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造纸白泥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中氮磷回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文谦 黎文威 +2 位作者 王德汉 李东 孙永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8-773,共6页
以造纸废弃物白泥作为pH调节剂,利用MAP沉淀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的氮磷,并采用曝气的方式提高消化液pH值和造纸白泥的溶解性,研究了造纸白泥的添加量和曝气时间对厌氧消化液中氮、磷回收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曝气过程中pH、COD、PO34--P、... 以造纸废弃物白泥作为pH调节剂,利用MAP沉淀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的氮磷,并采用曝气的方式提高消化液pH值和造纸白泥的溶解性,研究了造纸白泥的添加量和曝气时间对厌氧消化液中氮、磷回收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曝气过程中pH、COD、PO34--P、NH3-N、Mg2+、Ca2+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造纸白泥的添加量为8g.L-1,曝气时间为120min时,PO34--P和NH3-N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8和59,出水的PO34--P和NH3-N浓度分别为0.98mg.L-1和60.66mg.L-1,均达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的要求,同时,COD的去除率为45;如果仅用曝气方式处理,120min后PO34--P和NH3-N的回收率仅分别为66和41,均未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可见,与仅用曝气方式处理相比,添加造纸白泥协同曝气对厌氧消化液中氮磷的回收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白泥 猪场废水 厌氧消化液 氮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发酵液中氮磷回收及其作为反硝化碳源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子阳 陆东亮 +6 位作者 华天予 张炜 肖壮波 黄兴 赵明星 施万胜 阮文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62-3573,共12页
蓝藻的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鸟粪石+磷酸钙沉淀法组合工艺回收蓝藻厌氧发酵产酸液中的氮和磷,纯化后的蓝藻发酵液作为外源碳源进行污水的反硝化脱氮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蓝藻通过厌氧发酵可产生大量的挥发... 蓝藻的处理处置及其资源化利用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鸟粪石+磷酸钙沉淀法组合工艺回收蓝藻厌氧发酵产酸液中的氮和磷,纯化后的蓝藻发酵液作为外源碳源进行污水的反硝化脱氮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蓝藻通过厌氧发酵可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浓度高达25960 mg·L^(-1),其主要成分乙酸和丁酸的浓度分别为12800 mg·L^(-1)和7062 mg·L^(-1),占VFAs的76.51%.鸟粪石沉淀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为9,反应时间为60 min,Mg∶P∶N的摩尔比为1.2∶1.1∶1;磷酸钙沉淀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值为10,反应时间为15 min,Ca∶P的摩尔比为6.68∶1.在最佳条件下,组合工艺处理后的蓝藻发酵液出水NH^(+)_(4)-N和PO^(3-)_(4)-P浓度为22.83 mg·L^(-1)和2.7 mg·L^(-1),回收率分别为98.84%和94.62%.反硝化脱氮实验中,蓝藻发酵液作为外源碳源时,NO^(-)_(3)-N的去除率达到99.13%,反硝化速率为1.98 mg·(g·h)^(-1)(以MLSS计),反硝化效果比商业碳源(乙醇、乙酸钠)更好,可以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反硝化脱氮的替代碳源.本文可为蓝藻的全流程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厌氧发酵液 氮磷回收 碳源 反硝化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的氮磷回收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郭佳豪 胡宝娥 +3 位作者 肖雅 李攀 彭靖靖 艾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86,共8页
为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沼气工程中沼液增值化利用水平,本研究对低碳氮比(C/N)沼液采用葡萄糖碳源添加进行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以实现沼液废水处理和养分回收增值化利用。对初始C/N为1.5的猪场沼液分别添加2、4、6、8和10 g/L的葡萄... 为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沼气工程中沼液增值化利用水平,本研究对低碳氮比(C/N)沼液采用葡萄糖碳源添加进行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以实现沼液废水处理和养分回收增值化利用。对初始C/N为1.5的猪场沼液分别添加2、4、6、8和10 g/L的葡萄糖碳源,碳源添加后OD_(600)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第2~3天达到最大值,葡萄糖碳源添加量为6 g/L时总蛋白增长率(145.8%)为各组最高。综合经济性,选取最佳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6 g/L、处理时间2 d,此时沼液的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6.1%、77.5%,同时通过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增加生产了2.44 g/L的生物干质量和0.72 g/L的总蛋白,回收了29.0%的总氮和59.7%的总磷。