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在有机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秀芳 张晨阳 +4 位作者 张金 王沁欢 王一涵 李泽剑 马思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 有机金属催化剂能让化学反应实现高选择性、高产率,并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方便.其中,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 NHCs)是一类稳定性强、价格低廉、毒性较低、易制备的配体.因为氮杂环卡宾与过渡金属具有强配位能力,使得其作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新型配体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相比其他金属来说,金属Cu以其价廉和储量丰富等优势而在众多金属中脱颖而出.基于此,本文以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NHC-Cu)为例,总结和归纳了近十年来NHC-Cu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包含Click反应(叠氮与炔环加成反应)、末端炔烃与三氟甲基酮的加成反应、共轭加成反应、羰基化反应、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A^(3)偶联反应、硼化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卡宾 氮杂环卡宾-铜配合物 有机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杂环卡宾(NHC)配体的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周芷晴 李慧杨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 自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诞生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发光材料,力求获得更优越的器件性能。近年来,含有氮杂环卡宾(NHC)的金(Ⅰ)配合物,通过搭配合适的给体单元(如酰胺、炔基、芳基),不仅能够展现出超快的辐射衰减速率,还能实现接近100%的发光量子产率,被视为发光材料领域的一颗璀璨新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地综述了氮杂环卡宾金(Ⅰ)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剖析不同配体基团的选择策略,结合分子设计原理,探讨分子结构与其光电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材料在提升OLED性能方面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金(Ⅰ)配合 有机发光二极管 热活化延迟荧光 杂环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咯啉官能化的氮杂环卡宾同核和异核银/金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癌活性
3
作者 饶宏 胡杨 +3 位作者 马艺聪 吕春欣 钟伟 杜理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9-2437,共9页
使用菲咯啉官能化咪唑盐配体((HL)PF_(6),L=3-苄基-1-[2-(1,10-菲咯啉)咪唑叶立德])分别合成了一个双核氮杂环卡宾(NHC)银配合物NHC-Ag_(2)和一个异核的氮杂环卡宾银/金双金属配合物NHC-Ag/Au。通过NMR和元素分析对NHC前体和金属配合物... 使用菲咯啉官能化咪唑盐配体((HL)PF_(6),L=3-苄基-1-[2-(1,10-菲咯啉)咪唑叶立德])分别合成了一个双核氮杂环卡宾(NHC)银配合物NHC-Ag_(2)和一个异核的氮杂环卡宾银/金双金属配合物NHC-Ag/Au。通过NMR和元素分析对NHC前体和金属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这2个配合物具有类似的结构,2个金属中心原子分别由2个配体的4个菲咯啉氮原子和2个卡宾碳原子配位,呈四面体和直线型构型。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表明,配合物NHC-Ag_(2)和NHC-Ag/Au具有比它们的前体咪唑盐配体和顺铂更强的抗癌活性。如在结肠癌LoVo细胞中,NHC-Ag_(2)和NHC-Ag/Au的IC_(50)值(半抑制浓度)分别为(5.6±0.3)μmol·L^(-1)和(6.4±0.3)μmol·L^(-1),均优于顺铂的细胞毒性。机制研究表明,配合物NHC-Ag_(2)和NHC-Ag/Au引起了LoVo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和活性氧(ROS)的过度产生,最终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和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卡宾 银和金配合 同核和异核双金属配合 体外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磷光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冰冰 赵丰 +1 位作者 许胜先 何海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0-1026,共7页
