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复杂流域氮磷污染物输出特征及模拟——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任智慧
赵春发
+3 位作者
王青青
徐蕴韵
郭加汛
王腊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为定量分析复杂流域下垫面氮磷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原位观测,并构建降雨-径流水文模型以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云台山河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流域不同下垫面TN面...
为定量分析复杂流域下垫面氮磷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原位观测,并构建降雨-径流水文模型以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云台山河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流域不同下垫面TN面源污染产生及入河特征进行分析。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云台山河TN平均浓度为5.1 mg·L^-1,各河段TN均超Ⅳ类水质标准。TP平均浓度为0.14 mg·L^-1,仅阳山河支流超Ⅳ类水质标准。TN浓度整体表现为下游高于上游,旱季高于雨季。TP浓度空间变化不明显,年内变化缓慢,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水文模型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TN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表明云台山河流域TN年产生量为581.1 t,主要来自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源,胜利河片区和主干流片区是TN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区域。流域TN年入河量为187.8 t,占面源产生量的32%。受土地利用方式及城镇化程度影响,不同片区TN面源污染入河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为达到目标水质,流域TN需削减量为137.3 t·a^-1,其中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污染需削减量分别为55.5 t·a^-1和39.7 t·a^-1。研究表明在流域水文资料较缺乏的情况下,结合原位观测与模型构建,可实现流域面源污染物负荷的定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流域
氮
磷
污染
时空分布
污染负荷
模拟
输出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于兴修
马骞
+1 位作者
刘前进
张含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沂蒙山区的棕壤为例,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在分析比较5种典型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土地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全氮(N)、全磷(P)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山楂园和侧柏林较好,金银花和荒草地...
以沂蒙山区的棕壤为例,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在分析比较5种典型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土地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全氮(N)、全磷(P)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山楂园和侧柏林较好,金银花和荒草地次之,花生地最差。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泥沙全N、全P流失特征差异明显,泥沙流失率与其全N、全P流失参量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结构稳定性通过调节侵蚀产沙进而影响泥沙中N、P的流失特征,山楂园等土壤结构稳定性较好,侵蚀过程中更多地选择性搬运粘粒及精细颗粒,致使泥沙全N、全P流失量较少且含量和富集率较高;而花生地土壤结构稳定性较差,侵蚀过程中更多搬运砂粒及大团聚体破碎分散的细粒,使得泥沙全N、全P流失量较高且含量和富集率较低。泥沙全N、全P富集率在降雨过程中呈逐渐降低的变化,随着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结构稳定性的降低,径流过程中泥沙全N富集率较全P的变化剧烈且下降幅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山区
模拟
降雨
土壤结构稳定性
侵蚀
泥沙
氮
磷
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中地区4种覆被类型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博
阎凯
+2 位作者
付登高
侯秀丽
段昌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5,共6页
采用径流小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滇中地区4种覆被类型(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桉树人工林)2010年雨季的径流量、泥沙输出量、氮磷流失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累积地表径流量和泥沙输出量荒坡灌草丛(7.14m^3/hm^2,0....
采用径流小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滇中地区4种覆被类型(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桉树人工林)2010年雨季的径流量、泥沙输出量、氮磷流失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累积地表径流量和泥沙输出量荒坡灌草丛(7.14m^3/hm^2,0.06kg/hm^2)显著低于其它3种覆被类型,针阔混交林(29.38m^3/hm^2,0.31kg/hm^2)显著低于云南松林(46.26 m^3/hm^2,0.79kg/hm^2)和桉树人工林(49.18 m^3/hm^2,1.66kg/hm^2),云南松林和桉树人工林无显著差异;4种覆被类型降雨—径流呈对数关系,变率dy/dx大小顺序为荒坡灌草丛<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桉树人工林;荒坡灌草丛、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和桉树人工林溶解性TN流失量分别为5.24,15.96,26.61,46.5g/hm^2,颗粒态TN流失量分别为8.83,8.59,69.15,88.57g/hm^2,溶解性TP流失量分别为0.19,0.90,1.52,4.89g/hm^2,颗粒态TP流失量分别为0.44,2.31,4.73,12.04g/hm^2,各覆被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桉树人工林氮磷流失显著高于其它覆被类型,表明结构单一的人工林控制水土流失能力较差;4种覆被类型氮磷流失量与地表径流量、泥沙输出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以泥沙结合态为主,因此控制泥沙输出是减少研究区面源污染负荷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被类型
地表径流
泥沙
输出
氮
流失
磷
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放牧制度对草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樊才睿
李畅游
+3 位作者
孙标
史小红
杨芳
高宏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6-1457,共12页
研究不同放牧制度草场水土流失过程,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草场为研究对象,设置选取三种放牧制度草场(自由放牧、轮牧、休牧),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0.74mm/min和1.5mm/min雨...
