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粮蛋白水平和酿酒酵母对秦川肉牛血常规指标和氮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慧 于胜晨 +5 位作者 梁成成 李炳志 王思虎 江中良 赵春平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0,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及酿酒酵母(SC)对秦川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氮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8头14月龄初始体质量为(298±9.78)kg/头、健康的秦川肉牛(母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种蛋白水平(13.23%(A1)和(10.59%(A2))... 【目的】研究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及酿酒酵母(SC)对秦川肉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氮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18头14月龄初始体质量为(298±9.78)kg/头、健康的秦川肉牛(母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种蛋白水平(13.23%(A1)和(10.59%(A2))饲粮和3种酿酒酵母添加水平(0(B1),4×10^(8) CFU/kg(B2),8×10^(8) CFU/kg(B3))作为两因素进行饲喂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各处理秦川肉牛粪便和尿液中的氮磷含量,试验结束时于晨饲前采用颈静脉穿刺法采血,测定血常规指标和酶活性,试验期55 d。【结果】①试验期11~55 d,饲粮中添加8×10^(8) CFU/kg SC显著提高了秦川肉牛的采食量(P<0.05),A1B3组秦川肉牛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A1B1组(P<0.05)。②B3组秦川肉牛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B1组(P<0.05),A2B3组秦川肉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高于A2B1组(P<0.05)。③B3组秦川肉牛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表观消化率较B1组分别显著提高了8.44%和16.90%(P<0.05),A2B3组秦川肉牛的粗蛋白、有机物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最高。④与A2B1组相比,A2B3组秦川肉牛粪氮排放减少了31.28%,尿氮排放减少了19.67%,氮消化率提高了7.66%,氮沉积率提高了62.57%。⑤B2和B3组秦川肉牛的粪磷含量显著低于B1组,A2B3组秦川肉牛磷消化率、磷沉积率相较于A2B1组显著升高了35.96%和45.94%(P<0.05)。【结论】本试验条件下,添加8×10^(8) CFU/kg酿酒酵母能够提高秦川肉牛的采食量、免疫水平和营养成分消化率,减少氮磷排放。在10.59%粗蛋白水平下,饲粮添加8×10^(8) CFU/kg酿酒酵母饲喂秦川肉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肉牛 粗蛋白水平 酿酒酵母 氮磷代谢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态氮和pH对脊尾白虾氮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赖晓芳 沈善瑞 吕海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745-5746,共2页
[目的]分析氨态氮和pH对脊尾白虾氮磷代谢的影响,以期为脊尾白虾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及抗逆机制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人工改变自然海水氨态氮浓度和pH,研究水族箱中氨氮和磷酸盐浓度在密闭2 h前后的差异。[结果]氨态氮处理组,随着NH... [目的]分析氨态氮和pH对脊尾白虾氮磷代谢的影响,以期为脊尾白虾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及抗逆机制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人工改变自然海水氨态氮浓度和pH,研究水族箱中氨氮和磷酸盐浓度在密闭2 h前后的差异。[结果]氨态氮处理组,随着NH4Cl浓度的增加,脊尾白虾的氮磷代谢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急变组的幅度大于缓变组;pH处理组,当pH>8.4时或pH<7.8,脊尾白虾的氮磷代谢均随着pH的上升或下降呈现下降趋势,急变组的幅度大于缓变组。[结论]氨态氮和pH均降低了脊尾白虾的代谢水平,急变比缓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氨态 PH 氮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缺乏日粮添加米糠和植酸酶对生长猪养分利用率及氮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华根 奚照寿 丁丽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0-84,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米糠及植酸酶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平均体重为(87.0±2.45)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用7.5%、15%、3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米糠及植酸酶对生长猪养分消化率及钙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48头平均体重为(87.0±2.45)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用7.5%、15%、30%的米糠替代基础日粮,同时另外两组在对照组和30%米糠组分别添加750IU/kg植酸酶,试验共进行2周,包括1周适应期和1周试验期。结果显示:随着日粮米糠添加水平的升高,干物质、能量、氮、纤维、钙表观消化率显著线性升高(P<0.05),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线性降低(P<0.05)。随着日粮米糠添加水平的升高钙沉积率显著升高(P<0.05),对磷代谢平衡其他指标均具有显著升高的影响(P<0.05),粪氮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氮平衡指标显著降低(P<0.05)。日粮添加植酸酶显著提了磷、脂肪和钙表观消化率(P<0.05),而米糠添加水平显著提高了养分表观消化率(P<0.05)。米糠替代基础日粮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钙沉积率(P<0.05),显著提高了磷的吸收和沉积量(P<0.05)。结论:猪日粮中添加米糠较玉米-豆粕型日粮降低了磷表观消化率,添加植酸酶后可以改善氮、磷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猪 米糠 植酸酶 养分利用率 氮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和盐度对脊尾白虾氮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赖晓芳 沈善瑞 吕海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8-259,共2页