为了制备发光性能优良的新型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以咪唑、苯并咪唑、2-溴-5-氟-6-甲基吡啶和溴化苄为初始原料,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配体(Ph-Im-flumePy)PF6和(Ph-BenIm-mePy)PF6,随后卡宾配体与Cu粉及配体双(2-二苯基膦)苯醚(P... 为了制备发光性能优良的新型四配位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以咪唑、苯并咪唑、2-溴-5-氟-6-甲基吡啶和溴化苄为初始原料,反应生成氮杂环卡宾配体(Ph-Im-flumePy)PF6和(Ph-BenIm-mePy)PF6,随后卡宾配体与Cu粉及配体双(2-二苯基膦)苯醚(POP)反应,制备出2个四配位类型的氮杂环卡宾铜(Ⅰ)配合物[Cu(Ph-Im-flumePy)(POP)]PF6(P1)和[Cu(Ph-BenIm-flumePy)(POP)]PF6(P2)。通过核磁、质谱技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系统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发光寿命等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配合物P1和P2的最低吸收峰分别位于325和335nm处。粉末状态下,配合物P1在514nm处有较强的绿光发射,量子发光效率为82.6%,激发态寿命为56μs;而配合物P2的波长在516nm处,量子发光效率为49.2%,激发态寿命为50.6μs。在PMMA(10%,w/w)膜片中,配合物P1的发射波长蓝移至505nm处,激发态寿命为40.7μs,量子发光效率为38.0%;而配合物P2的发射波长位于508nm处,激发态寿命为61μs,量子发光效率为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配合 磷光材料 绿光发射 杂环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的两个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永生 陈博庸 +4 位作者 琚海燕 左芬 王世伟 李玉广 阎世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38-2344,共7页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_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Bn_3tacn)_2(m-bdc)(CH_3CN)_3(H_2O)_2]ClO_4(1)和[Cu2(Bn_3tacn)_2(OH)_2](ClO_4)_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 合成了2个含有1,4,7-三苄基-1,4,7-三氮杂环壬烷(Bn_3tacn)的双核铜配合物:[Cu_2(Bn_3tacn)_2(m-bdc)(CH_3CN)_3(H_2O)_2]ClO_4(1)和[Cu2(Bn_3tacn)_2(OH)_2](ClO_4)_2(2)。配合物1由间苯二甲酸采取单双齿方式桥连Cu(Ⅱ)离子,配合物2由OH桥连。配合物1和2晶体均属于单斜晶系,分别为P21/c空间群和C2/c空间群。分别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配合物1与DNA的相互作用,对配合物2进行了循环伏安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 1 4 7-杂环壬烷 DNA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铜和多氮杂环配体配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石旭华 李丹 +2 位作者 冯巧 黄庆连 徐严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9-531,共3页
室温下 ,醋酸铜分别与 1,2 ,4 三氮唑和苯并三氮唑充分研磨 ,能发生固相配位反应 ,研磨过程有醋酸逸出 ,杂氮配体取代了醋酸与Cu (Ⅱ )配位形成混配配合物 ,元素分析表征表明产物的组成为Cu(C2 H2 N3) (Ac)·H2 O和Cu (C6 H4 N3) (... 室温下 ,醋酸铜分别与 1,2 ,4 三氮唑和苯并三氮唑充分研磨 ,能发生固相配位反应 ,研磨过程有醋酸逸出 ,杂氮配体取代了醋酸与Cu (Ⅱ )配位形成混配配合物 ,元素分析表征表明产物的组成为Cu(C2 H2 N3) (Ac)·H2 O和Cu (C6 H4 N3) (Ac)·H2 O。红外光谱图显示了杂氮配体的 CN ,醋酸的 CO 和水的O—H特征吸收。固相反应为合成新配合物提供了一条快速、温和及不需溶剂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 杂环配体配合 低热固相合成 1 2 4- 苯并三 配位反应 Cu(Ⅱ)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氮杂-18-冠-6的锌/铜(Ⅱ)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雪雁 朱文祥 +2 位作者 延玺 王如骥 李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42-1846,共5页
合成了 1 ,1 0 -二氧 -4,7,1 3 ,1 6-四氮杂 -1 8-C-6(以下用 L代表 )的硝酸锌和硝酸铜 ( )配合物 .配合物Cu(L) (NO3) 2 晶体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如下 :a=1 .5 744(6) nm ,b=1 .2 676(4 ) nm,c=1 .8983 (6) nm,V=3 .789(2... 合成了 1 ,1 0 -二氧 -4,7,1 3 ,1 6-四氮杂 -1 8-C-6(以下用 L代表 )的硝酸锌和硝酸铜 ( )配合物 .配合物Cu(L) (NO3) 2 晶体属正交晶系 ,Pbca空间群 ,晶胞参数如下 :a=1 .5 744(6) nm ,b=1 .2 676(4 ) nm,c=1 .8983 (6) nm,V=3 .789(2 ) nm3,Z=8,最终偏离因子 R1 =0 .0 43 1 ,w R2 =0 .0 90 4.配合物 Zn(L) (NO3) 2晶体属正交晶系 ,Pnna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61 3 5 6(1 0 ) nm,b=1 .3 2 871 (1 1 ) nm,c=0 .862 60 (5 ) nm,V=1 .8494(2 ) nm3,Z=4,最终偏离因子 R1 =0 .0 71 8,w R2 =0 .1 95 0 .冠醚环上的 4个氮原子和 2个氧原子都参与了配位 ,NO- 3未参与配位 ,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为 6.