研究不同放牧制度草场水土流失过程,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草场为研究对象,设置选取三种放牧制度草场(自由放牧、轮牧、休牧),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0.74mm/min和1.5mm/min雨强的降雨模拟试验,测定径流量,含沙量,径流和泥沙中总氮,总磷浓度,并探讨植被截留对径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植被截留对减少降雨径流具有明显的作用,休牧草场径流系数减小最多,自由放牧草场减小最少,产沙量显示为自由放牧草场>轮牧草场>休牧草场。降雨强度对径流中的氮磷浓度影响显著,自由放牧草场总氮浓度和休牧草场总磷浓度受雨强影响最大,氮磷流失过程浓度变化曲线更符合幂函数分布。休牧草场泥沙氮含量和泥沙磷含量均为最高,自由放牧草场与休牧草场的总氮富集率基本相等且均大于轮牧草场,总磷富集率为自由放牧>休牧>轮牧,三种放牧草场氮磷和泥沙流失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量和含沙量。因此,适当的将呼伦贝尔草原自由放牧草场向休牧和轮牧草场转变,将有利于减少草场水土营养元素流失及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放牧制度
人工
模拟
降雨
总
氮
总
磷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晓庆
卞建民
+2 位作者
查恩爽
张琳
陶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针对伊通河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在GIS技术和流域基础数据库的支持下,采用SWAT模型建立了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对研究区农药化肥中的氮、磷元素,泥沙的时空分布状况及总氮进入地下水的状况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
针对伊通河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在GIS技术和流域基础数据库的支持下,采用SWAT模型建立了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对研究区农药化肥中的氮、磷元素,泥沙的时空分布状况及总氮进入地下水的状况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满足要求。通过模型模拟计算,泥沙的输出量1985及2008年分别为7.04×106和3.46×106 t。1985年总氮和总磷的输出量分别为20 400和2 300t;2008年的输出量分别为1985年的1/2。6,7,8这3个月污染物质输出所占比例较大,约占全年的90%。同时模拟结果还显示,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的氮量不能被忽视,1985年和2008年通过下渗进入到地下水中的氮量约为当年其他形式输出量的2.4和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通河
SWAT模型
农业非点源
氮、磷及泥沙输出模拟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红壤坡面菜地养分流失模拟试验及模型建立
被引量:
4
6
作者
钱婧
张丽萍
+1 位作者
王文艳
刘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以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为研究手段,以强降雨过程中红壤丘陵区坡菜地随径流、泥沙迁移的养分流失规律为研究目的,分别在不同坡长(2m,3m,4m,5m)、不同植被覆盖度(0%,30%,60%)和不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条件下进行了有效模拟降雨试验共计25场...
