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配比对水曲柳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代向阳 徐程扬 马履一 《山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以水曲柳2年生苗木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用霍格兰水培营养液修改配方(四种氮、磷的不同配比,清水作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叶绿素含量等,以期从光合作用角度探讨不同配比的氮、磷对水曲柳幼... 以水曲柳2年生苗木作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用霍格兰水培营养液修改配方(四种氮、磷的不同配比,清水作为对照)进行水培试验,测定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叶绿素含量等,以期从光合作用角度探讨不同配比的氮、磷对水曲柳幼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配比对水曲柳的多个光合指标差异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磷量的逐渐增加净光合速率(Pn)升高;施磷肥对提高水曲柳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有积极作用;磷胁迫使叶绿素含量降低且对水曲柳叶片的碳同化和光能利用产生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氮、磷配比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锌配施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被引量:28
2
作者 唐新莲 顾明华 +2 位作者 潘丽梅 凌桂芝 钱单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应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锌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锌的增产效果为氮>锌>钾>磷。氮与磷、钾、锌配施有利于小白菜增产和品质的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小白菜高产、优质施... 应用“416-B”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了氮、磷、钾、锌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锌的增产效果为氮>锌>钾>磷。氮与磷、钾、锌配施有利于小白菜增产和品质的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小白菜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为每千克土施N0.26 g、P2O50.11 g、K2O0.42 g、Zn0.017 g,目标产量790.7 g/盆FW,鲜小白菜中含锌81.9 mg/kg,可溶性糖1.63%,Vc 117.9 mg/kg,硝酸盐809.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产量 品质 氮、、钾、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甜菊生长、产量及糖苷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永恒 张永侠 +4 位作者 徐晓洋 孙玉明 包亚英 黄苏珍 佟海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了探明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对甜菊品种‘中山4号’(‘Zhongshan No.4’)的当年生扦插苗进行了盆栽实验,比较了不同氮(N)、磷(P_2O_5)、钾(K_2O)配施条件下甜菊产量相关指标... 为了探明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对甜菊品种‘中山4号’(‘Zhongshan No.4’)的当年生扦插苗进行了盆栽实验,比较了不同氮(N)、磷(P_2O_5)、钾(K_2O)配施条件下甜菊产量相关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中光合色素含量和单株叶干质量)及叶中糖苷[包括甜菊苷(St)、莱鲍迪苷A(R-A)和总苷]含量和单株积累量的差异,并对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2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300、200和600 mg·kg^(-1))的株高和叶中光合色素含量以及T6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300和600 mg·kg^(-1))的茎粗均最高;T9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200和900 mg·kg^(-1))的叶长以及T13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100和300 mg·kg^(-1))的叶宽均最大;T4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100和600 mg·kg^(-1))的单株叶干质量最高。T1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0、200和600mg·kg^(-1))的St含量略低于CK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均为0 mg·kg^(-1)),但高于其余施肥处理组,并且多数施肥处理组的St含量显著低于CK组;T5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200和600 mg·kg^(-1))的R-A和总苷含量,T9组的St单株积累量以及T4组的R-A和总苷单株积累量均最高,且T5组的R-A和总苷单株积累量略低于T4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中,氮肥对甜菊株高、茎粗、叶宽、叶中光合色素含量、单株叶干质量、St和R-A含量及R-A和总苷单株积累量的影响最大,而钾肥对其叶长、总苷含量和St单株积累量的影响最大。根据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单株叶干质量为最高值(4.588 g)时,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701.11、160.20和793.91mg·kg^(-1);总苷含量为最高值(24.71%)时,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365.26、176.96和528.35 mg·kg^(-1)。综合考虑单株叶干质量和总苷含量,并结合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适宜甜菊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365.26~701.11、160.20~176.96和528.35~793.91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氮、、钾肥 生长指标 叶干质量 糖苷积累量 肥料效应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不同土壤类型小麦-玉米产量及灌水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高翠民 杨永辉 +3 位作者 潘晓莹 王洪斌 何方 武继承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6,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等量灌溉条件下,不同氮(N1、N2、N3、N4小麦生长季节分别为120、180、240、360 kg/hm^2,玉米生长季节分别为180、270、360、450 kg/hm^2)、磷(P1、P2分别为90、135 kg/hm^2)、钾(K1、K2分别为75、150 kg/hm^2)配施...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等量灌溉条件下,不同氮(N1、N2、N3、N4小麦生长季节分别为120、180、240、360 kg/hm^2,玉米生长季节分别为180、270、360、450 kg/hm^2)、磷(P1、P2分别为90、135 kg/hm^2)、钾(K1、K2分别为75、150 kg/hm^2)配施对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不同土壤类型地区小麦、玉米产量及灌水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指导当地农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处理相比,不同氮、磷、钾配施均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玉米及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灌水利用率。