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掺杂多孔碳负载甲基化聚乙烯亚胺对二氧化硫的有效吸附
1
作者 马健凇 张晨 +1 位作者 叶赢荣 杜军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3期300-306,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难以大量处理二氧化硫排放的问题,将富含叔胺基团的甲基化聚乙烯亚胺(mPEI)负载到对二氧化硫有一定吸附性的氮掺杂多孔碳(GU-1)上,制备了多种比例的负载产物(n mPEI@GU-1),并考察n mPEI@GU-1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研究结... 为了解决目前难以大量处理二氧化硫排放的问题,将富含叔胺基团的甲基化聚乙烯亚胺(mPEI)负载到对二氧化硫有一定吸附性的氮掺杂多孔碳(GU-1)上,制备了多种比例的负载产物(n mPEI@GU-1),并考察n mPEI@GU-1对二氧化硫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25℃和101.3 kPa的条件下,n mPEI@GU-1对SO 2的吸附量可以达到5.10~7.01 mmol·g^(-1),复合物相比单一组分,吸附二氧化硫的能力有较大提升。随着温度升高,样品对于二氧化硫的吸附性能逐渐降低,符合气体吸附规律,并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证明了所制备的样品对SO 2具有良好的可逆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氮掺杂多孔碳 气体吸附 聚乙烯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类焦油衍生氮掺杂多孔碳载铂催化剂制备5-氨基-2-氯甲苯-4-磺酸
2
作者 丁军委 陈哲 +1 位作者 钟缘 李慧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20-27,共8页
以芳香胺类生产过程中的釜残焦油作为碳源及氮源,采用纳米氧化镁模板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多孔碳材料,并以其做为载体制备了高分散的Pt基催化剂。采用N2低温物理吸附-脱附、SEM、TEM以及XP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多孔碳及碳载Pt催化剂进行表... 以芳香胺类生产过程中的釜残焦油作为碳源及氮源,采用纳米氧化镁模板法制备了氮掺杂纳米多孔碳材料,并以其做为载体制备了高分散的Pt基催化剂。采用N2低温物理吸附-脱附、SEM、TEM以及XPS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多孔碳及碳载Pt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上述碳载Pt基催化剂在硝基C酸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通过改变纳米氧化镁前驱体的类型以及前驱体与碳源的配比,可以对纳米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定向调变,且随着载体孔径增加,催化剂的稳定性随之提高。碳载体中N的引入改善了催化剂的选择性,使得硝基C酸加氢脱氯的副反应得到有效抑制。催化剂重复使用15次后,反应底物硝基C酸转化率仍能保持在99.2%,产物CLT酸选择性稳定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多孔碳 氧化镁模板 铂基催化剂 5-氨基-2-氯甲苯-4-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基氮掺杂多孔碳@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振波 应宗荣 +1 位作者 刘信东 万慧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48-1454,共7页
分别在盐酸和樟脑磺酸-盐酸混酸溶液中,在蒙脱土基新型氮掺杂多孔碳表面原位聚合苯胺,以制备氮掺杂多孔碳@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形貌。盐酸掺杂的复合材料... 分别在盐酸和樟脑磺酸-盐酸混酸溶液中,在蒙脱土基新型氮掺杂多孔碳表面原位聚合苯胺,以制备氮掺杂多孔碳@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形貌。盐酸掺杂的复合材料呈短棒状形貌,樟脑磺酸-盐酸掺杂材料形貌呈颗粒状及交联片状,樟脑磺酸-盐酸掺杂的结晶性能优于盐酸掺杂。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樟脑磺酸-盐酸掺杂的复合材料在0.5 A/g电流密度下的质量比电容为412.5 F/g,比盐酸掺杂的(332.4 F/g)高24.1%,等效串联电阻(Rs)和电荷迁移电阻(Rct)小;但盐酸掺杂的复合材料在大电流下电容保持率为81.4%,高于混酸掺杂的5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氮掺杂多孔碳 聚苯胺 盐酸 樟脑磺酸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氮掺杂多孔碳的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检测残留农药甲拌磷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建宏 吕冰婧 卫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7-900,共4页
以制备的新型氮掺杂多孔碳为载体,玻碳电极(GC)为工作电极,构建了乙酰胆碱酯酶(ACh E)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甲拌磷的检测研究。在1.0 mmol/L底物氯化乙酰胆碱溶液中的差分脉冲扫描结果表明,ACh E/GC电极上的峰电流为0.195 8μA,而A... 以制备的新型氮掺杂多孔碳为载体,玻碳电极(GC)为工作电极,构建了乙酰胆碱酯酶(ACh E)传感器,用于有机磷农药甲拌磷的检测研究。在1.0 mmol/L底物氯化乙酰胆碱溶液中的差分脉冲扫描结果表明,ACh E/GC电极上的峰电流为0.195 8μA,而ACh E/氮掺杂多孔碳/GC电极上的峰电流为0.841 4μA,说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可有效固定ACh E,提高检测灵敏度。采用ACh E/氮掺杂多孔碳/GC电极对不同浓度甲拌磷进行测定,在6.0×10-10~1.2×10-6g/L浓度范围内,抑制率与甲拌磷浓度的负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5)。按照抑制率为10%计算,检出限为5.8×10-12g/L。采用加标回收法检测菠菜汁样品中的甲拌磷,回收率为91.7%~9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拌磷 氮掺杂多孔碳 乙酰胆碱酯酶 氯化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米盼盼 李媛 +1 位作者 郭明钢 代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为结构诱导试剂,以葡萄糖酸锌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二维氮掺杂多孔碳。氧化石墨烯可以诱导二维结构的形成,并且高温炭化得到的石墨烯可有效地改善多孔碳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可在高温下挥发继而作为造... 