以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为研究手段,以强降雨过程中红壤丘陵区坡菜地随径流、泥沙迁移的养分流失规律为研究目的,分别在不同坡长(2m,3m,4m,5m)、不同植被覆盖度(0%,30%,60%)和不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条件下进行了有效模拟降雨试验共计25场次,每个场次降雨试验的产流历时设计为30 min,固定雨强为120 mm·h^(-1)。将径流量、产沙量和原表土中各养分的含量作为影响养分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氮,磷和有机碳流失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的拟合,并通过对拟合模型验证,得出TN,TP和TOC流失量80%的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0%,同时,通过实际情况验证,发现TN,TP流失量75%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0%。因此,该模型可适用于浙江红壤区坡面菜地养分流失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泥沙
人工
模拟
降雨
氮
流失
磷
流失
有机碳流失
多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杂流域氮磷污染物输出特征及模拟——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7
1
作者
任智慧
赵春发
王青青
徐蕴韵
郭加汛
王腊春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市江宁区水务局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基金
南京市水务科技项目(201806)。
文摘
为定量分析复杂流域下垫面氮磷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原位观测,并构建降雨-径流水文模型以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云台山河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流域不同下垫面TN面源污染产生及入河特征进行分析。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云台山河TN平均浓度为5.1 mg·L^-1,各河段TN均超Ⅳ类水质标准。TP平均浓度为0.14 mg·L^-1,仅阳山河支流超Ⅳ类水质标准。TN浓度整体表现为下游高于上游,旱季高于雨季。TP浓度空间变化不明显,年内变化缓慢,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水文模型及面源污染负荷模型对TN的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表明云台山河流域TN年产生量为581.1 t,主要来自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源,胜利河片区和主干流片区是TN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区域。流域TN年入河量为187.8 t,占面源产生量的32%。受土地利用方式及城镇化程度影响,不同片区TN面源污染入河量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为达到目标水质,流域TN需削减量为137.3 t·a^-1,其中农田径流与农村生活污染需削减量分别为55.5 t·a^-1和39.7 t·a^-1。研究表明在流域水文资料较缺乏的情况下,结合原位观测与模型构建,可实现流域面源污染物负荷的定量估算。
关键词
复杂流域
氮
磷
污染
时空分布
污染负荷
模拟
输出
特征
Keywords
complex watersh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pollu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load simulation
output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16
2
作者
于兴修
马骞
刘前进
张含玉
机构
临沂大学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6,共5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877)
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GG10006015)
临沂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011019)
文摘
以沂蒙山区的棕壤为例,利用野外原位模拟降雨试验,在分析比较5种典型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土地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全氮(N)、全磷(P)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结构稳定性以山楂园和侧柏林较好,金银花和荒草地次之,花生地最差。不同土地覆被类型泥沙全N、全P流失特征差异明显,泥沙流失率与其全N、全P流失参量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结构稳定性通过调节侵蚀产沙进而影响泥沙中N、P的流失特征,山楂园等土壤结构稳定性较好,侵蚀过程中更多地选择性搬运粘粒及精细颗粒,致使泥沙全N、全P流失量较少且含量和富集率较高;而花生地土壤结构稳定性较差,侵蚀过程中更多搬运砂粒及大团聚体破碎分散的细粒,使得泥沙全N、全P流失量较高且含量和富集率较低。泥沙全N、全P富集率在降雨过程中呈逐渐降低的变化,随着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结构稳定性的降低,径流过程中泥沙全N富集率较全P的变化剧烈且下降幅度大。
关键词
沂蒙山区
模拟
降雨
土壤结构稳定性
侵蚀
泥沙
氮
磷
流失
Keywords
Yimeng mountainous area
rainfall simulation
soil structure stability
sedim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中地区4种覆被类型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
被引量:
13
3
作者
李博
阎凯
付登高
侯秀丽
段昌群
机构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昆明学院生物技术系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5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133604)
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2012ZX07102-003)
文摘
采用径流小区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滇中地区4种覆被类型(荒坡灌草丛、云南松林、针阔混交林、桉树人工林)2010年雨季的径流量、泥沙输出量、氮磷流失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累积地表径流量和泥沙输出量荒坡灌草丛(7.14m^3/hm^2,0.06kg/hm^2)显著低于其它3种覆被类型,针阔混交林(29.38m^3/hm^2,0.31kg/hm^2)显著低于云南松林(46.26 m^3/hm^2,0.79kg/hm^2)和桉树人工林(49.18 m^3/hm^2,1.66kg/hm^2),云南松林和桉树人工林无显著差异;4种覆被类型降雨—径流呈对数关系,变率dy/dx大小顺序为荒坡灌草丛<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桉树人工林;荒坡灌草丛、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和桉树人工林溶解性TN流失量分别为5.24,15.96,26.61,46.5g/hm^2,颗粒态TN流失量分别为8.83,8.59,69.15,88.57g/hm^2,溶解性TP流失量分别为0.19,0.90,1.52,4.89g/hm^2,颗粒态TP流失量分别为0.44,2.31,4.73,12.04g/hm^2,各覆被类型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桉树人工林氮磷流失显著高于其它覆被类型,表明结构单一的人工林控制水土流失能力较差;4种覆被类型氮磷流失量与地表径流量、泥沙输出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以泥沙结合态为主,因此控制泥沙输出是减少研究区面源污染负荷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覆被类型
