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氩弧熔敷含TiC颗粒增强涂层的微观组织及耐磨性能 被引量:29
1
作者 宋思利 邹增大 +1 位作者 王新洪 李清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7,共5页
利用多层多道钨极氩弧熔覆技术,熔融预涂于钢基体表面钛铁和石墨混合粉末,可以在普通碳钢表面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表面熔敷层;测试和分析表明。熔敷层微观组织主要由铁素体、低碳马氏体、原位生成的TiC颗粒及碳化物等组成;... 利用多层多道钨极氩弧熔覆技术,熔融预涂于钢基体表面钛铁和石墨混合粉末,可以在普通碳钢表面获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表面熔敷层;测试和分析表明。熔敷层微观组织主要由铁素体、低碳马氏体、原位生成的TiC颗粒及碳化物等组成;熔敷层表面硬度达到了HRC57以上,呈梯度分布特征;滑动磨损试验表明,由于TiC增强颗粒的存在,熔敷层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在磨损过程中不稳定,变化范围较大;TiC颗粒对摩擦的阻碍、钉扎作用大大提高了熔敷层的抗磨损性能,熔敷层磨损体积比基体金属小15—20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氩弧熔敷 微观组织 摩擦系数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原位合成(Ti,Nb)C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组织与抗磨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永东 李柏茹 +1 位作者 王淑花 刘兴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4,116,共4页
以钛粉、碳粉、铌粉和Ni60A粉末为原料,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16Mn钢基材表面成功制备出镍基增强相复合涂层,应用OM,SEM,XRD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敷层与基体结合无气孔、裂... 以钛粉、碳粉、铌粉和Ni60A粉末为原料,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16Mn钢基材表面成功制备出镍基增强相复合涂层,应用OM,SEM,XRD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不同载荷作用下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熔敷层与基体结合无气孔、裂纹等缺陷,呈冶金结合,复合涂层物相由(Ti,Nb)C颗粒、γ-Ni奥氏体枝晶和枝晶间的Cr23C6共晶组织组成.随着载荷增加复合涂层磨损质量损失缓慢增大,16Mn钢磨损质量损失迅速增大,熔敷涂层的耐磨性较基体提高近11倍,其磨损机制主要为擦伤式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复合涂层 原位合成 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TiC增强Ni基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及工艺 被引量:7
3
作者 孟君晟 王振廷 +1 位作者 邝栗山 胡海亭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MW3000型氩弧焊机在16Mn钢表面进行熔敷,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Ni基复合涂层。研究了氩弧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氩气流量)对熔敷层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利用SEM、XRD等手段对熔敷层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氩弧... 采用MW3000型氩弧焊机在16Mn钢表面进行熔敷,原位生成TiC颗粒增强Ni基复合涂层。研究了氩弧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速度、氩气流量)对熔敷层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利用SEM、XRD等手段对熔敷层显微组织和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氩弧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的合理匹配是原位生成TiC颗粒的关键因素。焊接电流为120A、焊接速度为8mm/s、氩气流量为10~12L/min时能获得良好的性能及表面成形复合涂层。原位生成的TiC颗粒均弥散分布于熔敷层中,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110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原位自生 TIC颗粒 显微组织 焊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原位自生TiC/Ni60A复合涂层的滑动磨损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振廷 孟君晟 赵国刚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以Ni60A自熔合金粉、钛粉和石墨粉为原料,在16Mn钢表面原位合成了TiC增强Ni基复合材料涂层以提高基体的耐磨性。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对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敷层与基体呈冶...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以Ni60A自熔合金粉、钛粉和石墨粉为原料,在16Mn钢表面原位合成了TiC增强Ni基复合材料涂层以提高基体的耐磨性。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对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敷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TiC颗粒弥散分布于熔敷层中;复合涂层有很高的硬度,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并随着(Ti+C)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原位自生 TIC颗粒 复合材料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原位合成TiC-TiB_2/Ti基复合涂层组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孟君晟 吉泽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7-70,116,共4页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TiC-TiB2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涂层,利用SEM和XRD等方法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敷组织主要由TiC,TiB2和Ti(Ni,Cr)组成,TiB2主要以棒状形式存在;在所形成的TiC-TiB...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TiC-TiB2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涂层,利用SEM和XRD等方法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并测试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熔敷组织主要由TiC,TiB2和Ti(Ni,Cr)组成,TiB2主要以棒状形式存在;在所形成的TiC-TiB2/Ti复合材料层中,TiC和TiB2颗粒分布均匀且尺寸细小;熔敷涂层由表及里组织不同;熔敷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无气孔、裂纹等缺陷;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13.8 GPa,较基体提高了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原位合成 TIC TIB2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Ti-Si-C系陶瓷涂层中物相的热力学预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闫文青 张建强 刘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利用热力学原理推导出反应焓和反应吉布斯(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根据Ti-Si-C系相图,对用钨极氩弧(TIG)热在钛合金表面熔敷形成涂层过程中可能的12个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热力学计算得出,Ti元素能与SiC,Si及C元素反应生成TiC,T... 