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本土微生物富集培养可有效用于沼液氮磷养分回收,获得微生物干质量和蛋白增长,同时可作为沼液深度处理的预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本土微生物 氮磷回收 总蛋白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污泥碱解上清液中氮磷回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凌霄 李再兴 +3 位作者 李涛 马骏 刘晓帅 刘艳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2-67,共6页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剩余污泥碱解上清液中的氮、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PO43--P回收率和NH3-N回收率的二次函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拟合度良好,具有较好...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剩余污泥碱解上清液中的氮、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基于PO43--P回收率和NH3-N回收率的二次函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拟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回归性;模型预测优化反应参数为:初始溶液pH为9.15,n(Mg):n(P)=1.78,反应时间25 min,预测PO43--P及NH3-N回收率分别为76.81%和59.75%。模型预测与实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对优化条件下得到的沉淀物进行定性分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磷酸铵镁,晶体结构呈斜方形。基于响应曲面法所得的优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对污泥上清液中氮磷的回收及其条件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 酸铵镁 碱解 剩余污泥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增加草地生态系统植物氮磷浓度和回收效率 被引量:2
5
作者 俞彤 唐洪旺 +2 位作者 王常慧 董宽虎 苏原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574,共9页
为探究放牧对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养分浓度和重吸收效率的影响,该文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分析,探讨了放牧强度对植物氮(N),磷(P)浓度及养分回收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因子和试验因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放牧增加了陆地生态系... 为探究放牧对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养分浓度和重吸收效率的影响,该文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分析,探讨了放牧强度对植物氮(N),磷(P)浓度及养分回收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环境因子和试验因素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放牧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植物成熟器官N,P浓度和衰老器官N浓度,但对衰老器官P浓度无显著影响;(2)放牧增加植物N重吸收效率和P重吸收效率;(3)放牧对植物组织N、P和养分重吸收效率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与放牧强度、生态系统类型、植物功能群和植物器官等因素有关。以上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影响植物氮磷养分浓度,增加植物氮磷的内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浓度 氮磷回收效率 整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与回收废水中氮磷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6
作者 霍守亮 席北斗 +2 位作者 刘鸿亮 宋永会 何连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1-376,共6页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含氮磷的废水,具有氮磷去除率高,反应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回收氮磷生成的磷酸铵镁是一种缓释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系统论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氮磷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应用现状以及技术经济,并探讨了该技...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含氮磷的废水,具有氮磷去除率高,反应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回收氮磷生成的磷酸铵镁是一种缓释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系统论述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氮磷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应用现状以及技术经济,并探讨了该技术在今后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铵镁 废水处理 氮磷回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沉淀法回收猪场沼液氮磷工艺参数优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爱秀 翟中葳 +2 位作者 丁飞飞 杜连柱 张克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70-1276,共7页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沼液难以农田消纳的问题,探索化学方法回收沼液中氮磷的工艺条件和优化参数。