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湿地槽式生态浮床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物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曼玉
赵欣欣
+1 位作者
胡凯
曹文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5,共3页
生态浮床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其主要修复的污染物类型、基质、理化环境等的不同,可将生态浮床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介绍2种湿地槽式生态浮床。为了研究这2种分别以稻草和塑料球为基质的湿地槽式生态浮床(分别定义为...
生态浮床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其主要修复的污染物类型、基质、理化环境等的不同,可将生态浮床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介绍2种湿地槽式生态浮床。为了研究这2种分别以稻草和塑料球为基质的湿地槽式生态浮床(分别定义为浮床1,2)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设计了在水温为22~27℃条件和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浮床1,2对TN、NH+4-N和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2%,88.88%,80.41%和51.86%,86.23%,58.62%;浮床1,2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7.28%~78.32%和19.24%~71.27%。对2个浮床中基质表面微生物相分析发现,稻草表面微生物相优于塑料球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浮床
氮素污染物
基质
稻草基质
塑料球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带中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机理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佳琪
马瑞
孙自永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0-280,共11页
在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水流途径、流速、滞留时间的差异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交换量从不同方面控制着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过程,并影响污染物在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通量。因此,精细刻画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的水流模式是研究氮素污染物...
在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水流途径、流速、滞留时间的差异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交换量从不同方面控制着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过程,并影响污染物在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通量。因此,精细刻画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的水流模式是研究氮素污染物反应迁移及归宿的关键问题。受含水介质异质性、水流模式的复杂性及其与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作用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和归宿极为复杂,研究十分困难。水流和污染物反应迁移耦合模型可将地下水流、污染物的物理迁移过程及其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揭示氮素污染物反应迁移的过程和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研究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和归宿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带
氮素污染物
水流模式
反应迁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吕学研
张咏
+3 位作者
徐亮
刘雷
钟声
郭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5,共7页
河流输入是太湖氮素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揭示河流在入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以及潜在的原因,以江苏省境内典型入湖河流氮素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入湖河流氮素组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氮素组成在入湖过程中存在不...
河流输入是太湖氮素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揭示河流在入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以及潜在的原因,以江苏省境内典型入湖河流氮素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入湖河流氮素组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氮素组成在入湖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但是总氮(TN)在入湖过程中均呈升高趋势。分析结果还表明,硝酸盐氮(NO_3^--N)是漕桥河与太滆南运河TN的主要组成,而大浦港TN的主要组成为氨氮(NH_4^+-N)。同时,造成河流氮素变化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河流交汇对入湖河流氮素组成的影响较大,污水处理厂排水对河流氮素污染物的增加也不容忽视,所以在入湖河流氮素污染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执行"一河一策"和"连片治理"双管齐下的策略,还要采取措施,提升流域内污水处理厂脱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入太湖河流
氮素污染物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中的氮素与环境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小兰
李世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43,共8页
综述了全球范围内氮素污染物(包括含氮气态化合物N2O、NO、NO2、NH3和NO3-)的排放源、流量、贮量和对环境的效应;同时,分析了氮素污染物与土壤、氮肥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土壤
氮素
氮素污染物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流湿地去除低C/N比尾水中氮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谭水成
曹文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140,共5页
构建了2个平行的不同基质的垂直流湿地,研究了2种湿地对低C/N比尾水处理效果、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复合基质湿地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9.6%~94.69%和80.6%~95.1%,而单一陶粒基质湿地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32.88%~72....
