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土壤氮磷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曹雪艳 李永梅 +3 位作者 张怀志 张维理 王自林 龚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712-9716,9805,共6页
[目的]研究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土壤氮磷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方法]通过对滇池流域19个点位不同土壤剖面养分和土壤物理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质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了滇池流域土壤养分含量的水平垂直空间分布、养分运移流失规律... [目的]研究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土壤氮磷养分的空间异质性。[方法]通过对滇池流域19个点位不同土壤剖面养分和土壤物理特性的分析,研究了不同质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了滇池流域土壤养分含量的水平垂直空间分布、养分运移流失规律和影响因子与养分含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滇池流域土壤质地以壤质黏土为主,这决定土壤养分易随地表径流或渗漏流失。其中,NO3--N的流失潜力是渗漏方式;NH4+-N和Olsen-P的流失潜力是径流和渗漏2种方式。滇池流域土壤NH4+-N、NO3--N和Olsen-P含量高,耕层(0~20 cm)土壤含量分别为124.11、342.42、109.93 mg/kg,养分含量盈余;总体而言,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0~20cm耕层土壤NH4+-N含量显著高于深层土壤,而深层土壤显著高于亚表层;NO3--N在0~40 cm土壤剖面中存在2个浓度累积峰,40~60、60~80、80~100 cm土壤剖面NO3--N含量极低,接近痕量;0~40 cm土层土壤Olsen-P含量显著高于40~60、60~80、80~100 cm土层,耕层(0~20 cm)土壤Olsen-P含量高达109.93 mg/kg,已超过土壤磷素淋溶的"突变点",磷素渗漏流失的风险大。滇池流域不同点位各土层间NH4+-N、NO3--N和Olsen-P含量差异极显著;土壤pH值、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和土壤质地等指标在不同点位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解释滇池流域不同点位氮磷的流失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物理特性 氮磷养分空间变化特性 地表径流 渗漏 养分流失风险 滇池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酶活性及氮磷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宏胜 徐振峰 +3 位作者 闫志利 牛俊义 高玉红 李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8,共8页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酶活性及氮磷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含... 为进一步完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体系,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土壤酶活性及氮磷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前期,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均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在抽雄期达到最大值。在玉米生长后期,各种土壤酶活性和氮磷养分含量又呈降低趋势。土壤脲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氮磷养分含量之间,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碱解氮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密度确定为6.75@104株·hm-2时,最佳施肥量为纯N 210 kg·hm-2、P2O516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施肥 酶活性 养分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凉州区日光温室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年限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吉彪 王祎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3期64-66,共3页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是我国北方冬春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一大支柱产业。为了分析在日光温室特殊栽培管理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累积状况,评价日光温室土壤质量和指导日光温室施肥,有选择性地对...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是我国北方冬春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一大支柱产业。为了分析在日光温室特殊栽培管理模式下土壤养分的累积状况,评价日光温室土壤质量和指导日光温室施肥,有选择性地对甘肃凉州区1993—2013年建棚的500座温室进行了土样采集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普遍很高,土壤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尤其是土壤有效磷的累积量大,且分布极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日光温室 累积变化 凉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叶绿素a空间分布及与氮、磷质量浓度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区铭亮 周文斌 胡春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166,共5页
采用2009年7月以及9-12月鄱阳湖监测数据,对鄱阳湖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叶绿素a质量浓度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湖区南边>... 采用2009年7月以及9-12月鄱阳湖监测数据,对鄱阳湖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叶绿素a质量浓度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湖区南边>湖区北边,而总氮、总磷在湖区南边的质量浓度<湖区北边,通过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对数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的对数分析得出,2009年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的相关关系在9月的湖边及入湖口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7月份的湖上相关性较小,其他月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叶绿素A 空间变化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小麦根-土界面磷迁移及根际磷素组分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富仓 康绍忠 李志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5-639,共5页
关键词 小麦 根-土界面 迁移 组分变化 特征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村级尺度下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彭志良 赵泽英 +1 位作者 李中元 李莉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5期81-84,共4页