红外光谱、 1 H NMR和 EPR谱等研究佐证了上述测定结果 .Cu(L) (NO3) 2 循环伏安实验表明该配合物在 -1 .0~ 0 V电压范围内 ,只发生 Cu( )→Cu( )的还原反应 ,而在 -1 .6~ 0 V电压范围内 ,发生 Cu( )→ Cu(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6 合成 配合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联吡啶构筑的一维链状铜配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德乾 张宏 +3 位作者 盛良全 刘昭第 徐华杰 凡素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41-1646,共6页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铜髤配位聚合物[Cu(L)(4,4′-bpy)(HCOO)(H2O)]n(HL=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b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铜髤配位聚合物[Cu(L)(4,4′-bpy)(HCOO)(H2O)]n(HL=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4,4′-b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20 26(16)nm,b=1.128 3(2)nm,c=1.159 7(2)nm,α=76.50(3)°,β=70.88(3)°,γ=76.97(3)°,V=0.973 0(3)nm3,Z=2。铜髤分别与来自2个4,4′-bipy的2个氮原子、1个苯并三氮唑-1-氧基乙酸的1个氧原子、1个甲酸根中1个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中的1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四方锥的配位构型。由于4,4′-bipy的桥联作用,配合物在空间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又通过分子间O-H…N和分子内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二维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配合 苯并三-1-氧基乙酸 4 4’-联吡啶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10-四(2-羟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及钠配合物构型与成键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东 王红梅 +3 位作者 罗飞华 兰社民 潘文慧 胡宗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2-235,共4页
在DFT-B3LYP/6-31G(d)水平上对1,4,7,10-四(2-羟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及其钠配合物[Na(thecl2)]+的七配位和八配位两种构型进行优化与简正频率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构型能量相近,都可能在实验中得到;在配位键的强度上,Na+与侧臂O... 在DFT-B3LYP/6-31G(d)水平上对1,4,7,10-四(2-羟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及其钠配合物[Na(thecl2)]+的七配位和八配位两种构型进行优化与简正频率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构型能量相近,都可能在实验中得到;在配位键的强度上,Na+与侧臂O的配位键明显强于Na+与母环N的配位键,其中Na+与侧臂O的配位键键能随键长增大而减小,而Na+与母环N的配位键强度主要由孤对电子的指向和参与配位的轨道的能级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 7 10-四(2-羟乙基)-1 4 7 10-杂环十二烷 配合 成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的四氮杂环十四烷二烯配合物的溶剂配位行为
10
作者 周正民 杨仕平 +1 位作者 樊耀亭 周晓莉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3期63-67,共5页
本文测定了Cu(Ⅱ)的三个四氮杂环十四烷二烯配合物CuL1Br2·2H2O,CuL2Br2·2H2O和CuL3·Br2·2H2O(L1代表5,14-二甲基-7,12-二苯基--1,4,8,11-四氮杂... 本文测定了Cu(Ⅱ)的三个四氮杂环十四烷二烯配合物CuL1Br2·2H2O,CuL2Br2·2H2O和CuL3·Br2·2H2O(L1代表5,14-二甲基-7,12-二苯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4,14-二烯;L2代表5,14-二甲基-7,12-二对氯苯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4,14-二烯;L3代表5,14-二甲基-7,12-二对甲氧苯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4,14-二烯)在DMF,CH2CHCN、C6H5CN和CH3CN溶剂中配位反应的△H,△S,△G值,考查了不同溶剂对溶剂化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 十四烷二烯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杂环卡宾和金属配合物共催化构筑高烯丙醇化合物
11
作者 何金梅 屈孟男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43-747,共5页
