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表面中频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铝薄膜的晶面择优取向调控
1
作者 张丽娜 高飞 陆文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5-1083,共9页
氮化铝(AlN)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在微电子、电子元件、高频宽带通信以及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AlN薄膜的一些特性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因此,调控AlN薄膜的择优取向一直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文章利用中频反应磁控... 氮化铝(AlN)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在微电子、电子元件、高频宽带通信以及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AlN薄膜的一些特性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因此,调控AlN薄膜的择优取向一直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文章利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在玻璃基片上制备AlN薄膜,研究了氮分压、溅射功率以及基片温度对AlN薄膜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适合制备择优取向AlN薄膜的条件是低气压和200℃-300℃的基片温度,气相中的氮分压和粒子能量是影响AlN薄膜择优取向的两个主要因素。较低的氮分压和粒子能量有利于获得(100)/(110)择优生长的薄膜,其中相对于(100)取向,较低的沉积能量更有利于(110)的择优生长,而较高的氮分压和粒子能量则有利于获得(002)择优生长的薄膜。研究结果为玻璃表面氮化铝薄膜的制备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磁控溅射 玻璃基片 aln薄膜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钪AlN压电薄膜HBAR器件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佳 姜文铮 +1 位作者 周琮泉 母志强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文研究了高掺钪氮化铝(Al_(x) Sc_(1-x) N)压电薄膜高次谐波体声波谐振器(HBAR)的设计仿真与关键制备工艺。仿真研究了钪掺杂对压电材料和HBAR器件性能影响,研究表明:30%钪组分的Al_(0.7) Sc_(0.3) N薄膜能够提升谐振器近5倍的有效机... 本文研究了高掺钪氮化铝(Al_(x) Sc_(1-x) N)压电薄膜高次谐波体声波谐振器(HBAR)的设计仿真与关键制备工艺。仿真研究了钪掺杂对压电材料和HBAR器件性能影响,研究表明:30%钪组分的Al_(0.7) Sc_(0.3) N薄膜能够提升谐振器近5倍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k_(eff)^(2))。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ICP)刻蚀工艺对Mo电极斜坡角度的影响,通过调控工艺参数可以实现侧壁倾角10°~90°大范围调节。研发了Cl_(2)/BCl_(3)/Ar混合气体作为反应气体的Al_(0.7) Sc_(0.3) N薄膜ICP刻蚀工艺,刻蚀速率高达100 nm/min并获得垂直的侧壁形貌。在此基础上成功制备出Al_(0.7) Sc_(0.3) N压电薄膜HBAR谐振器,k_(eff)^(2)达到0.24%,与纯氮化铝(AlN)相比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钪氮化铝 高钪掺杂 压电薄膜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 高次谐波体声波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压电薄膜的晶面择优取向 被引量:9
3
作者 武海顺 许小红 +1 位作者 张富强 金志浩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2-446,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方法 ,在Si(111)基片上成功地沉积了表面粗糙度小、组成均匀、以 (10 0 )面和 (0 0 2 )面择优取向的AlN薄膜 ,研究了溅射气压、溅射功率和靶基距对AlN薄膜结构及晶面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溅射气压低 ,靶基距短 ,... 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方法 ,在Si(111)基片上成功地沉积了表面粗糙度小、组成均匀、以 (10 0 )面和 (0 0 2 )面择优取向的AlN薄膜 ,研究了溅射气压、溅射功率和靶基距对AlN薄膜结构及晶面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溅射气压低 ,靶基距短 ,有利于以 (0 0 2 )面择优取向 ;相反 ,溅射气压高 ,靶基距长 ,则对 (10 0 )面择优取向有利 ;溅射功率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晶面择优取向。并从Al—N化学键的形成以及溅射粒子平均自由程的角度探讨了AlN压电薄膜晶面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择优取向 平均自由程 压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AR用氮化铝压电薄膜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运祥 董加和 +5 位作者 司美菊 李洪平 赵雪梅 张永川 于新晓 刘善群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4-936,共3页
介绍了FBAR用复合氮化铝(AlN)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采用双S枪中频(40kHz)磁控反应性溅射铝靶制作出了AlN压电薄膜。采用双S枪直流(DC)磁控溅射钼(Mo)靶制作出了Mo电极薄膜。对AlN压电薄膜、Mo电极薄膜进行了X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 介绍了FBAR用复合氮化铝(AlN)压电薄膜的制作方法。采用双S枪中频(40kHz)磁控反应性溅射铝靶制作出了AlN压电薄膜。采用双S枪直流(DC)磁控溅射钼(Mo)靶制作出了Mo电极薄膜。对AlN压电薄膜、Mo电极薄膜进行了X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AlN压电薄膜(002)面、Mo薄膜(110)面择优取向优良。对?4″Si基AlN压电薄膜进行了膜厚测试,结果表明,其膜厚均匀性优于±0.5%。对?4″Si基AlN压电薄膜、Mo薄膜进行了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其应力分别在-100^+100 MPa及-150^+220 MPa;对?4″Si基Mo/AlN/Mo/AlN复合压电薄膜应力进行了应力测试,结果表明,其应力低达-71.518 5 MPa。对?4″Si基AlN压电薄膜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Al∶N原子比为51.8∶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压电薄膜 膜厚均匀性 薄膜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织构的极图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小红 武海顺 +2 位作者 马文瑾 段静芳 李佐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0-494,共5页
