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种植物对流动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效应比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葛皓
杨森
李惠男
杨文丽
黎杨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省农科院油菜研究所
-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2016年第3期11-15,共5页
-
基金
贵阳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民生科技计划(筑科合同[2011103]63号)
贵州省水利厅科技基金项目(KT201405)
-
文摘
在富营养化流动水体中利用浮床隔断分别种植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水芹菜Oenanthe javanica(Blume)DC和菖蒲Acorus calamus L.三种植物,对供试水体各植物种植前、种植过程中植物不同发育期水质总氮(TN)、氨氮(NH3-N)、硝态氮(NO3-N)、总磷(TP)浓度等各指标进行测定,绘制处理过程中各指标变化曲线,计算三种植物对供试水体N、P去除率,评价各自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三种供试植物中总氮(TN)去除效果从大到小排列是:菖蒲、豆瓣菜、水芹菜,水芹菜显著低于其它二种植物的处理效果,而菖蒲和豆瓣菜之间差异不显著;总磷(TP)去除效果从大到小排列是:豆瓣菜、水芹菜、菖蒲,菖蒲显著低于其它二种植物处理效果,豆瓣菜与水芹菜之间差异不显著。
-
关键词
三种植物
流动富营养化水体
氮、磷去除
-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不同基质材料对稻田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洪瑜
田旭东
王英
王芳
刘汝亮
-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宁夏青铜峡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宁夏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19年第4期4-5,7,共3页
-
基金
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先导资金项目(NKYJ-16-27)
宁夏农林科学院全产业链创新示范项目(QCYL-2018-09)
+1 种基金
宁夏环保科研项目
宁夏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
-
文摘
通过在稻田退水沟中布设基质试验,研究不同基质材料对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活性炭和锯末处理退水中TN、TP含量总体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活性炭处理的TN、TP去除率均最高,分别达到52.24%、44.19%;锯末处理的TN、TP去除率均较高,分别达到46.49%、37.43%。表明,活性炭、锯末对稻田退水中氮、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
关键词
基质
氮、磷去除
稻田退水
引黄灌区
-
Keywords
Substrat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Return flow of rice paddy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region
-
分类号
X7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菌藻共生系统净化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条件探究与优化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贾晓彤
何小娟
封吉猛
沈剑
王欣泽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洱海湖泊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
-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7-1184,共8页
-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5-003,2014ZX07303-003-11)。
-
文摘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水体后,尾水中的氮、磷仍易引起受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开展尾水深度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氮、磷营养物质具有现实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藻共培养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优势菌藻组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通气量、光波长、细菌接种量对氮、磷去除效果的交互影响,提出最优参数组合,并建立菌藻共生系统,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藻组合中,蛋白核小球藻-地衣芽胞杆菌-恶臭假单胞菌共培养组对TN、TP的去除效果较好;此菌藻共生系统在蓝光、通气量为1.8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体积比)条件下,TN去除率最大可达93.7%,1 d后TP基本上完全被去除;在蓝光、通气量为2.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5%条件下,2 d后氮去除率可达98.4%;在红光、通气量为2.0~3.0 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10%~20%条件下,2 d后氨氮可完全被去除。菌藻共生系统对氮、磷去除效果的最优参数组合为蓝光、通气量为1.8L/min及细菌接种量为20%,最优参数组合验证的结果与预测值相符,系统出水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质标准,可为菌藻共生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关键词
菌藻共生
响应面法优化
氮、磷去除效果
蛋白核小球藻
污水处理厂尾水
-
Keywords
symbiosis of bacteria and microalga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ptimiza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ect
Chlorella proteinos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滤料对生物滤池启动及污水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6
- 4
-
-
作者
董蓓
郑洁
闻逸铮
蔡婉莹
曹德菊
孙翔
-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蓝鼎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38-245,共8页
-
基金
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1804a07020110)
安徽省自然基金(1808085MD100)
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XJDC2020452)
-
文摘
该文以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陶粒、弹性材料和聚丙烯球为滤料,活性污泥辅助挂膜,考察不同滤料的挂膜及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陶粒滤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量在28 d进入了稳定期,达26.88 mg/g,而弹性滤料和聚丙烯球分别需32 d和34 d,其膜量为19.62 mg/g和16.78 mg/g,且陶粒生物滤池的COD和NH_(4)^(+)-N去除率在第28天趋于稳定,膜生物量最大。陶粒滤料在供试的生活污水中COD去除率可以达到96.3%,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TP去除率达到63.46%,NH_(4)^(+)-N去除率达到82.9%,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TN去除率可以达到67.6%,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陶粒滤料在低、中、高污染负荷条件下,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中污染负荷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去除率达96.9%、64.2%、82.2%和68.9%。在C/N比为5∶1、10∶1、15∶1条件下,陶粒滤料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C/N为10∶1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达95.6%、64.7%、81.3%和67.9%;陶粒滤料在8、18、28℃条件下,均有较好的碳、氮、磷处理效果,温度为28℃时去除率更高,COD、TP、NH_(4)^(+)-N和TN的去除率达96.1%、63.9%、81.6%和68.5%。
-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生物滤池
滤料
生物膜
碳、氮、磷去除
-
Key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biological filter
filter material
biofilm
carbon,nitrogen,and phosphorus removal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