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催化剂可将醛类化合物反应极性发生翻转,使醛类化合物由亲电性转化为亲核性,通过研究氮杂环卡宾和金属配合物的兼容性,利用二者协同催化的反应体系,以各类芳香醛和烯丙基醋酸酯为起始原料,有效地制备了高烯丙醇化合... 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催化剂可将醛类化合物反应极性发生翻转,使醛类化合物由亲电性转化为亲核性,通过研究氮杂环卡宾和金属配合物的兼容性,利用二者协同催化的反应体系,以各类芳香醛和烯丙基醋酸酯为起始原料,有效地制备了高烯丙醇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噻唑类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和Pd(OAc)2/PPh3为共催化剂,2倍当量的KOBut作碱,CH2Cl2作溶剂的条件下,可高效地得到高烯丙醇化合物,该反应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制备各类高烯丙醇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卡宾催化剂 金属配合 安息香缩合反应 烯丙基亲核取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三氮环壬烷衍生物铜、锌配合物切割DNA及催化对硝基苯磷酸单酯水解(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翀之 冯喜梅 +1 位作者 侍孟璐 耿志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9-845,共7页
系统研究了1,4,7-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环壬烷(L1)和1,2-双[N,N′-二(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壬基]乙烷(L2)铜配合物([CuL1](ClO4)(NO3)和[Cu2L2](ClO4)4])以及锌配合物([ZnL1](ClO4)2)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核酸酶活性和催... 系统研究了1,4,7-三(2-羟基丙基)-1,4,7-三氮环壬烷(L1)和1,2-双[N,N′-二(2-羟基丙基)-1,4,7-三氮杂环壬基]乙烷(L2)铜配合物([CuL1](ClO4)(NO3)和[Cu2L2](ClO4)4])以及锌配合物([ZnL1](ClO4)2)与CT-DNA的相互作用以及核酸酶活性和催化磷酸酯水解功能。两个铜配合物对DNA切割具有浓度、时间和pH依赖性。荧光和CD光谱实验表明[Cu2L2](ClO4)4能插入DNA双螺旋中。配位饱和的[ZnL1](ClO4)2和[Cu2L2](ClO4)4能催化对硝基苯磷酸单酯水解生成对硝基苯,[ZnL1](ClO4)2和[Cu2L2](ClO4)4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的表观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2.8×10-5min-1和5.9×10-6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切割 磷酸酯水解 配合 配合 1 4 7-环壬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配合物[Cu(AFO)_2(N_3)_2](DMF)(H_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AFO=4,5-二氮芴-9-酮)
13
作者 朱霞 朱利明 +1 位作者 李宝龙 张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32-834,共3页
A new compound [Cu(AFO)2(N3)2](DMF)(H2O)(AFO=4,5-diazafluorene-9-one)was synthesized.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The cry... A new compound [Cu(AFO)2(N3)2](DMF)(H2O)(AFO=4,5-diazafluorene-9-one)was synthesized.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X-ray diffraction.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were determined a=1.2609(2)nm,b=0.8000(1)nm,c=2.6220(4)nm,β=109.964(6)°,V=2.4859(6)nm3,Z=4,F(000)=1236,Mr=603.07,Dc=1.611 Mg/m3,μ=0.937 nm-1,R1=0.0561,and wR2=0.1290.In the crystal Cu(II) atom is coordinated with four nitrogen from two AFO ligands and two nitrogen atoms from two azide ions to form an elonged-octahedron geome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 [Cu(AFO)2(N3)2](DMF)(H2O) 合成 晶体结构 4 5--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P-铜(Ⅱ)-L-丝氨酸(L-精氨酸)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古琴 任祥祥 乐学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68-1072,共5页
