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氨配合法制活性氧化锌
1
作者 曾之平 赵明蕊 +2 位作者 赵红坤 唐亮 王艳军 《无机盐工业》 CAS 2004年第4期34-36,共3页
采用工业氧化锌生产中回收的烟道灰为原料,加入过氧化氢进行氧化,提高氧化锌浸取率,并对氨配合法制备活性氧化锌工艺过程中影响浸取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用BP(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结果进行优化,建立了浸取率的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了浸取... 采用工业氧化锌生产中回收的烟道灰为原料,加入过氧化氢进行氧化,提高氧化锌浸取率,并对氨配合法制备活性氧化锌工艺过程中影响浸取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用BP(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结果进行优化,建立了浸取率的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了浸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浸取率可达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氨配合法 活性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配合法控制合成片状纳米氧化锌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武 汤政涛 于少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1176,共6页
以次氧化锌为原料,采用氨配合法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锌。制备过程包括氨浸、净化、脱氨、煅烧等工序。重点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空气流量、锌氨络合溶液浓度对片状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形貌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片状纳米氧... 以次氧化锌为原料,采用氨配合法制备片状纳米氧化锌。制备过程包括氨浸、净化、脱氨、煅烧等工序。重点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空气流量、锌氨络合溶液浓度对片状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形貌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片状纳米氧化锌产品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添加剂的加入量为0.5%(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90℃、空气流量为7 L·min-1、锌氨络合溶液浓度为1.13 mol·L-1,煅烧温度为350℃,煅烧时间为6 h条件下,制备的产品为片状纳米氧化锌,片层厚度在10 nm左右,产品纯度达99.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氧化锌 氨配合法 片状纳米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