以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栗木村土壤养分测试数据为例,利用经典统计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土壤有机质、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旱地和水田中各土壤养分元素的不同空间变异特性分别选出... 以贵州省平坝县马场镇栗木村土壤养分测试数据为例,利用经典统计及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土壤有机质、氨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根据旱地和水田中各土壤养分元素的不同空间变异特性分别选出了各自的最优插值方法,生成了空间变异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有机质 氨态 速效 速效钾 喀斯特山区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中氮磷在灰潮土上的淋滤特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琪 方海兰 +1 位作者 张善发 陈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19,共4页
污泥土地利用时,其中富含的氮、磷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研究通过测定模拟土柱淋洗液,分析了两种污泥中氮、磷在灰潮土中的迁移性。测定项目包括:pH、EC、硝态氮、全磷。结果表明,土壤淋洗液的pH变化不大,电导率、硝态氮、全磷则... 污泥土地利用时,其中富含的氮、磷可能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本研究通过测定模拟土柱淋洗液,分析了两种污泥中氮、磷在灰潮土中的迁移性。测定项目包括:pH、EC、硝态氮、全磷。结果表明,土壤淋洗液的pH变化不大,电导率、硝态氮、全磷则明显增大,并随淋洗次数的增多逐渐恢复到空白水平,而且淋洗液的电导率与硝态氮和全磷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施用量程桥污泥控制在30%,竹园污泥在10%以内就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氮、磷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潮土 特性研究 淋滤 正相关关系 淋洗液 硝态 土地利用 测定项目 pH变化 污泥控制 地下水 电导率 迁移性 污染 土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包膜缓释复合肥养分释放特性及小麦对养分的吸收 被引量:16
8
作者 董燕 王正银 +2 位作者 田秀英 朱红霞 苏胜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1,共6页
采用土壤恒温培养模拟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非包膜缓释复合肥(SRF)和普通复合肥(CCF)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特性与小麦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关系,以评价其在“土壤-作物”体系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非包膜缓释复合肥在土... 采用土壤恒温培养模拟和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非包膜缓释复合肥(SRF)和普通复合肥(CCF)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的释放特性与小麦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关系,以评价其在“土壤-作物”体系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非包膜缓释复合肥在土壤中氮、磷、钾养分的缓释能力优于普通复合肥,且各养分释放量以氮〉钾〉磷,与小麦的需肥特性相一致。盆栽小麦生育前期吸收普通复合肥的养分多于非包膜缓释复合肥,中、后期则相反,显示非包膜缓释复合肥的养分释放规律较普通复合肥能更好地符合小麦各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与普通复合肥料相比,非包膜缓释复合肥肥效更好,分别提高小麦地上部、地下部、籽粒和总产量18.O%、7.55%、12.4%、14.9%;分别提高氮、磷、钾养分表观利用率23.6%,15.4%和63.7%。两种复合肥的3种养分累积释放量和小麦累积吸收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均可用三次回归方程表征(r=0.9285~~0.9968^**),非包膜缓释复合肥氮素养分释放的拟合度高于普通复合肥,非包膜缓释复合肥的作物适应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包膜缓释复合肥 养分 释放特性 小麦 产量 养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样尺度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盛建东 肖华 +3 位作者 武红旗 陈冰 王军 杨新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3-67,共5页
以3种取样间距(100m、50m、25m)进行网格取样,对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样间距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水平、变异系数影响不显著;取样间距对合理取样数目具有一定的影响,合理取样数目分别为:碱解氮(71)、速效磷(36... 以3种取样间距(100m、50m、25m)进行网格取样,对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样间距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水平、变异系数影响不显著;取样间距对合理取样数目具有一定的影响,合理取样数目分别为:碱解氮(71)、速效磷(36)、速效钾(18)。土壤速效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受结构因素影响,但碱解氮与速效磷受随机因素影响强于速效钾。利用Kriging内插法绘制了不同取样间距土壤速效养分的等值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速效养分 速效钾 空间变异特征 农田土壤 速效 空间变异性 碱解 初步研究 影响 结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丘陵区县域农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梨萍 常庆瑞 +1 位作者 赵业婷 张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168,174,共8页
【目的】研究陕西南部丘陵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区域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2010-2011年,以陕西省镇安县为研究区,在19个镇采集农田0~20cm土层土样2 283个,采用地统计学并结合"GIS"技术,构建... 【目的】研究陕西南部丘陵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情况,为区域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2010-2011年,以陕西省镇安县为研究区,在19个镇采集农田0~20cm土层土样2 283个,采用地统计学并结合"GIS"技术,构建不同土壤养分的最优半方差模型,进行普通Kriging插值分析,对该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特征进行评析。【结果】镇安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中等变异强度。在空间结构上,土壤速效磷属于弱的空间相关性,有机质、速效氮和全氮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速效钾具有强的空间相关性。总体来看,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8.27,1.09g/kg,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97.47,16.27,122.09mg/kg。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11年镇安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增幅分别为40.54%,17.20%,57.21%,125.97%和47.10%。镇安县土壤碳氮比平均为9.84,速效氮磷比平均为4.00。【结论】镇安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土壤碳氮比较全国农田偏低,速效氮磷比整体上偏高,比例严重失调。因此,镇安县的农田应科学、合理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土壤养分与叶片营养含量变化调查及相关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丽兰 甘炳春 +2 位作者 魏建和 许明会 王旭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59-63,共5页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速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与叶片全N、P、K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槟榔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存在彼此互相促进的关系;槟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对槟榔叶片N、P、N含量会产生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土壤养分含量 叶片营养 含量变化 调查 分析研究 Nutrient Content 正相关关系 速效 速效钾含量 土壤碱解 生产管理水平 土壤有机质 全钾 结果 营养含量 相关系数 土壤样品 黄化 互相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业面源氮磷的时空演变和对水环境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利平 张慧敏 章明奎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577-582,共6页
