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技术净化有机胺废气
1
作者 汪鹏 王学海 +1 位作者 刘思佳 李宝忠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自制的整体式蜂窝状Cu-Mn-Ce催化剂与FN-2型V-W/Ti脱硝催化剂级配组合,考察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工艺对有机胺(乙醇胺和乙二胺等体积混合)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积空速10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2000 mg/m^... 采用自制的整体式蜂窝状Cu-Mn-Ce催化剂与FN-2型V-W/Ti脱硝催化剂级配组合,考察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耦合工艺对有机胺(乙醇胺和乙二胺等体积混合)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积空速10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2000 mg/m^(3)、反应温度260℃时,在Cu-Mn-Ce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胺的非甲烷总烃转化率为96.4%,副产物中NH_(3)和NOx的选择性分别为13.67%和14.52%,二者的摩尔比接近于1;在催化氧化段体积空速6250 h^(-1)、催化还原段体积空速1000 h^(-1)、有机胺质量浓度1000 mg/m^(3)、反应温度260~280℃的条件下,经耦合工艺处理后,有机胺的非甲烷总烃转化率接近100%,反应器出口NH_(3)和N_(2)O未检出,NOx的选择性低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胺废气 选择性催化氧化-催化还原 耦合反应 Cu-Mn-Ce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Mn助剂对V_(2)O_(5)/TiO_(2)催化剂催化氨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2
作者 岳鹏 石丽瑶 +2 位作者 崔静磊 张慧荣 郭彦霞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7,共15页
以V_(2)O_(5)/TiO_(2)催化剂为基体,制备了一系列Ce、Mn改性催化剂,并结合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及活性组成,探究了其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V_(2)O_(5)/TiO_(2)催化剂... 以V_(2)O_(5)/TiO_(2)催化剂为基体,制备了一系列Ce、Mn改性催化剂,并结合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催化剂的结构及活性组成,探究了其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改性V_(2)O_(5)/TiO_(2)催化剂分散性好,Ce-Mn双金属改性提高了催化剂的NH3转化率和N_(2)选择性。Ce、Mn负载量(Ce或Mn与TiO_(2)的质量比)分别为8%、6%时,310℃下改性材料的NH3转化率为100%,N_(2)选择性为78%。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显示催化剂表面羟基吸附的NH3会优先参与反应,温度升高后催化剂表面的Br?nsted和Lewis酸位点上吸附的NH3开始参与反应,较高温度下Lewis酸位点是主要的NH3转化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氧化 V_(2)O_(5)/TiO_(2) 催化 氧化 载体 金属助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Cu/ZSM-5催化剂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昌坤 叶青 +1 位作者 程水源 康天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采用浸渍法将铜(Cu)负载在ZSM-5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ZSM-5及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NO)性能进行评价,并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含量变化对Cu... 采用浸渍法将铜(Cu)负载在ZSM-5分子筛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Cu含量的Cu/ZSM-5分子筛催化剂。对ZSM-5及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一氧化氮(NO)性能进行评价,并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u含量变化对Cu/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NH3-SCR)活性影响较大,Cu含量为0.75%(wt,质量分数)制得的Cu/ZSM-5具有最佳的中低温活性,在190℃条件下对NO的转化率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含量 Cu/ZSM-5催化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氮氧化物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Fe/TiO_2低温NH_3选择性还原NO催化活性及其反应机制 被引量:32
4
作者 吴碧君 刘晓勤 +1 位作者 肖萍 王述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1-56,共6页
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Mn-Fe/TiO2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催化剂,80℃时即获得了92.5%的NOx转达化率,在(H2O)=6%和(SO2)=0.01%条件下120℃时转达化率保持在95%以上。X衍射光谱(XRD)结果表明,Fe2O3与与MnO2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均匀... 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了Mn-Fe/TiO2NH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催化剂,80℃时即获得了92.5%的NOx转达化率,在(H2O)=6%和(SO2)=0.01%条件下120℃时转达化率保持在95%以上。X衍射光谱(XRD)结果表明,Fe2O3与与MnO2存在相互作用,两者均匀地分散在载体TiO2表面。傅立叶转换红外(FT-IR)及原位红外(SituIR)光谱分析得出反应机理为:Fe2O3为助催化剂,NH3主要以-NH2形式吸附在MnO2的Lewis酸中心上,与NO生成中间产物NH2NO,再分解成最终产物N2和H2O;少量以NH4+形式吸附在Brnst酸中心上。O2能同时增加Lewis酸中心和Brnst酸中心形成中间产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Mn-Fe/TiO2 红外光谱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反应器流场的模拟优化 被引量:53
