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氮磷互作对粳稻不同粒位籽粒灌浆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1
作者
姜红芳
赵艳泽
+5 位作者
万雪
冯莹莹
张诗曼
闫秉春
张文忠
高继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844,共16页
【目的】探究氮磷互作对粳稻产量、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以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北方粳稻实现稳产增产的氮磷平衡施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和202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粳稻北...
【目的】探究氮磷互作对粳稻产量、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以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北方粳稻实现稳产增产的氮磷平衡施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和202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粳稻北粳3号。设置9个氮磷组合处理,由3个氮、磷水平组成:N 210 kg/hm^(2)和P2O5105 kg/hm^(2)(常规量,N3、P3)、减量15%(N2、P2)和减量30%(N1、P1)。自抽穗开花(即稻穗顶端小穗开花)至成熟期,分别采集稻穗的强势粒、弱势粒和中势粒。一部分烘干、称重,利用Richards方程拟合灌浆过程,并计算灌浆特征相关参数;另一部分用于测定强势粒和弱势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在成熟期,调查水稻产量,单位有效穗数,以及强、中、弱势粒的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达到最高产量所需的磷肥水平存在差异,其中N3P3、N3P2、N2P1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且三者产量均显著高于N3和N2水平下其他处理。N3水平下,适量减磷(P2)对产量构成因素无不利影响,过度减施磷肥(P1)显著降低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N2水平下,P3显著降低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P2显著降低了穗粒数,而P1增加了穗粒数,维持了千粒重;过量减施氮肥显著降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N1水平下3个磷处理产量均显著低于N3水平。比较产量最高的3个处理,N2P1处理的强、中、弱势粒数均高于N3P3、N3P2处理,强、中势粒结实率与N3P3、N3P2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弱势粒结实率显著降低。千粒重受中势粒影响最大,受弱势粒影响次之,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强、中、弱势粒千粒重。在本研究氮、磷肥用量范围内,氮磷减施呈降低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和延长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活跃生长期的趋势,与N3P3处理相比,N3P2和N2P1处理强、中、弱势粒的活跃生长期分别延长了3.6、2.3、2.3天和3.8、3.3、2.3天。与N3相比,N2抑制了强、弱势粒AGPP活性,而对SSS、SBE和GBSS活性无明显抑制;N1则降低了上述酶活性。磷肥减施抑制了强势粒AGPP和GBSS活性以及弱势粒GBSS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强势粒平均灌浆速率主要由其AGPP、SSS、GBSS活性共同调控,粒重主要受SSS活性的正向影响;弱势粒的粒重与其AGPP和SSS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磷肥显著影响强势粒灌浆速率、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及中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而氮肥显著影响中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和弱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平衡氮磷用量可协调灌浆期强、弱势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优化籽粒灌浆特性,延长强、中、弱势粒的活跃生长期,有利于发挥产量构成因素的综合优势,实现水稻增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磷互作
产量构成
粒位
灌浆特征
淀粉合成关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淤泥土水稻氮磷互作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钱萍
陆建平
张小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57-58,共2页
为全面完善靖江市水稻施肥参数,探索水稻"宁粳1号"在淤泥土上种植的最佳氮、磷用量及配比,笔者进行了淤泥土水稻氮磷互作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土水稻最佳施肥量配方:N、P2O5、K2O分别为23、8、13kg/667m2,预定产量可达650kg/66...
为全面完善靖江市水稻施肥参数,探索水稻"宁粳1号"在淤泥土上种植的最佳氮、磷用量及配比,笔者进行了淤泥土水稻氮磷互作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土水稻最佳施肥量配方:N、P2O5、K2O分别为23、8、13kg/667m2,预定产量可达65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土
水稻
氮磷互作
最佳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磷互作对不同茬次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0
3
作者
苗晓茸
孙艳梅
+2 位作者
于磊
马春晖
张前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66,共12页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互作模式对绿洲区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施N 105(N 1)和210 kg·hm^-2(N 2)2种梯度,施P 2O 5 0(CK)、50(P 1)、100(P 2)和150 kg·hm^-2(P 3)4种施磷梯度,交互配施共8个处理(N 1...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互作模式对绿洲区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施N 105(N 1)和210 kg·hm^-2(N 2)2种梯度,施P 2O 5 0(CK)、50(P 1)、100(P 2)和150 kg·hm^-2(P 3)4种施磷梯度,交互配施共8个处理(N 1P 0、N 1P 1、N 1P 2、N 1P 3、N 2P 0、N 2P 1、N 2P 2、N 2P 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滴灌苜蓿各生长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 1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 2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 2条件下,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 1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 1、N 2条件下,各茬次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P 2处理小于其他处理。P 0、P 2和P 3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N 1处理大于N 2处理;相同施磷条件下,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N 1处理小于N 2处理。通过对苜蓿各生长性状指标与干草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长速度和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大,株高和茎叶比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小。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评价表明,不同氮磷处理下滴灌苜蓿各茬次的较优施肥模式为N 1P 2处理,此处理下,苜蓿能够获得较高干草产量(25103.19 kg·hm^-2)、高蛋白含量(叶:23.60%~26.47%、茎:10.57%~11.76%)、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3.28%~17.41%、茎:38.63%~47.21%)和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8.18%~22.93%、茎:49.53%~59.83%)。在新疆绿洲区,施氮(N)105 kg·hm^-2、磷(P 2O 5)100 kg·hm^-2有利于促进滴灌苜蓿干草产量的形成及营养品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氮磷互作
