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氮水添加对华北小麦-玉米双季轮作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夏旭 李银坤 +1 位作者 陈敏鹏 雷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研究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和不同农业措施的影响,对促进农业部门的减排增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进行,共有8个处理,即C 0N 0W 1:空白对照;C 0N 1W 1:常规氮输入+化肥氮+常规灌溉;C 0N 2W 1:氮输入减量+化肥氮... 研究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和不同农业措施的影响,对促进农业部门的减排增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进行,共有8个处理,即C 0N 0W 1:空白对照;C 0N 1W 1:常规氮输入+化肥氮+常规灌溉;C 0N 2W 1:氮输入减量+化肥氮+常规灌溉;C 1N 2W 1:氮输入减量+有机肥+常规灌溉;C 2N 2W 1:氮输入减量+有机肥化肥配施+常规灌溉;C 0N 2W 2:氮输入减量+化肥氮+减量灌溉;C 1N 2W 2:氮输入减量+有机肥+减量灌溉;C 2N 2W 2:氮输入减量+有机肥化肥配施+减量灌溉。研究表明,华北高产农田夏玉米季和冬小麦季都表现为大气CO 2的吸收汇,周年NEP为5.99~9.64t C·hm-2,周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固碳量C 1N 2W 1>C 2N 2W 1>C 2N 2W 2>C 0N 2W 1>C 0N 1W 1>C 1N 2W 2>C 0N 2W 2>C 0N 0W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添加 小麦玉米轮作 土壤呼吸 碳平衡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东部沙地柠条花棒混交固沙恢复区水氮添加对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
2
作者 何毅 邱开阳 +1 位作者 苗虎 丁宁 《草学》 2024年第2期19-27,共9页
为研究降水变化和大气氮沉降对沙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水氮添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含4个水处理:W_(0)为自然降水量、W_(1)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3%、W_(2)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6%... 为研究降水变化和大气氮沉降对沙地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在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水氮添加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包含4个水处理:W_(0)为自然降水量、W_(1)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3%、W_(2)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6%、W_(3)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00%,4个氮处理0gN·m^(-2)·a^(-1)(N_(0))、5gN·m^(-2)·a^(-1)(N_(1))、10gN·m^(-2)·a^(-1)(N_(2))、20gN·m^(-2)·a^(-1)(N_(3))。设置4个试验小区,每个小区包含4个水处理和4个氮处理随机组合的16个处理。结果表明:1)水氮添加使植物群落的重要值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氮添加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在W_(2)N_(1)处理下有最大值;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同一氮素添加水平下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W_(2)N_(1)处理下有最大值。3)水氮添加促进了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适量的水氮添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在W_(2)N_(1)处理下固沙恢复区草本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和盖度最大,在W_(0)N_(1)处理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 地上生物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背景下添加氮水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晔薷罕 单玉梅 +5 位作者 张璞进 温超 木兰 刘亚红 孙海莲 黄建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7-266,共10页
凋落物分解是连接生态系统地上、地下过程的重要环节,决定了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速率,但到目前为止对凋落物分解在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受放牧以及外源资源补给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对照、轻牧、中牧和重牧)短花针茅草原... 凋落物分解是连接生态系统地上、地下过程的重要环节,决定了生态系统养分循环速率,但到目前为止对凋落物分解在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受放牧以及外源资源补给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对照、轻牧、中牧和重牧)短花针茅草原群落进行添加氮素(10.0 g N m-2 a-1)和增水(108 mm/a)处理,探讨群落水平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过去不同强度放牧历史对群落凋落物分解影响极显著(P<0.0001)。凋落物前期分解(135 d)过程中,凋落物初始C∶N比与凋落物分解速率常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凋落物可降解性在凋落物前期分解中起主要作用。轻度放牧影响下凋落物分解速度最快,这与该条件下凋落物C∶N比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下的有关,说明适度放牧不仅有利于群落维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当凋落物分解更长时间(870 d)后,对照区凋落物分解速率显著低于放牧处理样地,但凋落物初始C∶N比对凋落物分解速率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放牧强度背景下长期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分解环境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成正相关关系,与群落盖度呈极显著(P<0.001)负相关关系。添加氮素显著(P<0.05)降低凋落物分解速度,但对凋落物氮含量无显著影响。生长季加水未影响凋落物质量及凋落物分解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前期分解受凋落物质量影响,但较长时间凋落物分解则与分解过程中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 氮水添加 凋落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氮、水添加对放牧背景下荒漠草原短花针茅叶片属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木兰 张璞进 +9 位作者 单玉梅 温超 晔薷罕 常虹 邱晓 孙海莲 任婷婷 陈世苹 白永飞 黄建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2-534,共13页