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Cu(TATP)(L-Ser)(H2O)]·ClO4(1)和[Cu(TATP)(L-Arg)(H2O)]2ClO4·0.5H2O(2)(TATP=1,4,8,9-四氮三联苯,L-Ser=L-丝氨酸,L-Arg=L-精氨酸)与DNA之间的相... 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Cu(TATP)(L-Ser)(H2O)]·ClO4(1)和[Cu(TATP)(L-Arg)(H2O)]2ClO4·0.5H2O(2)(TATP=1,4,8,9-四氮三联苯,L-Ser=L-丝氨酸,L-Arg=L-精氨酸)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在加入DNA后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配合物能极大地淬灭溴化乙啶(EB)-DNA体系的荧光,DNA的粘度随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配合物对DNA有较强的插入作用,作用力大小为配合物2>1;另外,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维生素C存在的条件下对pBR322DNA具有显著的断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三元配合 1 4 8 9-三联苯 L-Α-氨基酸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氮杂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欣 吴谊群 贺春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11-2514,共4页
采用溶液析出法,合成了以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HMPB)为配体的多氮杂环金属配合物M(HMPB)2(M=Co,Ni),利用元素分析、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新配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和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 采用溶液析出法,合成了以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HMPB)为配体的多氮杂环金属配合物M(HMPB)2(M=Co,Ni),利用元素分析、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新配合物的红外特征光谱和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HMPB配体通过N和O原子与中心金属以二齿形式配位,中心金属的配位数为4;配合物红外特征吸收谱带位于400~2 500 cm-1,形成金属配合物后,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的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CN振动峰和C─O特征吸收有明显改变,同时确定了配位键M─N和M─O的特征峰位置;配合物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其最大吸收峰位于335~345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金属配合 合成 红外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氮杂环卡宾铂(Ⅱ)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16
作者 梁冰冰 唐成飞 +1 位作者 何娟 姚华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平面正方形铂(II)配合物,探讨其抗肿瘤活性及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法对配合物4和配合物5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测试;利用ICP-M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方法对配合物在细胞内分布... 目的设计合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平面正方形铂(II)配合物,探讨其抗肿瘤活性及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法对配合物4和配合物5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测试;利用ICP-M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方法对配合物在细胞内分布进行分析;通过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配合物影响肿瘤细胞核内γH2AX抗体的变化;使用Caspase-Glo®试剂盒检测配合物损伤细胞的形式,并且通过扫描电镜拍摄观察细胞损伤的形式。结果配合物4和配合物5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均明显低于顺铂,在HeLa细胞中分别为(4.4±0.2)和(8.2±0.2)μmol·L^(-1),配合物4细胞毒性是顺铂的约4倍。配合物4和配合物5能定位在细胞核内,以细胞凋亡方式损伤细胞核DNA,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论氮杂环卡宾铂(II)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性,通过诱导DNA损伤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铂配合 杂环卡宾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合物中二级化学键的理论研究(Ⅳ)——喹啉基氮杂大环铜配合物中的二级化学键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满雪 杨大军 +2 位作者 石静 卜显和 赖城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83-585,共3页
