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氮耦合对马铃薯氮素吸收效率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孙青慧
周横伟
|
《贵州农业科学》
|
2025 |
0 |
|
|
2
|
不同烟草基因型氮素吸收效率与利用效率差异 |
钟思荣
陈仁霄
陶瑶
龚丝雨
何宽信
张世川
张启明
刘齐元
|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5
|
|
|
3
|
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朱成之
段旭
张娜
徐志辉
邓旭辉
李荣
沈其荣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4
|
氮水平对不同生态型稻种资源苗期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 |
黄才立
程建峰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1 |
0 |
|
|
5
|
施氮量对不同氮素吸收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
袁秋梅
吴海燕
唐青
董桂春
|
《上海农业科技》
|
2016 |
0 |
|
|
6
|
不同菠菜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评价 |
刘敏娜
刘晓霞
丁文雅
陈秋会
林咸永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
7
|
氮肥运筹对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影响 |
潘圣刚
黄胜奇
曹凑贵
蔡明历
翟晶
江洋
张帆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2
|
|
|
8
|
氮运筹对冬小麦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高宏伟
杨武德
冯美臣
王超
Muhammad Saleem Kubar
岳彧
|
《山西农业科学》
|
2020 |
6
|
|
|
9
|
不同水稻基因型的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高效氮素吸收 |
程建峰
戴廷波
荆奇
姜东
潘晓云
曹卫星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6
|
|
|
10
|
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王晓婧
代兴龙
马鑫
董述鑫
张秀
初金鹏
贺明荣
|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9
|
|
|
11
|
氮肥基追比对高产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张许
王宜伦
韩燕来
谭金芳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1
|
|
|
12
|
不同耕作与培肥对小麦氮吸收效率、根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张黛静
王艳杰
陈倩青
张艳艳
刘雪晴
马建辉
李春喜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
13
|
油菜NO_3~–的吸收、分配及氮利用效率对低氮胁迫的响应 |
荣楠
韩永亮
荣湘民
宋海星
彭建伟
谢桂先
张玉平
张振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3
|
|
|
14
|
籼粳杂交稻高效吸收氮素的相关机理研究 |
陈贵
陈梅
朱静娜
胡文凌
章斐
张红梅
王士磊
施卫明
程旺大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
15
|
甘蓝型油菜种质苗期氮素营养效率的鉴定与评价 |
邹小云
刘宝林
宋来强
官春云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
16
|
不同包膜控释氮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
吕娇
李淑敏
潘明阳
刘昕昕
|
《天津农业科学》
CAS
|
2012 |
31
|
|
|
17
|
不同番茄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
张传伟
宋述尧
赵春波
|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8
|
黑麦草氮素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
左慧
尹淑霞
李亚明
王铁梅
朱正辛
陈亚东
郭倩倩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9
|
|
|
19
|
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及有效途径 |
江立庚
曹卫星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32
|
|
|
20
|
推迟拔节水对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
王红光
于振文
张永丽
王东
石玉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