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25%乙嘧酚悬浮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超飞 赵亚男 +5 位作者 韩翠仙 王奥霖 袁军海 范洁茹 刘伟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4-249,275,共7页
为明确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的影响,于2016年-2017年、2017年-2018年和2018年-2019年3年度在河北廊坊研究了正常氮肥施用水平和减施氮肥水平下25%乙嘧酚悬浮剂(7个梯度)对田间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不同的氮... 为明确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杀菌剂防治小麦白粉病效果的影响,于2016年-2017年、2017年-2018年和2018年-2019年3年度在河北廊坊研究了正常氮肥施用水平和减施氮肥水平下25%乙嘧酚悬浮剂(7个梯度)对田间小麦白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不同的氮肥施用量对药剂防治病害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在相同药剂用量下减施氮肥处理(N2)药剂的防效大多要显著高于正常施氮处理(N1)。对3年度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药剂用量与病情指数或防效的关系模型以及随机系数回归模型比较分析发现,其模型的斜率无显著性差异,截距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通过防效混合效应模型构建的不同分位数模型(10%、30%、50%、70%、90%),获得了2种氮肥施用水平下不同用量的25%乙嘧酚悬浮剂防治田间小麦白粉病的效果。同时,利用防效的关系模型计算了2种氮肥施用水平下25%乙嘧酚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防效和药剂用量对照表,为氮肥减施情况下药剂用量的合理选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氮肥施用水平 25%乙嘧酚悬浮剂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氮肥施用量显著提升夏季绿茶品质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美雅 汤丹丹 +4 位作者 矫子昕 石元值 马立锋 张群峰 阮建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07-1419,共13页
【目的】我国30%的茶园氮肥施用过量。氮肥过量施用不仅造成能源浪费和茶园土壤质量恶化(如酸化、板结等),还使茶叶特别是绿茶增产提质边际效应逐渐下降。夏季绿茶品质(尤其是香气)往往低于春茶,但其产量却远大于春茶,因此,研究施氮对... 【目的】我国30%的茶园氮肥施用过量。氮肥过量施用不仅造成能源浪费和茶园土壤质量恶化(如酸化、板结等),还使茶叶特别是绿茶增产提质边际效应逐渐下降。夏季绿茶品质(尤其是香气)往往低于春茶,但其产量却远大于春茶,因此,研究施氮对夏季绿茶的品质影响,为夏季绿茶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茶园氮肥长期定位试验位于浙江杭州,始于2005年。氮肥施用水平分别为0、119、285、474、569和712 kg/hm^(2)。采集连续施用12年氮肥的茶树夏季新梢一芽二叶制成绿茶样。采用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茚三酮/福林酚-比色法、CN分析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绿茶感官品质、氨基酸和茶多酚总量、氮含量、氨基酸组分以及香气组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绿茶香气影响较大。在施N 0~474 kg/hm^(2)范围内,绿茶氨基酸总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升高,在施N 474 kg/hm^(2)时达到最高。施氮量提高到569和712 kg/hm^(2)后,绿茶氨基酸总量降低,茶多酚总量升高,对应的酚氨比升高,而绿茶样品氮含量反而低于N 474 kg/hm^(2)处理。在鉴定到的16种氨基酸组分中,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在施氮量285和474 kg/hm^(2)时达到最高,包括决定成品茶鲜爽味的茶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而当施氮量超过474 kg/hm^(2)时,这些氨基酸的含量开始下降。醇类、酮类、烯类、醛类、酯类以及其他香气化合物受氮素供应水平影响存在差异,主导绿茶呈香的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在施N 0~285 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增加,其中以占醇类物质总量比重最高的β-芳樟醇和橙花叔醇变化最为明显。酮类香气化合物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下变化趋势与醇类一致,但受氮素供应水平影响小于醇类。烯类香气物质对氮素供应水平的响应与醇类和酮类则完全相反,总量随着施氮量增加逐渐降低,而醛酯类等其他香气化合物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无规律性变化。【结论】茶园施氮量在285~474 kg/hm^(2)时,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决定成品茶滋味的茶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组分和主导绿茶呈香的β-芳樟醇和橙花叔醇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长期氮肥定位施肥 氮肥施用水平 氨基酸组分 香气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方法对超级杂交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刘龙生 曾良贵 +1 位作者 黄益国 高静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63-64,68,共3页
探讨了不同氮肥施用方法对超级杂交稻植株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超级杂交稻对N肥的需求特点以及不同施N水平下的产量形成特点,为超级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和提高N肥的利用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氮肥施用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菜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邱炜红 刘金山 +3 位作者 胡承孝 赵长盛 孙学成 谭启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38-2243,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蔬菜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氮水平[0(N0)、430(N1)、860(N2)、1290(N3)、1640(N4)kgN.hm-2],2a试验期间种植的蔬菜有辣椒、萝卜、菠菜和小白菜。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N2O排放通...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蔬菜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氮水平[0(N0)、430(N1)、860(N2)、1290(N3)、1640(N4)kgN.hm-2],2a试验期间种植的蔬菜有辣椒、萝卜、菠菜和小白菜。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影响N2O排放通量,各施氮水平土壤N2O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8~39、0.4~157、12~626、8.5~982、16~1342μg.m-.2h-1;同时,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N2O排放总量,各施氮处理(N0、N1、N2、N3和N4)试验期间土壤N2O平均排放总量分别为0.48、1.35、4.49、7.83、10.57kgN.hm-2,土壤N2O排放系数范围是0.33%~1.13%,且施氮水平与土壤N2O排放总量间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不同季节蔬菜地土壤N2O排放总量差异很大,其中最大的是辣椒,最小的是菠菜;此外,土壤N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除受施氮水平影响外,还受土壤温度的影响,排放高峰出现在高温的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蔬菜地 氮肥施用水平 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夏秋季茶树吸收根生物量和养分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曾艳 伊晓云 +3 位作者 李延升 马立锋 阮建云 唐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1-419,共9页
