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鲆鱼耗氧率、氮排泄率与体重及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68
1
作者 张兆琪 张美昭 +1 位作者 李吉清 郑春波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4期483-489,共7页
对个体重2.5~34.5g的牙鲆幼鱼在不同水温(12、17、22、27℃)下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牙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牙鲆幼... 对个体重2.5~34.5g的牙鲆幼鱼在不同水温(12、17、22、27℃)下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牙鲆幼鱼的耗氧率和氮排泄率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牙鲆幼鱼的耗氧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但仅27℃组与其他3个温度梯度组分别比较,出现差异极其显著(P<0.01),后3个温度梯度组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P>0.05);牙鲆幼鱼的氮排泄率也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其差异亦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作者认为,在牙鲆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水体溶解氧应维持在3mg/L以上,养殖水温以不超过27℃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体重 温度 耗氧 氮排泄率 养殖水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仔、稚、幼鱼耗氧率及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廖志洪 林小涛 +1 位作者 王春 邱炜韬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20、24、28、32℃)下黄颡鱼仔、稚、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随体质量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质量、温度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关系可用RO=0.0224T0.6428積0.1284W... 本文测定了不同温度(20、24、28、32℃)下黄颡鱼仔、稚、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随体质量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体质量、温度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关系可用RO=0.0224T0.6428積0.1284W、RN=0.2654T0.4326積0.1417W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稚和幼鱼 耗氧 氮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斑点叉尾[鱼回]幼鱼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麻艳群 曲照球 +4 位作者 司楠 董升辉 胡文广 孙悦欣 江林源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4期31-35,共5页
采用封闭流水式装置,研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Ictalurus Punctatus)(约9~11 g)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8,22和26℃)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8,22和26℃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分别为(171.66±33)mg/(kg·h)... 采用封闭流水式装置,研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Ictalurus Punctatus)(约9~11 g)在不同温度条件下(18,22和26℃)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8,22和26℃时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分别为(171.66±33)mg/(kg·h),(97.22±26)mg/(kg·h)和(171.83±44)mg/(kg·h),26℃处理组的耗氧率最高,与22℃处理组具显著差异(P<0.05);氨氮排泄率也表现出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18,22和26℃时其氨氮排泄率分别为(0.40±0.01)mg/(g·h),(0.44±0.01)mg/(g·h)和(0.58±0.01)mg/(g·h)。在22~26℃,斑点叉尾[鱼回]幼鱼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鱼回] 温度 氮排泄率 耗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pH值对鮸鱼幼鱼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闫茂仓 单乐州 +3 位作者 邵鑫斌 胡利华 柴雪良 林志华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1,共7页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及pH值对鮸鱼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鮸鱼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11-26,鮸鱼幼鱼耗氧率逐步上升,26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pH值对耗氧率无显著影响(... 利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及pH值对鮸鱼幼鱼的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鮸鱼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11-26,鮸鱼幼鱼耗氧率逐步上升,26时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pH值对耗氧率无显著影响(P>0.05),pH6.5-9.0鮸鱼幼鱼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在此范围内pH值的变化对鮸鱼幼鱼氨氮排泄率有显著影响(P<0.05).O∶N比值也随着盐度升高而升高,26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pH8.0时,O∶N比值最低;不同盐度和pH下鱼幼鱼平均O∶N分别为24.258,22.378.鮸鱼幼鱼主要以蛋白质为能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鮸鱼 盐度 PH值 耗氧 氮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培民 刘刚 +4 位作者 张涛 金广海 刘义新 吴瑞兰 于翔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0-474,共5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氧 氮排泄率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饲频率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崔超 禹娜 +4 位作者 龙丽娜 曹阳 黎明 李二超 陈立侨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3,共9页
