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分子筛协同等离子体脱除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刚 余奇 +2 位作者 翟晓东 顾璠 徐益谦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88-391,共4页
利用填充有催化剂颗粒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来脱除氮氧化物(NOx)是一种高脱硝率、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研究其脱除特性对于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运行条件非常重要.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协同脱除NO的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Cu分子筛、... 利用填充有催化剂颗粒的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来脱除氮氧化物(NOx)是一种高脱硝率、应用前景广阔的技术,研究其脱除特性对于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运行条件非常重要.建立了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协同脱除NO的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Cu分子筛、等离子体的作用与O2、温度、水蒸气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u分子筛催化剂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它对NO的等离子体脱除效率有很大促进作用;Cu分子筛能够促进NO的等离子体氧化脱除;温度对Cu分子筛和等离子体所起的作用相反;Cu分子筛能够促进水蒸气的等离子体化,提高脱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nox) 协同脱除 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对氮氧化物(NO_X)净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迪 李少宁 +1 位作者 鲁绍伟 赵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4-125,共12页
基于国内外近几十年城市森林对气态污染物影响的发展进程与有关城市森林产生的生态功能研究成果,文章针对氮氧化物(NO_X)的来源、危害以及不同尺度的城市森林对NO_X的净化作用及机理进行概述;同时,分别从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对比分析了... 基于国内外近几十年城市森林对气态污染物影响的发展进程与有关城市森林产生的生态功能研究成果,文章针对氮氧化物(NO_X)的来源、危害以及不同尺度的城市森林对NO_X的净化作用及机理进行概述;同时,分别从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对比分析了城市森林内NO_X浓度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以及水平变化和垂直变化,归纳出城市森林净化NO_X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总结出影响城市森林净化NO_X的作用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建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注重确定城市森林植被净化NO_X的浓度阈值;开展多尺度城市森林对NO_X净化作用的研究;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特性,合理规划城市森林。最终以完善城市森林对NO_X净化机制的研究,对降低气态污染物浓度及其综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今后深入研究城市森林系统所发挥的生态功能寻求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氮氧化物(nox) 净化 影响因素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3PO4光催化清除氮氧化物 被引量:3
3
作者 汤春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2期22-25,共4页
采用沉淀-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u/Ag3PO4光催化剂,通过XRD、SEM、EDS、UV-Vis和PL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Au负载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对气相中NOx的光催化清除性能。结果表明,Au/Ag3PO4在Au纳米粒子的肖特基势... 采用沉淀-化学还原法制备了Au/Ag3PO4光催化剂,通过XRD、SEM、EDS、UV-Vis和PL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Au负载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对气相中NOx的光催化清除性能。结果表明,Au/Ag3PO4在Au纳米粒子的肖特基势垒和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共同作用下,其光利用率高、光生载流子复合几率低;在模拟太阳光下,最优光催化剂0.1Au/Ag3PO4的NO转化率和NOx清除率分别为47.08%和32.22%,动力学常数是Ag3PO4的1.57倍,其光催化稳定性明显优于Ag3P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银 光催化 氮氧化物(nox) 金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火材料燃气窑炉的氮氧化物减排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世界 刘玉瑛 +6 位作者 巩志伟 崔杏辉 武立云 张继光 陈凯阳 高金星 马成良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为降低工业燃气窑炉的NO_x排放浓度,寻找适合耐火材料燃气窑炉的氮氧化物减排的解决方案,开展了对实验室1 m^3高温梭式窑(1 800℃)和生产企业的耐火材料燃气高温隧道窑的低氮氧燃烧技术与烟气干法催化吸附的试验研究,以及对烟气组成的... 