滴灌
干草产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淤泥土水稻“3414”氮磷互作肥效试验
4
作者
王华
毛新华
+1 位作者
孙燕
宋小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31-31,38,共2页
水稻"3414"氮磷互作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土水稻氮磷钾最佳施肥量配方为:纯氮330kg/hm2、五氧化二磷120kg/hm2、氧化钾150kg/hm2,产量可达9750kg/hm2。
关键词
淤泥土
水稻
"3414"肥效试验
氮磷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P互作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7
5
作者
刘国顺
彭智良
+1 位作者
黄元炯
李立丹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3-37,共5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互作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团棵期、旺长期呈上升趋势,转化酶活性下降时间前移,淀粉酶活性在中后期也增加,Ch...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互作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团棵期、旺长期呈上升趋势,转化酶活性下降时间前移,淀粉酶活性在中后期也增加,Chl含量在叶片生长前期升高速度加快。施磷量45~105 kg/hm2范围内增加团棵期NR活性;施磷量105 kg/hm2和135 kg/hm2对转化酶活性影响无显著差异;增加施磷量可以明显增加叶片中后期淀粉酶的活性;施氮量为60 kg/hm2水平下,施磷量45~105kg/hm2范围内提高Chl含量。总体来看,中氮水平能使碳氮代谢适时转化,满足优质烟叶的生长要求,氮用量为60 kg/hm2水平下,m(N):m(P2O5):m(K2O)=1:1.75:3.375的肥料配比相对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碳
氮
代谢
氮磷互作
硝酸还原酶
转化酶
淀粉酶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磷互作对粳稻不同粒位籽粒灌浆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1
作者
姜红芳
赵艳泽
万雪
冯莹莹
张诗曼
闫秉春
张文忠
高继平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9-844,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YFD2301603)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JH2/10200031)。
文摘
【目的】探究氮磷互作对粳稻产量、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以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北方粳稻实现稳产增产的氮磷平衡施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1和2022年在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粳稻北粳3号。设置9个氮磷组合处理,由3个氮、磷水平组成:N 210 kg/hm^(2)和P2O5105 kg/hm^(2)(常规量,N3、P3)、减量15%(N2、P2)和减量30%(N1、P1)。自抽穗开花(即稻穗顶端小穗开花)至成熟期,分别采集稻穗的强势粒、弱势粒和中势粒。一部分烘干、称重,利用Richards方程拟合灌浆过程,并计算灌浆特征相关参数;另一部分用于测定强势粒和弱势粒中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在成熟期,调查水稻产量,单位有效穗数,以及强、中、弱势粒的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结果】不同氮肥水平下,达到最高产量所需的磷肥水平存在差异,其中N3P3、N3P2、N2P1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且三者产量均显著高于N3和N2水平下其他处理。N3水平下,适量减磷(P2)对产量构成因素无不利影响,过度减施磷肥(P1)显著降低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N2水平下,P3显著降低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P2显著降低了穗粒数,而P1增加了穗粒数,维持了千粒重;过量减施氮肥显著降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N1水平下3个磷处理产量均显著低于N3水平。比较产量最高的3个处理,N2P1处理的强、中、弱势粒数均高于N3P3、N3P2处理,强、中势粒结实率与N3P3、N3P2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弱势粒结实率显著降低。千粒重受中势粒影响最大,受弱势粒影响次之,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强、中、弱势粒千粒重。在本研究氮、磷肥用量范围内,氮磷减施呈降低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和延长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活跃生长期的趋势,与N3P3处理相比,N3P2和N2P1处理强、中、弱势粒的活跃生长期分别延长了3.6、2.3、2.3天和3.8、3.3、2.3天。与N3相比,N2抑制了强、弱势粒AGPP活性,而对SSS、SBE和GBSS活性无明显抑制;N1则降低了上述酶活性。磷肥减施抑制了强势粒AGPP和GBSS活性以及弱势粒GBSS活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强势粒平均灌浆速率主要由其AGPP、SSS、GBSS活性共同调控,粒重主要受SSS活性的正向影响;弱势粒的粒重与其AGPP和SSS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磷肥显著影响强势粒灌浆速率、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及中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而氮肥显著影响中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生长量和弱势粒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平衡氮磷用量可协调灌浆期强、弱势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优化籽粒灌浆特性,延长强、中、弱势粒的活跃生长期,有利于发挥产量构成因素的综合优势,实现水稻增产稳产。
关键词
水稻
氮磷互作
产量构成
粒位
灌浆特征
淀粉合成关键酶
Keywords
rice
nitrogen-phosphorus interactions
yield components
grain position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key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淤泥土水稻氮磷互作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钱萍
陆建平
