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植物对流动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应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葛皓 杨森 +2 位作者 李惠男 杨文丽 黎杨 《福建热作科技》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在富营养化流动水体中利用浮床隔断分别种植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Blume)DC和菖蒲Acorus calamus L.三种植物,对供试水体各植物种植前、种植过程中植物不同发育期水质总氮(TN)、氨氮(NH3-N)、硝... 在富营养化流动水体中利用浮床隔断分别种植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Blume)DC和菖蒲Acorus calamus L.三种植物,对供试水体各植物种植前、种植过程中植物不同发育期水质总氮(TN)、氨氮(NH3-N)、硝态氮(NO3-N)、总磷(TP)浓度等各指标进行测定,绘制处理过程中各指标变化曲线,计算三种植物对供试水体N、P去除率,评价各自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供试植物中总氮(TN)去除效果从大到小排列是:菖蒲、豆瓣菜、水芹菜,水芹菜显著低于其它二种植物的处理效果,而菖蒲和豆瓣菜之间差异不显著;总磷(TP)去除效果从大到小排列是:豆瓣菜、水芹菜、菖蒲,菖蒲显著低于其它二种植物处理效果,豆瓣菜与水芹菜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植物 流动富营养化水体 氮、磷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材料对稻田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洪瑜 田旭东 +2 位作者 王英 王芳 刘汝亮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4-5,7,共3页
通过在稻田退水沟中布设基质试验,研究不同基质材料对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活性炭和锯末处理退水中TN、TP含量总体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活性炭处理的TN、TP去除率均最高,分别达到52.24%、44.19%;锯末处理的TN... 通过在稻田退水沟中布设基质试验,研究不同基质材料对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活性炭和锯末处理退水中TN、TP含量总体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活性炭处理的TN、TP去除率均最高,分别达到52.24%、44.19%;锯末处理的TN、TP去除率均较高,分别达到46.49%、37.43%。表明,活性炭、锯末对稻田退水中氮、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氮、磷去除 稻田退水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藻共生系统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条件探究与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贾晓彤 何小娟 +2 位作者 封吉猛 沈剑 王欣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7-1184,共8页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水体后,尾水中的氮、磷仍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尾水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藻共培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优势菌藻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通气...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水体后,尾水中的氮、磷仍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尾水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藻共培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优势菌藻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通气量、光波长、细菌接种量对氮、磷去除效果的交互影响,提出最优参数组合,并建立菌藻共生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藻组合中,蛋白核小球藻-地衣芽胞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共培养组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此菌藻共生系统在蓝光、通气量为1.8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体积比)条件下,TN去除率最大可达93.7%,1 d后TP基本上完全被去除;在蓝光、通气量为2.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5%条件下,2 d后氮去除率可达98.4%;在红光、通气量为2.0~3.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10%~20%条件下,2 d后氨氮可完全被去除。菌藻共生系统对氮、磷去除效果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蓝光、通气量为1.8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最优参数组合验证的结果与预测值相符,系统出水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可为菌藻共生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共生 响应面法优化 氮、磷去除效果 蛋白核小球藻 污水处理厂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料对生物滤池启动及污水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董蓓 郑洁 +3 位作者 闻逸铮 蔡婉莹 曹德菊 孙翔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8-245,共8页
该文以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陶粒、弹性材料和聚丙烯球为滤料,活性污泥辅助挂膜,考察不同滤料的挂膜及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陶粒滤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量在28 d进入了稳定期,达26.88 mg/g,而... 该文以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陶粒、弹性材料和聚丙烯球为滤料,活性污泥辅助挂膜,考察不同滤料的挂膜及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陶粒滤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量在28 d进入了稳定期,达26.88 mg/g,而弹性滤料和聚丙烯球分别需32 d和34 d,其膜量为19.62 mg/g和16.78 mg/g,且陶粒生物滤池的COD和NH_(4)^(+)-N去除率在第28天趋于稳定,膜生物量最大。陶粒滤料在供试的生活污水中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6.3%,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TP去除率达到63.46%,NH_(4)^(+)-N去除率达到82.9%,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TN去除率可以达到67.6%,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陶粒滤料在低、中、高污染负荷条件下,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中污染负荷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去除率达96.9%、64.2%、82.2%和68.9%。在C/N比为5∶1、10∶1、15∶1条件下,陶粒滤料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C/N为10∶1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达95.6%、64.7%、81.3%和67.9%;陶粒滤料在8、18、28℃条件下,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温度为28℃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达96.1%、63.9%、81.6%和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滤池 滤料 生物膜 碳、氮、磷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