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水生动物生长代谢的主要因素,采用人工改变自然海水水温和盐度,测定水族箱中氨氮和磷酸盐浓度在密闭2 h前后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上升,脊尾白虾的氮磷代谢均呈现上升趋势,急变处理的幅度大于缓变处理,但差异不显... 水温和盐度是影响水生动物生长代谢的主要因素,采用人工改变自然海水水温和盐度,测定水族箱中氨氮和磷酸盐浓度在密闭2 h前后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水温的上升,脊尾白虾的氮磷代谢均呈现上升趋势,急变处理的幅度大于缓变处理,但差异不显著;脊尾白虾的氮代谢均随着盐度的上升呈现下降趋势,急变与缓变处理间差异显著;磷代谢在盐度<2.5%时,随着盐度的上升呈现上升趋势,在盐度>2.5%时,随着盐度的上升呈现下降趋势。结果表明,水温和盐度均影响脊尾白虾的代谢水平,急变比缓变处理显著,研究结果为脊尾白虾对环境的适应及抗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氨态 PH值 氮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替代玉米补充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及氮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尚增强 马卓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9-102,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稻谷型日粮补充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及氮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200只平均体重为55.88 g的1日龄肉仔鸡,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在整个试验期,T1~T4组肉鸡分别饲喂玉米型日粮、玉... 文章旨在探讨稻谷型日粮补充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及氮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200只平均体重为55.88 g的1日龄肉仔鸡,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在整个试验期,T1~T4组肉鸡分别饲喂玉米型日粮、玉米型日粮+100 mg/kg植酸酶、稻谷型日粮和稻谷型日粮+100 mg/kg植酸酶。结果:T3和T4组肉鸡21和42 d体重及1~42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T1组(P<0.05),同时T3和T4组肉鸡22~42 d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T1和T2组(P<0.05)。T3组肉鸡22~42 d平均日采食量较T1组显著提高3.44%(P<0.05)。T4组肉鸡肝脏相对重量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12.61%和9.39%(P<0.05),而T3组肉鸡腿肌和胸肌相对重量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6.71%、4.33%和14.42%、14.14%(P<0.05)。此外,T4组肉鸡腹脂相对重量较T1和T2组分别显著提高57.98%和56.88%(P<0.05)。T3组肉鸡氮沉积量较T1组显著提高14.58%(P<0.05),而T3组磷沉积量较T2组显著提高11.49%(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稻谷型日粮可以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影响氮代谢,促进蛋白质沉积,但稻谷型日粮补充植酸酶对肉鸡的组织器官发育及氮磷沉积的效果高于玉米型日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玉米 植酸酶 肉鸡 生长性能 氮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子对杂交鳢(Channa maculata♀×Channa argus♂)氮磷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胡世康 王博 +3 位作者 秦海鹏 廖栩峥 林秀玉 孙成波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7期38-42,共5页
研究杂交鳢在不同温度、pH值和摄食状态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结果表明:温度、摄食状态和pH都对杂交鳢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氨氮的代谢存在影响。在26~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杂交鳢(357.361+... 研究杂交鳢在不同温度、pH值和摄食状态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结果表明:温度、摄食状态和pH都对杂交鳢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氨氮的代谢存在影响。在26~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杂交鳢(357.361+81.500)g的无机磷、氨氮、硝酸氮的代谢率均上升,亚硝酸氮的代谢率在温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为(0.177+0.134)μg/(g.h),之后又呈下降趋势;杂交鳢(351.292+81.214)g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摄食状态下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130.77%、23.08%、34.66%和16.78%,表明杂交鳢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在7.5~8.5的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杂交鳢(361.806+65.141)g的无机磷、氨氮的代谢率均上升,而亚硝酸氮、硝酸氮的代谢率均在pH值为8.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278+0.089)μg/(g·h),(91.697+14.625)μg/(g·h),之后又都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氮磷代谢 温度 摄食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牛生长性能、氮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0,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牛营养物质氮、钙和磷代谢的影响,试验将80头身体健康且饲养背景相同的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饲喂添加0mg/kg(对照组)、100mg/kg(T1组)、200mg/kg(T2组)、300mg/kg(T3组)木...