在小麦季,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地区分别以N3P2K2、N3P2K1和N2P2K1处理产量和灌水利用率最高,产量分别为8 606 kg/hm^2、9 977 kg/hm^2和10 305 kg/hm^2,分别较CK增产28.95%、52.48%和32.71%,灌水利用率分别为9.56 kg/m^3、11.09 kg/m^3和11.45 kg/m^3。在玉米季,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地区则分别以N4P2K2、N4P2K1和N2P2K2处理产量和灌水利用率最高,产量分别为10 998 kg/hm^2、8 828 kg/hm^2和11 715 kg/hm^2,分别较CK增产32.44%、55.29%和28.21%,灌水利用率分别为12.22 kg/m^3、9.81 kg/m^3和13.02 kg/m^3。通许、西平和安阳3个地区分别以N3P2K2、N4P2K1和N1P2K2处理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和灌水利用率最高,周年产量分别为19 515 kg/hm^2、18 576 kg/hm^2和21 080 kg/hm^2,分别较CK增产30.29%、51.92%和24.70%,灌水利用率分别为10.84 kg/m^3、10.32 kg/m^3和11.71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产量 灌水利用率 氮、、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国清 赵浚宇 +2 位作者 王鑫 陆大雷 陆卫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9,共7页
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以及两者互作均对鲜食期采收... 以国家南方糯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以及两者互作均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征值有显著影响。崩解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受基肥氮、磷、钾配施的影响大于拔节期追施氮肥,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表现相反。基肥氮、磷、钾配施处理下,氮、磷、钾肥均施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较高,崩解值和糊化温度适中。随着拔节期追施氮量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先升后降趋势,崩解值逐渐降低。与渝糯7号相比,苏玉糯5号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较高,崩解值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两两极显著正相关,且峰值黏度与崩解值正相关。综合两品种在不同肥料处理下的变化趋势,在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生产中,氮、磷、钾肥均衡基施并在拔节期适量追施氮肥,有利于鲜食糯玉米糊化特性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糊化特性 基肥氮、、钾 拔节期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曹昌林 董良利 +1 位作者 宋旭东 史丽娟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68-70,共3页
试验运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施肥与淀粉含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均以中量配施可显著提高总淀粉含量,提高支链/直链淀粉比值;高氮低磷、低氮低钾、中磷中钾配施,有助于支链淀粉含量的增加,却不利于直链淀粉含量的积累。
关键词 氮、、钾 高粱 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雪 汪梦婷 +7 位作者 杨振欣 罗茜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蔡年辉 许玉兰 王德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以1年生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的氮磷配施用量。【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2因素3水平3×3回归设计,研究云南松苗木平茬后土壤氮、磷配施对... 【目的】以1年生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的影响,并筛选最佳的氮磷配施用量。【方法】以1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2因素3水平3×3回归设计,研究云南松苗木平茬后土壤氮、磷配施对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影响。【结果】云南松苗木平茬后的萌蘖数量符合Logistic增长过程并不受氮、磷肥配施的影响;施用氮、磷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可影响苗木第二次萌蘖的时间和高峰,且苗木萌蘖数量配施效果较单施好;云南松苗木萌蘖数量对氮、磷配施的响应规律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在施氮肥0.29 g·株^(-1)、磷肥1.02 g·株^(-1)时,苗木的萌蘖数量达到最大;施用氮、磷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潜在萌条和有效萌条生长,潜在萌条单施且单施磷肥效果比配施效果好,有效萌条在0.4、0.8 g·株^(-1)的氮磷配合施用时效果更佳。【结论】氮磷配施比单施更利于萌蘖数量的增加,高磷处理有利于潜在萌条的生长,中等浓度的氮磷配合施用更有利于有效萌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平茬 氮、 萌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肥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金花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柴胜丰 唐健民 +2 位作者 邹蓉 韦记青 唐辉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41-45,共5页
为了提高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的生长速率,实现其早花早产,研究了不同基肥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金花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鸡粪和垃圾泥作基肥对金花茶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猪粪的效果较差;追肥处理以施中等... 为了提高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的生长速率,实现其早花早产,研究了不同基肥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金花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鸡粪和垃圾泥作基肥对金花茶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猪粪的效果较差;追肥处理以施中等水平的N和P、低水平的K对金花茶的生长效果最好。金花茶幼苗移栽时施5 kg/株的鸡粪作基肥,在随后的一个生长季节施尿素29.49 g/株、过磷酸钙37.43 g/株、硫酸钾8.98 g/株有利于促进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基肥 氮、、钾配比追肥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巧兰 吴礼树 +2 位作者 赵竹青 杨野 徐清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0-1064,共5页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应养分的水稻幼苗进行为期2周的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增加,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对地上部和根部... 