为降低工业燃气窑炉的NO_x排放浓度,寻找适合耐火材料燃气窑炉的氮氧化物减排的解决方案,开展了对实验室1 m^3高温梭式窑(1 800℃)和生产企业的耐火材料燃气高温隧道窑的低氮氧燃烧技术与烟气干法催化吸附的试验研究,以及对烟气组成的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NO_x预混型高速燃烧器可从源头减少NO_x生成,燃烧产物喷出速度在100 m·s^(-1)以上,能显著降低高温燃气窑炉NO_x排放浓度,实现过程减排(减排量>40%),减除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的烟气脱硝负担;对于使用温度1 400℃以下的燃气窑炉使用此技术NO_x排放浓度<100 mg·m^(-3);对于使用温度1 400℃以上的燃气窑炉通过源头控制、过程减排,使烟气中NO_x显著降低,末端治理再采用无机复合固体吸附剂干法催化吸附技术,可以在相对比较低的投入条件下取得理想的减排效果,NO_x排放浓度<50 mg·m^(-3),实现了NO_x超低排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窑炉 氮氧化物(nox) 超低排放 源头控制 全预混燃烧器 烟气干法催化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还原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拓凯 张朋 +1 位作者 王利 黄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4,共9页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Ox)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催化脱硝技术,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稳定性且环保无害的特点成为选择性催化还原NOx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钙钛矿NH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较...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Ox)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催化脱硝技术,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良好的稳定性且环保无害的特点成为选择性催化还原NOx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钙钛矿NH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较为全面地对钙钛矿催化剂的主要类型、脱硝活性、构效关系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钙钛矿在光辅助SCR技术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钙钛矿催化剂的NH3-SCR反应机制,对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目标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 钙钛矿 催化剂 脱硝活性 氮氧化物(nox) NH3-SCR反应机制 大气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化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系数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俊宁 陈洁 +1 位作者 卢立栋 王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2-868,共7页
通过现场监测和模拟燃烧实验的方法,分别对陕西某煤化工企业中的甲醇、二甲醚、合成氨和尿素工艺过程中的氮氧化物进行监测,并初步核算各煤化工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系数.结果显示,不同煤化工行业中,煤炭在作为原料利用时氮氧化物排放量... 通过现场监测和模拟燃烧实验的方法,分别对陕西某煤化工企业中的甲醇、二甲醚、合成氨和尿素工艺过程中的氮氧化物进行监测,并初步核算各煤化工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系数.结果显示,不同煤化工行业中,煤炭在作为原料利用时氮氧化物排放量不尽相同,其中甲醇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53.19-252.43g/h,平均为211.24g/h;二甲醚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2.38-52.20g/h,平均为35.39g/h;合成氨行业为246.48-359.65g/h,平均305.94g/h;尿素行业为13.70-26.75g/h,平均19.89g/h.不同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系数也有所差别,按照单位产品排放量核算时,各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系数分别为甲醇41.35-88.10g/t-产品、二甲醚62.27-145.25g/t-产品、合成氨213.47-322.43g/t-产品、尿素0.21-0.41g/t-产品,以单位原料煤消耗量核算出的氮氧化物排放系数分别是甲醇30.18-52.86g/t-原料煤、二甲醚22.83-53.26g/t-原料煤、合成氨119.72-172.73g/t-原料煤、尿素为0.14-0.28g/t-原料煤.通过比较可知,煤在作为原料利用时其氮氧化物的排放系数远小于煤的燃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行业 氮氧化物(nox) 模拟燃烧实验 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燃煤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的改造 被引量:16
7
作者 朱利军 《广东电力》 2009年第4期64-67,共4页
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对现役1025t/h国产SG-1025/16.7-M313UP型直流燃煤锅炉进行低氮氧化物(NOx)燃烧改造,保留原主燃烧区基本格局不变,在主燃烧器上方增加三层三维可摆动的分离布置燃尽风(separated over fired air,SOFA),主燃烧器区... 采用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对现役1025t/h国产SG-1025/16.7-M313UP型直流燃煤锅炉进行低氮氧化物(NOx)燃烧改造,保留原主燃烧区基本格局不变,在主燃烧器上方增加三层三维可摆动的分离布置燃尽风(separated over fired air,SOFA),主燃烧器区域的二次风喷口面积相应减小,实现炉膛内的分级燃烧;一次风、二次风采用多切圆系统,实现风包粉格局,防止水冷壁高温腐蚀及结渣。改造后进行炉内空气动力场的冷态试验研究和热态调整,NOx排放的质量浓度为437.5mg/m3,降低了48.55%,锅炉运行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氮氧化物(nox) 燃烧器 空气分级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机动车对氮氧化物排放影响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浩 黄宇 +2 位作者 周君蕊 朱婧瑄 邱培培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2期111-112,共2页
