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交互作用与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吕殿青
张文孝
+2 位作者
谷洁
方日尧
张立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32,共6页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研究了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及耦合模型,结果表明:①氮、磷、水对冬小麦的增产顺序为水>氮>磷;②氮磷和氮水的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型,氮、磷、水都为李比希限制因素;磷...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研究了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及耦合模型,结果表明:①氮、磷、水对冬小麦的增产顺序为水>氮>磷;②氮磷和氮水的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型,氮、磷、水都为李比希限制因素;磷、水交互作用为拮抗型,磷、水为拮抗限制因素;当氮、磷、水同时投入时,磷水拮抗型转变为协同作用型,磷、水也变为李比希限制因素;③水分对目标产量的校正模型为:y=-30.652±0.9966W_B,y=-16.502+0.875W_R,y=-113.2975+0.6041W_T;④水分对施肥量的校正模型为:X_1(N)=0.7956+0.4728X_3,X_2(P_2O_5)=0.4679+0.2169X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
磷
水
交互
作用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磷互作水稻冠层氮素敏感光谱筛选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颖
薛利红
+2 位作者
马资厚
潘复燕
杨林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41,共9页
基于连续两年的水稻氮磷互作盆栽试验,于水稻拔节、抽穗、灌浆等主要生育时期同步测定了冠层反射光谱和水稻植株总氮含量,系统分析了350~1 330 nm波段范围内任意两波段组合而成的差值(DVI)、比值(RVI)及归一化(NDVI)光谱指数与植...
基于连续两年的水稻氮磷互作盆栽试验,于水稻拔节、抽穗、灌浆等主要生育时期同步测定了冠层反射光谱和水稻植株总氮含量,系统分析了350~1 330 nm波段范围内任意两波段组合而成的差值(DVI)、比值(RVI)及归一化(NDVI)光谱指数与植株总氮含量的关系,筛选了可用于氮磷互作环境下的最佳光谱指数,建立了估算模型,并与已有的水稻氮光谱反演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氮磷交互下水稻冠层光谱受氮素的影响明显高于磷素,呈现随施氮量的增加可见光区反射率下降,近红外区上升的规律;但对磷肥的响应受施氮水平的影响,施磷在缺氮情况下提高了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的反射率,不缺氮情况下却使可见光区反射率降低。与植株总氮含量相关性较好的波段组合基本不受植被指数构造形式的影响,表现较为稳定,主要分布在近红外(780~1 330 nm)/可见光(750~770 nm)区域、红边(640~700 nm)区域和可见光(450~500 nm)区域。但施磷与不施磷处理的总氮光谱指数敏感波段组合区域有所变化,施磷处理的敏感区域要小于不施磷处理,且相关性决定系数有所降低。存在对施磷不施磷处理都比较敏感的光谱指数区域,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分别以RVI(FD719,FD740),NDVI(FD419,FD552),DVI(FD707,FD713)表现最佳,建模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80、0.87,几乎不受氮磷交互作用的影响,验证模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8、3.68、3.47。已有的氮光谱反演参数中则以m ND705、PRI、NDVI705表现最好,但其预测精度明显受磷肥作用的影响,尤其是在拔节期,不施磷处理下的精度要远低于施磷处理,且整体精度均低于本研究新选的氮光谱指数。因此,氮磷互作对水稻氮光谱反演指数的波段组合及预测精度产生影响,要提高氮素光谱诊断精度,需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光谱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冠层光谱
氮磷交互
总
氮
含量
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养分添加对高寒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叶琼丹
任飞
+5 位作者
李永慧
张子杨
樊娜
冶俊
李希来
李兰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7-2744,共8页
为研究不同养分添加下高寒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预测大气氮、磷沉降加剧背景下植物功能性状的演变趋势,本试验分析了高低浓度梯度氮、磷养分添加对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10种常见物种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单独添加和氮、...