5
作者 陈莲芳 周慎杰 王伟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为改善反应器的性能,分析了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性能的因素及其关系,阐明了流场均匀性对提高SCR反应器运行性能的重要性,指出优化流场是提高SCR反应器性能的有效措施.以一台660MW机组为例,对其SCR反应器入口烟道和反应器导流... 为改善反应器的性能,分析了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性能的因素及其关系,阐明了流场均匀性对提高SCR反应器运行性能的重要性,指出优化流场是提高SCR反应器性能的有效措施.以一台660MW机组为例,对其SCR反应器入口烟道和反应器导流部件进行了模拟优化设计,得出了流场优化设计布置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布置,可以提高喷氨格栅(AIG)截面和催化剂入口截面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改善SCR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硝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流场 性能 模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硼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Ⅰ)——噁唑硼烷催化苯基乙酮还原反应的对映体选择性机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孙成科 杨思娅 +1 位作者 马思渝 李宗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用 AM1方法研究了唑硼烷催化苯基乙酮还原反应的对映体选择性机理 ,结果表明 ,在此硼催化剂的作用下 ,苯基乙酮还原的对映体产物主要是 R构型 ,其主要原因是两种对映体的催化过渡态的活化能相差较大所致 .用过渡态活化理论计算所得光... 用 AM1方法研究了唑硼烷催化苯基乙酮还原反应的对映体选择性机理 ,结果表明 ,在此硼催化剂的作用下 ,苯基乙酮还原的对映体产物主要是 R构型 ,其主要原因是两种对映体的催化过渡态的活化能相差较大所致 .用过渡态活化理论计算所得光学产率 e.e.=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乙酮 对映体 选择性 AM1 还原反应 不对称催化反应 恶唑硼烷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中NO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9
7
作者 闫志勇 高翔 +4 位作者 吴杰 姜烨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1-605,624,共6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V2O5-WO3-MoO3/TiO2催化剂在微型积分反应器上对NH3还原NO的反应进行了微观动力学试验,考察了温度、空速值对NO转化率的影响,并得出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方程,确定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小型试验台的试验,考察了反应气体... 采用自行研制的V2O5-WO3-MoO3/TiO2催化剂在微型积分反应器上对NH3还原NO的反应进行了微观动力学试验,考察了温度、空速值对NO转化率的影响,并得出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方程,确定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通过小型试验台的试验,考察了反应气体在催化剂内部的传质、扩散过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建立了催化剂有效因子的计算模型和宏观反应速率方程。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和试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粉作为催化剂前体催化对甲苯磺酰胺/二溴海因与烯烃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氨溴加成反应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战国 胡均利 +2 位作者 夏伟 王丹 李亚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51-1159,共9页
Zn粉作为催化剂前体,在反应中可被原位氧化成高效Zn(Ⅱ)-催化剂.在该催化剂催化下,以对甲苯磺酰胺和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为氮源/卤素源,二氯甲烷作溶剂,建立了烯键上的高度区域选择和立体选择性氨溴加成反应新体系.... Zn粉作为催化剂前体,在反应中可被原位氧化成高效Zn(Ⅱ)-催化剂.在该催化剂催化下,以对甲苯磺酰胺和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为氮源/卤素源,二氯甲烷作溶剂,建立了烯键上的高度区域选择和立体选择性氨溴加成反应新体系.该方法在室温下可高产率地制得邻位氨基溴的加成产物,最高收率可达99%.实验结果表明,当与双键直接相连的苯环对位有强给电子基团(CH3O)时,反应收率高,并可得到唯一的氨溴加成产物(α-溴-β-氨基);当与双键直接相连的苯环对位有强拉电子基团(NO2)或弱拉电子基团(如Br和F)时,该反应的产率相对较低,但也能制得另一个唯一的氨溴加成产物异构体(α-氨基-β-溴型).本文考察了20种不同结构底物的氨溴加成反应情况,产物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并探讨了该反应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加成反应 烯烃 Zn粉 区域选择性 立体选择性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反应器的变工况运行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董建勋 李永华 +2 位作者 冯兆兴 王松岭 李辰飞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过程数学模型,对烟气脱硝反应器的变工况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反应器入口烟气流量、温度和NOx浓度等参数变化对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等参数的影响,为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 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过程数学模型,对烟气脱硝反应器的变工况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反应器入口烟气流量、温度和NOx浓度等参数变化对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等参数的影响,为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火电厂 烟气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反应 变工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甲烷促进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的机理验证和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彦文 蔡宁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9-54,共6页