在X射线衍射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极图法研究了AIN薄膜以(DO2)和(100)面的取向分布,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AIN(002)有很强的织构,并通过极图法来确定X射线衍射所无法确定的AIN(100)面择优取向薄膜中各晶粒c轴间的关系.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极图 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氮化铝衬底上SiC外延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彭军 朱作云 +3 位作者 贾护军 杨银堂 郑有炓 郭振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介绍了在蓝宝石 /氮化铝复合衬底上外延生长碳化硅薄膜材料的工艺技术 .通过在蓝宝石衬底上预淀积一层薄的氮化铝缓冲层使碳化硅薄膜的成核和黏附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用多种X光衍射方法对生长在蓝宝石 /氮化铝复合衬底上的碳化硅薄膜的... 介绍了在蓝宝石 /氮化铝复合衬底上外延生长碳化硅薄膜材料的工艺技术 .通过在蓝宝石衬底上预淀积一层薄的氮化铝缓冲层使碳化硅薄膜的成核和黏附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用多种X光衍射方法对生长在蓝宝石 /氮化铝复合衬底上的碳化硅薄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可在这种衬底上成功地生长出 6H SiC单晶薄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 氮化铝 衬底 X射线衍射 碳化硅 外延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单晶氮化铝薄膜的合成与紫光发光机理 被引量:5
7
作者 吕惠民 陈光德 +1 位作者 耶红刚 颜国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87-1690,共4页
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直接反应,成功地合成出六方单晶氮化铝(h-Al N)薄膜.反应温度为450℃,有效反应时间为20 h.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发现为薄膜形态;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都表明,氮化铝薄膜为六方结构.光致发光... 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直接反应,成功地合成出六方单晶氮化铝(h-Al N)薄膜.反应温度为450℃,有效反应时间为20 h.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发现为薄膜形态;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都表明,氮化铝薄膜为六方结构.光致发光实验显示,在可见光范围内有一较强的辐射峰,中心位于413 nm处,半高宽约为5 nm.同时,本文对六方单晶氮化铝薄膜的生长机理和光致发光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单晶氮化铝薄膜 光致发光 二茂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的厚度对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英爱 刘立华 +3 位作者 何志 杨大鹏 马红梅 赵永年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9-383,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n型(100)Si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20~150nm)纤锌矿结构的纳米A1N薄膜。在超高真空系统中测量了不同膜厚样品的场发射特性,发现阈值电场随着厚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厚度为44nm的A1N薄膜样品具有最低的...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n型(100)Si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20~150nm)纤锌矿结构的纳米A1N薄膜。在超高真空系统中测量了不同膜厚样品的场发射特性,发现阈值电场随着厚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厚度为44nm的A1N薄膜样品具有最低的阈值电场(10V/μm),当外加电场为35V/μm时,最高发射电流密度为284μA/cm^2。A1N薄膜场发射F-N曲线表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隧穿了A1N薄膜表面势垒发射到真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场发射特性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择优取向氮化铝薄膜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小红 武海顺 +1 位作者 张聪杰 金志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0-413,共4页
Aluminium nitride AlN(100) thin fil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 Si(111) substrates by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The fil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D to determine their crystalline preferen... Aluminium nitride AlN(100) thin fil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 Si(111) substrates by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The fil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D to determine their crystalline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otal pressure of working gas(N 2+Ar), N 2 partial pressure, target power and the distance from target to substrate affected crystal orientation, deposition rate, and grain size of AlN thin film. The effects of sputtering time and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on AlN film structure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for AlN(100) thin film deposition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磁控反应溅射 晶面取向 氮化铝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氮化铝薄膜风致振动MEMS能量采集单元 被引量:4
10
作者 尚正国 李东玲 +1 位作者 温志渝 赵兴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58-3065,共8页
研究了基于氮化铝(AlN)薄膜的压电式风致振动微机电系统(MEMS)能量采集单元的制备工艺。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具有(002)择优取向的AlN压电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镜(SEM)表征了AlN薄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研究了基于氮化铝(AlN)薄膜的压电式风致振动微机电系统(MEMS)能量采集单元的制备工艺。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具有(002)择优取向的AlN压电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镜(SEM)表征了AlN薄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种子层材料、气体流量比和衬底温度等对AlN薄膜晶体取向及薄膜性能有重要影响。制备的具有(002)择优取向的AlN薄膜的衍射强度达到105count,半高宽为2.7°。对硅基AlN风致振动MEMS能量采集单元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制备出了风致振动能量采集系统原理样机。风洞实验表明,在15.9m/s的风载荷作用下,MEMS能量采集单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μW。