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氮素矿化势的差异
被引量:
21
1
作者
金发会
李世清
+1 位作者
卢红玲
李生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7-236,共10页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石灰性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对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中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和氮素矿化势(N0)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C、BN和N0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关中平原至陕...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石灰性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对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中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和氮素矿化势(N0)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C、BN和N0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关中平原至陕北风沙区,BC、BN和N0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以土垫旱耕人为土最高,简育干润均腐土最低,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居中:土垫旱耕人为土、简育干润均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等各土类平均BC分别为305.2μg.g-1,108.4μg.g-1,161.7μg.g-1和125.4μg.g-1,BN分别为43.8μg.g-1,20.3μg.g-1,26.0μg.g-1和30.6μg.g-1,N0分别为223μg.g-1,75μg.g-1,163μg.g-1和193μg.g-1。土壤氮素矿化速率(k)则以简育干润均腐土最大,干润砂质新成土最低,土垫旱耕人为土和黄土正常新成土居中:土垫旱耕人为土、简育干润均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的k分别为0.039 w-1,0.044 w-1,0.031 w-1和0.019w-1。不同类型土壤BC、BN与N0的差异,主要与土壤形成过程、输入土壤的植物同化产物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等有关,从较大尺度进一步证明了在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是影响BC、BN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分析黄土高原土壤生产力形成过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氮素矿化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肥力棕壤和黑土各粒级微团聚体氮素矿化势
被引量:
19
2
作者
戴晓艳
须湘成
陈恩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通过黑土、棕壤红壤等土壤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土类、不同肥力的土壤其微团聚体组成不同,各粒级微团聚体的养分含量,酶活性等不同,它们随着粒级的减小而增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作用的机制,对不同肥力的棕壤和黑...
通过黑土、棕壤红壤等土壤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土类、不同肥力的土壤其微团聚体组成不同,各粒级微团聚体的养分含量,酶活性等不同,它们随着粒级的减小而增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作用的机制,对不同肥力的棕壤和黑土的各级微团聚体的氮素矿化势进行了研究。氮素矿化势是指在无限时间内因矿化作用所能得到的矿质氮量。这部分氮是易分解有机氮。由于各土壤中易分解有机氮的化学本性相似,因此各土壤的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常数也相近,所以氮素矿化势不仅是土壤中氮的容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黑土
微团聚体
氮素矿化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主要植烟土壤氮素矿化潜力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刘青丽
任天志
+2 位作者
李志宏
张云贵
刘宏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6-1272,共7页
为研究我国植烟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及其分布状况,从18个烤烟主产省的317个县采集了500多个土壤样品,采用Stanford的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了土壤氮素矿化势和矿化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常数(k)平均为0.017/d,土壤...
为研究我国植烟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及其分布状况,从18个烤烟主产省的317个县采集了500多个土壤样品,采用Stanford的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了土壤氮素矿化势和矿化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常数(k)平均为0.017/d,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为130.6 mg/kg,变幅为5.53-72.0 mg/kg,0—30 cm土壤累积潜在供氮量达到了470.2 kg/hm^2。不同植烟区土壤矿化势差异显著,黄淮烟区、北部西部烟区、东北烟区、南部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烟区、西南烟区土壤矿化势分别为:64.1、78.8、99.0、119.9、127.8、135.0和160.5mg/kg。其中南方烟区(南部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烟区、西南烟区)的矿化势显著高于北方烟区(北部西部烟区和东北烟区)和黄淮烟区。不同类型土壤矿化势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同一类型土壤,其矿化势变异仍很大。因此应从宏观上把握全国植烟土壤的供氮潜力,对于土壤供氮潜力过高的区域,在植烟土壤区划中应考虑进行调整,而对较高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农艺措施进行调控,减少烟株生育后期氮素供应;而对于土壤供氮适量的区域,应作为优先发展烤烟生产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氮素矿化势
矿
化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
被引量:
7
4
作者
赵满兴
Kalbitz Karsten
周建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127,共6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12种土壤(农地和林地)35 d好气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及其占可溶性全氮(TSN)的比例,以及SON与土壤矿化氮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不同类型土壤SON的含量均呈明显增加;土壤SON占TSN的比例在培养...