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以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4.42±0.06 g)为对象,探讨了投饲频率对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实验采用等量投饲法,共设置4个投饲频率(2次·d-1、3次·d-1、4次·d-1... 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以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幼鱼(4.42±0.06 g)为对象,探讨了投饲频率对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和氨氮排泄的影响。实验采用等量投饲法,共设置4个投饲频率(2次·d-1、3次·d-1、4次·d-1和6次·d-1,分别记为F2、F3、F4和F6组),投饲实验为期42 d。结果表明,随着投饲频率增加,实验鱼的增重率升高,饵料系数下降。其中,F6组增重率最高,为461.33%,但与F3组(409.67%)和F4组(443.33%)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应地,F3、F4与F6组实验鱼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F2组(P<0.05),而F3、F4与F6组之间的饵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2组和F6组肥满度较低,且显著低于F3组和F4组(P<0.05);此外,实验鱼脏体比和肝体比随着投饲频率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肝脏淀粉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随投饲频率的增加而升高,胰蛋白酶活性的差异则不显著;提高投饲频率还可降低鱼的氨氮排泄率,其中F6组的耗氧率也显著低于其它组。结果显示,适当增加投饲频率可提高俄罗斯鲟的消化酶活力,降低蛋白被用于能量代谢的比例,从而提高了幼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结合本实验的结果和生产实际情况,建议人工养殖鲟鱼幼鱼的投饲频率大于等于4次·d-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 投饲频 增重 饵料系数 体成分 消化酶活力 氮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蛋鸡肠道菌群和氮磷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吕月琴 孙汝江 +2 位作者 肖发沂 姜柏翠 陈克卫 《家禽科学》 2012年第6期9-11,共3页
选择42周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对照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D组分别为每100kg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5kg、10kg、15kg。预试期为14d,正试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 选择42周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5个重复。对照A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B、C、D组分别为每100kg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5kg、10kg、15kg。预试期为14d,正试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①各试验组肠道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②各试验组的氮排泄率均有下降,其中C组下降最明显(P<0.05),磷排泄率均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明显改善蛋鸡的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氮磷排泄率;添加量以每100kg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10kg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蛋鸡 肠道菌群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离子矿物质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善媚 耿春银 +2 位作者 于梦影 张敏 片永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14,18,共4页
为研究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负离子矿物质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泄率等的影响,本试验选用960只健康无病,且日龄、体况完全一致的蛋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4只鸡。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 为研究蛋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负离子矿物质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泄率等的影响,本试验选用960只健康无病,且日龄、体况完全一致的蛋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4只鸡。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0.3%负离子矿物质制剂;C组饲喂基础日粮+0.5%负离子矿物质制剂。试验期共49 d,预饲期为7 d,正式试验42 d。试验结果表明:产蛋期的蛋鸡日粮中添加负离子矿物质制剂可以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降低粪尿中氮和磷的排泄率。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中以负离子矿物质制剂的添加量为日粮的0.