该工艺亦可用于其他硅基AlN薄膜MEMS器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振动 MEMS能量采集 硅基氮化铝薄膜 衍射强度 摇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能量离子束辅助淀积合成氮化铝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杰 王晨 +1 位作者 陶琨 范玉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用不同轰击能量的氮离子束辅助淀积(IBAD)铝,合成氮化铝薄膜.通过 X 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谱(XPS)、离子背散射(RB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薄膜进行了成份分布和结构分析.实验表明,在氮离... 用不同轰击能量的氮离子束辅助淀积(IBAD)铝,合成氮化铝薄膜.通过 X 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谱(XPS)、离子背散射(RB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合成的薄膜进行了成份分布和结构分析.实验表明,在氮离子束轰击能量为5keV 和15keV 时,得到的是 Al-AlN 薄膜,随着轰击能量的增加,未参加化学反应的 Al 原子含量下降.当用20keV 氮化离子束轰击时,得到了具有氮铝原子比为1∶1的多晶 AlN 薄膜.离子束混合及离子束引起的增强扩散效应被认为是形成多晶随机取向 AlN 薄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薄膜 离子束 淀积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退火对射频反应溅射氮化铝薄膜场电子发射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邵乐喜 刘小平 +2 位作者 谢二庆 贺德衍 陈光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5-1018,共4页
以氮气为反应气体;用射频反应溅射方法制备了AIN薄膜,结合XPS和XRD表征考察了热退火后处理对样品场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热退火是改善样品场发射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样品经700℃退火后,发射电流的涨落从未退火... 以氮气为反应气体;用射频反应溅射方法制备了AIN薄膜,结合XPS和XRD表征考察了热退火后处理对样品场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热退火是改善样品场发射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样品经700℃退火后,发射电流的涨落从未退火前的135μA下降到20μA;并且发射的开启电压、发射电流的涨落和滞后等对退火温度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文中认为,退火处理造成了薄膜结构的变化,引起表面电子亲和势特性以及电导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了其发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N薄膜 场电子发射 热退火 氮化铝薄膜 射频反应溅射 冷阴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小红 武海顺 +2 位作者 张富强 张聪杰 金志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3-235,共3页
The component of the surface and profile of AlN fil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ry(X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films was composed by Al, N, O and C elements. C and O... The component of the surface and profile of AlN fil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ry(X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films was composed by Al, N, O and C elements. C and O contaminations are attributed both to the sputtering chamber venting and to exposure of the films to air. According XPS depth profil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ilm along the growth axis is nearly uniform, and Al/N ratio is close to that in the AlN stoichiometry. Beneath the surface, the amount of O in the film is found below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组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压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增强沉积氮化铝薄膜的电绝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朝瑞 俞跃辉 +1 位作者 邹世昌 郑志宏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4-496,502,共4页
AlN薄膜作为绝缘层材料,在微电子领域的高温高功率器件中有很大应用潜力。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法制备了AlN薄膜,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容-电压/电流-电压(C-V/I-V)等方法对AlN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影响薄... AlN薄膜作为绝缘层材料,在微电子领域的高温高功率器件中有很大应用潜力。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法制备了AlN薄膜,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电容-电压/电流-电压(C-V/I-V)等方法对AlN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影响薄膜电绝缘性能的主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沉积过程中向IBED系统通入一定的氮气可有效提高薄膜的N/Al,使其接近化学计量比(从0.53∶1到0.81∶1)及电绝缘性能(击穿电场约为1.42MV/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薄膜 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 电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铜基板上氮化铝薄膜的沉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振 罗穆伟 +2 位作者 姚俊涛 丁志春 朱玉斌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技术,在钨铜基片上沉积了AlN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量色散能谱仪和电流电压测试仪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AlN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电阻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功率可以显著改善氮化铝结晶... 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技术,在钨铜基片上沉积了AlN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能量色散能谱仪和电流电压测试仪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AlN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电阻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功率可以显著改善氮化铝结晶特性,在300 W时,氮化铝薄膜表现为比较明显的(100)择优取向,沉积速度达5μm/h;退火处理可以改善薄膜的结晶性,同时提高薄膜的电阻率;SEM分析表明,在300 W时,钨铜衬底上氮化铝比较均匀,较大钨颗粒已被覆盖,但致密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磁控溅射 aln薄膜 钨铜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光学常数和结合力测试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清斗 刘文 +1 位作者 王质武 卫静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5-938,979,共5页