构建了2个平行的不同基质的垂直流湿地,研究了2种湿地对低C/N比尾水处理效果、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复合基质湿地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9.6%~94.69%和80.6%~95.1%,而单一陶粒基质湿地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32.88%~72.04%和34.5%~52.1%,复合基质湿地出水NO_2^--N浓度明显低于陶粒基质湿地。此外,复合基质湿地中的美人蕉的生长量和指示性微生物种群数量也明显优于单一基质湿地。说明复合基质湿地适合处理低C/N比尾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基质
垂直流湿地
陶粒
竹丝
氮素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湿地槽式生态浮床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物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曼玉
赵欣欣
胡凯
曹文平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65,共3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2010)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2012-K7-14)
+2 种基金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徐州工程学院校级重点培育项目(XKY2012103)
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XCX2014058)
文摘
生态浮床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其主要修复的污染物类型、基质、理化环境等的不同,可将生态浮床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介绍2种湿地槽式生态浮床。为了研究这2种分别以稻草和塑料球为基质的湿地槽式生态浮床(分别定义为浮床1,2)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设计了在水温为22~27℃条件和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浮床1,2对TN、NH+4-N和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2%,88.88%,80.41%和51.86%,86.23%,58.62%;浮床1,2对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27.28%~78.32%和19.24%~71.27%。对2个浮床中基质表面微生物相分析发现,稻草表面微生物相优于塑料球表面。
关键词
生态浮床
氮素污染物
基质
稻草基质
塑料球基质
Keywords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nitrogen pollutants matrix straw filler plastic filler
分类号
X5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带中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机理及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2
作者
王佳琪
马瑞
孙自永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0-28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41722208)
文摘
在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水流途径、流速、滞留时间的差异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交换量从不同方面控制着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过程,并影响污染物在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通量。因此,精细刻画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的水流模式是研究氮素污染物反应迁移及归宿的关键问题。受含水介质异质性、水流模式的复杂性及其与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作用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和归宿极为复杂,研究十分困难。水流和污染物反应迁移耦合模型可将地下水流、污染物的物理迁移过程及其地球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揭示氮素污染物反应迁移的过程和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为研究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带内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和归宿提供有力工具。
关键词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带
氮素污染物
水流模式
反应迁移模型
Keywords
surface water-groundwater interaction zone
nitrogen pollutants
flow pattern
reactive transport model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吕学研
张咏
徐亮
刘雷
钟声
郭蓉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5,共7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7506-003)
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2014039)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4491411)
文摘
河流输入是太湖氮素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揭示河流在入湖过程中氮素的变化特征以及潜在的原因,以江苏省境内典型入湖河流氮素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入湖河流氮素组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虽然氮素组成在入湖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但是总氮(TN)在入湖过程中均呈升高趋势。分析结果还表明,硝酸盐氮(NO_3^--N)是漕桥河与太滆南运河TN的主要组成,而大浦港TN的主要组成为氨氮(NH_4^+-N)。同时,造成河流氮素变化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河流交汇对入湖河流氮素组成的影响较大,污水处理厂排水对河流氮素污染物的增加也不容忽视,所以在入湖河流氮素污染治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执行"一河一策"和"连片治理"双管齐下的策略,还要采取措施,提升流域内污水处理厂脱氮能力。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入太湖河流
氮素污染物
水环境
Keywords
basin of Taihu Lake
river entering into Taihu Lake
nitrogen pollutants
water environment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中的氮素与环境
被引量:
15
4
作者
刘小兰
李世清
机构
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兰州分院
西北农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4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综述了全球范围内氮素污染物(包括含氮气态化合物N2O、NO、NO2、NH3和NO3-)的排放源、流量、贮量和对环境的效应;同时,分析了氮素污染物与土壤、氮肥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土壤
氮素
氮素污染物
环境效应
Keywords
soil nitrogen, nitrogen pollutants, environment, review
分类号
S153.6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流湿地去除低C/N比尾水中氮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谭水成
曹文平
机构
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6-140,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142102310244)
文摘
构建了2个平行的不同基质的垂直流湿地,研究了2种湿地对低C/N比尾水处理效果、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 h,复合基质湿地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79.6%~94.69%和80.6%~95.1%,而单一陶粒基质湿地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32.88%~72.04%和34.5%~52.1%,复合基质湿地出水NO_2^--N浓度明显低于陶粒基质湿地。此外,复合基质湿地中的美人蕉的生长量和指示性微生物种群数量也明显优于单一基质湿地。说明复合基质湿地适合处理低C/N比尾水。
关键词
复合基质
垂直流湿地
陶粒
竹丝
氮素污染物
Keywords
hybrid substrates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VFCW)
ceramistite
filamentous bamboo
nitrogenous pollutants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湿地槽式生态浮床修复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素污染物
张曼玉
赵欣欣
胡凯
曹文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带中氮素污染物的反应迁移机理及模型研究进展
王佳琪
马瑞
孙自永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典型入太湖河流夏-秋季氮素污染变化特征
吕学研
张咏
徐亮
刘雷
钟声
郭蓉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壤中的氮素与环境
刘小兰
李世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垂直流湿地去除低C/N比尾水中氮磷的实验研究
谭水成
曹文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