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累积动态及其种间氮素竞争关系
被引量:
22
1
作者
刘振洋
吴鑫雨
+8 位作者
汤利
郑毅
李海叶
潘浩男
朱东宇
王静静
黄少欣
覃潇敏
肖靖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4-1294,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蚕豆间作地上部的氮含量和吸收量,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的氮吸收累积特征,解析间作小麦和蚕豆种间氮素竞争关系。【方法】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种植模式(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及小...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蚕豆间作地上部的氮含量和吸收量,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的氮吸收累积特征,解析间作小麦和蚕豆种间氮素竞争关系。【方法】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种植模式(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及小麦//蚕豆间作)及4个氮水平(N0,N1,N2,N3),其中小麦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90、180、270 kg/hm2,蚕豆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45、90、135 kg/hm2。测定了单间作小麦和蚕豆的产量、地上部氮累积含量,利用Logistic模型模拟小麦蚕豆的氮吸收关键参数及氮吸收动态,分析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氮素竞争关系。【结果】小麦//蚕豆间作整体平均提高小麦产量33.4%(除N3外)、降低蚕豆产量20.7%,N0和N1水平下,间作具有显著产量优势。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间作条件下小麦的氮吸收高峰比蚕豆晚1219天。4个氮水平下,间作主要提高了小麦最大氮累积量(A)、最大氮吸收速率(Rmax)和初始氮吸收速率(r),却降低了蚕豆的A、达到最大氮吸收速率所需的时间(Tmax)和Rmax。在营养生长阶段,小麦的氮素竞争力低于蚕豆,施氮可提高小麦的氮素吸收量。从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共同作用角度分析,N0、N1和N2水平下,间作分别提高小麦的Rmax 34.1%、44.6%和21.0%。因此,当小麦达到氮吸收高峰后,间作分别提高小麦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15.1%48.4%和9.2%28.9%,却降低蚕豆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7.3%28.4%和7.9%14.0%。此时,间作小麦氮素竞争力大于蚕豆,在N1水平下小麦的氮素竞争力最强。【结论】小麦//蚕豆间作提高了小麦的初始及最大氮素吸收速率(r和Rmax),提高了小麦生殖生长阶段的氮素吸收和累积,是间作小麦产量优势的基础。优化氮肥投入量,可调控小麦和蚕豆的种间竞争及互补关系,是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形成、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
产量优势
LOGISTIC模型
氮吸收关键参数
氮素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冬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抑制杂草生长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胡文诗
刘秋霞
+2 位作者
任涛
明日
鲁剑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目的】草害是影响油菜产量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大田条件下直播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对油菜和杂草生物量的调控作用,揭示其氮素竞争规律,为提高直播油菜产量提供种植管理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基地...
【目的】草害是影响油菜产量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大田条件下直播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对油菜和杂草生物量的调控作用,揭示其氮素竞争规律,为提高直播油菜产量提供种植管理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三个播种量为1.5、4.5、7.5 kg/hm^2和五个氮梯度为0、60、120、180、240 kg/hm^2,在油菜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时,调查了杂草和油菜的生物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运用Shannon指数分析杂草均匀度,计算不同处理油菜与杂草在生物量和氮素积累上的竞争关系。【结果】增加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可以提高油菜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与播种量1.5 kg/hm^2相比,播种量为4.5和7.5 kg/hm^2的所有氮用量处理油菜平均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3.3%和45.2%,平均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1.2%和39.2%;与不施氮相比,用量从低到高各施氮处理油菜生物量平均分别增加了0.9、1.7、2.2和2.7倍,氮素积累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0、2.0、3.5和4.4倍。杂草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随油菜播种量的增加而降低,播种量4.5和7.5 kg/hm^2的各氮肥处理平均生物量比播种量1.5 kg/hm^2的杂草平均生物量分别降低了16.8%和25.8%,杂草氮素积累量分别降低了17.3%和29.4%;而杂草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远低于油菜。相同处理的杂草氮含量高于油菜,且二者的氮含量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但油菜对氮肥的响应大于杂草,最高施氮处理油菜平均含氮量比对照增加了46.2%,相应的杂草氮含量增幅只有24.1%。油菜与杂草的氮素积累量比值在播种量为1.5 kg/hm^2时均小于1,增加播种量,比值增大,在7.5 kg/hm^2处理中施氮处理比值均大于1,施氮240 kg/hm^2处理高达2.2,说明高密高氮可以提高油菜的氮素竞争力。施氮会改变杂草种群结构,杂草群落的均匀度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结论】油菜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对施氮量和播种量的敏感度大于杂草,通过增施氮肥和提高播种量可以提高油菜的氮素竞争力,抑制杂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直播油菜
播种量
氮素竞争力
杂草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累积动态及其种间氮素竞争关系
被引量:
22
1
作者
刘振洋
吴鑫雨
汤利
郑毅
李海叶
潘浩男
