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影响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氮、磷释放的因素
被引量:28
- 1
-
-
作者
史静
于秀芳
夏运生
张乃明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241-24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源磷非常态释放与水生生物的关系"(41030640)
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滇池湖滨农田土壤磷素淋失风险与环境阈值研究"(2013Z025)
-
文摘
[目的]分析水体酸碱度、温度以及上覆水营养盐浓度,为合理评估环境因素对湖泊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富营氧化比较严重的云南省昆明市城市景观湖泊翠湖为研究区域,通过控制不同pH值、温度和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来模拟影响底泥氮磷释放的因素。[结果](1)放置时间相同条件下底泥氮、磷释放量受到水体酸碱性的影响,中性环境下(pH=7.5)释放量高于酸性和碱性水体条件。底泥释放5,10h条件下,pH值为7.5时底泥磷释放量分别达到5.88,8.28mg/kg;pH值为7.5时底泥氮释放量分别达到22.8,38.4mg/kg;(2)底泥氮、磷释放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为20℃时底泥氮、磷的释放量分别达到28.62,3.75mg/kg;(3)底泥氮、磷的释放量均随着上覆水浓度增加而减少,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放置时间5h上覆水氨氮浓度0.31mg/L底泥氮的释放量最大,达到21.63mg/kg。放置10h在氨氮为2.37mg/L时底泥氮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39.22mg/kg);底泥磷释放量在上覆水磷浓度0.14mg/L时底泥总磷的释放量最大;放置时间为5,10h时分别达到4.25,4.91mg/kg。[结论]底泥中营养盐释放是一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水体酸碱度、温度或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是影响释放量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富营养化湖泊
底泥
氮、磷释放
翠湖
-
Keywords
eutrophication lake
sedi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Cuihu lake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模拟太湖底泥疏浚对氮磷营养物释放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 2
-
-
作者
刘德启
李敏
朱成文
顾钧
江飞
由文辉
-
机构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苏州环境监测中心站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1-525,共5页
-
基金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
-
文摘
通过模拟太湖底泥疏浚,研究了不同水土比与不同环境因素条件下,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物的释放规律与较长时期的模拟疏浚环境效果。结果表明,底泥中细小颗粒物、较高的水温、置水和厌氧条件等是促进底泥中磷释放的主要环境因素。从模拟太湖底泥的淤积现状上看,以平均模拟疏浚深度为25cm环境效果最佳,在沉积物粒度较细的湖区,可以适当加深;底泥疏浚应在冬季等水温低的季节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其中营养物向上覆水体的释放。
-
关键词
太湖
底泥疏浚
氮、磷营养物释放
评价
-
Keywords
Taihu Lake
simulating sediment dredging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ssessment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黄勇
严过房
董运常
汪晓丽
王佳嵩
罗伟聪
-
机构
广州华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风景园林设计与营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116-120,130,共6页
-
基金
广州市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专项项目(GZQYYFJG2015040139)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项目。
-
文摘
底泥是自然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重要蓄积库,氮磷的释放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污染会产生重要影响。综述了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水体底泥氮磷释放的控制策略。
-
关键词
底泥
氮、磷释放
影响因素
控制
-
Keywords
Sediment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fluencing factors
Control
-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新型通江湖泊滆湖沉积物内源污染物分布及释放特征
- 4
-
-
作者
赵政
钱姝羽
白雷雷
王春柳
江和龙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2-888,I0009,I0010,共1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项目(U2240208)
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BK20220043)
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YJKYYQ20190050)联合资助。
-
文摘
滆湖作为新型通江湖泊,是太湖流域湖西地区重要的行蓄洪湖泊和新孟河引江济太的重要通道,滆湖治理是新一轮太湖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探究滆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状况以及沉积物内源污染释放风险,在全湖设置13个采样点位进行调查,并通过静态释放培养法模拟实验分析沉积物氮、磷的释放规律和释放效应。结果表明:(1)滆湖水体的总氮((1.43±0.27) mg/L)和总磷((0.12±0.06) mg/L)浓度处于Ⅳ类水范围内,开发利用程度较大的北部湖区污染较重,空间上由北向南污染降低;(2)现阶段沉积物总氮((1.38±0.44) mg/g)和总磷((0.34±0.07) mg/g)的综合评价指标显示,全湖沉积物氮、磷整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滆湖旅游点附近、湖心区以及靠近太滆运河、漕桥河和殷村港的出湖河口区域,泥沙在该区域可能有淤积,表层沉积物更疏松、偏软,抗剪切能力小,泥沙输移和内源释放潜力较大;(3)沉积物存在内源氮磷释放的风险,释放效应集中在前48 h,沉积物中的氮主要影响上覆水中硝态氮的浓度,磷存在正磷酸盐的释放和颗粒态有机磷的解吸附,湖心处和南部湖区是内源污染的重要区域。因此,在滆湖未来生态治理和引水工程中,应着重关注湖心及出湖河口处表层沉积物的迁移输运和淤积,这些区域也应是阶段性生态清淤工作的重点。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滆湖、改善滆湖生态环境、科学实施新孟河调水和长三角太湖流域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滆湖
沉积物性质
内源污染
氮、磷释放
-
Keywords
Lake Gehu
sediment characteristic
internal pollu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lease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杭州西湖北里湖荷叶枯落物分解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0
- 5
-
-
作者
史绮
焦锋
陈莹
李太谦
-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171-5179,共9页
-
基金
国家"十一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106-002)
建设部东太湖水环境安全评价管理系统开发项目(2w8-k9-31)
-
文摘
湖泊水生植物枯落物的分解过程影响着枯落物的淤积以及营养元素向水体和底泥的释放,进而影响湖泊水环境。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杭州西湖北里湖荷叶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和营养动态。荷叶枯落物的分解速率表现快慢交替的阶段性特点,分解速率常数峰值出现在6月,其余时段呈现波动状态。枯落物氮、磷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下降—逐渐上升—渐趋稳定的变化特点。氮、磷积累指数(NAI)呈现释放—积累—释放,整体以释放为主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推算了北里湖荷叶枯落物一个分解周期残留量的变化及氮、磷释放情况,探讨枯落物分解对水环境的影响。荷叶枯落物入湖量以立枯体总量的20%估算,残留量从11月至翌年1月急剧增加,在1月底达到峰值,随后持续下降,至10月底尚残留1.675 t干重,合30.45 kg/m2干重(按荷塘面积计算),与残留量峰值相比减少了74.39%。枯落物分解导致的氮、磷释放在11月至翌年1月持续增高,2、3月份释放量趋于下降,4、5月份出现净积累,6—10月保持净释放。整个分解周期氮、磷总释放分别为92.247 kg和6.421 kg,相当于北里湖水中氮、磷含量分别增加0.143 mg/L和0.010 mg/L。由于挺水植物生长过程吸收的主要是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因此,荷花的生长和枯落分解过程具有促进氮、磷从沉积物迁移到水体,增加水中氮、磷含量的作用。
-
关键词
荷叶枯落物
分解过程
分解残留
氮、磷释放
北里湖
-
Keywords
lotus leaf litter
decomposition
decomposition residues
nitrogen
phosphorus release
Beili Lake
-
分类号
Q948.8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