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结合制备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的反应行为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美玉 徐晓梅 +3 位作者 刘佳楠 陆梦雅 朱梦冰 俞强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3,共6页
为了实现对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结构的精确控制,采用核磁共振(1H-NMR)、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凝胶渗透色谱(GPC-MALLS)和气相色谱(GC)表征聚合物结构和观察反应动力学,研究了苯乙烯(St)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氮氧稳定自由基共... 为了实现对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结构的精确控制,采用核磁共振(1H-NMR)、多角度激光散射联用凝胶渗透色谱(GPC-MALLS)和气相色谱(GC)表征聚合物结构和观察反应动力学,研究了苯乙烯(St)与对氯甲基苯乙烯(p-CMS)氮氧稳定自由基共聚合(NMP)制备 P(St-co-CMS)的反应行为以及以 P(St-co-CMS)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梳形支化聚苯乙烯的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30℃,苯甲醚为溶剂,BPO/HTEMPO为引发体系引发St与p-CMS的氮氧稳定自由基共聚合过程中,St和p-CMS的转化速率接近,p-CMS按其在单体混合物中的比例均匀进入共聚物分子链,共聚物分子量随转化率增加线性增大,P(St-co-CMS)的组成和分子量可控。在反应温度为100℃,苯甲醚为溶剂,CuCl/PMDETA为催化体系,P(St-co-CMS)为引发剂引发St的ATRP反应体系中,氯甲基全部用于引发St聚合,形成梳形支链;低转化率阶段,聚合物分子量随转化率增加呈线性增长,分子量分布较窄;在较高转化率下,聚合体系发生交联,形成凝胶;P(St-co-CMS)中p-CMS含量越高,凝胶越早发生。通过选择不同p-CMS含量的 P(St-co-CMS)为大分子引发剂以及将苯乙烯转化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制得了主链分子量在25000~30000、支链数目在6.3~42.6、支链分子量在6000~17000的一系列梳形支化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形支化聚苯乙烯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反应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烷氧基胺的合成及对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调控聚合
2
作者 罗菊香 赵磊 +1 位作者 肖旺钏 程德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8,共9页
单分子烷氧基胺调控的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工艺简单,制备的聚合物颜色浅、气味小且不含金属离子杂质,但设计合成可调控聚合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烷氧基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通过席夫碱还原、过氧单磺酸钾(Oxone)氧化和自由基偶... 单分子烷氧基胺调控的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工艺简单,制备的聚合物颜色浅、气味小且不含金属离子杂质,但设计合成可调控聚合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烷氧基胺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通过席夫碱还原、过氧单磺酸钾(Oxone)氧化和自由基偶联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烷氧基胺{3-[(2-氰基丙烷-2-基)氧基](异丙基)氨基}-2,2-二甲基-3-苯基丙腈(CPDMN),研究了其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的调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线性增加;聚合物分子量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凝胶色谱流出曲线峰形对称,没有明显的拖尾现象;聚合反应具有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大分子引发剂(PMMA-ONR)对MM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的再引发实验进一步证明聚合物末端的烷氧基胺保留率良好.在有氧和CPDMN存在的条件下,MMA单体转化率达91.2%,PMMA分子量分布小于1.5,表明CPDMN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调控MMA的聚合.该烷氧基胺拓展了氮氧自由基聚合调控单体的范围,在功能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丙烯酸甲酯 可逆失活自由聚合 自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含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光 范晓东 +2 位作者 田威 穆承广 程广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85,190,共5页
含有糖单元的聚合物因其在药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等"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在制备含糖... 含有糖单元的聚合物因其在药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等"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在制备含糖聚合物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上述三种聚合方法对含糖聚合物分子量和结构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可控自由聚合 含糖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可控接枝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德娟 傅英娟 秦梦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66,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接枝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新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接枝聚合技术,包括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主要阐述了聚合机理、优缺... 介绍了近年来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接枝聚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重点介绍了新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接枝聚合技术,包括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主要阐述了聚合机理、优缺点和自在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可控接枝聚合改性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活性-可控自由接枝聚合技术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OCA调控下的聚苯乙烯的合成及端基配位
5
作者 李洁爱 张正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的引发下,以4-氨基-4-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ATOCA)为调控剂,成功进行了苯乙烯的氮氧稳定自由基本体聚合。结果表明聚合是可控的。根据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的聚合机理,利用在聚合物末端封端的ATOCA上的... 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的引发下,以4-氨基-4-羧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ATOCA)为调控剂,成功进行了苯乙烯的氮氧稳定自由基本体聚合。结果表明聚合是可控的。根据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的聚合机理,利用在聚合物末端封端的ATOCA上的羧基进行稀土金属铕(Eu(Ⅲ))的配位,获得了具有荧光性的聚合物。通过对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证明了稀土金属配位发生在聚合物链的末端,而非简单的物理掺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稀土金属 配位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TEMPO聚己内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6
作者 魏永丽 付鹏 +2 位作者 赵清香 刘民英 王玉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1,36,共4页
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HTEMPO)为引发剂,采用配位-插入开环聚合(CROP)的方法引发ε-己内酯聚合,然后利用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RP)调控苯乙烯聚合得到聚己内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CL-b-PS),并对此过程进行... 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HTEMPO)为引发剂,采用配位-插入开环聚合(CROP)的方法引发ε-己内酯聚合,然后利用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RP)调控苯乙烯聚合得到聚己内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CL-b-PS),并对此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链段的分子量可控,符合活性聚合特征。通过GPC测定,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是1.26~1.37。在FT-IR图上可以看到属于PCL-b-PS的特征峰,分别为3470 cm-1、1726 cm-1、1192cm-1、1047 cm-1、1600 cm-1、1493 cm-1和1453 cm-1处的羟基、羰基C-O-C的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苯环的骨架振动吸收峰。在1H-NMR谱图上,有δ=1.3~1.68、4.08的己内酯亚甲基氢的化学位移和6.30~7.20苯环上氢的化学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2 2 6 6-四甲哌啶自由 配位-插入开环聚合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P与ROP相结合制备PCL-b-PSt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翠珍 刘建静 +1 位作者 张琰 郎美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5-230,共6页
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HTEMPO)为引发剂,通过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合成末端基为氮氧自由基的聚己内酯(PCL-T)。在其调控下,进行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苯乙烯(St)的自由基聚合,合成结构规整的聚己内酯-b-聚苯乙... 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HTEMPO)为引发剂,通过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合成末端基为氮氧自由基的聚己内酯(PCL-T)。在其调控下,进行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苯乙烯(St)的自由基聚合,合成结构规整的聚己内酯-b-聚苯乙烯(PCL-b-PSt)共聚物。用氢核磁共振(1H-NMR)、电子自旋共振(ES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氧自由基的存在不影响ε-CL的开环聚合,异辛酸亚锡(Sn(Oct)2)对ε-CL开环聚合的催化作用也对氮氧自由基无破坏性;在PCL-T的调控下,通过St的聚合可合成结构规整的PCL-b-PSt共聚物,且聚合过程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PCL-b-PSt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高于PCL均聚物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 开环聚合 聚苯乙烯 聚己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