地表径流
泥沙
输出
氮
流失
磷
流失
Keywords
plant cover type
surface runoff
sediment output
N losses
P losses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放牧制度对草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樊才睿
李畅游
孙标
史小红
杨芳
高宏斌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46-1457,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39002
51409288
+4 种基金
51509133
51569019
51669022)
内蒙古农业大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XYQ-1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31515120005)
文摘
研究不同放牧制度草场水土流失过程,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草场为研究对象,设置选取三种放牧制度草场(自由放牧、轮牧、休牧),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进行0.74mm/min和1.5mm/min雨强的降雨模拟试验,测定径流量,含沙量,径流和泥沙中总氮,总磷浓度,并探讨植被截留对径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植被截留对减少降雨径流具有明显的作用,休牧草场径流系数减小最多,自由放牧草场减小最少,产沙量显示为自由放牧草场>轮牧草场>休牧草场。降雨强度对径流中的氮磷浓度影响显著,自由放牧草场总氮浓度和休牧草场总磷浓度受雨强影响最大,氮磷流失过程浓度变化曲线更符合幂函数分布。休牧草场泥沙氮含量和泥沙磷含量均为最高,自由放牧草场与休牧草场的总氮富集率基本相等且均大于轮牧草场,总磷富集率为自由放牧>休牧>轮牧,三种放牧草场氮磷和泥沙流失主要影响因素为径流量和含沙量。因此,适当的将呼伦贝尔草原自由放牧草场向休牧和轮牧草场转变,将有利于减少草场水土营养元素流失及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不同放牧制度
人工
模拟
降雨
总
氮
总
磷
泥沙
Keywords
different grazing systems
simulated rainfall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sediment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晓庆
卞建民
查恩爽
张琳
陶勇
机构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苏打盐渍土区区域水田开发的盐份迁移响应研究"(41072255)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灌溉与冻融耦合作用下的吉林西部土壤盐渍化研究"(201115035)
文摘
针对伊通河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在GIS技术和流域基础数据库的支持下,采用SWAT模型建立了该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对研究区农药化肥中的氮、磷元素,泥沙的时空分布状况及总氮进入地下水的状况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精度满足要求。通过模型模拟计算,泥沙的输出量1985及2008年分别为7.04×106和3.46×106 t。1985年总氮和总磷的输出量分别为20 400和2 300t;2008年的输出量分别为1985年的1/2。6,7,8这3个月污染物质输出所占比例较大,约占全年的90%。同时模拟结果还显示,通过渗透进入地下水的氮量不能被忽视,1985年和2008年通过下渗进入到地下水中的氮量约为当年其他形式输出量的2.4和5.5倍。
关键词
伊通河
SWAT模型
农业非点源
氮、磷及泥沙输出模拟
水污染
Keywords
Yitong River
SWAT model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output simulation of N
P and sediment
water pollutio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红壤坡面菜地养分流失模拟试验及模型建立
被引量:
4
6
作者
钱婧
张丽萍
王文艳
刘俏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21)~~
文摘
以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为研究手段,以强降雨过程中红壤丘陵区坡菜地随径流、泥沙迁移的养分流失规律为研究目的,分别在不同坡长(2m,3m,4m,5m)、不同植被覆盖度(0%,30%,60%)和不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条件下进行了有效模拟降雨试验共计25场次,每个场次降雨试验的产流历时设计为30 min,固定雨强为120 mm·h^(-1)。将径流量、产沙量和原表土中各养分的含量作为影响养分流失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氮,磷和有机碳流失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的拟合,并通过对拟合模型验证,得出TN,TP和TOC流失量80%的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0%,同时,通过实际情况验证,发现TN,TP流失量75%的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20%。因此,该模型可适用于浙江红壤区坡面菜地养分流失的预测。
关键词
径流
泥沙
人工
模拟
降雨
氮
流失
磷
流失
有机碳流失
多元回归模型
Keywords
runoff
sediment
artificial simulated rainfall
nitrogen loss
phosphorus loss
TOC loss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复杂流域氮磷污染物输出特征及模拟——以南京市云台山河流域为例
任智慧
赵春发
王青青
徐蕴韵
郭加汛
王腊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覆被土壤结构稳定性对侵蚀泥沙氮磷流失的影响
于兴修
马骞
刘前进
张含玉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滇中地区4种覆被类型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
李博
阎凯
付登高
侯秀丽
段昌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放牧制度对草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樊才睿
李畅游
孙标
史小红
杨芳
高宏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伊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模拟研究
孙晓庆
卞建民
查恩爽
张琳
陶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浙江红壤坡面菜地养分流失模拟试验及模型建立
钱婧
张丽萍
王文艳
刘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