指出了近年来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大,尤其是柴油车排放强度高,柴油车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8%,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却高达85%,对氮氧化物污染贡献明显。为减少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持续改善大气环境,系统... 指出了近年来武汉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动车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大,尤其是柴油车排放强度高,柴油车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8%,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却高达85%,对氮氧化物污染贡献明显。为减少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持续改善大气环境,系统分析了武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机动车交通特征及机动车排放对氮氧化物影响,并对柴油车监管执法、交通污染监测平台、新能源车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柴油车 氮氧化物(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催化氧化脱除柴油机尾气中的NO_x 被引量:16
9
作者 邹建国 钟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1-534,共4页
采用反应吸收法实验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黏土、水和氢氧化钠等制备成的吸收液脱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特性.在吸收液的作用下,尾气中的NO经催化氧化和碱中和联合吸收过程而脱除.凹凸棒石黏土经稀土改性,可增强NOx的脱除效果.考... 采用反应吸收法实验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黏土、水和氢氧化钠等制备成的吸收液脱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特性.在吸收液的作用下,尾气中的NO经催化氧化和碱中和联合吸收过程而脱除.凹凸棒石黏土经稀土改性,可增强NOx的脱除效果.考察了吸收液的pH值、温度和稀土加入量等因素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其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Ox脱除效率达90.6%.气相阻力为3.5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稀土 柴油机尾气 氮氧化物(nox)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交通模式下CO和NOx的暴露水平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兵跃 胡可臻 +1 位作者 吴建平 周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4-2740,共7页
为研究由于交通模式的差异引起的暴露水平的变化,将监测设备安装在检测车上,检测车以差异的速度行驶模拟出行者在城市道路中不同交通模式下的通行过程.在2013年7~8月的10个采样日中,保持监测车的行驶速度分别为5,15,30km/h依次模拟行... 为研究由于交通模式的差异引起的暴露水平的变化,将监测设备安装在检测车上,检测车以差异的速度行驶模拟出行者在城市道路中不同交通模式下的通行过程.在2013年7~8月的10个采样日中,保持监测车的行驶速度分别为5,15,30km/h依次模拟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移动检测值为该交通模式下的污染暴露浓度.结果显示步行时平均暴露水平最高,其次为自行车和电动车模式.在3种道路模拟场景中,暴露水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主干路〉快速路〉支路.与文献结果对比,CO的暴露水平模拟效果优于NOx,且该模拟方法的效率优于传统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监测车 氧化碳(CO) 氮氧化物(nox) 模拟暴露水平 道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Mn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11
作者 罗永霞 张立红 闫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有效技术之一。鉴于传统的V2O5-WO3(MoO3)/TiO2工业催化剂存在低温NOx消除率过低的问题,开发具有良好低温NH3-SCR活性的Mn基催化剂成为了研究热点。通过文献分析,主要从单一MnOx、Mn基混...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有效技术之一。鉴于传统的V2O5-WO3(MoO3)/TiO2工业催化剂存在低温NOx消除率过低的问题,开发具有良好低温NH3-SCR活性的Mn基催化剂成为了研究热点。通过文献分析,主要从单一MnOx、Mn基混合氧化物和负载型Mn基氧化物三方面阐述了Mn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并对Mn基催化剂的SCR活性、反应机理及抗H2O和SO2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Mn基催化剂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氮氧化物(nox) 氨气(NH3) Mn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x燃烧器
12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0,共1页
