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地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的播种期、播量及氮肥替代效应
1
作者 杜若楠 张睿 +5 位作者 金慧 潘多锋 赵海滨 杨学 张举梅 高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8-82,共5页
为促进绿肥作物在黑龙江地区的推广应用,2017年4月-5月进行的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播期播量试验表明,黑龙江地区生产毛叶苕子的适宜播种量为30 kg·hm^(-2),且播种期越早越好。并在2017年7月开展了小麦收获前30 d、收获前1... 为促进绿肥作物在黑龙江地区的推广应用,2017年4月-5月进行的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播期播量试验表明,黑龙江地区生产毛叶苕子的适宜播种量为30 kg·hm^(-2),且播种期越早越好。并在2017年7月开展了小麦收获前30 d、收获前15 d及收获当天3个播种处理下的毛叶苕子生长及土壤效应研究,确定了麦收当天采用机械播种毛叶苕子的方式为最优选择。2018-2019年进一步开展了小麦复种毛叶苕子的氮肥替代效应试验,设计了8种施肥处理,T1(清耕不施肥)、T2(清耕施肥50%)、T3(清耕施肥75%)、T4(清耕施肥100%)、T5(复种毛叶苕子不施肥)、T6(复种毛叶苕子施肥50%)、T7(复种毛叶苕子施肥75%)、T8(复种毛叶苕子施肥100%),系统探讨了黑龙江地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的播种期、播量及氮肥替代效应。结果表明,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能够显著增加土壤中的速效氮含量,对翌年小麦产量产生正效应。复种毛叶苕子处理(T5~T8)可减少后茬小麦约25%的氮肥用量,平均减施尿素60 kg·hm^(-2),且小麦产量未出现下降。此外,复种毛叶苕子还能显著降低翌年小麦田间杂草密度,减少除草剂用量。相比清耕处理(T1~T4),种植毛叶苕子显著改善了耕地的物理结构,提升了土壤肥力。综上所述,麦后复种毛叶苕子不仅能够优化土壤养分状况,还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建议在黑龙江地区推广麦收当天机械播种毛叶苕子的方式,并结合适宜的施肥管理,以实现绿肥作物的高效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复种 毛叶苕子 氮肥替代效应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