受吸附水干扰严重;选择在200℃和350℃测定...  通过红外光谱法对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原料和中间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反应情况。常温下,原料硅胶、固载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产物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受吸附水干扰严重;选择在200℃和350℃测定,干扰基本消失;结果证明,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已通过与自由羟基的反应键合到硅胶表面,且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硅胶的固载反应主要与自由羟基有关。350℃对原料硅胶、固载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产物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说明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已通过硅胶表面羟基的反应键合到硅胶表面,且键合反应不仅与自由羟基有关,也与互相键合的氢键和吸附水相关的表面羟基有很大关系。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对于硅胶固载γ-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反应,使用二甲苯作溶剂要好于以甲苯作反应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硅胶载体 表面固载 键合反应 γ—丙基三甲氧基 γ—胺丙基三甲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