以氧化石墨烯为结构诱导试剂,以葡萄糖酸锌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二维氮掺杂多孔碳。氧化石墨烯可以诱导二维结构的形成,并且高温炭化得到的石墨烯可有效地改善多孔碳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可在高温下挥发继而作为造孔剂改善多孔碳的孔道结构,而尿素引入的氮原子可以提供赝电容改善电化学性能。通过尿素用量以及炭化温度的调控,优化二维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条件,以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展现了优异的性能。结果表明: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二维氮掺杂多孔碳电极展现了176.8F/g的容量,在10A/g下依旧可以保持71.9%的倍率。以二维氮掺杂多孔碳为电极制备的对称电容器在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依然可以保持初始容量的80.4%,展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氧化石墨烯 氮掺杂多孔碳 葡萄糖酸锌 二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储钾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都玲玲 王雁 +2 位作者 苏芸 王斌 刘洋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98,共6页
基于静电纺丝获得多孔碳纳米纤维,随后高温锻烧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N-CNF),并将其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Raman光谱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目标产... 基于静电纺丝获得多孔碳纳米纤维,随后高温锻烧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N-CNF),并将其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仪、Raman光谱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CNF负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N-CNF作为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展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50和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N-CNF负极材料分别循环200圈和400圈后比容量还能分别高达239和163 mA·h·g^(-1)。同时,N-CNF负极材料展现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其经500 mA·g^(-1)的大电流循环后电流密度恢复到25 mA·g^(-1)时,比容量仍然可以恢复到231 mA·h·g^(-1),随后达到256 mA·h·g^(-1)。所以,制备的N-CNF负极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氮掺杂多孔碳 负极材料 钾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多孔碳负载铜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
7
作者 任美娟 王淼 +3 位作者 吴芳辉 贾虎 叶明富 文国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1,共8页
先以ZIF-8作为前驱体采用简单的高温炭化法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NPC),再通过一步化学还原法将铜和钴颗粒负载到多孔碳上,成功制备出Cu@Co/NPC纳米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复... 先以ZIF-8作为前驱体采用简单的高温炭化法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多面体(NPC),再通过一步化学还原法将铜和钴颗粒负载到多孔碳上,成功制备出Cu@Co/NPC纳米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该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上,研究其对肼的电化学响应。结果表明,Cu@Co/NPC纳米复合材料发挥出协同作用,从而对肼展现出比单一组分修饰电极更优异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与肼的浓度在5~185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达0.08μmol/L。此外,该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测定肼的稳定性、重现性以及选择性均较好,已被成功用于环境水样中肼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o 氮掺杂多孔碳 纳米复合材料 电化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多孔碳包覆钴金属催化去除有机污染物(英文)
8
作者 王冠龙 毕晨曦 +2 位作者 陈硕 全燮 于洪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活化过硫酸氢盐(PMS)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择ZIF-67为前驱体通过两步热处理构建氮掺杂多孔碳包覆钴金属的核壳催化剂(Co@NPC),并通过改变碳化温... 活化过硫酸氢盐(PMS)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方面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择ZIF-67为前驱体通过两步热处理构建氮掺杂多孔碳包覆钴金属的核壳催化剂(Co@NPC),并通过改变碳化温度调控多孔碳壳的结构与组成,研究多孔碳结构组成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介孔孔容与碳壳厚度逐渐增大,催化剂的性能随着介孔孔容与碳壳厚度比值的增加而显著提高.850℃碳化的Co@NPC催化降解苯酚的动力学常数是多相催化剂四氧化三钴的110.8倍,甚至是之前报道过最优的PMS催化剂均相钴离子的4.6倍.此外,当包覆的碳层数大于3时,Co@NPC表现出良好稳定性,钴溶出明显减少.碳壳的介孔孔容与厚度是影响PMS活化的重要因素,Co@NPC的催化性能还受到石墨氮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氢盐(PMS) 硫酸根自由基 氮掺杂多孔碳 核壳催化剂 苯酚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硝酸铁凝胶制备铁氮掺杂多孔碳片作为高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
9
作者 孟凡陆 张新波 鄢俊敏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4-630,共7页