张小平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农业委员会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57-58,共2页
文摘
为全面完善靖江市水稻施肥参数,探索水稻"宁粳1号"在淤泥土上种植的最佳氮、磷用量及配比,笔者进行了淤泥土水稻氮磷互作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土水稻最佳施肥量配方:N、P2O5、K2O分别为23、8、13kg/667m2,预定产量可达650kg/667m2。
关键词
淤泥土
水稻
氮磷互作
最佳施肥量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磷互作对不同茬次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0
3
作者
苗晓茸
孙艳梅
于磊
马春晖
张前兵
机构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66,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6069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T111120,2017M613252)
+2 种基金
石河子大学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CXRC201605)
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专项(CZ0021)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4)资助
文摘
为探讨滴灌条件下不同氮磷互作模式对绿洲区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施N 105(N 1)和210 kg·hm^-2(N 2)2种梯度,施P 2O 5 0(CK)、50(P 1)、100(P 2)和150 kg·hm^-2(P 3)4种施磷梯度,交互配施共8个处理(N 1P 0、N 1P 1、N 1P 2、N 1P 3、N 2P 0、N 2P 1、N 2P 2、N 2P 3),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滴灌苜蓿各生长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 1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 2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 2条件下,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P 1处理大于其他处理;N 1、N 2条件下,各茬次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P 2处理小于其他处理。P 0、P 2和P 3条件下,前3茬中,苜蓿的株高、茎粗、生长速度、干草产量和粗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N 1处理大于N 2处理;相同施磷条件下,苜蓿叶片、茎秆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表现为N 1处理小于N 2处理。通过对苜蓿各生长性状指标与干草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生长速度和茎粗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大,株高和茎叶比对苜蓿干草产量的贡献率较小。通过模糊相似优先比评价表明,不同氮磷处理下滴灌苜蓿各茬次的较优施肥模式为N 1P 2处理,此处理下,苜蓿能够获得较高干草产量(25103.19 kg·hm^-2)、高蛋白含量(叶:23.60%~26.47%、茎:10.57%~11.76%)、低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3.28%~17.41%、茎:38.63%~47.21%)和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叶:18.18%~22.93%、茎:49.53%~59.83%)。在新疆绿洲区,施氮(N)105 kg·hm^-2、磷(P 2O 5)100 kg·hm^-2有利于促进滴灌苜蓿干草产量的形成及营养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苜蓿
氮磷互作
滴灌
干草产量
营养品质
Keywords
alfalf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eraction
drip irrigation
hay yield
nutritional quality
分类号
S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淤泥土水稻“3414”氮磷互作肥效试验
4
作者
王华
毛新华
孙燕
宋小艳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靖城街道办农技推广中心
靖江市马桥镇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9期31-31,38,共2页
文摘
水稻"3414"氮磷互作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淤泥土水稻氮磷钾最佳施肥量配方为:纯氮330kg/hm2、五氧化二磷120kg/hm2、氧化钾150kg/hm2,产量可达9750kg/hm2。
关键词
淤泥土
水稻
"3414"肥效试验
氮磷互作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5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P互作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7
5
作者
刘国顺
彭智良
黄元炯
李立丹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省烟草公司
出处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3-37,共5页
基金
国家烟草专卖局资助项目:南阳国家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合同号:110200401004)
文摘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互作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烟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团棵期、旺长期呈上升趋势,转化酶活性下降时间前移,淀粉酶活性在中后期也增加,Chl含量在叶片生长前期升高速度加快。施磷量45~105 kg/hm2范围内增加团棵期NR活性;施磷量105 kg/hm2和135 kg/hm2对转化酶活性影响无显著差异;增加施磷量可以明显增加叶片中后期淀粉酶的活性;施氮量为60 kg/hm2水平下,施磷量45~105kg/hm2范围内提高Chl含量。总体来看,中氮水平能使碳氮代谢适时转化,满足优质烟叶的生长要求,氮用量为60 kg/hm2水平下,m(N):m(P2O5):m(K2O)=1:1.75:3.375的肥料配比相对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烤烟
碳
氮
代谢
氮磷互作
硝酸还原酶
转化酶
淀粉酶
叶绿素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eraction
nitrate reductase(NR)
transferase
amylase
chlorophyll
分类号
S572.01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氮磷互作对粳稻不同粒位籽粒灌浆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调控机制
姜红芳
赵艳泽
万雪
冯莹莹
张诗曼
闫秉春
张文忠
高继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淤泥土水稻氮磷互作肥效试验研究
钱萍
陆建平
张小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氮磷互作对不同茬次滴灌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苗晓茸
孙艳梅
于磊
马春晖
张前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淤泥土水稻“3414”氮磷互作肥效试验
王华
毛新华
孙燕
宋小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N、P互作对烤烟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刘国顺
彭智良
黄元炯
李立丹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