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单形格子设计研究结球甘蓝不同时期氮肥分配的定量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庄绍东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26-27,共2页
应用(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在结球甘蓝氮总施用量为266kg/hm^2以及设定与代码值x_j=0对应的试验因素(各期氮肥分配比例)Z_j的最小值a_j分别为a_1=0.25,a_2=0.20,a_3=0.15的供试条件下,用商品产量结果模拟数学模型为y=66.432x_1+63.098x... 应用(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在结球甘蓝氮总施用量为266kg/hm^2以及设定与代码值x_j=0对应的试验因素(各期氮肥分配比例)Z_j的最小值a_j分别为a_1=0.25,a_2=0.20,a_3=0.15的供试条件下,用商品产量结果模拟数学模型为y=66.432x_1+63.098x_2+65.718x_3+24.192x_1x_2-5.048x_1x_2+20.288x_2x_3,通过频数分析寻优,获得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Z_1=0.3786,Z_2=0.3600,Z_3=0.2614,即基肥足、前追重、后追适的阶段施氮结构,其对应时期氮的施用量为Z_1′=100.697kg/hm^2,Z_2′=97.760kg/hm^2,Z_3′=69.543kg/hm^2,期望较高商品产量y=69.818t/hm^2,比农家经验施氮结构Z_1=0.3、Z_2=0.3、Z_3=0.4的商品产量期望值68.684t/hm^2还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单形格子 设计 结球甘蓝 氮肥分配 定量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氮肥分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温怀楠 赵建平 +2 位作者 赵伟明 毛国娟 刘金弟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6-190,共5页
氮肥分配试验结果表明 ,单季晚稻在前期用肥量相同情况下 ,中期不施长粗肥 ,改施 2次穗肥 ,在前、后期不同配比条件下 ,均比施长粗肥与 1次穗肥的常规施肥方法显著增产 ,而常规施肥法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均无显著差异。增产机理是控制了最... 氮肥分配试验结果表明 ,单季晚稻在前期用肥量相同情况下 ,中期不施长粗肥 ,改施 2次穗肥 ,在前、后期不同配比条件下 ,均比施长粗肥与 1次穗肥的常规施肥方法显著增产 ,而常规施肥法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均无显著差异。增产机理是控制了最高苗 ,提高了成穗率 ;倒4、 5叶叶面积小 ,改善了中后期高产群体透光条件 ,提高了群体质量 ;倒 1~ 3叶增重 ,灌浆结实期光合速率升高 ,齐穗至成熟期物质积累增多 ;植株变矮 ,穗部第 2次枝梗增多 ,穗型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氮肥分配 穗肥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三季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鲁彩艳 马建 +4 位作者 陈欣 张旭东 史奕 赵牧秋 迟光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0-406,共7页
采用室外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3个生长季作物生长状况、标记15N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量氮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在第1生长季表现为抑制,第2、第3生长季则相反。作... 采用室外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3个生长季作物生长状况、标记15N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量氮肥的施用能显著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在第1生长季表现为抑制,第2、第3生长季则相反。作物体内来自标记氮肥的含量和比例随生长季的增加显著下降,高量氮肥和玉米秸秆的施用能显著提高其含量和比例(P<0.05)。标记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随作物生长季的增加而降低,而标记氮肥的累积作物利用率和总损失率随着生长季的增加而增加,经过连续3季作物的吸收利用,标记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累积作物利用率和总损失率分别平均为15.82%、61.11%和23.07%。标记氮肥的作物利用率和损失率主要发生在第1生长季内,高量氮肥的施用降低了标记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增加了氮素损失率;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玉米秸秆能明显增加标记肥料氮在土壤和作物中的回收率,降低氮素损失率,提高比例为21.74%,从而说明在施肥当季,通过施入高C/N比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合理调节土壤中C源和N素营养的施用比例,可以达到增加氮肥在土壤中的残留率,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措施 15N利用率 标记氮肥分配与去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管理对有序机抛早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覃斌 孙鑫 +6 位作者 刘福强 何在周 向军 陶祖豪 王慰亲 郑华斌 唐启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常规早稻品种湘早籼24号为材料,于2021—2022年开展大田试验,设3个氮肥水平,即120 kg/hm^(2)(N1)、150 kg/hm^(2)(N_(2))和180 kg/hm^(2)(N_(3)),4个氮肥分配处理T1、T2、T3、T4,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1∶1∶1、0∶1∶1... 以常规早稻品种湘早籼24号为材料,于2021—2022年开展大田试验,设3个氮肥水平,即120 kg/hm^(2)(N1)、150 kg/hm^(2)(N_(2))和180 kg/hm^(2)(N_(3)),4个氮肥分配处理T1、T2、T3、T4,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分别为1∶1∶1、0∶1∶1、1∶0∶1、1∶1∶0,以生产推荐施肥CK(施氮量120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用比例为5∶3∶2)和零氮处理(N0)为对照,研究施氮量和氮肥分配对有序机抛早稻产量、生长特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N_(3)、N_(2)、N1的早稻平均产量依次降低,N1的平均产量显著低于CK而高于N0的;在不同氮肥分配下,T2的产量低于T1、T3、T4和CK的,其中显著低于T4的;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发现,产量的降低主要缘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下降;基肥不施氮肥的T2处理的分蘖率虽未显著降低,但其成穗率低,导致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早稻氮素利用率随之下降;在不同氮肥分配下,T2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显著低于T4的。可见,基肥缺失氮肥对有序机抛早稻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较大,而穗肥不施氮肥对有序机抛早稻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较小,推测前期氮肥管理可能是水稻有序机抛栽培高产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氮肥分配 有序机抛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比例对油菜芝麻复种模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汪瑞清 罗涛 +3 位作者 胡立勇 肖运萍 吕丰娟 魏林根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00,共7页