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了1990-2005年浙江省主要农业面源氮和磷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化肥施用、畜禽粪便和居民生活污染物等产生的农业面源氮、磷时序变化明显,地域差异大。全省主要农业面源氮和磷结构组成为化肥>畜禽粪便>... 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了1990-2005年浙江省主要农业面源氮和磷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化肥施用、畜禽粪便和居民生活污染物等产生的农业面源氮、磷时序变化明显,地域差异大。全省主要农业面源氮和磷结构组成为化肥>畜禽粪便>居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氮和磷的构成变化表明,化肥对农业面源氮和磷的贡献率呈逐年下降,而畜禽粪便的排放逐年递增。农业面源氮、磷可对水环境产生较大的潜在影响。加强人畜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削减化肥用量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时序变化 空间分布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灌区不同种植年限温室土壤养分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菊兰 何文寿 《农业科学研究》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宁夏灌区温室的分布状况,按照不同年限分别采集了不同层次的温室土壤,分析了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温室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年限(1~9 a)的延长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但养分种类、土壤深度随种植年限... 根据宁夏灌区温室的分布状况,按照不同年限分别采集了不同层次的温室土壤,分析了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温室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年限(1~9 a)的延长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但养分种类、土壤深度随种植年限的不同而增长幅度不同.方差分析表明,温室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在不同种植年限间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从温室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与种植年限的二次拟合曲线及其求解结果来看,不同土层深度(0~15 cm,15~30 cm,30~60 cm)的土壤全氮、碱解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达最高时的种植年限不同,多数集中在7~9 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年限 变化特点 宁夏灌区 土壤养分 养分含量 方差分析表 土壤 分布状况 温室土壤 不同层次 土壤深度 拟合曲线 土层深度 土壤全 碱解 硝态 速效 速效钾 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源县山区典型地带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的时空动态变化
14
作者 罗开华 田昆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1期32-36,共5页
利用IN—SITU技术,以洱源县山区典型地带保存较好的旱冬瓜阔叶林为参照,选择自然植被破坏后形成的坡耕地、针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桉树林地等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性质变化的样地进行长期定位研究,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 利用IN—SITU技术,以洱源县山区典型地带保存较好的旱冬瓜阔叶林为参照,选择自然植被破坏后形成的坡耕地、针叶林地、针阔混交林地、桉树林地等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性质变化的样地进行长期定位研究,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研究其水平空间变化、垂直空间变化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典型山区 有机质 速效 速效钾 动态变化 洱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添加和干旱对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符义稳 田大栓 +1 位作者 牛书丽 赵垦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123,共9页
【目的】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氮和磷有效性及含水量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对植物生长和生理过程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同时考虑土壤氮、磷和水分三因素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和生理性状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对高寒草甸植物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 【目的】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氮和磷有效性及含水量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对植物生长和生理过程产生影响。但是,目前同时考虑土壤氮、磷和水分三因素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和生理性状的研究还很少,特别是对高寒草甸植物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揭示氮富集、磷富集、干旱及其交互作用对高寒草甸优势植物生长、叶片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的影响,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川西北高寒草甸氮添加(10 g/(m^2·a))、磷添加(10 g/(m^2·a))与干旱(减雨50%)控制实验,通过测定垂穗披碱草、发草和草玉梅地上生物量、叶片氮含量(N)、磷(P)含量以及N:P比例,分析不同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3种植物生物量和叶片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对于植物生长,氮添加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地上生物量,但是磷添加和干旱及不同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叶片养分,氮添加显著增加3种植物叶片氮含量和N:P比例,磷添加也增加植物叶片磷含量但降低叶片N:P比例。干旱增加垂穗披碱草与发草的叶片氮含量,对叶片磷含量和N:P比例影响不显著。氮添加与干旱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增加垂穗披碱草与发草叶片氮含量和N:P比。氮添加与磷添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3种植物叶片养分性状没有影响。【结论】本研究表明高寒草甸植物生长和养分性状对养分富集、干旱及其交互作的响应格局存在很大差异。氮输入主要影响植物生长,而氮磷养分和干旱及它们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均改变植物养分和化学计量平衡。这些结果指示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高寒草甸植物生理过程对全球变化交互作用的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添加 降水变化 含量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县土壤养分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红君 卢中民 赵冬丽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3,共4页