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矿物质制剂 产蛋 生产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 和磷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葛根芩连汤对蛋鸡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氮磷排泄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封晓慧 赵兵令 +3 位作者 郗艳菊 李育明 李红梅 朱永明 《饲料博览》 2023年第4期7-1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改良葛根芩连汤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菌群、氮磷排泄率的影响,选用31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及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组蛋鸡饲喂相同... 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改良葛根芩连汤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肠道菌群、氮磷排泄率的影响,选用31周龄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及产蛋率相近的海兰褐蛋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鸡,4组蛋鸡饲喂相同的基础日粮,对照组正常饮水不添加任何药物,3个试验组分别在水线中添加0.1%、0.2%、0.3%改良葛根芩连汤,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显示:水线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改良葛根芩连汤对平均产蛋率和平均日采食量影响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沙皮蛋数降低,0.2%和0.3%改良葛根芩连汤组比对照组降低了27.20%(P<0.05)和28.07%(P<0.05)。0.2%和0.3%改良葛根芩连汤组对哈氏单位影响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19%和2.64%(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葛根芩连汤各组鸡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了13.46%(P>0.05)、25.70%(P<0.05)和27.27%(P<0.05),沙门氏菌数分别降低了25.04%(P<0.05)、39.09%(P<0.05)和38.80%(P<0.05),乳酸菌数分别提高了24.61%(P<0.05)、35.42%(P<0.05)和33.71%(P<0.05),双歧杆菌数分别提高了23.36%(P<0.05)、34.11%(P<0.05)和33.33%(P<0.05)。0.2%和0.3%改良葛根芩连汤组氮排泄率分别降低了13.71%(P<0.05)和14.28%(P<0.05),磷排泄率呈下降趋势,但较对照组下降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结合试验效果评估和经济效益,推荐在海兰褐蛋鸡水线中添加0.2%的改良葛根芩莲汤,能够显著降低沙皮蛋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氮磷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葛根芩连汤 海兰褐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肠道菌群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锯缘青蟹状幼体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小明 李少菁 宋星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测定了锯缘青蟹各期状幼体(Z1~Z5)在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下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各期幼体之间存在差异;Q10值表明,最适温度Z1和Z2是24~26... 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测定了锯缘青蟹各期状幼体(Z1~Z5)在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下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各期幼体之间存在差异;Q10值表明,最适温度Z1和Z2是24~26℃,Z3和Z4是28~30℃,而Z5是26~28℃;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幼体干质量呈幂函数关系,M=aDWb,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a值范围分别是119.26~304.64和508.13~942.17,平均值分别为180.23和754.74;b值范围分别是-0.6724~-0.5155和-0.7729~-0.4536,平均值分别为-0.5865和-0 6131;不同温度下各期幼体的O/N平均值为15.6,青蟹幼体主要以蛋白质代谢物质;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温度和体重的二元回归方程分别为R=14.83+0.526T-0.090DW(r2=0.8211,n=26)和E=6.09+4.47T-0 376DW(r2=0.7796,n=26),F检验表明相关性极显著(F<F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呼吸 锯缘青蟹 状幼体 耗氧 氮排泄率 人工育苗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粕源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在肉种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汝江 王淑英 +1 位作者 姜柏翠 肖发沂 《家禽科学》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棉粕源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产蛋后期肉种鸡生产性能与氮磷排泄率的影响。试验选择42周龄罗斯(Ross)308肉种鸡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在试验过程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 本研究旨在探讨棉粕源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对产蛋后期肉种鸡生产性能与氮磷排泄率的影响。试验选择42周龄罗斯(Ross)308肉种鸡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预试期1周,正试期16周。