朱东宇
王静静
黄少欣
覃潇敏
肖靖秀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云南开放大学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4-129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611,31560581)
云南农业基础联合专项(2018FG 001-071)。
文摘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蚕豆间作地上部的氮含量和吸收量,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的氮吸收累积特征,解析间作小麦和蚕豆种间氮素竞争关系。【方法】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种植模式(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及小麦//蚕豆间作)及4个氮水平(N0,N1,N2,N3),其中小麦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90、180、270 kg/hm2,蚕豆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45、90、135 kg/hm2。测定了单间作小麦和蚕豆的产量、地上部氮累积含量,利用Logistic模型模拟小麦蚕豆的氮吸收关键参数及氮吸收动态,分析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氮素竞争关系。【结果】小麦//蚕豆间作整体平均提高小麦产量33.4%(除N3外)、降低蚕豆产量20.7%,N0和N1水平下,间作具有显著产量优势。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间作条件下小麦的氮吸收高峰比蚕豆晚1219天。4个氮水平下,间作主要提高了小麦最大氮累积量(A)、最大氮吸收速率(Rmax)和初始氮吸收速率(r),却降低了蚕豆的A、达到最大氮吸收速率所需的时间(Tmax)和Rmax。在营养生长阶段,小麦的氮素竞争力低于蚕豆,施氮可提高小麦的氮素吸收量。从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共同作用角度分析,N0、N1和N2水平下,间作分别提高小麦的Rmax 34.1%、44.6%和21.0%。因此,当小麦达到氮吸收高峰后,间作分别提高小麦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15.1%48.4%和9.2%28.9%,却降低蚕豆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7.3%28.4%和7.9%14.0%。此时,间作小麦氮素竞争力大于蚕豆,在N1水平下小麦的氮素竞争力最强。【结论】小麦//蚕豆间作提高了小麦的初始及最大氮素吸收速率(r和Rmax),提高了小麦生殖生长阶段的氮素吸收和累积,是间作小麦产量优势的基础。优化氮肥投入量,可调控小麦和蚕豆的种间竞争及互补关系,是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形成、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
产量优势
LOGISTIC模型
氮吸收关键参数
氮素竞争力
Keywords
wheat and faba bean intercropping
yield advantage
Logistic models
key parameters of N absorption
N competitivenes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43.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冬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抑制杂草生长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
14
2
作者
胡文诗
刘秋霞
任涛
明日
鲁剑巍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324)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11B03)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3)资助
文摘
【目的】草害是影响油菜产量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大田条件下直播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对油菜和杂草生物量的调控作用,揭示其氮素竞争规律,为提高直播油菜产量提供种植管理依据。【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三个播种量为1.5、4.5、7.5 kg/hm^2和五个氮梯度为0、60、120、180、240 kg/hm^2,在油菜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时,调查了杂草和油菜的生物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运用Shannon指数分析杂草均匀度,计算不同处理油菜与杂草在生物量和氮素积累上的竞争关系。【结果】增加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可以提高油菜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与播种量1.5 kg/hm^2相比,播种量为4.5和7.5 kg/hm^2的所有氮用量处理油菜平均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3.3%和45.2%,平均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了21.2%和39.2%;与不施氮相比,用量从低到高各施氮处理油菜生物量平均分别增加了0.9、1.7、2.2和2.7倍,氮素积累量平均分别增加了1.0、2.0、3.5和4.4倍。杂草的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随油菜播种量的增加而降低,播种量4.5和7.5 kg/hm^2的各氮肥处理平均生物量比播种量1.5 kg/hm^2的杂草平均生物量分别降低了16.8%和25.8%,杂草氮素积累量分别降低了17.3%和29.4%;而杂草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远低于油菜。相同处理的杂草氮含量高于油菜,且二者的氮含量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加,但油菜对氮肥的响应大于杂草,最高施氮处理油菜平均含氮量比对照增加了46.2%,相应的杂草氮含量增幅只有24.1%。油菜与杂草的氮素积累量比值在播种量为1.5 kg/hm^2时均小于1,增加播种量,比值增大,在7.5 kg/hm^2处理中施氮处理比值均大于1,施氮240 kg/hm^2处理高达2.2,说明高密高氮可以提高油菜的氮素竞争力。施氮会改变杂草种群结构,杂草群落的均匀度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结论】油菜生物量和氮素积累量对施氮量和播种量的敏感度大于杂草,通过增施氮肥和提高播种量可以提高油菜的氮素竞争力,抑制杂草的生长。
关键词
施氮量
直播油菜
播种量
氮素竞争力
杂草生物量
Keywords
N application rate
direct seeding rapeseed
seeding rate
nitrogen competition
weed biomass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累积动态及其种间氮素竞争关系
刘振洋
吴鑫雨
汤利
郑毅
李海叶
潘浩男
朱东宇
王静静
黄少欣
覃潇敏
肖靖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提高冬油菜播种量和施氮量抑制杂草生长的机理研究
胡文诗
刘秋霞
任涛
明日
鲁剑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