以壳聚糖/硝酸铁凝胶为前躯体,实现了含氮高分子与金属盐的均匀混合,将凝胶冷冻干燥处理后,经过热处理和酸刻蚀得到了成分及微结构更加均匀的铁氮掺杂多孔碳片.铁氮掺杂多孔碳片与商业铂碳相比,具有更高的起始电位,半波电位和优秀的循... 以壳聚糖/硝酸铁凝胶为前躯体,实现了含氮高分子与金属盐的均匀混合,将凝胶冷冻干燥处理后,经过热处理和酸刻蚀得到了成分及微结构更加均匀的铁氮掺杂多孔碳片.铁氮掺杂多孔碳片与商业铂碳相比,具有更高的起始电位,半波电位和优秀的循环性能,在碱性燃料电池的测试中实现了更高的功率密度.铁氮掺杂多孔碳片出色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归因于铁在壳聚糖中的原子级分散所导致的均匀分布的铁氮碳催化活性位,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道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多孔碳 氧还原 凝胶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辅助合成氮掺杂的多孔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英文)
10
作者 牛文翰 黎立桂 陈少伟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有望能取代当前普遍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阴极中的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因而备受关注.模板辅助合成技术作为一种可靠、通用的方法已经在多孔碳电催化剂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碳基ORR电催化剂... 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有望能取代当前普遍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阴极中的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因而备受关注.模板辅助合成技术作为一种可靠、通用的方法已经在多孔碳电催化剂的制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碳基ORR电催化剂中,其ORR活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掺杂剂的浓度及其在碳上的分子掺杂态、孔洞结构、比表面积以及碳基材料的导电性等.本文对近期氮掺杂多孔碳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功能化及其在氧还原电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了模板辅助合成法的一些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氮掺杂多孔碳 模板辅助合成 热可移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于NH_(2)-MIL-125(Ti)衍生氮掺多孔碳中的花状超细纳米TiO_(2)作为高活性和稳定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越 朱加伟 +5 位作者 王鹏彦 刘海咪 曾炜豪 陈磊 陈志祥 木士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129,共9页
由于具有高安全性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二氧化钛(TiO_(2))作为负极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但是较差的导电性和离子传输速率限制了TiO_(2)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鉴于此,我们以花状NH_(2)-MIL-125(Ti)为前驱体和硬模板,成功合... 由于具有高安全性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二氧化钛(TiO_(2))作为负极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但是较差的导电性和离子传输速率限制了TiO_(2)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鉴于此,我们以花状NH_(2)-MIL-125(Ti)为前驱体和硬模板,成功合成出了具有花状结构的超细纳米TiO_(2)/多孔氮掺杂碳片(N-doped porous carbon)复合物(记为FL-TiO_(2)/NPC)。过程中所制备的纳米TiO_(2)-金属有机构架(Ti-MOF)展现出由二维褶皱多孔纳米片堆积、组装而成的花状结构。一方面,二维褶皱纳米片包含TiO_(2)纳米颗粒可以增大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氮掺杂多孔碳基体可以提高整体复合物的导电性和结构完整性。将所获得的FL-TiO_(2)/NPC作为负极组装成的锂半电池,在0.5 A·g^(−1)、300圈后仍有384.2 mAh·g^(−1)以及在1 A·g^(−1)、500圈仍有279.1 mAh·g^(−1)的比容量。进一步性能测试表明,在2 A·g^(−1)、2000圈长循环测试后,其仍能保持256.5 mAh·g^(−1)的比容量和接近100%的库伦效率。该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主要起源于材料独特的花状结构。我们的合成策略为今后制备高储锂性能的金属氧化物/多孔氮掺杂碳负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_(2) 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片 花状结构 NH2-MIL-125(Ti) 负极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包覆铜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推荐一个化学综合实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浩源 肖伟英 +6 位作者 唐舒如 邓欣 谭竞 吕泽成 陈作义 刘文婷 许伟钦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以Cu-MOF为前驱体,通过热解法制备氮掺杂多孔碳包覆铜纳米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等仪器对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对多孔碳材料形貌和组成的影响,... 以Cu-MOF为前驱体,通过热解法制备氮掺杂多孔碳包覆铜纳米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等仪器对产物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对多孔碳材料形貌和组成的影响,探究其在硝基苯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将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探究设计成一个综合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多孔碳 MOFs衍生材料 氢化催化 综合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bipy-BTC衍生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13