在试验过程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用8%的棉粕源菌酶协同发酵饲料代替等量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种鸡的产蛋率、合格种蛋数显著提高(P<0.05),死淘率显著降低(P<0.05),种蛋受精率有提高的趋势(P=0.057),氮排泄率显著下降(P<0.05),磷排泄率有下降的趋势(P=0.072)。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用8%的棉粕源菌酶协同发酵饲料代替等量的基础日粮可以显著提高肉种鸡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粕源菌酶协同发酵饲料 肉种鸡 产蛋性能 孵化性能 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田娟 高攀 +5 位作者 蒋明 文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喻丽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0,共8页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J/g,饲料蛋白能量比的范围为12.1~27.3 mg/k J,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体质量(16.85±0.29)g的草鱼幼鱼10周,研究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高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出现在P/E为18.3 mg/k J组,而P/E为16.0 mg/k J组的饲料系数最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最高组分别为P/E 12.10 mg/k J组和15.20 mg/k J组。(2)P/E为27.30 mg/k J组的能量沉积率和总氮排泄率最大。(3)在同一饲料蛋白水平下,鱼体的脂肪含量随饲料能量水平升高而升高;在同一饲料能量水平下,鱼体的蛋白含量随饲料蛋白含量升高而升高。对生长、蛋白利用、体成分的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草鱼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含量为30%,最适P/E为19.5 mg/k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蛋白能量比 生长 体成分 氮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体重及摄食状态对克氏原螯虾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温小波 库夭梅 罗静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均重为 1.78g、5 .6 3g和 9.5 5 g 3种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在 15℃、2 0℃、2 5℃和 30℃ 4种温度条件下的代谢进行了测定 ,以探讨体重、温度变化及摄食状态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耗氧率 (Ro)和NH4+... 于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均重为 1.78g、5 .6 3g和 9.5 5 g 3种规格的克氏原螯虾在 15℃、2 0℃、2 5℃和 30℃ 4种温度条件下的代谢进行了测定 ,以探讨体重、温度变化及摄食状态对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耗氧率 (Ro)和NH4+ N排泄率 (RN)与温度正相关 ,与体重呈负相关关系 ,其关系式可分别表示为 :Ro=0 .1382e0 .0 43 5t和Ro=0 .5 70 6W-0 .2 0 13 ;RN=0 .812 7e0 .0 2 2 3t和RN=0 .92 4 3W-0 .12 42 。不同体重试验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代谢率差异显著 ,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大而减少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同时 ,体重和温度对能源物质的供能比有较大影响 ,随着体重的增加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增大 ,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逐步减小 ;随着温度的提高 ,蛋白质提供的能量逐步减少。克氏原螯虾 (5 .0 6± 0 .87) g摄食水蚯蚓和配合饲料后 ,在饱食状态下耗氧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 4 7.6 9%和 76 .81% ,NH4+ N排泄率分别增加了 14 2 .37%和 2 0 4 .33% ,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温度 体重 摄食状态 代谢 耗氧 铵根离子 氮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洋牙鲆幼鱼标准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7
14
作者 王波 李继强 +4 位作者 曹志海 李德军 孙庆霞 朱明远 毛兴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8,共7页
测定了大西洋牙鲆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呼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CO2排出率;研究了它们的呼吸商、氧氮比、能量代谢的特征和能源的化学本质。结果表明,大西洋牙鲆在水温10.8~21.5℃时,其耗氧率Q10=2.336,代谢率的体重系数b=0.832... 测定了大西洋牙鲆幼鱼在禁食和静息状态下的呼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CO2排出率;研究了它们的呼吸商、氧氮比、能量代谢的特征和能源的化学本质。结果表明,大西洋牙鲆在水温10.8~21.5℃时,其耗氧率Q10=2.336,代谢率的体重系数b=0.832。白天能量代谢率为2.00J/(h·g),夜间能量代谢率为1.474J/(h·g),白天是夜间的1.357倍,最高值出现在09:00(上午),代谢率为2.525J/(h·g),最低值在03:00(夜间),代谢率为1.147J/(h·g)。在水温4~26℃时大西洋牙鲆平均呼吸耗氧率为0.123mg/(h·g);氨氮排泄率2.654μg/(h·g);CO2排出率0.135mg/(h·g);代谢率1.773J/(h·g);O∶N=38.8;呼吸商为0.791。大西洋牙鲆以蛋白质、脂肪和糖类3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为能源,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个体的生长O∶N比值增加,即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用于氧化供能的比例相对减少,用于生长的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牙鲆 耗氧 氮排泄率 CO2排出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亲蟹的标准代谢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温小波 陈立侨 艾春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对中华绒螯蟹亲蟹的耗氧率、二氧化碳排出率及氨氮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亲蟹的能耗率及能源物质的供能比。