研究了黄土高原12种土壤(农地和林地)35 d好气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及其占可溶性全氮(TSN)的比例,以及SON与土壤矿化氮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不同类型土壤SON的含量均呈明显增加;土壤SON占TSN的比例在培养的前3 d内明显下降,随后这一比例基本保持在24%左右。根据总可溶性氮确定的供试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为45.8 mg/kg,较由矿化的无机氮确定的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36.5 mg/kg)高约1/4左右;培养过程中土壤SON含量与利用无机氮拟合得到的土壤氮素矿化势No间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评价土壤氮素矿化特性时仅仅测定矿化的无机氮数量,可能会低估土壤氮素矿化潜力和氮素损失的数量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氮索
矿
化
可溶性有机氮
氮素矿化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可矿化氮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
被引量:
5
5
作者
巨晓棠
李生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33,共5页
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作物吸氮与土壤可矿化氮的关系。盆栽试验中,一季玉米吸氮占N0的百分数平均为28.0±5.1%,小麦为16.1±3.1%,一季玉米吸收的土壤可矿化氮平均为4.3±0.3kg/亩,小...
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作物吸氮与土壤可矿化氮的关系。盆栽试验中,一季玉米吸氮占N0的百分数平均为28.0±5.1%,小麦为16.1±3.1%,一季玉米吸收的土壤可矿化氮平均为4.3±0.3kg/亩,小麦为3.7±1.3kg/亩。田间试验并未发现可矿化氮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一季玉米吸收的土壤可矿化氮为4.34kg/亩,小麦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
矿
化
氮
作物吸氮
氮素矿化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氮素矿化势的差异
被引量:
21
1
作者
金发会
李世清
卢红玲
李生秀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7-23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502006,30571116)~~
文摘
以采自于黄土高原差异较大的25个农田石灰性耕层土壤为供试土样,对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土壤中微生物量碳(BC)、微生物量氮(BN)和氮素矿化势(N0)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C、BN和N0在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关中平原至陕北风沙区,BC、BN和N0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以土垫旱耕人为土最高,简育干润均腐土最低,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居中:土垫旱耕人为土、简育干润均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等各土类平均BC分别为305.2μg.g-1,108.4μg.g-1,161.7μg.g-1和125.4μg.g-1,BN分别为43.8μg.g-1,20.3μg.g-1,26.0μg.g-1和30.6μg.g-1,N0分别为223μg.g-1,75μg.g-1,163μg.g-1和193μg.g-1。土壤氮素矿化速率(k)则以简育干润均腐土最大,干润砂质新成土最低,土垫旱耕人为土和黄土正常新成土居中:土垫旱耕人为土、简育干润均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的k分别为0.039 w-1,0.044 w-1,0.031 w-1和0.019w-1。不同类型土壤BC、BN与N0的差异,主要与土壤形成过程、输入土壤的植物同化产物和土壤有机质的差异等有关,从较大尺度进一步证明了在黄土高原,土壤有机质是影响BC、BN的主要因子。研究结果对分析黄土高原土壤生产力形成过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氮素矿化势
Keywords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肥力棕壤和黑土各粒级微团聚体氮素矿化势
被引量:
19
2
作者
戴晓艳
须湘成
陈恩凤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化系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文摘
通过黑土、棕壤红壤等土壤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土类、不同肥力的土壤其微团聚体组成不同,各粒级微团聚体的养分含量,酶活性等不同,它们随着粒级的减小而增大。为了进一步研究各粒级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作用的机制,对不同肥力的棕壤和黑土的各级微团聚体的氮素矿化势进行了研究。氮素矿化势是指在无限时间内因矿化作用所能得到的矿质氮量。这部分氮是易分解有机氮。由于各土壤中易分解有机氮的化学本性相似,因此各土壤的有机氮的矿化速率常数也相近,所以氮素矿化势不仅是土壤中氮的容量指标。
关键词
棕壤
黑土
微团聚体
氮素矿化势
Keywords
brown soil
black soil
N mineralization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主要植烟土壤氮素矿化潜力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刘青丽
任天志
李志宏
张云贵
