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蒿群落演替中的植物密度对土壤氮/磷比的响应 被引量:14
1
作者 邬畏 何兴东 +2 位作者 张宁 王海涛 马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2-479,共8页
选择腾格里沙漠东缘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油蒿+冷蒿群落为研究对象,在80 m×80 m样地400个4 m×4 m样方中,调查了油蒿和冷蒿的密度,测定了0~20 cm土层中的全氮和有效磷,分析了土壤氮/磷比与植物密度之间及其空间异质性之间... 选择腾格里沙漠东缘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油蒿+冷蒿群落为研究对象,在80 m×80 m样地400个4 m×4 m样方中,调查了油蒿和冷蒿的密度,测定了0~20 cm土层中的全氮和有效磷,分析了土壤氮/磷比与植物密度之间及其空间异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油蒿密度随土壤氮/磷比的增大而减小,冷蒿密度随土壤氮/磷比的增大而增大;油蒿密度的空间异质性随土壤氮/磷比的空间异质性的增大而减小,冷蒿密度空间异质性与土壤氮/磷比空间异质性无关。分析表明,植物密度的变化与土壤氮/磷比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土壤氮/磷比的增大,油蒿逐渐退出,冷蒿逐渐侵入。因而,土壤氮/磷比的变化是干旱区油蒿群落演替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油蒿群落 植物密度 土壤氮/磷比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条件下氮磷添加对羊草干草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文晶 王俊锋 +2 位作者 高晓荻 石玉杰 穆春生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43-748,共6页
本研究以松嫩平原单优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营养添加对其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全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降雨量(对照、减雨30%)以及氮(0、纯氮100 kg·ha^(-1)·a^(-1))、磷(0、纯磷100 kg·ha... 本研究以松嫩平原单优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析营养添加对其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全因子随机区组设计,设置降雨量(对照、减雨30%)以及氮(0、纯氮100 kg·ha^(-1)·a^(-1))、磷(0、纯磷100 kg·ha^(-1)·a^(-1))添加3个因素。结果表明:对照降雨条件下,氮添加和氮磷同时添加处理分别使羊草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79.9%和97.1%,3.2%和2.5%,0.8%和1.0%,但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降低4.3%和10.1%;减雨30%条件下,所有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不变,而氮添加与氮磷同时添加时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所提高,磷添加对二者均无显著影响;同时,不论降雨量如何变化,磷添加均使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灰分含量增加。因此,就羊草草地而言,无论降雨正常还是干旱,氮添加和氮磷同时添加均能提高羊草产量和品质,而磷添加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没有促进作用。实际生产中,推荐只施氮肥或者氮磷配施,不单独施用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氮/添加 羊草 干草产量 饲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双掺杂聚吡咯基多孔碳的制备和电容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楠楠 季辰辰 +1 位作者 李志伟 米红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6-183,189,共9页
以聚吡咯为碳源,通过一步碳化-活化法制备了氮/磷双掺杂分级孔结构的多孔碳。在6mol/L KOH和1mol/L Na2SO4电解液中研究了所制备多孔碳的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表明,活化后的碳材料A-Z0比表面积高达1 433m^2/g,总孔体积为0.96cm^3/g,氮... 以聚吡咯为碳源,通过一步碳化-活化法制备了氮/磷双掺杂分级孔结构的多孔碳。在6mol/L KOH和1mol/L Na2SO4电解液中研究了所制备多孔碳的电化学电容性能。研究表明,活化后的碳材料A-Z0比表面积高达1 433m^2/g,总孔体积为0.96cm^3/g,氮和磷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78%和0.24%,证明A-Z0为氮/磷双掺杂的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碳。由于高的比表面积、分级孔道结构以及氮/磷官能团的协同作用,A-Z0材料表现出较为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在电流密度为0.5和30A/g时,其比电容分别达到209.3和176F/g,显示出高的比电容和倍率特性。此外,该材料也显示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4A/g下循环10 000圈后电容保持率为98%)。在中性电解液中,A-Z0组装成的对称两电极电容器呈现出高的能量密度(13.3 Wh/kg),表明该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氮/双掺杂 多孔碳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施氮/磷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梦月 胡田田 +2 位作者 崔晓路 罗利华 陈绍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0-311,共12页
