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态滤池污水处理过程中氮形态变化及平衡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韩润平
邹卫华
石杰
杨健
陆雍森
刘宏民
-
机构
郑州大学化学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75-79,共5页
-
基金
科技部中法合作资助项目
编号E98-04
+1 种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编号0424290065
-
文摘
污水经生态滤池(MEEF)处理后,出水中化学耗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总氮(TN)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降低,氮的形态构成与进水有较大差异.水力负荷分别为1.0 m3.m-2.d-1和2.0 m3.m-2.d-1时,进水中NH4+-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5.8和35.7 mg.L-1,出水中分别降为10.3和20.0 mg.L-1;进水中NO3--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24和0.2 mg.L-1,出水中分别增加到30.4和4.1 mg.L-1.进水中硝态氮占总氮的0.3%,在两种水力负荷下出水中硝态氮占出水总氮的比例分别增加到52.7%和12.8%,说明水力负荷降低有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还对氮的质量平衡进行了估计,并讨论了MEEF的工作原理.
-
关键词
生态滤池
蚯蚓
氮形态
氮质量平衡
-
Keywords
earthworm
nitrogen form
nitrogen mass balance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室内绿狐尾藻湿地系统对高氨氮废水的净化作用
被引量:8
- 2
-
-
作者
余红兵
何洋
李红芳
刘锋
张树楠
王迪
肖润林
-
机构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89-2195,共7页
-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14B05)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成果转化项目(2015GK1014)
湖南省科技支撑计划(2015NK3003)
-
文摘
本研究以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elatinoides)湿地系统为对象,分析绿狐尾藻湿地系统中NH_4^+-N的去除规律及氮质量平衡。结果表明,试验第28天,在200和400mg·L^(-1) NH_4^+-N两个处理中,水体全氮(TN)去除率分别为86.1%和77.7%,NH_4^+-N去除率分别为89.8%和78.8%。根据氮质量平衡得出,在200和400mg·L^(-1) NH_4^+-N两个处理中分别有14.7%和30.2%的外源NH_4^+-N直接被底泥吸附,25.3%和11.0%转化成底泥NO_3^--N,29.7%和12.7%被绿狐尾藻直接吸收利用,14.0%和23.3%残留在水体,剩余16.3%和22.8%可能被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研究结果表明,绿狐尾藻对氨氮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为其在人工湿地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关键词
绿狐尾藻
氨氮
氮去除
植物吸收
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氮质量平衡
-
Keywords
Myriophyllum elatinoides
artificial wetland
nitrogen removal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nitrogen mass balance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