叶片属性是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程度的重要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植物对放牧干扰后的恢复能力。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是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种。在不同放牧强度背景下的短花针茅草原开展了围封模拟放牧持续利用的实验,... 叶片属性是反映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程度的重要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植物对放牧干扰后的恢复能力。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是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种。在不同放牧强度背景下的短花针茅草原开展了围封模拟放牧持续利用的实验,同时进行添加氮素和水分的恢复措施,测定了7月和9月中旬建群种短花针茅叶片的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以及叶片全氮、叶片全磷和叶片全碳含量,分析水分和氮素添加对建群种短花针茅叶片的影响,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可持续利用的氮水调控机制。结果显示,氮素和水分添加显著地增加了短花针茅叶片氮含量,降低了叶片碳氮比;放牧强度也显著地增加了叶片氮含量,且轻度放牧下的叶片氮含量(20.36 g/kg)显著高于对照(18.80 g/kg);生长末期短花针茅的比叶面积、叶片碳含量、叶片碳氮比和叶片碳磷比显著高于生长盛期,叶片氮含量和磷含量显著低于生长盛期;在生长盛期和生长末期,不同放牧强度背景下对短花针茅所采取的氮素和水分的供给措施也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牧背景下短期氮、水添加提高了短花针茅的叶片氮含量,特别是在生长季后期水分添加增加了叶片氮和磷含量,可进一步促进短花针茅的生长。我们的结果也表明了资源供给水平的改善有助于短花针茅的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草地恢复 氮水添加 叶片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和水氮添加对重度退化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徐锰瑶 李雪华 +2 位作者 刘思洋 蒋绍妍 王笑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30-1737,共8页
内蒙古草地植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围封和水氮添加是促进草地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有关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围封和水氮添加的响应差异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还不明确... 内蒙古草地植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围封和水氮添加是促进草地植被恢复和提高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有关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围封和水氮添加的响应差异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还不明确。文章以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围封和水氮添加对草地植被生长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探讨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指数间的协同关系及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围封使草地植被生长指标、群落功能性状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放牧样地(P<0.05)。氮添加和中高施水量(68 mm和100 mm)使植被多度、高度和盖度显著高于围封样地,但对生物量没有影响;氮添加显著提高比叶面积CWM却显著降低比根长CWM,而水添加使比叶面积和根系CWM下降。围封后水氮添加使物种多样性下降,特别是高氮(20 g·m−2)使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分别下降到0.90和0.51,明显低于放牧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为1.00;Simpson指数为0.57)。水氮添加使功能丰富度FAD略有增加,但高氮(20 g·m−2)显著降低了功能离散度Rao。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指数间呈不显著正相关,但Shannon-Wiener、FAD和Rao与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且FAD与生物量相关系数(r=0.663)明显高于Shannon-Wiener与生物量相关系数(r=0.480)。研究结论是围封能快速促进重度退化草地植被恢复和提高物种及功能多样性,围封后水氮添加对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多为负面影响,尤其是高氮添加使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显著下降。重度退化草地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短期氮添加的响应敏感度高于水添加,且功能多样性与草地生产力的关系比物种多样性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封 添加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科尔沁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灵 张梦瑶 高永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添加下的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探讨土壤性质与土壤碳矿化的关系,为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原土壤碳转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45%,60%,75%,90%的田间持水量(WHC)4个水分梯度和4个氮添加梯度(0,0.2,0.4... [目的]研究不同水氮添加下的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探讨土壤性质与土壤碳矿化的关系,为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草原土壤碳转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45%,60%,75%,90%的田间持水量(WHC)4个水分梯度和4个氮添加梯度(0,0.2,0.4,0.8 mg/g)进行室内培养,分析CO2浓度,测定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结果]①在水或氮添加范围内,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土壤碳矿化受水分调控更加敏感,氮添加对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依赖于水分添加量.②土壤水分从45%增加到60%WHC,加速了土壤中可溶性物质溶出,增加了有机碳矿化;施氮量从0 mg/g增加到0.4 mg/g,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呈上升趋势,刺激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③90%田间持水量WHC的高水分添加与45%田间持水量土壤水分下的高氮添加(0.8mg/g)抑制高寒草原土壤碳矿化,高水分添加通过降低土壤通透性抑制有机碳矿化过程,高氮添加通过降低土壤DOC生物有效性、土壤MBC含量、土壤酶活来抑制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高氮添加对碳矿化的抑制作用在90%WHC条件下得到缓解.[结论]随着未来氮沉降量与降雨量的持续增加,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作用可能会受到抑制,有利于高寒草原土壤有机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原 有机碳矿化 添加 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