作者 张利华 陈峻峰 +3 位作者 黄皖唐 胡勇有 程建华 陈元彩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1-521,共11页
制备高效、廉价的氧还原(ORR)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技术关键.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前驱体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Cu-bipy-BTC,bipy=2,2′-联吡啶,BTC=均苯三甲酸)后,再高温煅烧得到碳基材料MOF-800.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 制备高效、廉价的氧还原(ORR)电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技术关键.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前驱体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Cu-bipy-BTC,bipy=2,2′-联吡啶,BTC=均苯三甲酸)后,再高温煅烧得到碳基材料MOF-800.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和X射线光电子谱表征了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曲线、i-t曲线等考察了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前驱体Cu-bipy-BTC相比,MOF-800含有大量的微孔(0.5~1.3 nm),为铜、氮掺杂多孔碳. MOF-800的电荷转移阻抗为10.6Ω,比Cu-bipy-BTC降低了97.2%,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MOF-800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其起始电位约为-0.04 V (vs. Ag/AgCl),其电子转移数接近4.铜、氮掺杂的多孔碳结构导电性好,高含量的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氮提供了大量催化活性位点(CN, Cu-N_x),是MOF-800具有高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可为煅烧Cu-bipy-BTC制备碳基材料用于燃料电池修饰阴极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氮掺杂多孔碳 煅烧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氧还原反应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NPC/CoFe_(2)O_(4)二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江陈烨 罗驹华 +1 位作者 陈晓雯 孙彩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86,共7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NPC),通过水热法原位合成NPC/CoFe_(2)O_(4)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XPS和SEM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VNA测试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出在2G~18GHz范围内样品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结果...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材料(NPC),通过水热法原位合成NPC/CoFe_(2)O_(4)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XPS和SEM等方法对样品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采用VNA测试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出在2G~18GHz范围内样品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当CoFe_(2)O_(4)的添加量为15%时,样品具有最佳的吸波性能。当频率为10.24GHz时,最低反射损耗达到-19.09dB,此时样品的厚度为3.5mm,有效吸波带宽为4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结构 氮掺杂多孔碳 铁氧体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67衍生的Ag/Co@NC材料及其氧还原性能的研究
15
作者 狄正玲 朱靖 +4 位作者 戴磊 孟伟 李跃华 何章兴 王岭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1-791,共11页
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可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本文借助ZIF-67富氮多孔的特殊结构,采用湿式逐步还原法将Ag嵌入ZIF-67孔腔内,然后在Ar中碳化成功地制备了Ag/Co双金属嵌入的氮掺杂的多孔碳复合材料(Ag/Co@NC)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为... 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可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本文借助ZIF-67富氮多孔的特殊结构,采用湿式逐步还原法将Ag嵌入ZIF-67孔腔内,然后在Ar中碳化成功地制备了Ag/Co双金属嵌入的氮掺杂的多孔碳复合材料(Ag/Co@NC)作为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为了证明Ag的突出作用,同时在Ar中碳化了ZIF-67制备了Co嵌入的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Co@N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比表面积分析对材料的显微形貌、物相组成、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极化曲线对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g的嵌入未改变ZIF-67的晶体结构,但是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活性.Ag/Co@NC材料的半波电位和起始电位均高于Co@NC材料,且其在1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前后的半波电位变化仅为30 mV,显示出很好的催化稳定性和甲醇耐受性,可作为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阴极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 ZIF-67 掺杂多孔 银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