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硅衬底上制备氮化铝薄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薄膜的结构和成分;椭圆偏振仪测量并拟合获得AlN薄膜在250~100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曲线;利用大荷载划痕仪的声发射谱检测方法并结合不... 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硅衬底上制备氮化铝薄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薄膜的结构和成分;椭圆偏振仪测量并拟合获得AlN薄膜在250~100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曲线;利用大荷载划痕仪的声发射谱检测方法并结合不同压力下的划痕显微形貌观察得到薄膜临界载荷(结合力)L为29.4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椭圆偏振仪 消光系数 划痕仪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覆草酸钇薄膜改善氮化铝粉耐水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单慧波 李红旭 张宗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研究了表面涂覆草酸钇薄膜对氮化铝(AlN)粉耐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涂膜后AlN粉在100℃沸水中回流45min不与水反应,温度降至78℃时可耐水3h以上;耐水时间随涂覆量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水分子通过薄膜... 研究了表面涂覆草酸钇薄膜对氮化铝(AlN)粉耐水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涂膜后AlN粉在100℃沸水中回流45min不与水反应,温度降至78℃时可耐水3h以上;耐水时间随涂覆量增加而增加,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水分子通过薄膜的扩散过程是影响AlN耐水性的决定因素。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测定了表面草酸钇与AlN界面形成的化学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薄膜 耐水性 草酸钇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改善LED散热性能的研究
18
作者 陈勇 方亮 +2 位作者 张淑芳 董建新 高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148-3150,共3页
研究了氮化铝薄膜对LED灯散热情况的影响,并与导热硅脂(Ks609)涂层的散热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导热涂层能加强LED的散热,氮化铝薄膜散热效果优于导热硅脂;对红、白、绿3种颜色LED,相同条件下,散热材料对红色LED的散热效果... 研究了氮化铝薄膜对LED灯散热情况的影响,并与导热硅脂(Ks609)涂层的散热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导热涂层能加强LED的散热,氮化铝薄膜散热效果优于导热硅脂;对红、白、绿3种颜色LED,相同条件下,散热材料对红色LED的散热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氮化铝薄膜应用于LED散热系统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导热涂层 LED 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压力对铝基体上氮化铝薄膜残余应力的影响
19
作者 田竞 王惠光 +3 位作者 叶荣茂 安阁英 英崇夫 日下一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43,共3页
利用阴极溅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沉积氮化铝薄膜。利用X射线研究了沉积过程中气体压力的变化对氯化铝薄膜结晶的择优取向及薄膜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压力沉积的氮化铝薄膜有良好的择优取向性;氮化铝薄膜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且... 利用阴极溅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沉积氮化铝薄膜。利用X射线研究了沉积过程中气体压力的变化对氯化铝薄膜结晶的择优取向及薄膜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压力沉积的氮化铝薄膜有良好的择优取向性;氮化铝薄膜残余应力为压应力,且随气体压力增加而逐渐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薄膜 残余应力 阴极溅射 气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电氮化铝双端固支音叉型微谐振器
20
作者 李浩霖 杨清瑞 +3 位作者 原毅 刘伯华 孙崇玲 张孟伦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2-1330,共9页
针对小型化高性能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以压电驱动氮化铝(AlN)双端固支音叉型(DETF)微谐振器为敏感元件的新型压力传感器,并设计加工了其核心元器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尺寸参数对谐振器在面内弯曲振动模式下的频... 针对小型化高性能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以压电驱动氮化铝(AlN)双端固支音叉型(DETF)微谐振器为敏感元件的新型压力传感器,并设计加工了其核心元器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尺寸参数对谐振器在面内弯曲振动模式下的频率-轴向位移灵敏度及品质因数Q值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层叠结构和电极驱动方案对谐振器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了谐振器设计参数,进一步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加工了该谐振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0.1 Pa的环境下,谐振器的Q值为11039,串联谐振阻抗Rs为6.2 kΩ;在常压环境下,谐振器的Q值为844,R_(s)为44.3 kΩ.两种测试条件下谐振器的性能均优于现有文献报道的同类型谐振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实现高灵敏度、高精度和宽动态响应范围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确定了谐振器的频率-轴向位移灵敏度,研究了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与压力敏感隔膜厚度的关系,设计了压力传感器加工流程,从而有望制作出完整的压力传感器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压电驱动 双端固支音叉型谐振器 谐振式压力传感器 氮化铝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