结果表明 ,体重为 (5 6 .99± 6 .4 2 )g亲蟹 ,在水温 (2 0± 0 .5 )℃时的耗氧率为 (0 .2 77± 0 .0 5 9)mg&... 对中华绒螯蟹亲蟹的耗氧率、二氧化碳排出率及氨氮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研究了亲蟹的能耗率及能源物质的供能比。结果表明 ,体重为 (5 6 .99± 6 .4 2 )g亲蟹 ,在水温 (2 0± 0 .5 )℃时的耗氧率为 (0 .2 77± 0 .0 5 9)mg·g- 1·h- 1,CO2 排出率为 (0 .32 1± 0 .0 78)mg·g- 1·h- 1,氨氮排泄率为(2 .790± 0 .6 43) μg·g- 1·h- 1,能耗率为 (4.2 4± 0 .92 )J·g- 1·h- 1;亲蟹代谢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为 7.4∶4 1.2∶5 1.4 ;其能耗率 (R0 )与体重 (W )呈负相关 ,其关系式为R0 =1.76 32W- 0 .54 0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亲蟹 标准代谢 耗氧 CO2排出 氮排泄率 能耗 甲壳动物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对三疣梭子蟹幼蟹运动行为和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茂林 张秀梅 +1 位作者 黄国强 张沛东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1-324,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水流刺激对不同体重(小、中、大3种规格的体重分别为13.348 g±1.751 g、21.71 g±1.247 g、30.308 g±3.009 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幼蟹在水流刺激(23 cm... 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水流刺激对不同体重(小、中、大3种规格的体重分别为13.348 g±1.751 g、21.71 g±1.247 g、30.308 g±3.009 g)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了幼蟹在水流刺激(23 cm/s)1 h及恢复12、24 h时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氧氮比和血蓝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中、大3种规格幼蟹最大耐流流速分别为23.0、26.7、31.0 cm/s,水流刺激对幼蟹的运动行为影响显著。当流速为23.0 cm/s时,3种规格的幼蟹均在水槽底部顶流爬动;流速高于23 cm/s时,小规格组幼蟹趴于拦网区不动。幼蟹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体重增大而降低,在水流刺激1 h后,3种规格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均下降,而氧氮比升高;静水中恢复12 h,其氧氮比恢复至正常,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和血蓝蛋白含量升高,至24 h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水流刺激1 h后和恢复12 h时幼蟹的耗氧率、氨氮排泄率差异显著(P<0.05),恢复24 h后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耗氧 氮排泄率 血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动物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迟淑艳 谭北平 《饲料工业》 2008年第10期47-50,共4页
氨基酸是由氨基和羧基组成的化合物。氨基酸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组合决定了蛋白质的不同功能。仔稚鱼体成分(干基)的50%以上均为蛋白质。所以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沉积是动物生长与生产的重要内容,而制作水生动物饲料配方关键的一点是获得... 氨基酸是由氨基和羧基组成的化合物。氨基酸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组合决定了蛋白质的不同功能。仔稚鱼体成分(干基)的50%以上均为蛋白质。所以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沉积是动物生长与生产的重要内容,而制作水生动物饲料配方关键的一点是获得最大的氮滞留率和最小的氮排泄率。由于鱼类对氨基酸代谢途径有较低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营养 水生动物 氮排泄率 蛋白质 鱼体成分 动物生长 饲料配方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体重和昼夜节律对大菱鲆幼鱼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鹏 宋协法 葛长字 《河北渔业》 2009年第5期1-4,27,共5页
在鱼体重相对恒定时,用流水法测定了温度、昼夜节律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的影响;在温度相对恒定时,用静水法测定了体重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重2.0 g的幼鱼,耗氧率随水... 在鱼体重相对恒定时,用流水法测定了温度、昼夜节律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的影响;在温度相对恒定时,用静水法测定了体重对大菱鲆幼鱼耗氧率、氨氮排泄率,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重2.0 g的幼鱼,耗氧率随水温升高而上升;10℃时,耗氧率最低,在26℃达到最高;在18℃以上,温度再升高,大菱鲆幼鱼将分配更多的能量用于呼吸代谢。体重2.0 g的大菱鲆幼鱼氨氮排泄率随水温的升高而上升;在10℃时氨氮排泄率最低,26℃达到最高;大菱鲆幼鱼的氨氮排泄比较稳定,但在较高温度水平时大菱鲆幼鱼蛋白质代谢的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水温 体重 昼夜节律 耗氧 氮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生态环境
19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1年第9期43-48,共6页
关键词 渔业生态环境 亚硝酸盐 浮游动物 斑节对虾 氮排泄率 仔鱼 尼罗罗非鱼 养殖 浙江北部沿海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