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岸带对氮磷的截留转化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敏 刘建虎 +1 位作者 叶成林 范泽富 《云南农业》 2017年第9期77-80,共4页
河岸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它将两者紧密的联系起来,是两者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也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物质运输、转移,能量转化最活跃的区域。河岸带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河岸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它将两者紧密的联系起来,是两者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也是河流生态系统中物质运输、转移,能量转化最活跃的区域。河岸带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氮、磷等营养元素是水体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陆地与河流的重要纽带,河岸带对于氮、磷的截留转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健康的河岸带能够通过自身的作用有效截留转化氮磷元素,对减轻河流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河岸带的定义、功能及对氮磷元素的截留转化过程进行描述,对目前我国河岸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长江上游赤水河(云南段)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岸带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氮磷截留转化 恢复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水植物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及水质调控效应分析
2
作者 罗克承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面临的重要挑战,修复湿地的迫切需求日益突出。文章聚焦沉水植物在湿地修复中的核心作用,系统分析其生态功能与水质调控效应。通过综述沉水植物的筛选标准与配置策略,重点探讨其抗逆性状(如污染物富集... 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面临的重要挑战,修复湿地的迫切需求日益突出。文章聚焦沉水植物在湿地修复中的核心作用,系统分析其生态功能与水质调控效应。通过综述沉水植物的筛选标准与配置策略,重点探讨其抗逆性状(如污染物富集能力、耐盐碱特性)与生境适配性对修复效果的调控机制。结合水质靶向调控技术,量化沉水植物对氮磷截留、有毒物质降解的贡献率,并提出基于水力条件优化的沉水植物群落动态调控模式。文章通过典型案例(如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农业面源拦截型植物滤床)的效应分析,揭示沉水植物与水质参数的协同增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群落的立体配置可显著提升湿地碳汇能力与生态稳定性,为湿地修复提供兼具理论与应用价值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修复 沉水植物群落 水质调控 氮磷截留 协同增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