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进行四次土壤耕层养分调查的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受土壤质地的主导转变为受人为耕作施肥的主导,在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年循环中,土壤氮、磷元素总体上... 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进行四次土壤耕层养分调查的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由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受土壤质地的主导转变为受人为耕作施肥的主导,在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年循环中,土壤氮、磷元素总体上处于盈余状态,土壤钾素总体上处于亏缺状态。增加有机肥和化肥投入,能够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保持地力常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县 土壤养分 变化动态 土壤有机质 土壤 土壤 土壤钾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不同叶龄针叶氮磷含量及其内吸收率季节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松柏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8期24-26,共3页
对福建漳州市长泰县岩溪湖珠集体林场湿地松氮磷含量、N:P比、养分内吸收率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湿地松针叶中的N、P含量随针叶的成熟和衰老而依次降低。其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针叶N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夏... 对福建漳州市长泰县岩溪湖珠集体林场湿地松氮磷含量、N:P比、养分内吸收率的季节动态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湿地松针叶中的N、P含量随针叶的成熟和衰老而依次降低。其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针叶N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夏冬季节显著高于春秋季节(P<0.01)。与N的季节动态不同,二年生针叶的P含量的季节变化并不明显,一年生针叶和二年生中的P含量则是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而多年生中P含量春秋季节显著高于夏冬季节。随着湿地松针叶的成熟和衰老,针叶中的N:P比依次增大。其中,二年生针叶中的N:P比在各个季节均高于16,表明湿地松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P限制。N、P内吸收率分别在65.59%~85.29%和84.13%~93.99%之间波动,本研究中湿地松N内吸收率显著高于前人研究树种的平均值,表明湿地松生长的立地条件极为贫瘠。而湿地松通过提高限制其生长的营养元素的内吸收率来适应贫瘠的立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养分内吸收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嘉县耕地养分变化分析及施肥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庆安 郭永祥 《河南农业》 2009年第10X期55-56,共2页
土壤养分是作物营养的主要来源,是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化学性状及肥沃的重要指标,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1982年获嘉县顺利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
关键词 养分变化 获嘉县 土壤养分 土壤普查 化学性状 作物营养 有效含量 养分状况 缓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土壤肥力因子演变的变化程度分析——以榆中县1987-2006年的变化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凡 沈玉梅 +3 位作者 何秀云 牛建彪 李胜克 张继祖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5-58,62,共5页
对甘肃省榆中县20个乡镇的6个土壤肥力因子1987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和2006年土样检测结果进行了成对数据假设测验,以判定这6项指标的变化程度,并简要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6个指标中,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 对甘肃省榆中县20个乡镇的6个土壤肥力因子1987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和2006年土样检测结果进行了成对数据假设测验,以判定这6项指标的变化程度,并简要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6个指标中,pH值、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2006年与1987年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机质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经过近20 a的耕作,土壤全氮含量增加0.22 g/kg(P<0.01),碱解氮含量增加33.24 mg/kg(P<0.01),有效磷含量增加19.01 mg/kg(P<0.01),pH值下降0.32(P<0.05),速效钾含量下降50.73 mg/kg(P<0.01),有机质含量下降0.58 g/kg(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土壤 肥力因子 演变 程度分析 含量增加 有机质含量 速效钾含量 显著水平 有效 土壤养分变化 检测结果 碱解 指标 土壤全 土壤普查 含量差异 成对数据 榆中县 甘肃省 乡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评价缓释复合肥料供肥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清荣 王正银 +3 位作者 胡小凤 董燕 李泽碧 王慧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7-895,共9页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d内2种SRCF在土壤中NO3^--N和NH4^+-N养分的日均供...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d内2种SRCF在土壤中NO3^--N和NH4^+-N养分的日均供应量占普通复合肥(NCF)的3.3%~58.1%,并以NH4^+-N〉NO^3- -N;2种SRCF的H2PO4^-和K^+的日均供应量占磷、钾施用量分别为NCF的14.9%、23.2%和92+7%、64.5%。与NCF相比,SRCF氮紊和磷素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Elovich和抛物线扩散方程的b值可分别用来表征SRCF的NO3^--N、H2PO4^-和NH^4+-N、K^+养分在土壤中释放后被吸收的日均供肥量。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法提取测定的SRCF养分在土壤中的供肥特性与该法测定的土壤本身养分的供肥特性相似。SRCF氮、磷、钾养分累积释放量与盆栽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r=0.869^8~0.994^**)。用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测定和评价缓释复合肥料在土壤中养分的供肥特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 缓释复合肥料(SRCF) 养分 释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