通过敏感性和反应途径分析,修正了A机理模型的部分反应参数,并利用实验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了验证,进而利用修正后的机理模型对加入CH4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反应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可准确模拟加入CH4的SNCR反... 通过敏感性和反应途径分析,修正了A机理模型的部分反应参数,并利用实验结果及文献数据进行了验证,进而利用修正后的机理模型对加入CH4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反应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可准确模拟加入CH4的SNCR反应。在SNCR反应中加入CH4,其氧化反应使得OH和HO2等基元含量增加,激发了NH3形成NH2,在较低温度下促进了SNCR反应,减少了氨泄漏。CH4与NH3的氧化过程形成竞争,导致较高喷氨量时反应温度窗口向高温拓展。对固定氮总量(nNO+nNO2+nN2O+nNH3)和nTFN+nCO的分析表明,加入250μL/L左右的CH4可起到最佳效果。加入CH4还使SNCR反应速率大大加快,从而缩短了反应时间。相对于常规SNCR反应,在合适的反应温度下,加入CH4不会使N2O、NO2的产量增加,也不会产生明显的CO,nTFN和nTFN+nCO的排放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甲烷 添加剂 反应机理 固定氮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甲烷促进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彦文 蔡宁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7-11,共5页
为研究甲烷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反应的影响作用,在沉降炉实验台上模拟锅炉烟道内的反应环境和烟气成分,在650~1150℃范围内,研究了微量甲烷对SNCR反应温度窗口、脱硝效率和氨泄漏的影响,以及甲烷在脱硝过程中的反应特... 为研究甲烷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反应的影响作用,在沉降炉实验台上模拟锅炉烟道内的反应环境和烟气成分,在650~1150℃范围内,研究了微量甲烷对SNCR反应温度窗口、脱硝效率和氨泄漏的影响,以及甲烷在脱硝过程中的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SNCR反应过程中加入少量的甲烷,可以降低并拓宽其反应温度窗口,提高较低温度下的脱硝率。同时促进氨的反应活性,降低氨泄漏,提高氨利用效率。而且加入甲烷后脱硝反应速率加快,使反应所需时间缩短,但使最大脱硝效率稍有降低。增加脱硝反应中的喷氨量,可拓宽脱硝反应温度窗口并提高脱硝效率。脱硝反应中加入的甲烷在950℃左右基本消耗完,不产生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甲烷添加剂 脱硝 温度窗口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流反应器上混合过程对添加H_2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辉 苏俊玮 +3 位作者 石岩 杨运超 朱舒扬 吴少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8-43,共6页
采用柱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PFR)模型和Zwietering反应器模型对携带流反应器(entrained flow reactor,EFR)上添加H2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反应进行反应动力学计算分析。实验和计算结果表... 采用柱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PFR)模型和Zwietering反应器模型对携带流反应器(entrained flow reactor,EFR)上添加H2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反应进行反应动力学计算分析。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Miller98机制和Zwietering反应器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合过程对添加H2的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反应温度低于725℃时,化学反应速率低,反应主要受化学反应速率的控制,混合过程对NO还原反应影响很小。而温度高于725℃时,混合过程对NO还原的影响明显。反应产率分析表明,混合过程对添加H2的SNCR过程影响,主要以反应NH3+H=NH2+H2的途径使NH2活性基团减少,降低了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选择性催化还原 H2 脱硝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Al_2O_3蜂窝状催化剂上NO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哲 黄伟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09,共5页
采用多次涂层和浸渍法制备了蜂窝状Pt Al2O3催化剂,并在高空速和大气体流量条件下对无梯度循环式反应器和积分反应器上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循环式反应器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定。根据Langmuir Hinshelwood模型和实验结果,... 采用多次涂层和浸渍法制备了蜂窝状Pt Al2O3催化剂,并在高空速和大气体流量条件下对无梯度循环式反应器和积分反应器上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同时采用循环式反应器对动力学数据进行了测定。根据Langmuir Hinshelwood模型和实验结果,推测了NO C3H6 O2体系的SCR反应机理,并导出了NO和C3H6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据此所计算的理论模拟值能够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实验结果表明,氧气浓度对NO和C3H6的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影响,二者均随着氧浓度c(O2)的增加达到峰值,再增加氧气浓度时,C3H6的反应速率r(C3H6)保持不变,而NO反应速率r(NO)却下降,而且下降的程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同时,随着氧气浓度增加,r(NO)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亦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反应动力学 Pt/Al2O3催化 NO 蜂窝状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氨泄漏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岳广照 刘兴华 仇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4-642,共9页