为研究不同养分添加下高寒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预测大气氮、磷沉降加剧背景下植物功能性状的演变趋势,本试验分析了高低浓度梯度氮、磷养分添加对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10种常见物种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单独添加和氮、磷交互作用对所测6种功能性状均无显著影响;磷单独添加和高磷单独添加分别对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其余功能性状无显著影响;氮、磷混合添加显著影响了除地上生物量外5种功能性状(P<0.05);大部分物种对氮、磷单独添加不敏感,氮、磷混合添加对除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和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外的8种植物多种功能性状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大气氮、磷沉降持续加剧可能会使高寒植物高度增加、叶片变大变薄,茎密度减小,地上生物量变化不明显或仅略微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氮
磷
多梯度养分添加
氮磷交互
植物功能性状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交互作用与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吕殿青
张文孝
谷洁
方日尧
张立新
机构
陕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32,共6页
文摘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用三因素五水平回归设计,研究了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及耦合模型,结果表明:①氮、磷、水对冬小麦的增产顺序为水>氮>磷;②氮磷和氮水的交互作用为协同作用型,氮、磷、水都为李比希限制因素;磷、水交互作用为拮抗型,磷、水为拮抗限制因素;当氮、磷、水同时投入时,磷水拮抗型转变为协同作用型,磷、水也变为李比希限制因素;③水分对目标产量的校正模型为:y=-30.652±0.9966W_B,y=-16.502+0.875W_R,y=-113.2975+0.6041W_T;④水分对施肥量的校正模型为:X_1(N)=0.7956+0.4728X_3,X_2(P_2O_5)=0.4679+0.2169X_3。
关键词
冬小麦
氮
磷
水
交互
作用
耦合模型
Keywords
Winter wheat
N P water interaction
Coupled model
分类号
S512.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磷互作水稻冠层氮素敏感光谱筛选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颖
薛利红
马资厚
潘复燕
杨林章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4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104和41171235)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N406)
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CX(13)3040)资助
文摘
基于连续两年的水稻氮磷互作盆栽试验,于水稻拔节、抽穗、灌浆等主要生育时期同步测定了冠层反射光谱和水稻植株总氮含量,系统分析了350~1 330 nm波段范围内任意两波段组合而成的差值(DVI)、比值(RVI)及归一化(NDVI)光谱指数与植株总氮含量的关系,筛选了可用于氮磷互作环境下的最佳光谱指数,建立了估算模型,并与已有的水稻氮光谱反演指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氮磷交互下水稻冠层光谱受氮素的影响明显高于磷素,呈现随施氮量的增加可见光区反射率下降,近红外区上升的规律;但对磷肥的响应受施氮水平的影响,施磷在缺氮情况下提高了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的反射率,不缺氮情况下却使可见光区反射率降低。与植株总氮含量相关性较好的波段组合基本不受植被指数构造形式的影响,表现较为稳定,主要分布在近红外(780~1 330 nm)/可见光(750~770 nm)区域、红边(640~700 nm)区域和可见光(450~500 nm)区域。但施磷与不施磷处理的总氮光谱指数敏感波段组合区域有所变化,施磷处理的敏感区域要小于不施磷处理,且相关性决定系数有所降低。存在对施磷不施磷处理都比较敏感的光谱指数区域,拔节、抽穗和灌浆期分别以RVI(FD719,FD740),NDVI(FD419,FD552),DVI(FD707,FD713)表现最佳,建模决定系数分别为0.87、0.80、0.87,几乎不受氮磷交互作用的影响,验证模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8、3.68、3.47。已有的氮光谱反演参数中则以m ND705、PRI、NDVI705表现最好,但其预测精度明显受磷肥作用的影响,尤其是在拔节期,不施磷处理下的精度要远低于施磷处理,且整体精度均低于本研究新选的氮光谱指数。因此,氮磷互作对水稻氮光谱反演指数的波段组合及预测精度产生影响,要提高氮素光谱诊断精度,需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光谱指数。
关键词
水稻
冠层光谱
氮磷交互
总
氮
含量
监测模型
Keywords
Rice
Canopy spectr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eraction
Total nitrogen content
Monitoring model
分类号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养分添加对高寒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叶琼丹
任飞
李永慧
张子杨
樊娜
冶俊
李希来
李兰平
机构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青海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7-2744,共8页
基金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项目(2018-ZJ-967Q)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339,31901171)
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1年第一批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项目(QHXH-2021-018)共同资助。
文摘
为研究不同养分添加下高寒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情况,预测大气氮、磷沉降加剧背景下植物功能性状的演变趋势,本试验分析了高低浓度梯度氮、磷养分添加对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10种常见物种功能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单独添加和氮、磷交互作用对所测6种功能性状均无显著影响;磷单独添加和高磷单独添加分别对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其余功能性状无显著影响;氮、磷混合添加显著影响了除地上生物量外5种功能性状(P<0.05);大部分物种对氮、磷单独添加不敏感,氮、磷混合添加对除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和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外的8种植物多种功能性状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大气氮、磷沉降持续加剧可能会使高寒植物高度增加、叶片变大变薄,茎密度减小,地上生物量变化不明显或仅略微增加。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氮
磷
多梯度养分添加
氮磷交互
植物功能性状
祁连山
Keywords
Alpine meadow
Multilevel nutrient addition
Nitrogen-phosphorus interaction
Plant functional traits
Qilian Mountains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渭北东部旱塬氮磷水三因素交互作用与耦合模型研究
吕殿青
张文孝
谷洁
方日尧
张立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4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磷互作水稻冠层氮素敏感光谱筛选研究
李颖
薛利红
马资厚
潘复燕
杨林章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养分添加对高寒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叶琼丹
任飞
李永慧
张子杨
樊娜
冶俊
李希来
李兰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