本研究选择猪场沼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单因素影响试验,选取p H、镁氮比、磷氮比为自变量,以氮磷回收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 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沼液难以农田消纳的问题,探索化学方法回收沼液中氮磷的工艺条件和优化参数。本研究选择猪场沼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鸟粪石沉淀法,进行单因素影响试验,选取p H、镁氮比、磷氮比为自变量,以氮磷回收率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显示:猪场沼液氮磷回收的最佳工艺为:p H 10,镁氮比为1.1,磷氮比为0.6,氨氮回收率为65.21%,磷酸盐回收率为89.47%,实际值氨氮回收率为65.01%,磷酸盐回收率为90.81%,差值分别为0.20%、1.34%,回归模型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回收 猪场沼液 响应面设计 最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氧化法回收污泥氮磷用于培养产油栅藻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伟 赵帅 +2 位作者 王若辰 张昱 吕艺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为了有效提取污泥中的营养,并使栅藻达到较高的产油量,采用水热氧化法处理污泥,并对污泥氧化液制成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结果表明:在126℃下,投加0.2mol/L的氧化剂(过硫酸钾)对污泥进行水热氧化可以将其中超过90%的氮磷转移至液相;直接使... 为了有效提取污泥中的营养,并使栅藻达到较高的产油量,采用水热氧化法处理污泥,并对污泥氧化液制成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结果表明:在126℃下,投加0.2mol/L的氧化剂(过硫酸钾)对污泥进行水热氧化可以将其中超过90%的氮磷转移至液相;直接使用水热氧化的液相产物培养斜生栅藻,得到的藻产量和产油量都很低,但液相产物经过10倍稀释后,培养的栅藻在产油量上超过了传统BG11培养基,提高了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氧化 氮磷回收 产油栅藻 过硫酸钾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盐改性凹凸棒土对污水中氮磷的回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莹 张荣斌 +1 位作者 王学江 宋靖珂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21,26,共7页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负载有MgO的凹凸棒土复合材料MgO-PAL,并用于模拟废水中的氮磷回收,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改性材料和回收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9,改性材料投加量...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负载有MgO的凹凸棒土复合材料MgO-PAL,并用于模拟废水中的氮磷回收,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改性材料和回收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为9,改性材料投加量为0.6 g/L,反应时间为3 h时,MgO-PAL对氮、磷回收效果为佳,可分别达到42.6、69.8 mg/g。Mg O-PAL对氮磷的回收过程符合准2级动力学方程。共存Ca2+会干扰MgO-PAL对溶液中氮磷的回收。MgO-PAL对氮磷的回收在物理吸附、离子交换、静电吸附和化学沉淀共同作用实现的,主要是鸟粪石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凹凸棒土 氧化镁 改性 氮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联合微波预处理污泥及交联聚合回收上清液中有机质和氮磷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启才 张瑞良 +4 位作者 殷健 秦曦 刘兆斌 甄广印 陆雪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9-1259,共11页
从污泥中回收有机组分是实现污泥的妥善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的理想途径.本研究系统考察了碱联合微波处理下污泥中有机质及氮磷的释放特征,同时使用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methyltriacetoxysilane,MTAC)以絮凝聚合物的形式回收污泥上清液中的... 从污泥中回收有机组分是实现污泥的妥善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的理想途径.本研究系统考察了碱联合微波处理下污泥中有机质及氮磷的释放特征,同时使用甲基三乙酰氧基硅烷(methyltriacetoxysilane,MTAC)以絮凝聚合物的形式回收污泥上清液中的营养物质,并探究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碱联合微波处理能有效加速污泥的溶解和胞内物质释放,最佳处理条件为NaOH剂量1.12 g·L^(−1)污泥、碱处理时间40 min,微波辐射功率640 W、微波辐射时间120 s.碱联合微波处理比单独碱处理SCOD溶出浓度提高了97.6%,TN和TP分别增加了51.35%和25.13%.MTAC与上清液中营养物质通过交联、絮凝和团聚作用,有效地分离回收了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多糖、TN和TP回收率分别高达44.72%、58.49%、76.90%和48.71%.