利用热力学原理推导出反应焓和反应吉布斯(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根据Ti-Si-C系相图,对用钨极氩弧(TIG)热在钛合金表面熔敷形成涂层过程中可能的12个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热力学计算得出,Ti元素能与SiC,Si及C元素反应生成TiC,Ti_3SiC_2相和Ti_5Si_3,TiSi_2金属间化合物.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TIG熔敷条件下,通过改变不同的原材料初始组成,可以采用热力学分析方法预测熔覆层的物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熔敷 陶瓷覆层 物相 热力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原位合成Zr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组织及耐磨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元柱 赵国刚 王振廷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以Ni粉,Zr粉和B4C粉为原料,采用氩弧熔敷技术,在Q235钢基体材料表面上原位合成了ZrC颗粒增强镍基的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涂层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 以Ni粉,Zr粉和B4C粉为原料,采用氩弧熔敷技术,在Q235钢基体材料表面上原位合成了ZrC颗粒增强镍基的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涂层显微组织和性能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无裂纹、无气孔。复合涂层有高的硬度,从复合涂层底部到顶部显微硬度逐渐增大,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其耐磨性较基体提高了7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原位合成 复合涂层 ZrC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原位合成TiC_p/Al基复合涂层组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孟君晟 史晓萍 +1 位作者 王振廷 王永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116-117,共4页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ZL104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TiCp/Al复合材料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熔敷层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Ti+C)含量在30%以下时,复合材料涂层组织由TiC颗粒和块状的Al3Ti组成;当(Ti+C)...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ZL104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TiCp/Al复合材料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熔敷层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Ti+C)含量在30%以下时,复合材料涂层组织由TiC颗粒和块状的Al3Ti组成;当(Ti+C)含量在30%以上时,氩弧熔敷过程中可以充分反应合成TiC颗粒;在所形成的TiCp/Al复合材料层中,TiC颗粒尺寸细小,约为1.5μm;经氩弧熔敷后的TiCp/Al复合材料层中TiC分布均匀,熔敷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熔敷层硬度从基体到表面呈梯度分布,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650 HV0.2,较基体提高近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原位合成 TIC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弧熔敷耐磨覆层实验研究
9
作者 程键 陈晖 +1 位作者 何苗 汪选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86-188,191,共4页
对氩弧熔敷耐磨覆层材料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正交设计,并用氩弧为热源制作了覆层试样。在泥沙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覆层试样的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碳和铬对覆层耐磨性的影响显著,钼和稀土硅对覆层耐磨性的影响不显著。覆层耐磨性的最优方案为... 对氩弧熔敷耐磨覆层材料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正交设计,并用氩弧为热源制作了覆层试样。在泥沙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覆层试样的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碳和铬对覆层耐磨性的影响显著,钼和稀土硅对覆层耐磨性的影响不显著。覆层耐磨性的最优方案为:3.0%C,27%Cr,1.0%Mo,1.0%RESi,其耐磨性达到标样45钢的6.37倍。磨损表面形貌分析表明,在泥沙磨损条件下,45钢试样的磨损机理主要是显微切削和反复塑性变形脱落;氩弧熔敷耐磨覆层试样的磨损机理主要是基体组织的显微切削和高硬度碳化物质点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耐磨覆层 正交试验 耐磨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K4169熔敷金属间化合物CrFeNb熔合区微观组织结构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瑞瑞 赵志龙 +2 位作者 艾昌辉 李景伟 刘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4,116-117,共6页
采用氩弧熔敷的方法在镍基高温合金K4169表面熔敷高温金属间化合物Cr Fe Nb.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熔合区的微观组织特征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在K4169与高温金属间化合物之间形成了约42μm厚度的熔... 采用氩弧熔敷的方法在镍基高温合金K4169表面熔敷高温金属间化合物Cr Fe Nb.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熔合区的微观组织特征及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在K4169与高温金属间化合物之间形成了约42μm厚度的熔合区;熔合区无气孔、裂纹等缺陷,基材与熔敷金属材料呈冶金结合.根据能谱分析和X射线分析发现熔合区由γ,γ',Fe2Nb和Cr Fe Nb相组成,这些相以细小的基材组织、白色块状组织及菊花状组织形式存在;联生方式结晶和高熔点Cr Fe Nb相形核使熔敷金属材料Cr Fe Nb与基材K4169呈现嵌套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金属间化合物 合区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N增强Ni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振廷 郑维 周晓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6,118,共4页