前文[1,2]报道了二级化学键存在于若干金属有机化合物以及某些簇合物中,实际上,在Fig.1CrystalstructureofCuL2[14]┐2qu某些配合物体系中亦存在着二级化学键.本文将着重研究喹啉基氮杂环铜... 前文[1,2]报道了二级化学键存在于若干金属有机化合物以及某些簇合物中,实际上,在Fig.1CrystalstructureofCuL2[14]┐2qu某些配合物体系中亦存在着二级化学键.本文将着重研究喹啉基氮杂环铜配合物(CuL2[14]-2q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十四烷 配合 二级化学键 喹啉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取代大环多胺铜(Ⅱ)-铂(Ⅱ)异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俊 吴子怡 +3 位作者 贾默 李一志 王晓勇 郭子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69-1674,共6页
本文以1-[N-2′-(2″-吡啶基)乙基]甲氨酰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为配体合成了一种铜(Ⅱ)-铂(Ⅱ)异核配合物,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Ⅱ)以五配位方式形成变形四... 本文以1-[N-2′-(2″-吡啶基)乙基]甲氨酰甲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为配体合成了一种铜(Ⅱ)-铂(Ⅱ)异核配合物,并用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Ⅱ)以五配位方式形成变形四方锥构型,铂(Ⅱ)以四配位方式形成平面四方构型。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明配合物既能结合DNA,也能在还原剂存在下切割DNA。圆二色光谱表明配合物与DNA以非嵌入方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异核配合 杂环十二烷 晶体结构 DNA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TATP-铜(Ⅱ)-L-氨基酸配合物的SOD活性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祥祥 丁杨 +1 位作者 林庆斌 乐学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3-1456,共4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藻类以及原核生物中,它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平衡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是一切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活性氧毒害的酶。研究表明,SOD可用于抗癌、抗炎、抗衰老及治疗自身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广泛存在于人、动物、植物、藻类以及原核生物中,它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平衡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是一切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活性氧毒害的酶。研究表明,SOD可用于抗癌、抗炎、抗衰老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综合征等疾病,同时也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抗旱和抗病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配合 1 4 8 9-三联苯 L-氨基酸 S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基于氮杂环结构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有机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永慧 黄如军 +4 位作者 严健洋 李亚军 邱欢欢 杨进轩 郑佑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31,共10页
以苯基嘧啶/吡啶基嘧啶为母核,同时引入2个三氟甲基(CF_(3))合成了2-[3,5-二(三氟甲基)苯基]-5-氟基嘧啶(tfmphfppm)和2-[2,6-二(三氟甲基)-4-吡啶基]-5-氟基嘧啶(tfmpyfppm)主配体,并以2-(5-苯基-1,3,4-噁二唑-2-)苯酚(pop)为辅助配体... 以苯基嘧啶/吡啶基嘧啶为母核,同时引入2个三氟甲基(CF_(3))合成了2-[3,5-二(三氟甲基)苯基]-5-氟基嘧啶(tfmphfppm)和2-[2,6-二(三氟甲基)-4-吡啶基]-5-氟基嘧啶(tfmpyfppm)主配体,并以2-(5-苯基-1,3,4-噁二唑-2-)苯酚(pop)为辅助配体合成了2种铱(Ⅲ)配合物Ir(tfmphfppm)_(2)(pop)和Ir(tfmpyfppm)_(2)(pop),其发射光谱峰分别位于484和504 nm,分别属于蓝绿光和绿光发射,发光量子效率分别达到76%和89%.由于氮杂环和2,5-二苯基-1,3,4-噁二唑基团的存在,配合物具有较低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和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以2种铱(Ⅲ)配合物为发光中心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显示了较好的器件性能,其最大亮度(L_(max))、最大电流效率(η_(c,max))、最大功率效率(η_(p,max))和最大外量子效率(EQE_(max))分别为33379 cd/m^(2),76.55 cd/A,31.59 lm/W和26.7%;并且该器件显示了比较小的效率滚降,在亮度为1000 cd/m^(2)时,器件的η_(c)仍然可以达到72.71 cd/A.本文结果表明,氮杂环、2,5-二苯基-1,3,4-噁二唑和三氟甲基基团可以有效提高铱(Ⅲ)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和电子迁移率,从而提高器件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Ⅲ)配合 杂环 2 5-二苯基-1 3 4-噁二唑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