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华油杂9号和赣芝5号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施用比例[P_0(油菜∶芝麻)=0∶0;P_1=157.5∶67.5;P_2=180.0∶45.0;P_3=202.5∶22.5;P_4=225.0∶0;P_5=180.0∶45.0(含油菜枯饼1 500... 为了探索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地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高效施肥技术,以华油杂9号和赣芝5号为材料,研究6个氮肥施用比例[P_0(油菜∶芝麻)=0∶0;P_1=157.5∶67.5;P_2=180.0∶45.0;P_3=202.5∶22.5;P_4=225.0∶0;P_5=180.0∶45.0(含油菜枯饼1 500)kg/hm^2]对油菜和芝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氮处理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P_0),但是5个施氮处理间的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都无显著差异;P_3处理总产量(3 053.9kg/hm^2)、总效益(25 335.4元/hm^2)、氮肥农学利用率(4.1kg/kg)、偏生产力(13.6kg/kg)均最高,其中总产量和总效益较对照(P_0)分别显著增加了42.79%和55.08%。油菜主茎籽粒的含油量高于分枝;而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刚好相反,其中主茎的蛋白质含量受氮肥用量影响明显。虽然P_3处理的芝麻种子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酚含量都较其他处理明显降低,但是油菜和芝麻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都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当氮肥分配比例为202.5∶22.5(kg/hm^2)(P_3)时,既能够保持较高的油菜和芝麻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又具有较优的品质,是减氮条件下油菜芝麻复种模式的适宜氮肥分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芝麻 复种模式 氮肥分配比例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尔塔拉州膜下滴灌棉田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6
作者 李俊杰 陈德强 +1 位作者 王爱民 盛建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00-1605,共6页
【目的】探讨适宜博尔塔拉州滴灌棉区的氮肥施用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滴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和不同肥力棉田氮肥施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肥力较低的滴灌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248.6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158.9kg/hm2;肥... 【目的】探讨适宜博尔塔拉州滴灌棉区的氮肥施用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滴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和不同肥力棉田氮肥施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肥力较低的滴灌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248.6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158.9kg/hm2;肥力较高的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310.9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236.5kg/hm2。氮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适量基施有提高产量的作用,肥力较低的砂壤土滴灌棉田以30%作基肥,70%滴施效果最好,按照"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从盛蕾期到铃期持续滴施对提高铃重、增加铃数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中高肥力的壤土上,集中在盛蕾期到花铃期持续滴施即可满足棉花的需氮要求。【结论】膜下滴灌棉田氮肥用量控制在尿素525.0~560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棉田 氮肥用量 滴氮时间 氮肥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方式对牛樟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7
作者 王先棒 周再知 +3 位作者 韩强 潘栋康 王丹薇 黄桂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1-2388,共8页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规施氮处理:集中施氮200 mg/株、常规平均施氮200 mg/株;4个指数施肥处理:200、400、600和800 mg/株;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每次施肥间隔10天,试验共施肥10次。试验结束后,测定牛樟苗高、地径,根、茎和叶生物量,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叶、茎和根的氮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方式下牛樟苗木生长状况、根系生长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施肥显著提升了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常规施肥相比,指数施肥可提高幼苗株高、地径和茎、叶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体积、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提升植株氮积累量和叶、茎、根部含氮量。指数施肥方式下,随施氮量的提升,各指标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施氮量为400 mg/株时最优。【结论】施氮对牛樟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指数施氮方式优于常规施氮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推荐是氮总量为400 mg/株,按照3.54、5.30、7.95、11.9、17.9、26.8、40.2、60.3、90.4、136.0 mg分为10次施用,可获得生物学性状较好、氮素积累量较高的优质牛樟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 指数施肥 总施氮量 氮肥分配 幼苗生长指标 幼苗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稻施氮技术试验初报
8
作者 钟干清 张炼生 黄开星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施氮技术 培两优288 施氮量 结实率 氮肥分配 农艺性状 成穗率 有效穗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