本研究证实了碱联合微波处理污泥,以MTAC为交联剂进行化学聚合,是一种污泥高效处置和资源回收的简单的替代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预处理 微波 硅烷交联剂 有机质 氮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改性赤泥复合材料对废水中氮磷的同步回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聪 彭道平 +3 位作者 李芹 万芹莉 黄涛 赵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为处理高浓度氮磷废水同时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通过赤泥负载氧化镁制备高效氮磷回收材料(MgO-RM),用以对废水进行氮磷同步回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废水氮磷比和MgO-RM投加量对氮磷同步回收效果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对... 为处理高浓度氮磷废水同时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通过赤泥负载氧化镁制备高效氮磷回收材料(MgO-RM),用以对废水进行氮磷同步回收.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废水氮磷比和MgO-RM投加量对氮磷同步回收效果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回收特性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利用FTIR、XRD、SEM、BET测试手段对MgO-RM参与反应前后进行表征,以揭示其回收机理.结果表明:氧化镁可有效负载于赤泥表面,在最优条件下(初始pH值为3、废水氮磷比3:5和MgO-RM投加量4g/L)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回收能分别达到65%和90%以上.MgO-RM对氮磷的回收过程可用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吸附行为更符合单分子层吸附,化学吸附占主导地位,氨氮和磷酸盐理论最大回收量可达61.50和140.66mg/g.综合表征结果与回收特性推测,氮磷同步回收机制主要包括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和化学沉淀,其中以生成磷酸铵镁沉淀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氮磷回收 氧化镁改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法回收污泥中氮磷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东来 白向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大量的剩余污泥,处理不当将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风险。通过污泥碱解+鸟粪石结晶法回收剩余污泥中磷、氮等物质,将剩余污泥资源化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以徐州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实验对象,...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大量的剩余污泥,处理不当将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风险。通过污泥碱解+鸟粪石结晶法回收剩余污泥中磷、氮等物质,将剩余污泥资源化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以徐州某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室控制碱解p H、反应时间、镁盐投加量等考察了回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p H为12.5,破解时间为120 min时,污泥破解效果最好;经综合分析,碱解+沉淀过程最佳条件为:碱解p H为12,镁磷摩尔比为1.4,鸟粪石结晶时间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剩余污泥 碱解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结晶-絮凝沉淀同步法回收养殖场废水的氮磷 被引量:12
13
作者 聂坤 杨成建 +2 位作者 李志华 张瑞娜 姜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42,共5页
对采用鸟粪石结晶-絮凝沉淀同步法处理含高浓度悬浮物的养殖场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鸟粪石结晶反应体系中加入PAM,不但有助于改善絮凝沉淀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氨氮和磷的回收效果。絮凝沉淀效果主要受PAM加药量和pH的影响,N:Mg:P... 对采用鸟粪石结晶-絮凝沉淀同步法处理含高浓度悬浮物的养殖场废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鸟粪石结晶反应体系中加入PAM,不但有助于改善絮凝沉淀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氨氮和磷的回收效果。絮凝沉淀效果主要受PAM加药量和pH的影响,N:Mg:P摩尔比和药剂投加顺序对絮凝沉淀效果几乎没有影响。氮磷回收的最佳条件为:0.3 g/L PAM,pH=9,N:Mg:P摩尔比1:1:1。经处理后的养殖场废水氮磷占比极小,可生化性良好,能够作为反硝化的外加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场废水 鸟粪石结晶法 氮磷回收 碳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回收粪污/秸秆混合发酵沼液中氮磷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彬 郭惠娟 +1 位作者 毛林强 张文艺 《中国沼气》 2018年第3期72-77,共6页