美国John Zink公司为炼油厂开发成功一种专利的超低排放氮氧化物(NOx)的新型贫一混燃烧器“LMx”,它是一个圆形的火焰燃烧器,其中包括燃油装置、烟道气内循环、超一贫预混合和无火焰氧化装置。该燃烧器将许多能有效降低NOx排放量的技... 美国John Zink公司为炼油厂开发成功一种专利的超低排放氮氧化物(NOx)的新型贫一混燃烧器“LMx”,它是一个圆形的火焰燃烧器,其中包括燃油装置、烟道气内循环、超一贫预混合和无火焰氧化装置。该燃烧器将许多能有效降低NOx排放量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火焰的长度大约为多数超低排放NOx燃烧器产生火焰的一半,从而减少了火焰冲击问题,热流也更加均匀,使生产能力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器 氮氧化物(nox) nox排放量 超低排放 John 开发成功 燃油装置 氧化装置 技术结合 冲击问题 生产能力 炼油厂 内循环 烟道气 无火焰 预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车满足近零排放法规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帅石金 刘世宇 +5 位作者 马骁 张俊 王国仰 果泽先 蔡开源 肖建华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6-31,共16页
为满足未来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重型柴油车需要缸内净化和高效排气后处理的协同优化。该文对比了欧洲、美国及中国重型柴油车现行排放法规。分析结果表明:满足国Ⅵ、欧Ⅵ、US2010法规的重型柴油车有害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可以忽略不... 为满足未来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重型柴油车需要缸内净化和高效排气后处理的协同优化。该文对比了欧洲、美国及中国重型柴油车现行排放法规。分析结果表明:满足国Ⅵ、欧Ⅵ、US2010法规的重型柴油车有害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上述法规可定义为近零排放法规。为达到这些近零排放法规的要求,介绍了部分缸内清洁燃烧技术及后处理技术,据此总结出两条满足近零排放法规的技术路线:废气再循环(EGR)和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为满足美国加州超低氮氧化物(NO_x)排放法规,对比了NO_x被动吸附器(PNA)路线和紧耦合SCR路线。结果表明:EGR路线对低温NO_x排放控制效果好;纯SCR技术路线的燃油经济性好;PNA路线的NO_x排放更低,系统结构简单;紧耦合SCR技术路线成本低,耐久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近零排放法规 氮氧化物(nox) 颗粒物(PM) 减排技术 缸内净化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粘土合成及其在C_3H_6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琪莹 文焱炳 +1 位作者 董新法 林维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用不同的交联剂溶液与钠基土进行交联反应,合成了不同交联粘土(Al-PILC、Zr-PILC、Ti-PILC)。以合成的交联粘土作为载体负载Cu及其它金属活性组分,考察了富氧条件下C3H6选择性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与Cu/Al-PILC、Cu/Zr-PILC相比,Cu/Ti... 用不同的交联剂溶液与钠基土进行交联反应,合成了不同交联粘土(Al-PILC、Zr-PILC、Ti-PILC)。以合成的交联粘土作为载体负载Cu及其它金属活性组分,考察了富氧条件下C3H6选择性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与Cu/Al-PILC、Cu/Zr-PILC相比,Cu/Ti-PILC显示了很好的低温活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范围。Cu的负载方法影响催化剂活性,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比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好。用N2吸附等温线、孔径分布以及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交联过程及活性组分的负载对交联粘土结构的影响。钠基土经TiO2交联柱撑后,孔结构和孔径分布有了很大的改变,比表面积和孔容大幅增加。负载活性组分Cu没有改变Ti-PILC的孔结构,只是减少了比表面和孔容。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发现,经TiO2柱撑后,粘土结构羟基减少,交联剂与粘土结构羟基发生了交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粘土(PILCs) 氮氧化物(nox)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丙烯 Ti-PI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脱硝与等离子体催化联合脱硝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余刚 余奇 +2 位作者 翟晓东 顾璠 徐益谦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4-288,共5页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 催化联合脱硝(以下简称联合脱硝)与单纯等离子体脱硝的区别,以及为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运行条件提供指导,建立了联合脱硝实验系统,通过催化剂颗粒的装和卸,利用实验对比研究了单纯等离子体脱硝和联合脱硝特性。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 催化联合脱硝(以下简称联合脱硝)与单纯等离子体脱硝的区别,以及为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运行条件提供指导,建立了联合脱硝实验系统,通过催化剂颗粒的装和卸,利用实验对比研究了单纯等离子体脱硝和联合脱硝特性。结果表明:联合脱硝是比单纯等离子体脱硝有更高脱硝率的脱硝新方法;分子筛Cu ZSM 5是一种很有效的催化剂型式,它能促进NO的脱除;联合脱硝应该选择较低的反应温度,升高温度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但抑制了等离子体的作用;水蒸气和O2在联合脱硝中可以促进NO的等离子体氧化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氮氧化物(nox) 联合脱除 低温等离子体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放电产生臭氧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春笃 郑丽菡 储金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0-52,57,共4页