在溶液培养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前期正常供应养分的水稻幼苗进行为期2周的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水稻植株生物量增加,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对地上部和根部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含氮处理氮含量明显高于无氮处理,但其15N丰度却低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含氮量并稀释了前期吸收的15N,同时含氮处理铵态氮含量高于无氮处理,说明含氮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中铵态氮含量。不同氮、磷、钾配合处理下水稻氮损失率在15.18%~34.35%之间,氮、磷、钾任意两者配施均降低植株氮损失率,并提高植株体内谷草转氨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但以氮、磷、钾配合处理植株氮损失率最低,谷草转氨酶活性最高,质膜透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钾 水稻植株 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水稻不同氮磷钾配比示范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联国 夏伟 +4 位作者 翁曥遥 汪明 朱梅华 朱梁 邹治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9-49,51,共2页
为实现直播水稻适度施肥和获得较佳经济产量,特开展直播水稻适宜施肥量和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纯N18kg,N∶P2O5∶K2O比为1∶0.3∶0.3时,产量达到627.10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收101.15元/667m2。
关键词 直播稻 氮、、钾配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云南松苗木-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亚麒 陈林 +3 位作者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0,共11页
【目的】了解外源氮、磷添加后云南松苗木各器官及土壤中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为云南松苗木培育过程中养分的合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试材,设置氮、磷配施试验,每种肥料设置3个施肥水平,氮肥的施用水... 【目的】了解外源氮、磷添加后云南松苗木各器官及土壤中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为云南松苗木培育过程中养分的合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试材,设置氮、磷配施试验,每种肥料设置3个施肥水平,氮肥的施用水平为0,0.4和0.8 g/株,磷肥的施用水平为0,0.8和1.6 g/株,共9个施肥处理组合。施肥后2,4,6个月分别测定苗木根、茎、叶及土壤的氮(N)、磷(P)、钾(K)含量,计算N∶P、N∶K、K∶P,探讨施肥对云南松苗木-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施肥处理后2,4,6个月,9个施肥处理组合的云南松苗木根、茎、叶平均N∶P分别为2.85~4.30,3.60~5.12和5.18~6.65,总体上表现为氮受限,其中根的平均N∶P以氮肥0.8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茎、叶的平均N∶P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K∶P分别为3.72~5.87,5.04~7.26和5.62~7.71,均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N∶K分别为0.71~0.78,0.71~0.74和0.89~0.93,总体上均以氮肥0.4 g/株处理最大。根、叶N∶P、K∶P随苗木的生长呈现降低趋势,茎N∶P、K∶P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叶N∶K随苗木的生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茎N∶K呈现增加趋势。施肥后2,4,6个月各施肥处理组合土壤的平均N∶P、N∶K和K∶P分别在3.48~4.58,0.70~0.74,4.93~6.52内波动,随着时间推移,N∶P、K∶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K呈增加趋势。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与土壤的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异,施肥处理后2个月内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与土壤化学计量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随时间延长,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来看,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及土壤的氮、磷、钾化学计量比,表现为降低了苗木及土壤的N∶P、K∶P,提高了苗木及土壤的N∶K。随着时间变化,N∶P、K∶P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N∶K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氮限制有加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木培育 云南松 氮、 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红叶’南天竹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泽晨 任文 +2 位作者 潘远智 于伟 刘加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8,共10页
以2年生‘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Hongye’)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根据L16(45)正交实验设计进行3因素(包括氮、磷和钾肥)4水平(N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8.4、36.8和55.2 mg,P_2O_5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28.8和43.2 mg,K_2O... 以2年生‘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Hongye’)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根据L16(45)正交实验设计进行3因素(包括氮、磷和钾肥)4水平(N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8.4、36.8和55.2 mg,P_2O_5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28.8和43.2 mg,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0.8、1.6和2.4 mg)施肥实验,对2015年11月5日至2016年1月20日期间各组叶片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各肥料单株施用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各组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均为0.0 mg)组,而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T14(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14.4和1.6 