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牛营养物质氮、钙和磷代谢的影响,试验将80头身体健康且饲养背景相同的肉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饲喂添加0mg/kg(对照组)、100mg/kg(T1组)、200mg/kg(T2组)、300mg/kg(T3组)木聚糖酶的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肉牛末重持续升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T3组日平均增重显著高于T1组和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食入氮、粪氮、尿氮、食入钙、粪钙、食入磷、粪磷、氮保留量、钙保留量、磷保留量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T1组尿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T3组尿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能增加食入氮钙磷、粪中氮钙磷、尿中氮含量,表明木聚糖酶可通过促进肉牛氮钙磷代谢而提高生长性能,以300mg/kg添加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代谢 生长性能 肉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胁迫对苦草生理生化及氮、磷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俞珊 张光生 成小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2-376,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1 d、3 d、5 d、7 d)和不同铅浓度(0、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50μmol/L)胁迫下苦草的生理特性及其氮、磷代谢关键酶的变化,探讨了苦草对铅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叶绿素(Chl)质量比和硝酸还原... 通过研究不同时间(1 d、3 d、5 d、7 d)和不同铅浓度(0、5μmol/L、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50μmol/L)胁迫下苦草的生理特性及其氮、磷代谢关键酶的变化,探讨了苦草对铅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叶绿素(Chl)质量比和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低浓度铅胁迫下5 d内均有所提高,而在高浓度铅胁迫下,叶绿素质量比呈下降趋势。在试验第7 d,各浓度下的酶活性均受到抑制,并且低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Fpro)质量比随铅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苦草对铅胁迫具有一定的抵抗缓解能力,氮磷代谢关键酶对铅胁迫的响应更为敏感,可以考虑将其作为铅胁迫的响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铅胁迫 生理生化 氮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玉米DDGS添加水平对生长肥猪生长性能、氮和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代涛 张峥 谢雨晴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64-68,共5页
文章在研究日粮不同水平玉米DDGS替代小麦对生长育肥猪生长、屠宰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氮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42.5±0.65)kg]的三元商品猪76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头猪。试验共设计4种日粮,玉米DDGS添... 文章在研究日粮不同水平玉米DDGS替代小麦对生长育肥猪生长、屠宰性能、养分消化率及氮磷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42.5±0.65)kg]的三元商品猪76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头猪。试验共设计4种日粮,玉米DDGS添加水平分别为0、80、160和240 g/kg,试验分为两个阶段,从试验开始至28 d,29 d至出栏。结果 :日粮玉米DDGS添加水平对生长肥猪3个阶段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 0.05)。随着日粮玉米DDGS添加水平的升高,干物质、有机物和总能表观消化率及粪中干物质含量显著线性升高(P <0.05)。随着日粮DDGS添加水平的升高,氮摄入量、尿氮排泄量和总氮排泄量显著线性升高(P <0.05)。氮沉积量随着日粮玉米DDGS添加水平表现为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P <0.05)。随着日粮玉米DDGS添加水平的升高,磷的摄入量显著线性降低(P <0.05),粪的pH显著线性升高(P <0.05)。本试验结果表明,生长肥猪日粮净能和可消化氨基酸维持一定水平下,玉米DDGS在日粮中添加24%对其生长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DDGS 育肥猪 生长性能 氮磷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制度对南方旱地红壤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荀卫兵 王伯仁 +3 位作者 冉炜 沈其荣 徐明岗 张瑞福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7-544,共8页
土壤微生物组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但其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面临着土壤酸化导致的活性铁铝增加、作物生长受限和微生物活性下降等严峻问... 土壤微生物组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红壤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耕地资源,但其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严重,且面临着土壤酸化导致的活性铁铝增加、作物生长受限和微生物活性下降等严峻问题。我国近年来基于红壤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和短期培育试验开展了很多工作,在通过调控红壤微生物组以缓解土壤酸化、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提高氮磷养分有效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综述了红壤区农田土壤微生物组结构的主要驱动因素,回顾和比较了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等不同施肥制度对我国南方旱地红壤微生物组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工作,阐述了有机培肥制度对红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积极效应;总结了配施有机肥在提高红壤有机碳周转功能类群和氮磷代谢功能类群丰度,促进红壤有机碳分解、维持有机质稳定和提高土壤氮磷养分有效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高多样性微生物群落中关键特殊性代谢功能对驱动微生物群落装配和维持土壤生态功能稳定的作用。最后,对我国旱地红壤微生物组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可以通过改进微生物培养策略、明确微生物组不同类群的功能特征和驱动因素、充分挖掘农业微生物组资源、开发调控红壤微生物组的微生物肥料产品和高效农业管理措施来提高红壤养分循环效率、促进有机质稳定和降低铁铝活性,充分发挥微生物组在红壤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微生物组 驱动机制 有机碳周转 氮磷代谢 微生物群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