针对常州分散式养猪场沼液污染物浓度低、处理量大等特点,文章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对分散式养猪场沼液中氮磷的回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投加一定量MgCl_2·6H_2O和Na_2HPO_4·12H_2O,探讨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时间,PO_4^(3-)/N... 针对常州分散式养猪场沼液污染物浓度低、处理量大等特点,文章采用磷酸铵镁(MAP)结晶法对分散式养猪场沼液中氮磷的回收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投加一定量MgCl_2·6H_2O和Na_2HPO_4·12H_2O,探讨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时间,PO_4^(3-)/NH_4^+,Mg^(2+)/NH_4^+投配比等因素对MAP法结晶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5℃~30℃时,其最佳结晶参数为:反应体系pH值9.5,反应时间30 min,PO_4^(3-)/Mg^(2+)/NH_4^+=1.2∶1.2∶1,该条件下COD,NH_4^+,PO_4^(3-)去除率分别可达33.33%,92.19%,97.89%。60 min之内,NH_4^+沉降动力学模型为lgd C dt=5.0175lg C-8.6954,NH_4^+等指标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浓度限值,且所投加的磷酸盐基本能结晶回收,无二次污染;XRD和SEM检测表明沉淀产物即为磷酸铵镁结晶体(Mg NH4PO4·6H_2O)。对于MAP法日处理500 t·d-1沼液年收益可达634.6万元。该研究可为分散式养猪场粪污/秸秆混合发酵沼液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数及为沼液处理工程设计提供技术参数和工程调试参考,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分散式养猪场粪污处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养猪场 沼液 MAP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过程中氮磷的释出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爽 袁林江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现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多被视作废物而丢弃,从污水中转移到污泥中污染物氮磷没有及时分离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国内外针对污泥水解酸化阶段研究的报道多集中在污泥水解发酵产酸用于生物脱氮除磷系统补充碳源上。然而污泥水解发酵产酸的... 现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多被视作废物而丢弃,从污水中转移到污泥中污染物氮磷没有及时分离回收,造成资源浪费。国内外针对污泥水解酸化阶段研究的报道多集中在污泥水解发酵产酸用于生物脱氮除磷系统补充碳源上。然而污泥水解发酵产酸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氮磷。为了回收利用污泥中的氮磷,基于污泥发酵产酸的理论提出了污泥水解酸化释出氮磷以回收资源这一污泥处理新思路,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和控制对策,指出通过适当的环境调控,就可以使污泥中氮磷大量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处理 水解酸化 氮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薸与满江红对网箱养殖长吻鮠氮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奇杰 李猛 +3 位作者 马旭洲 王武 高建忠 李星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6年第4期110-115,共6页
为缓解网箱养鱼对承载水体造成的污染,以漂浮植物大藻(Pistia stratiotes L.)和满江红[Azolla imbircata(Roxb.)Nakai]为研究对象,设置满江红、大藻及混养三组生态网箱以及传统网箱,探究种植水生植物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 为缓解网箱养鱼对承载水体造成的污染,以漂浮植物大藻(Pistia stratiotes L.)和满江红[Azolla imbircata(Roxb.)Nakai]为研究对象,设置满江红、大藻及混养三组生态网箱以及传统网箱,探究种植水生植物对网箱养殖长吻(?)氮磷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生态网箱(满江红、大藻、混养)和传统网箱氮的回收率分别为38.43%、36.20%、36.14%和34.18%,磷的回收率分别为30.09%、29.01%、28.18%和27.00%,三组生态网箱的氮磷回收率显著高于传统网箱,而大藻生态网箱的氮磷回收率与混养生态网箱无显著性差异,满江红生态网箱的氮回收率与大藻及混养生态网箱均有显著性差异,但三组生态网箱间磷的回收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四组网箱之间的氮磷利用率无显著性差异。通过比较,满江红对氮磷移除效果优于大藻和混养,当网箱面积与满江红种植面积为1:24.64左右时,养殖长吻(?)网箱的氮和磷为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薸 满江红 生态网箱 氮磷回收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铵镁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氨磷的模型研究及优化
17
作者 陈哲 周亶 +3 位作者 梁家伟 蒋东云 刘志男 康厚智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6期18-25,共8页
