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菌固态发酵对苹果渣不同氮素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壮壮 李海洋 +2 位作者 韦小敏 来航线 李肖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4-110,共7页
通过研究产朊假丝酵母菌与不同丝状真菌组合进行固态发酵对苹果渣产物中粗蛋白质质量分数、纯蛋白质质量分数、多肽质量分数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苹果渣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结果表明:与苹果渣原料相比,单接产朊假... 通过研究产朊假丝酵母菌与不同丝状真菌组合进行固态发酵对苹果渣产物中粗蛋白质质量分数、纯蛋白质质量分数、多肽质量分数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的影响,筛选出适合苹果渣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结果表明:与苹果渣原料相比,单接产朊假丝酵母菌和分别接种产朊假丝酵母菌与里氏木霉、斜卧青霉、黑曲霉、黄曲霉菌种组合固态发酵后均可显著提高苹果渣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219.42~292.86g·kg-1)、纯蛋白质质量分数(153.59~208.85g·kg-1)、多肽质量分数(36.73~47.10g·kg-1)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0.59~0.71g·kg-1)(P〈O.05);与对照组相比较,其中粗蛋白质量分数增量为80.45%~199.39%,纯蛋白质量分数增量为140.83%~257.96%、多肽质量分数增量为107.75%~183.61%、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增量为118.18%~172.73%。综合各项指标可以得出,采用固态发酵苹果渣时,产朊假丝酵母菌与黑曲霉是最佳的菌种组合,发酵产物中其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92.86g·kg-1、纯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08.85g·kg、多肽质量分数为40.35g·kg、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为0.65g·kg-1。因此,采用混合菌种固态发酵苹果渣可以提高苹果渣中粗蛋白质、纯蛋白质、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增加苹果渣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朊假丝酵母菌 丝状真菌 苹果渣 固态发酵 氮素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郊典型农田土壤易流失氮素组分及含量特征与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叶花 魏荔 +2 位作者 赵小蓉 李贵桐 林启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5-929,共5页
通过测定京郊连续冬小麦-玉米大田和不同种植年限菜地表层土壤悬浮液氮素组分及其含量,模拟测定土壤易流失氮素组分,从而为氮素高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矿质氮等指标大大高于大田土壤,且... 通过测定京郊连续冬小麦-玉米大田和不同种植年限菜地表层土壤悬浮液氮素组分及其含量,模拟测定土壤易流失氮素组分,从而为氮素高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矿质氮等指标大大高于大田土壤,且表现出明显的酸化现象。大田和菜地土壤悬浮液均含有可观的氮素:悬浮液总氮(TSN)为124.42~355.41 mg.kg-1,其中大田土壤一半左右为颗粒状氮,而菜地土壤2/3以上为可溶性氮;可溶性全氮(TDN)范围为55.53~220.51 mg.kg-1,其中主要是可溶性无机氮(DIN),范围为28.00~171.92 mg.kg-1,可溶性有机氮(DON)为27.53~81.74 mg.kg-1;颗粒状氮(PN)为70.90~134.90 mg.kg-1。各种氮素组分及其含量,菜地土壤远远高于大田土壤,且随着蔬菜种植时间的延长差异扩大。京郊菜地土壤氮素流失风险极大,对水体构成巨大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玉米大田土壤 菜地土壤 种植年限 易流失氮素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区人工牧草地有机氮组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丽霞 郝明德 彭令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1期55-57,84,共4页
黄土区人工牧草地 18年苜蓿连作对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及氨基糖氮含量有很大影响 ,不施肥条件下苜蓿连作能明显增加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含量。连续施 P处理根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 黄土区人工牧草地 18年苜蓿连作对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及氨基糖氮含量有很大影响 ,不施肥条件下苜蓿连作能明显增加土壤耕层水解总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含量。连续施 P处理根层水解总氮、氨态氮、氨基酸氮和氨基糖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 4 13.5 5 m g/ kg、5 8.39mg/ kg、16 9.83m g/ kg和 10 7.0 1mg/ kg;NPM处理土壤耕层水解总氮与对照相比增加 192 .5 8mg/ kg、氨基酸氮增加 2 2 3.4 4 mg/ kg、氨基糖氮增加 2 5 .6 6 m g/kg,而氨态氮含量则大幅度降低 ;在 6 0~ 10 0 cm不同处理的各形态氮含量接近且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少。粮草轮作系统中不同苜蓿生长年限对土壤的水解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人工牧草地 土壤有机氮素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干燥过程对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建国 刘伟 +3 位作者 赵紫娟 林杉 吴文良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8,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干燥过程对土壤氮素组分尤其是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 ,土壤铵态氮的数量有所增加 ,而对土壤硝态氮的数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但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的数量则有增加的趋...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干燥过程对土壤氮素组分尤其是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 ,土壤铵态氮的数量有所增加 ,而对土壤硝态氮的数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但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的数量则有增加的趋势。其中 10 5℃干燥处理后的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的数量明显高于鲜土、风干和 4 0℃干燥处理的土样。进一步分析结果看出 ,10 5℃处理后的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除了部分来自土壤微生物态氮的降解产物之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过程 氮素组分 土壤矿化 有机态氮 土壤干燥 土壤样品 土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