氨泄漏的预测和控制是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关键问题。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小样试验,研究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氨吸附脱附特性以及氨氮比和温度对氨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泄漏一旦发生氨泄漏量将会迅速升高,氨泄漏临界点的... 氨泄漏的预测和控制是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关键问题。开展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小样试验,研究V_2O_5-WO_3/TiO_2催化剂的氨吸附脱附特性以及氨氮比和温度对氨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泄漏一旦发生氨泄漏量将会迅速升高,氨泄漏临界点的预测和控制对氨泄漏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氨泄漏临界点对应的氨存储饱和度不随氨氮比和催化剂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氨氮比分别为0.7、1.0和1.4时,氨泄漏临界点对应的氨存储饱和度维持在76.7%附近波动,分别为79%、75%和76%.氨存储饱和度与氨泄漏临界点有较强的相关性,基于这种相关性设计开发了以氨存储饱和度为控制目标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了欧洲瞬态测试循环。采用该控制方法后催化剂出口的氮氧综合比排放为2.45 g/(kW·h),氨泄漏体积浓度均值为3.7×10^(-6),峰值为12.8×10^(-6),达到国家第Ⅳ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 泄漏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化学机制简化与沉降炉内反应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维成 李振山 蔡宁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68-76,共9页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与计算量的矛盾是限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数值模拟的主要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引入准稳态假设,对包含60个组分、371个基元反应的SNCR详细机制—— A机制进行简化...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与计算量的矛盾是限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数值模拟的主要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和引入准稳态假设,对包含60个组分、371个基元反应的SNCR详细机制—— A机制进行简化,得到包含28个组分、97个基元反应的骨架机制及最终的包含12种主要组分、8步总包反应的简化机制模型,减小了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量。进一步利用柱塞流反应器(plug flow reactor,PFR)模型计算,验证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以及氨氮摩尔比等因素影响下简化模型的准确性,与常用的SNCR两步总包反应模型相比,有显著的改进。在此基础上,将简化机制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程序以用户自定义函数的形式加入Fluent软件,用一维几何模型验证了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平台上使用简化机制进行SNCR反应流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对沉降炉SNCR过程进行了CFD模拟,研究了温度、扩散、湍流等因素对SNCR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机制简化 准稳态假设 反应 数值模拟 ㈧--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4^2-功能化处理对Fe2O3催化剂上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的促进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慧敏 马延平 +5 位作者 陈西颖 许思远 陈金定 张秋林 赵宾 宁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4-593,I0005,共11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Fe(OH)3和Fe2O3。通过硫酸化处理得到SO4^2-/Fe(OH)3和SO4^2-/Fe2O3两种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反应,研究了SO42-功能化处理对Fe2O3催化剂上NH3-SCR脱硝性能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与纯的Fe2O...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Fe(OH)3和Fe2O3。通过硫酸化处理得到SO4^2-/Fe(OH)3和SO4^2-/Fe2O3两种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反应,研究了SO42-功能化处理对Fe2O3催化剂上NH3-SCR脱硝性能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与纯的Fe2O3相比,硫酸化处理得到的催化剂上SCR活性得到显著提升;其中,SO4^2-/Fe(OH)3表现出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在250-450℃时NOx转化率高于80%,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抗H2O+SO2性能。