刘宏斌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6-1272,共7页
基金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110200601014)资助
文摘
为研究我国植烟土壤潜在供氮能力及其分布状况,从18个烤烟主产省的317个县采集了500多个土壤样品,采用Stanford的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了土壤氮素矿化势和矿化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植烟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常数(k)平均为0.017/d,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为130.6 mg/kg,变幅为5.53-72.0 mg/kg,0—30 cm土壤累积潜在供氮量达到了470.2 kg/hm^2。不同植烟区土壤矿化势差异显著,黄淮烟区、北部西部烟区、东北烟区、南部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烟区、西南烟区土壤矿化势分别为:64.1、78.8、99.0、119.9、127.8、135.0和160.5mg/kg。其中南方烟区(南部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烟区、西南烟区)的矿化势显著高于北方烟区(北部西部烟区和东北烟区)和黄淮烟区。不同类型土壤矿化势存在显著差异,即使是同一类型土壤,其矿化势变异仍很大。因此应从宏观上把握全国植烟土壤的供氮潜力,对于土壤供氮潜力过高的区域,在植烟土壤区划中应考虑进行调整,而对较高的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农艺措施进行调控,减少烟株生育后期氮素供应;而对于土壤供氮适量的区域,应作为优先发展烤烟生产的区域。
关键词
植烟土壤
氮素矿化势
矿
化
速率常数
Keywords
soil planting tobacco
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mineralization rate constant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
被引量:
7
4
作者
赵满兴
Kalbitz Karsten
周建斌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土壤生态系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087,40773057)
中德合作科研项目(DAAD,CSC)
+1 种基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06)
延安大学科研项目(YD2007-61)
文摘
研究了黄土高原12种土壤(农地和林地)35 d好气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含量及其占可溶性全氮(TSN)的比例,以及SON与土壤矿化氮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培养过程的进行,不同类型土壤SON的含量均呈明显增加;土壤SON占TSN的比例在培养的前3 d内明显下降,随后这一比例基本保持在24%左右。根据总可溶性氮确定的供试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为45.8 mg/kg,较由矿化的无机氮确定的土壤氮素矿化势No(平均36.5 mg/kg)高约1/4左右;培养过程中土壤SON含量与利用无机氮拟合得到的土壤氮素矿化势No间的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评价土壤氮素矿化特性时仅仅测定矿化的无机氮数量,可能会低估土壤氮素矿化潜力和氮素损失的数量和效应。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氮索
矿
化
可溶性有机氮
氮素矿化势
Keywords
Loess Plateau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soluble organic nitrogen (SON)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of nitrogen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可矿化氮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
被引量:
5
5
作者
巨晓棠
李生秀
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在盆栽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作物吸氮与土壤可矿化氮的关系。盆栽试验中,一季玉米吸氮占N0的百分数平均为28.0±5.1%,小麦为16.1±3.1%,一季玉米吸收的土壤可矿化氮平均为4.3±0.3kg/亩,小麦为3.7±1.3kg/亩。田间试验并未发现可矿化氮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一季玉米吸收的土壤可矿化氮为4.34kg/亩,小麦为7.
关键词
土壤可
矿
化
氮
作物吸氮
氮素矿化势
Keywords
soil mineralizable N
crop N uptake
N mineralizable potentiality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氮素矿化势的差异
金发会
李世清
卢红玲
李生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肥力棕壤和黑土各粒级微团聚体氮素矿化势
戴晓艳
须湘成
陈恩凤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主要植烟土壤氮素矿化潜力研究
刘青丽
任天志
李志宏
张云贵
刘宏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
赵满兴
Kalbitz Karsten
周建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土壤可矿化氮对作物吸氮量的贡献
巨晓棠
李生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