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_3N_4纤维 被引量:7
1
作者 兰琳 夏文丽 +3 位作者 陈剑铭 刘玲 丁绍楠 刘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81-2984,共4页
将PCS电子束交联丝在氨气氛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在氮气氛中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氮烷并最终形成氮化硅(Si3N4)纤维。所制备的Si3N4纤维白色透明,横截面和表面均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和孔洞。还研究了氮化热解的反应机理... 将PCS电子束交联丝在氨气氛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在氮气氛中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氮烷并最终形成氮化硅(Si3N4)纤维。所制备的Si3N4纤维白色透明,横截面和表面均光滑致密,无明显缺陷和孔洞。还研究了氮化热解的反应机理以及热解工艺对氮化硅(Si3N4)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的结果显示,氮化热解脱碳彻底,Si3N4纤维C含量<1%;烧结温度提高,N含量随之增加,O含量则先增后减;烧结温度不超过1500℃,纤维为无定型。力学性能结果分析表明,随热解温度的提高,纤维力学性能先提后降,1300℃时达到最大值。氮化热解过程是采用NH3进行脱碳氨化,并在N2气氛下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产生硅氮烷并最终形成Si3N4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先驱体转化法 氮化热解法 Si3N4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NO陶瓷
2
作者 丁绍楠 刘玲 +3 位作者 李风萍 胡志明 刘星煜 刘安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系统研究了热解和氧化条件对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NO陶瓷的影响.研究发现,氮化脱碳反应主要发生在800℃之前,且脱碳彻底,碳质量分数低于1%;在氮气气氛下继续烧成,最终生成陶瓷的氮质量分数可达35.65%.氮化前对聚碳硅烷进行氧化交联... 系统研究了热解和氧化条件对聚碳硅烷氮化热解法制备SiNO陶瓷的影响.研究发现,氮化脱碳反应主要发生在800℃之前,且脱碳彻底,碳质量分数低于1%;在氮气气氛下继续烧成,最终生成陶瓷的氮质量分数可达35.65%.氮化前对聚碳硅烷进行氧化交联可提高陶瓷产率至61.84%,但是产物中氮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到20%以下,产物为无定型态的SiNO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氮化热解法 SiNO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含量对硅氧氮纤维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剑铭 夏文丽 +3 位作者 姚艳波 刘玲 丁绍楠 刘安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587-3590,共4页
令不同氧含量的聚碳硅烷氧化交联丝在高纯氨气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而在高纯氮气下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氧氮烷并最终形成氧含量不同的硅氧氮(Si—O—N)陶瓷纤维。XRD、EPMA和TEM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元素在硅氮氧纤维中均... 令不同氧含量的聚碳硅烷氧化交联丝在高纯氨气中氮化热解、脱碳氨化,继而在高纯氮气下高温热引发缩合/转氨基反应,生成硅氧氮烷并最终形成氧含量不同的硅氧氮(Si—O—N)陶瓷纤维。XRD、EPMA和TEM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元素在硅氮氧纤维中均匀分布,随着交联丝O含量增加,Si—O—N陶瓷纤维的O含量随之增加,力学性能下降,而陶瓷产率则先升后降。高氧时纤维陶瓷产率下降是因为在高温热解时发生了相分解。XRD和TEM结果表明,氧含量不同的陶瓷纤维经1 500℃高温处理后,均仍为无定型。氧可能对氮化硅的结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硅烷 先驱体转化法 氮化热解法 氧含量 硅氧氮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