XRD、Raman、TG、FT-IR、H2-TPR、NH3-TPD和in situ DRIFTS等表征结果显示,硫酸功能化处理能抑制Fe2O3的晶粒生长,同时SO42-与Fe3+结合形成硫酸盐复合物,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的数量和酸强度,抑制了Fe2O3上的氨氧化反应,从而提高了其脱硝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化处理 FE2O3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表面酸性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尿素分解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玉娇 黄豪中 +1 位作者 张丽娜 陈雅娟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是降低柴油机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有效手段,而在柴油机urea-SCR系统中,尿素分解在NO_(x)还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阐述了尿素分解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副产物的反应路径和反... 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技术是降低柴油机氮氧化物(NO_(x))排放的有效手段,而在柴油机urea-SCR系统中,尿素分解在NO_(x)还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阐述了尿素分解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副产物的反应路径和反应温度。分析了催化剂对尿素分解的催化作用,总结了减少沉积物的4种措施。提出了未来技术改进的3个方向:研究实际工况下的详细反应机理;使用详细分解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同时降低时间成本;使用催化剂提高中间体的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尿素 分解 副产物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改性分子筛催化剂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N_(2)O
18
作者 温鹏 刘宁 +1 位作者 陈标华 代成娜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8-404,共7页
针对N_(2)O的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CH_(4)-SCR),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Fe改性分子筛(BEA、ZSM-5、SSZ-1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2%Fe-BEA(负载量2%(w))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进气(N_(2)O 40%(φ,下同),CH_(4)10%,N250%)总流量为50 mL/mi... 针对N_(2)O的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CH_(4)-SCR),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Fe改性分子筛(BEA、ZSM-5、SSZ-13)催化剂。实验结果表明:2%Fe-BEA(负载量2%(w))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进气(N_(2)O 40%(φ,下同),CH_(4)10%,N250%)总流量为50 mL/min、反应器气时空速为12000 h^(–1)的条件下,250℃时的N_(2)O转化率达99.5%,CH_(4)转化率达94.6%;反应器连续运行20 h,N_(2)O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CH_(4)转化率仅略有下降。表征结果显示,2%Fe-BEA较高的催化活性与其易形成大量离子态Fe^(3+)活性物种密切相关,而2%Fe-SSZ-13更易形成大量FeOx物种,故在3种分子筛催化剂中催化活性最低。2%Fe-BEA上N_(2)O的CH_(4)-SCR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形成羟基自由基和甲氧基自由基,并可经进一步氧化,通过甲酸盐路径生成CO_(2)和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_(2)O CH_(4)选择性催化还原(CH_(4)-SCR) Fe-BEA分子筛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苯乙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中加料方式对立体选择性的影响
19
作者 马缚鹏 周正洪 +1 位作者 唐除痴 陈新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立体选择性 催化还原反应 苯乙酮 加料方式 元素有机化学 不对称还原 催化 国家重点实验室 磷化合物 非对映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式堇青石负载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孟鹏通 范超 +6 位作者 吕文婷 吴志伟 焦卫勇 李俊汾 秦张峰 樊卫斌 王建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6-1223,I0004,共9页
以聚乙烯醇(PVA)或拟薄水铝石(SB粉)为涂覆助剂,采用超声波辅助分散法将Cu-SSZ-13分子筛涂覆于蜂窝状堇青石(Cordierite)上,制备了整体式堇青石负载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Cu-SSZ-13/Cordierite),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脱硝,... 以聚乙烯醇(PVA)或拟薄水铝石(SB粉)为涂覆助剂,采用超声波辅助分散法将Cu-SSZ-13分子筛涂覆于蜂窝状堇青石(Cordierite)上,制备了整体式堇青石负载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Cu-SSZ-13/Cordierite),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脱硝,并结合XRD、氮气吸附、SEM及H2-TP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涂覆助剂对该催化剂的Cu-SSZ-13涂层稳定性、NH3-SCR脱硝活性、水热稳定性和抗SO2毒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VA为涂覆助剂制备的整体式Cu-SSZ-13(PVA)/Cordierite催化剂,其Cu-SSZ-13涂层稳定、脱落率低,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与Cu-SSZ-13原粉基本相当;同时,该Cu-SSZ-13(PVA)/Cordierite催化剂也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水热稳定性和抗硫中毒能力,在移动源和固定源脱硝方面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SZ-13 堇青石 整体式催化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