以Ti,BN和Ni粉为原料,在Q345D钢表面采用氩弧熔敷技术制备了TiN增强Ni基复合涂层.利用扫面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TiN颗粒呈球形、不规则椭球状和枝晶状,并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解释.利用显微硬度计... 以Ti,BN和Ni粉为原料,在Q345D钢表面采用氩弧熔敷技术制备了TiN增强Ni基复合涂层.利用扫面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TiN颗粒呈球形、不规则椭球状和枝晶状,并对其形貌特征进行了解释.利用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涂层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涂层表面平均硬度达到了840 HV.结果表明,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伴随着粘着磨损,硬质点颗粒的分布提高了基体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原位合成 复合涂层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CrCuCoTi_(0.4)高熵合金涂层冲蚀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世知 韦宝权 +1 位作者 隋心 王恩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6-380,共5页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Q235表面制备FeAlCrCuCoTi_(0.4)高熵合金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冲蚀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组织、物相、显微硬度、磨损性能,研究其在不同转速下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 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Q235表面制备FeAlCrCuCoTi_(0.4)高熵合金涂层,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冲蚀磨损试验机测试了样品的显微组织、物相、显微硬度、磨损性能,研究其在不同转速下的冲蚀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熵合金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结合良好,无气孔,裂纹等缺陷产生;熔覆层最高硬度为Q235的3.09倍;当转速分别为200 r/min、300 r/min、400 r/min时,高熵合金涂层的冲蚀磨损性能分别相对于基体提高3.76倍、3.67倍和3.7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涂层 组织 物相 显微硬度 冲蚀磨损 氩弧熔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SiC_2基复合材料中第二相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文青 张建强 刘升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9-92,共4页
利用钨极氩弧熔敷技术以钛合金为基底制备了Ti_3SiC_2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第二相对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高温氧化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1 100℃以下的抗氧化性良好;当温度升高到1 200℃时,复合材料的氧化速率变得迅速,符合抛物线-... 利用钨极氩弧熔敷技术以钛合金为基底制备了Ti_3SiC_2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第二相对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高温氧化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在1 100℃以下的抗氧化性良好;当温度升高到1 200℃时,复合材料的氧化速率变得迅速,符合抛物线-线性氧化规律.XRD,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主要物相为Ti_3SiC_2,第二相为TiB_2,SiC和TiSi_2相,并且均匀分布在Ti_3SiC_2基体中.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TiB_2和SiC相作为第二相可以提高Ti_3SiC_2的抗氧化性,而TiSi_2相作为第二相则降低Ti_3SiC_2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基复合材料 钨极氩弧熔敷 第二相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源对原位合成WC颗粒增强铁基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其兵 胡超 陈希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以设定比例的Fe、W、C等粉末为反应元素,通过激光和氩弧在Q235钢基体上熔覆原位反应合成WC颗粒增强铁基涂层。利用SEM和EDS分析熔敷层组织和成分,利用显微硬度仪测量熔敷层至基体的硬度。结果表明:激光和氩弧熔敷均得到成型良好的熔敷层... 以设定比例的Fe、W、C等粉末为反应元素,通过激光和氩弧在Q235钢基体上熔覆原位反应合成WC颗粒增强铁基涂层。利用SEM和EDS分析熔敷层组织和成分,利用显微硬度仪测量熔敷层至基体的硬度。结果表明:激光和氩弧熔敷均得到成型良好的熔敷层,激光熔敷层的硬质相主要是枝晶Fe3W3C并含有少量WC颗粒,氩弧熔敷层内硬质相都是块状WC颗粒。激光熔敷层最大硬度达906 HV,氩弧熔敷层最大硬度达1108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碳化钨 激光 氩弧熔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增强Fe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海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29-131,134,共4页
以Fe、C、Ti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钨极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原位合成了TiC颗粒,分析了涂层组织结构,并对影响涂层组织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佳的合金粉末成分(质量分数)为65%Fe、26.9%Ti、8.1%C,熔覆速度为5mm/s,熔覆电... 以Fe、C、Ti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钨极氩弧熔覆技术在Q235钢表面原位合成了TiC颗粒,分析了涂层组织结构,并对影响涂层组织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佳的合金粉末成分(质量分数)为65%Fe、26.9%Ti、8.1%C,熔覆速度为5mm/s,熔覆电流为80A,氩气流量为10L/min。测试熔覆层表面硬度最高可达42.3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敷 原位合成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表面工程》第22卷(2009年)总目录
16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NICR Nano Arc ZRN SiO 复合涂层 覆层组织 氩弧熔敷 激光 激光 激光应用 喷涂 MCRALY 冷喷涂 冷气体动力学喷涂 高温抗氧化性 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喷镀 表面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录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