以12年生龙井43茶树为研究对象,在7月至翌年1月利用土钻法对连续5a施用不同氮肥处理后的茶树吸收根生物量和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吸收根生物量在0.34-0.72 mg/dm3之间,碳、氮、磷、钾和镁储量变异范围分别为12.6-25.2 mg/d... 以12年生龙井43茶树为研究对象,在7月至翌年1月利用土钻法对连续5a施用不同氮肥处理后的茶树吸收根生物量和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吸收根生物量在0.34-0.72 mg/dm3之间,碳、氮、磷、钾和镁储量变异范围分别为12.6-25.2 mg/dm^3、4.55-11.2 mg/dm^3、0.47-1.19 mg/dm^3、1.31-4.05 mg/dm^3、0.30-1.19 mg/dm^3。茶树吸收根生物量和各养分含量随月份变化呈现双峰型,峰值分别在8月和翌年1月,而7月和11月生物量和养分储量均较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影响茶树吸收根生物量,氮肥施用对茶树吸收根生物量的影响因氮肥施用时间而异。不同氮肥施用水平下茶树吸收根总碳浓度和总碳含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受氮肥施用时间影响,施氮对茶树吸收根氮浓度的影响不同月份间存在差异,其中7月、8月和1月施氮处理下氮浓度较高,而9月、10月和11月不施氮处理下氮浓度较高。氮肥施用对各月份茶树吸收根氮养分储量均没有显著影响。氮肥施用降低了部分月份茶树吸收根磷、钾和镁的浓度和储量。施用中等用量的氮肥能缩小茶树吸收根夏秋季氮磷钾镁养分储量的月份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施用水平 吸收根生物量 吸收根养分储量 吸收根养分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果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结构对施氮量的响应 被引量:2
6
作者 裴怀弟 宿兵兵 +5 位作者 李琦 李玉斌 李淑洁 王立光 张敏敏 石有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5-1134,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N)素水平对人参果生育期内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为人参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参果(Solanum muricatum Aiton)田间试验于2020、2021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进行。试验设施N 0、50、100、150 kg... 【目的】研究不同氮(N)素水平对人参果生育期内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为人参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参果(Solanum muricatum Aiton)田间试验于2020、2021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进行。试验设施N 0、50、100、150 kg/hm^(2)4个处理,记为N0、N50、N100、N150。氮肥等分为5份,每隔30天随滴灌施入一次,共计5次,追肥前1天进行根际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结构组成。【结果】与N0处理相比,N50处理提高了开花期—成熟期土壤细菌α-多样性,其中Shannon、Chao1和ACE(abundance coverage-based estimator)指数分别平均提高了1.19%、4.46%和4.86%;N100处理土壤细菌α-多样性与N0相近,而N150处理分别降低了3.31%、2.79%和6.20%。人参果根际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0.80%)、厚壁菌门(Firmicutes,4.77%)、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5.88%)、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1.16%)、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1.24%)、拟杆菌门(Bacteroidota,7.2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4.02%)、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4.81%)、粘球菌门(Myxococcota,3.60%)。与N0相比,N50处理提高了开花期—成熟期厚壁菌门、酸杆菌门、泉古菌门、粘球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N100、N150处理的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2.99%、15.66%。人参果根际核心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德沃斯菌属(Devosia)、RB41、MND1和Haliangium等。与N0处理相比,人参果生育期内N50处理根际假单胞菌属、德沃斯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8.07%、32.41%,N100有利于MND1菌属的生长繁殖,而N150处理降低了RB41、鞘氨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MND1和Haliangium的相对丰度。【结论】中低施氮水平对人参果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无不利影响,还可提高根际假单胞菌属、德沃斯菌属、MND1、Haliangium、鞘氨醇单胞菌属等有益菌属的相对丰度,有利于维护根系生长的健康环境。而高量氮肥会抑制人参果生育中后期根际细菌的多样性和促生菌的生长,因此,种植人参果应将氮肥水平控制在50~1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氮肥施用水平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细菌丰度 群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黑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玄志友(摘译)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2期62-62,共1页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3.111915),来自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黑莓植株的最佳施氮量,以3年生健康“硕丰”黑莓植株为试材,在3个关键生长阶段(萌芽期、开花期...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3.111915),来自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黑莓植株的最佳施氮量,以3年生健康“硕丰”黑莓植株为试材,在3个关键生长阶段(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转色期),设置5组不同剂量的硫酸铵处理,分别为CK(0 g/株)、T1(20 g/株)、T2(40 g/株)、T3 (60 g/株)、T4 (80 g/株),探讨氮肥施用水平对黑莓叶片生理特性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林业大学 黑莓 果实品质 硕丰 最佳施氮量 转色期 氮肥施用水平 萌芽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