基于磷酸铵镁(MAP)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氮磷的反应构建MAP-MINTEQ模型并优化。利用化学平衡模型Visual MINTEQ 3.1结合实验进行建模,取得拟合度较高的模型参数。首先,研究了碳酸盐对磷酸铵镁反应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活度系数方程中活度系... 基于磷酸铵镁(MAP)法回收厌氧消化液中氮磷的反应构建MAP-MINTEQ模型并优化。利用化学平衡模型Visual MINTEQ 3.1结合实验进行建模,取得拟合度较高的模型参数。首先,研究了碳酸盐对磷酸铵镁反应的影响,对比了两种活度系数方程中活度系数γ的影响因素和校正因子,扩展的德拜-休克尔方程更适用于本模型。其次,研究厌氧消化液中复杂缓冲体系对副产物MgCO_(3)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利用其k_(sp)校正MAP-MINTEQ模型,优化其拟合结果。基于优化的模型,调整厌氧消化液氮磷回收的MAP实验配比,反应后残留的氨氮浓度最低降至41.2 mg·L^(-1),氮回收率达到98.0%;总磷最低降至5.5 mg·L^(-1),磷回收率达到99.2%,实现了氮磷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铵镁 同步回收 厌氧消化液 MINTEQ模型 碳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猪废水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陈明慧 党腾飞 +4 位作者 肖一诺 谢雅琪 宋一帆 万俊锋 王岩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38,共5页
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场的不断发展,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养猪废水是蕴含丰富营养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常规污水生物处理养猪废水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出水中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氮、磷污染物。同时,... 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场的不断发展,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养猪废水是蕴含丰富营养物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常规污水生物处理养猪废水不仅处理成本高,而且出水中往往含有较高浓度的氮、磷污染物。同时,一旦排入湖泊和河流等地表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且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养猪废水研发高效低成本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实现集约化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养猪废水资源化处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实现养猪废水资源化的方法途径。这将为以养猪废水为代表的养殖废水资源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和重要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废水 资源化 微藻培养 氮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8种优势植物养分回收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洁 张桐瑞 +4 位作者 孟德惠 刘洋 李莹 拓少硕 李永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3,共7页
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8种植物,通过在夏秋季节每隔15天采样,重复测定其地上部分氮(N)和磷(P)浓度变化,确定不同植物的氮和磷养分回收特征。结果显示:... 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8种植物,通过在夏秋季节每隔15天采样,重复测定其地上部分氮(N)和磷(P)浓度变化,确定不同植物的氮和磷养分回收特征。结果显示:每种植物的氮和磷回收过程基本同步,但不同植物的回收时间存在差异;羊草和大针茅的养分回收起始时间最早(7月15日~7月30日),而冷蒿最晚(8月30日),这与不同植物种的物候期相对应。在植物群落水平,氮和磷的回收起始时间均为7月30日。植物氮回收效率范围为41%~70%,磷回收效率范围为52%~84%;羊草养分回收效率最高,大针茅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次之,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和冷蒿最低。羊草和大针茅的较强的养分回收能力可能是其在典型草原保持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植物养分回收时间,确定草场年度终牧时间是保持草原植物活力、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回收 回收时间 回收效率 回收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粪石-絮凝强化工艺处理鸡粪发酵废水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亚雷 杨鸿瑞 +1 位作者 周雪飞 朱洪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6-261,共6页
以鸡粪厌氧消化液为对象,研究鸟粪石法回收氮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100r.min-1,加药前调节pH值至9.0,镁氮磷物质的量比1∶1∶0.8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71%,总磷去除率为59%,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32%.反应后的... 以鸡粪厌氧消化液为对象,研究鸟粪石法回收氮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30 min,搅拌转速100r.min-1,加药前调节pH值至9.0,镁氮磷物质的量比1∶1∶0.8条件下,氨氮去除率为71%,总磷去除率为59%,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为32%.反应后的上清液pH值在6~7之间,适宜投加絮凝剂进一步絮凝强化沉淀.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50mg.L-1时,氨氮、总磷、COD的总去除率为74.6%、66.8%、68.9%.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发酵废水 鸟粪石 絮凝强化 氮磷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