为明确施用氮肥和磷肥对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分析了施氮及施磷条件下,试验年份、作物品种、生育期降水量、种植密度、施氮量、灌水量、土壤质地、施磷量以及施... 为明确施用氮肥和磷肥对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Meta分析法定量分析了施氮及施磷条件下,试验年份、作物品种、生育期降水量、种植密度、施氮量、灌水量、土壤质地、施磷量以及施磷比例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就试验年份来讲,2007年以后施氮的增产效果更为稳定,这可能与品种更替和农艺措施的变迁有关。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生育期降水量≥350 mm、种植密度≥60000株·hm^(-2)、灌水量≥75 mm、土壤质地为粘壤土、施氮量为151~210 kg·hm^(-2)时,夏玉米增产率最大,分别为36.92%、34.00%、18.19%、42.37%、67.88%、47.96%。施氮能够显著增加冬小麦产量,冬小麦品种为小偃22,生育期降水>230 mm,灌水量为46~75 mm,土壤质地为粉砂质粘壤土、施氮量为90~150 kg·hm^(-2)时施氮的增产率最大,分别为77.91%、79.63%、75.94%、52.06%、69.27%。施磷总量为90~150 kg·hm^(-2)、夏玉米、冬小麦施磷比例为0∶1时(磷肥全部施于小麦季),冬小麦、夏玉米单季及轮作体系总产量均表现出最佳的增产效果。施氮量、灌水量、施磷量、施磷比例、作物品种、种植密度以及土壤质地是影响施肥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控制在上述范围时可使施肥的增产效果得到充分发挥,这可作为关中平原氮/磷肥合理施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 增产效应 冬小麦 夏玉米 META分析 关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和N/P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魏东 张学成 +1 位作者 隋正红 徐怀恕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6-50,共5页
报道了NaNO3,NH4Cl和NH4NO3 3种氮源及N/P对海洋微藻眼点拟微球藻(Nannochloropsisoculata)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N/P从10增加到90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大 ,总脂含量最终都稳定在干重的20 %左右。16∶0、16∶1... 报道了NaNO3,NH4Cl和NH4NO3 3种氮源及N/P对海洋微藻眼点拟微球藻(Nannochloropsisoculata)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N/P从10增加到90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大 ,总脂含量最终都稳定在干重的20 %左右。16∶0、16∶1n 9和20∶5n 3 (EPA)是脂肪酸的主要组分 ,三者之和占总脂肪酸的70 %~80 %。在培养基N/P>20时 ,20∶5n 3和PUFA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接近30 %和35 %。在3种氮源中 ,使用NaNO3 可获得更高的生长速率 ,并在相对较低的N/P下 (N/P=54)时获得约30 %的EPA ,故NaNO3 是眼点拟微球藻生长、合成和积累EPA的最佳氮源。将培养基中所有营养盐增加4倍 ,EPA含量可提高到35 % ,说明富含氮、磷的培养基可使细胞始终保持旺盛生长、富含EPA的状态 ,这也是该种微藻大规模培养中高产EPA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点拟微球藻 总脂 脂肪酸 EPA 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污染土壤改良对黑麦草生长适应性的影响
6
作者 赵绚 何兴东 张京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5,共7页
通过开展柴油单因素实验和锯末、硝酸铵、磷酸二氢钾3因素改良实验,对黑麦草幼苗生长指标及氮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黑麦草在柴油污染土壤中及土壤改良后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柴油质量分数为0.9%时,黑麦草幼苗株高、地上部和... 通过开展柴油单因素实验和锯末、硝酸铵、磷酸二氢钾3因素改良实验,对黑麦草幼苗生长指标及氮磷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探讨黑麦草在柴油污染土壤中及土壤改良后生长情况的变化。结果表明,柴油质量分数为0.9%时,黑麦草幼苗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较对照显著下降了58.87%、98.07%、91.23%,叶片和根部全氮含量和氮/磷比也较对照显著降低。在质量分数为0.9%的柴油污染土壤中添加3种土壤改良剂后,10%体积分数的锯末可使黑麦草幼苗株高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27.48%和24.70%,同时10%体积分数的锯末具有显著增加叶片全氮含量和氮/磷比的作用。可见,在柴油浓度为0.9%的污染土壤中施加体积分数为10%的锯末可显著增强黑麦草幼苗的生长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柴油污染土壤 氮/磷比 土壤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一步合成N/P-掺杂碳点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凤 廖彩云 +4 位作者 王美娜 郑保战 肖丹 吴莉 郭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18,共6页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一步合成具有不同荧光性能的N/P-掺杂碳点。利用X-ray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得碳点的元素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碳点的光学性能,并考察了合成体系、碳源和掺杂情...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一步合成具有不同荧光性能的N/P-掺杂碳点。利用X-ray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得碳点的元素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测试和分析。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碳点的光学性能,并考察了合成体系、碳源和掺杂情况对所得碳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加入植酸作为磷源成功实现了P-掺杂,所得碳点粒径约为2.3 nm。合成体系和碳源将影响所得碳点的荧光发射光谱和量子产率,通过P-掺杂可使其峰位发生明显移动,并改善碳点的荧光量子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氮/掺杂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