mg)、T15(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28.8和0.8 mg)和T16(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43.2和0.0 mg)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均较高,T2(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和0.8 mg)、T3(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28.8和1.6 mg)和T4(N、P2O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43.2和2.4 mg)组的花色素苷含量均较高,T3和T4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极差分析结果表明:N单株施用量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最大,K_2O单株施用量的影响最小;N单株施用量对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最大,P_2O_5单株施用量的影响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单株施用量与各光合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各光合色素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并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花色素苷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氮能够延长‘红叶’南天竹的绿叶期,低氮能够促进其叶片呈现红色,因此,在园林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南天竹 氮、、钾肥 光合色素 花色素苷 可溶性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桂花品种‘金玉台阁’开花性状及叶片中叶绿素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齐豫川 潘远智 +3 位作者 杨亚男 鲜小林 陈睿 刘柿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5,共11页
以桂花品种‘金玉台阁’(Osmanthus fragrans‘Jinyu Taige’)盆栽苗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单株施用量CO(NH_2)_2(0.0、1.0、2.0和3.0 g)、NH_4H_2PO_4(0.0、1.5、3.0和4.5 g)和KCl(0.0、0.5... 以桂花品种‘金玉台阁’(Osmanthus fragrans‘Jinyu Taige’)盆栽苗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单株施用量CO(NH_2)_2(0.0、1.0、2.0和3.0 g)、NH_4H_2PO_4(0.0、1.5、3.0和4.5 g)和KCl(0.0、0.5、1.0、1.5 g)对秋冬生长期(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金玉台阁’开花性状及叶片中叶绿素和营养元素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筛选出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与CK[CO(NH_2)_2、NH_4H_2PO_4和KCl的单株施用量均为0.0 g]组相比,各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组‘金玉台阁’的单株产花量、花瓣相对含水量、花径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总体上显著升高。CO(NH_2)_2单株施用量对‘金玉台阁’单株产花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全氮含量的影响最大,NH_4H_2PO_4单株施用量对这3个指标的影响次之;NH_4H_2PO_4单株施用量对‘金玉台阁’叶片中全磷含量的影响最大;KCl单株施用量对‘金玉台阁’花瓣相对含水量、花径及叶片中全钾含量的影响最大。在秋冬生长期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在12月份降至最低值。通过建立‘金玉台阁’单株产花量(y)与CO(NH_2)2、NH_4H_2PO_4和KCl的单株施用量(分别为x_N、x_P和x_K)间的肥料效应模型,得到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1.202 7+0.756 1×x_N+0.263 2×x_P+0.459 0×x_K-0.276 1×x_N^2-0.120 1×x_P^2-0.500 7×x_K^2+0.190 1×x_N×xP-0.096 0×x_N×x_K+0.118 5×x_P×x_K。以单株产花量为目标,‘金玉台阁’的CO(NH_2)2、NH_4H_2PO_4和KCl的最佳单株施用量分别为2.58、3.56和0.86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品种'金玉台阁’ 氮、、钾肥 “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 单株产花量 营养元素 肥料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沙土地区氮、磷、钾肥配比施用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马小凤 栾春荣 丁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7期63-65,共3页
以宁麦13号品种为材料,研究氮、磷、钾肥的不同用量及其比例对沿江高沙土地区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为小麦高产栽培中科学施肥,获得最佳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小麦 氮、、钾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超级稻产量的肥料效应 被引量:5
15
作者 汪本福 黄金鹏 +3 位作者 罗昆 金国胜 陈斌 王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90-5995,共6页
为了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对超级稻产量的肥料效应,通过"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氮、磷、钾单因素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均可以提高水稻产... 为了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对超级稻产量的肥料效应,通过"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氮、磷、钾单因素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均可以提高水稻产量,3种肥料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显著高于任何2种肥料配施。氮、磷,钾3种肥料的农学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氮、磷,钾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为氮磷>氮钾>磷钾;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确定试验区超级稻氮(N)、磷(P2O5)、钾(K2O)最佳施用量为158.55、62.25、58.35 kg/hm2,可获得最佳经济产量9 451.0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氮、、钾 “3414”肥效试验 互作效应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风沙草滩区沙地蛋白桑最优氮、磷、钾配比的筛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柴乖强 马曙皓阳 +3 位作者 李琳 段义忠 霍彦波 亢福仁 《农学学报》 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探索适合沙地蛋白桑生长的最优肥料配比模式。以适应性较强的沙地蛋白桑‘榆引桑-1’3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8个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T_(0)、T_(1)、...