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古墓沟墓地人发角蛋白的提取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屈亚婷 杨益民 +1 位作者 胡耀武 王昌燧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47-453,共7页
通过对人发角蛋白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个体死亡前短期内的食物结构,我国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报道。在观察新疆罗布淖尔古墓沟墓地M5人发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方法提取了人发角蛋白,并对该个体发与骨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比... 通过对人发角蛋白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个体死亡前短期内的食物结构,我国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报道。在观察新疆罗布淖尔古墓沟墓地M5人发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方法提取了人发角蛋白,并对该个体发与骨的δ13C和δ15N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个体的发组织结构保存较好;尽管酸处理会导致角蛋白C、N含量明显降低,但对其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影响不大;发角蛋白的δ13C值和δ15N值分别为-18.8‰和14.8‰,表明该个体在约250 d内摄取了大量的动物蛋白。与骨胶原的δ13C值(-18.3‰)和δ15N值(15.5‰)相比,发与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非常相近,结合考古资料,可以看出该个体的食物来源一直较为稳定,源自发达的畜牧业。此外,发与骨之间δ13C和δ15N的细微差异,可能与高蛋白含量的食物在转化为体内胶原蛋白和角蛋白过程中发与骨之间碳、氮同位素的分馏效应较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墓沟墓地 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食谱变化 发角蛋白提取 骨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视角下东周时期陕北南部家畜饲养策略研究
2
作者 欧阳辉勇 尚雪 +4 位作者 刘洋 郭小宁 张鹏程 杨苗苗 杨曈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8,共10页
通过对陕西富县畔上遗址出土动物骨、人骨及植物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家猪作为先民主要的肉食资源,可能被饲喂了大量粟黍副产品与人类残羹或粪便。黄牛和羊除摄入大量野生C3植物以外,可能还被饲喂一定的粟黍类C4植物,并... 通过对陕西富县畔上遗址出土动物骨、人骨及植物遗存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可知,该地家猪作为先民主要的肉食资源,可能被饲喂了大量粟黍副产品与人类残羹或粪便。黄牛和羊除摄入大量野生C3植物以外,可能还被饲喂一定的粟黍类C4植物,并被分别采取舍饲和放养的差异化饲养策略。通过对比多地区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本文发现东周时期陕北南部的家畜饲养策略有别于陕北北部及甘青地区,整体上与黄河中下游的关中、中原地区更为相似,体现出更依赖农业的经济特征,这在龙山时代可能就已经初露端倪,为更好地理解东周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畔上遗址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家畜饲养 粟作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