在臭氧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实验研究了功率、气量、气压和气体湿度对臭氧和NOx 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功率增加或气体流量减少 ,臭氧体积分数增加 ,臭氧产生效率降低 ,NOx 和NOx/O3 相对体积分数增大 ;一定条件下 ... 在臭氧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实验研究了功率、气量、气压和气体湿度对臭氧和NOx 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功率增加或气体流量减少 ,臭氧体积分数增加 ,臭氧产生效率降低 ,NOx 和NOx/O3 相对体积分数增大 ;一定条件下 ,随着气压增加 ,臭氧体积分数降低 ,NOx/O3 相对体积分数先减少后增加 ;湿度降低 ,臭氧产生体积分数提高 ,NOx/O3 相对体积分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氮氧化物(nox) 体积分数 产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隙距离对DBD脱除NO_x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旭东 孙保民 +3 位作者 肖海平 尹水娥 柳赟 白培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35-2040,共6页
为了探讨气体间隙对介质阻挡放电(DBD)脱除氮氧化物(NOx)的影响,运用气体放电理论和波尔兹曼输运方程计算了流注通道内空间电荷屏蔽作用下间隙距离与折合场强、折合场强与电子平均动能的关系。计算显示当间隙距离≥3mm时,间隙距离的改... 为了探讨气体间隙对介质阻挡放电(DBD)脱除氮氧化物(NOx)的影响,运用气体放电理论和波尔兹曼输运方程计算了流注通道内空间电荷屏蔽作用下间隙距离与折合场强、折合场强与电子平均动能的关系。计算显示当间隙距离≥3mm时,间隙距离的改变对折合场强和电子平均动能的影响不明显。进行了不同间隙距离DBD脱除NOx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5~7.5mm),改变间隙距离基本不影响脱除NOx的能耗。鉴于提高间隙距离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初投资,在利用DBD脱除烟气中的NOx时,可适当提高间隙距离,原因是在可能得到工业应用的间隙距离范围内(1~5cm),间隙距离的改变对电子平均动能的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氮氧化物(nox) 玻尔兹曼输运方程 等离子体 间隙 折合场强 电子平均动能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站实施SCR脱硝技术的关键工艺选择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强 张西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0,共5页
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技术在燃煤机组锅炉上实施时涉及到的关键工艺问题进行分析,包括还原剂的选择、催化剂的类型与选择、反应器的布置方式、氨喷射系统的设计及SCR系统的吹灰方式等,并分别给出了工艺选取原则及建议。
关键词 燃煤锅炉 氮氧化物(nox) 烟气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RMOD2.2的兰州大学交通尾气污染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冰晶 马卫东 +2 位作者 潘峰 仝纪龙 魏颖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2,共7页
以兰州大学校园附近两条主要交通干道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源成分中的碳氢化合物(NMHC)和氮氧化物(NOx)为研究对象,利用AERMOD2.2中的线源模式,模拟了两种污染物在兰州大学校园内的年均浓度贡献值。结果表明:兰州大学校园内接近线源的地... 以兰州大学校园附近两条主要交通干道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源成分中的碳氢化合物(NMHC)和氮氧化物(NOx)为研究对象,利用AERMOD2.2中的线源模式,模拟了两种污染物在兰州大学校园内的年均浓度贡献值。结果表明:兰州大学校园内接近线源的地方污染较严重,且两条主要交通干道受NOx的污染较大,受NMHC的污染较小。另外,介绍了不同线源模式的计算方法,并从气象资料预处理、背景图选取、方案控制和污染源设置等方面探讨了使用AERMOD2.2应注意的问题、重点和技术要点,以期为今后利用AERMOD模式预测具体线源上目标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污染模拟 AERMOD2 2 碳氢化合物(NMHC) 氮氧化物(nox) 兰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降低柴油机微粒和NO_x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辉 蔡忆昔 +2 位作者 李小华 施蕴曦 李伟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18-2423,共6页
为降低柴油机微粒(PM)和NO_x排放,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设计低温等离子体(NTP)发生器;利用NTP,对加装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柴油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况下,柴油机微粒排放的粒径分布呈单峰分布,93%的微粒是超细微粒;柴油机微... 为降低柴油机微粒(PM)和NO_x排放,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原理设计低温等离子体(NTP)发生器;利用NTP,对加装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柴油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况下,柴油机微粒排放的粒径分布呈单峰分布,93%的微粒是超细微粒;柴油机微粒捕集器(DPF)对微粒数量的捕集效率约为93.8%;NTP活性气体通入后,与未通入NTP的DPF下游微粒的数量密度相比,DPF下游微粒排放的数量密度减小了68%,粒径尺寸在25.5-124.1nm减小幅度相对较大,约为80%,微粒的几何平均直径也有所减小;DPF和NTP活性气体双重作用可在降低微粒排放的同时降低NO_x排放;微粒数量密度减小98%,NO_x转化效率约为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低温等离子体(NTP) 微粒(PM) 氮氧化物(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