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探索适合沙地蛋白桑生长的最优肥料配比模式。以适应性较强的沙地蛋白桑‘榆引桑-1’3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8个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T_(0)、T_(1)、T_(2)、T_(3)、T_(4)、T_(5)、T_(6)和T_(7)),通过测定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陕北风沙草滩区沙地蛋白桑种植的最优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光合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T_(5)处理各生理特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施肥处理对蛋白桑株高和单株茎杆重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单株干叶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和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P<0.05);粗蛋白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T_(4)和T_(5)处理下的桑树叶片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粗脂肪含量在T_(4)、T_(5)和T_(6)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80、1.90、1.78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桑树产量与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沙地蛋白桑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及品质指标,T_(5)处理(氮肥150 kg/hm^(2)、磷肥90 kg/hm^(2)和钾肥60 kg/hm^(2))光合能力较强、产量高、品质优,并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T_(5)处理是陕北风沙区沙地蛋白桑种植中较适宜的最优肥料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氮、、钾 品质 相关性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褐土区甘薯氮磷钾配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振贤 刘子卓 +5 位作者 陈建敏 申俊华 安建创 郭丽丽 康桐花 范丽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豫西褐土区旱地甘薯氮、磷、钾养分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组合产量差异较大,其中,以N∶P∶K为1∶0.4∶3.2为最优配比,与生产上常用的不同氮、磷、钾配比肥料相比,重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甘薯 褐土 氮、、钾配比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威宁地八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相勇 陈培燕 韩永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75,共4页
为了促进威宁地八角的推广应用和提高其种子产量,2010—2011年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N、P2O5、K2O肥料因子对威宁地八角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P2O5、K2O单因子肥料对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肥>磷肥>氮... 为了促进威宁地八角的推广应用和提高其种子产量,2010—2011年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N、P2O5、K2O肥料因子对威宁地八角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P2O5、K2O单因子肥料对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两因子互作以氮肥与磷肥、氮肥与钾肥的效果显著。2)在施用氮肥13.04kg/667m2、磷肥88.24kg/667m2、钾肥32.00kg/667m2时,威宁地八角种子的产量最高,为31.90kg/667m2,其经济效益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宁地八角 种子产量 氮、、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 被引量:21
19
作者 董素钦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年第12期60-62,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563.18kg/hm2,氮、磷、钾肥料最佳施肥用量是N134.39kg/hm2,P2O526.67kg/hm2,K2O74.19kg/hm2,N、P2O5、K2O比例1:0.2:0.55。同时,表明氮、磷...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563.18kg/hm2,氮、磷、钾肥料最佳施肥用量是N134.39kg/hm2,P2O526.67kg/hm2,K2O74.19kg/hm2,N、P2O5、K2O比例1:0.2:0.55。同时,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水稻的增产和效益作用中是氮肥大于钾肥,钾肥又大于磷肥。研究结果为水稻合理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合理氮、、钾配比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施肥下氮磷对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葛晓敏 孙敏 +4 位作者 赵红梅 李光 任爱霞 高志强 杨珍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16-320,共5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不同氮磷配比对冬前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以N、P比为1∶1显著最高,施氮量为225kg.hm-2时,以1∶0.75显著最高。...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不同氮磷配比对冬前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越冬期0~60cm土壤蓄水量以N、P比为1∶1显著最高,施氮量为225kg.hm-2时,以1∶0.75显著最高。增加施氮量,可增加越冬期幼苗的株高、分蘖数、主茎叶龄、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显著增加N、P比为1∶0.5和1∶0.75条件下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显著降低POD活性,可显著降低N、P比为1∶0.5、1∶0.75条件下SOD活性。结果还表明,施氮量为150kg.hm-2时,增加施磷量,可增加分蘖数、单株干物质量、MDA含量,可降低P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施氮量为225kg.hm-2时,株高、分蘖数、单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量及MDA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最高,POD活性、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以N、P比为1∶0.75显著最低。因此,旱地小麦休闲期深松+深施有机肥条件下适当增加施氮量且N、P比为1∶0.75时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量,增强旱地小麦的抗旱性。本研究可为旱地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休闲期 氮、磷配比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