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含锌粉尘在氨浸体系中的浸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永斌 苏欢欢 +2 位作者 李骞 徐斌 姜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8-191,共4页
为了解以锌氧化物为主要含锌矿物的二次锌资源在NH3-NH4HCO3-H2O浸出体系中,杂质对锌浸出的影响,以福建龙岩某炼锌厂的含锌粉尘和分析纯氧化锌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二者浸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锌含量为50.83%,且含有少量硫化锌、锌... 为了解以锌氧化物为主要含锌矿物的二次锌资源在NH3-NH4HCO3-H2O浸出体系中,杂质对锌浸出的影响,以福建龙岩某炼锌厂的含锌粉尘和分析纯氧化锌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二者浸出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锌含量为50.83%,且含有少量硫化锌、锌铁尖晶石及Cd、Mn、Fe、Ca、Pb等杂质的含锌粉尘,在NH3-NH4HCO3-H2O浸出体系的NH3与CO32-浓度比为4∶1,总氨浓度为11 mol/L,液固比为5∶l,搅拌速度为400 r/min,浸出时间为60 min,浸出温度为30℃情况下的锌浸出率才达95.10%;而纯氧化锌在NH3-NH4HCO3-H2O浸出体系的NH3与CO32-浓度比为4∶1,总氨浓度为9 mol/L,液固比为5∶l,搅拌速度为400 r/min,浸出时间为20 min,浸出温度为30℃情况下的锌浸出率高达99.80%。表明含锌粉尘中的硫化锌、锌铁尖晶石等难溶物和其他杂质影响了锌的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粉尘 纯氧化锌 性体系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法浸出氧化锌烟尘制取活性氧化锌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强强 王书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4,共7页
为实现冶锌废渣中锌资源的再利用,以商洛炼锌厂冶锌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锌烟尘为原料,采用氨法浸出-微波蒸氨-火法焙解工艺制得粒度分布均匀的球状活性氧化锌.对锌的浸出工艺及氧化锌前驱体的热解工艺进行研究,并利用TG/DTA、XRD、SEM等测... 为实现冶锌废渣中锌资源的再利用,以商洛炼锌厂冶锌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锌烟尘为原料,采用氨法浸出-微波蒸氨-火法焙解工艺制得粒度分布均匀的球状活性氧化锌.对锌的浸出工艺及氧化锌前驱体的热解工艺进行研究,并利用TG/DTA、XRD、SEM等测试手段对产品进行结构及物相表征.研究表明,氨法浸出过程中总氨浓度为8 mol/L、pH为10.0、液固比为4∶1、浸出温度为40℃时,锌的浸出率最高可达92.05%.浸出液经两段净化除杂后,80℃下蒸氨25 min时,制得前驱体碱式碳酸锌.在400℃焙解120 min制得平均粒径约为3μm,六方晶系的球状活性氧化锌.此法对设备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工艺流程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微波蒸 活性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难处理金矿氨氰浸出矿浆选择性电积金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蓝碧波 伍赠玲 +5 位作者 衷水平 王春 陈淑萍 王俊娥 张焕然 张鹏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5期91-95,共5页
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矿氨氰浸出矿浆进行了选择性电积金试验研究,最优工艺条件为:矿浆浓度约20%、电流密度15 A/m2,阳极为铅合金电极,阴极为不锈钢电极,电积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可实现从矿浆中选择性电积金,阴极沉积物形貌较好,附着力较... 对某含铜难处理金矿氨氰浸出矿浆进行了选择性电积金试验研究,最优工艺条件为:矿浆浓度约20%、电流密度15 A/m2,阳极为铅合金电极,阴极为不锈钢电极,电积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可实现从矿浆中选择性电积金,阴极沉积物形貌较好,附着力较强。氨氰浸出矿浆直接选择性电积金,可省去常规提金工艺的逆流洗涤、炭吸附和载金炭解吸—电积等工序,电积后的矿浆可排入到尾矿库,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投资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本研究可为含铜难处理金矿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难处理金矿 电积 提金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液浸出催化氧化制备硫酸铜晶体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周利容 顾雷英 刘正宝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15,共4页
探讨了氨液浸出催化氧化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并从热力学、动力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其反应可能性进行了论证,从多方面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将氨液浸出法与高温焙烧法作了对比,对其工业生产可能性作了分析,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得... 探讨了氨液浸出催化氧化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并从热力学、动力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对其反应可能性进行了论证,从多方面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将氨液浸出法与高温焙烧法作了对比,对其工业生产可能性作了分析,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 催化 氧化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法浸出锌冶金渣尘提锌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爱元 郑雪梅 李松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9-74,85,共7页
锌冶金渣尘作为一种重要的锌二次资源,来源广、储量大、具有较高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以NH3-CH3COONH4-H2O为浸出体系,考察粒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液固比、总氨浓度、NH3与NH4^+物质的量比和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浸... 锌冶金渣尘作为一种重要的锌二次资源,来源广、储量大、具有较高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以NH3-CH3COONH4-H2O为浸出体系,考察粒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液固比、总氨浓度、NH3与NH4^+物质的量比和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浸出温度为25℃、总氨浓度为5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为5 mL/g、n(NH3)/n(NH4^+)=1∶1、搅拌速度为300 r/min、浸出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84%。含锌冶金渣尘浸出动力学分析显示,浸出反应表观活化能为22.66 kJ/mol,锌浸出过程的浸出速率受固体膜层扩散及界面化学反应共同控制,并获得了浸出锌的动力学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渣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O_2-NH_3-H_2O体系孔雀石浸出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才放 王旭 +2 位作者 赵天瑜 杨亮 熊辉辉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82-86,共5页
针对氨浸出孔雀石的问题,对CuO-CO2-NH3-H2O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获得了一系列平衡关系图.结果表明,随着pH值升高,OH^-取代CO3^2-参与形成沉淀,使稳定存在的固体按蓝铜矿、孔雀石、氢氧化铜的顺序转变.pH值对铜的溶解起决定性作用.pH... 针对氨浸出孔雀石的问题,对CuO-CO2-NH3-H2O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获得了一系列平衡关系图.结果表明,随着pH值升高,OH^-取代CO3^2-参与形成沉淀,使稳定存在的固体按蓝铜矿、孔雀石、氢氧化铜的顺序转变.pH值对铜的溶解起决定性作用.pH值较低时,H^+和Cu^2+竞争与NH3的结合,溶液中铜氨配合物浓度低;pH值较高时,OH-和NH3竞争与Cu^2+的结合,使铜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pH值8-11时,H^+和OH^-的竞争作用较弱,大部分NH3与Cu^2+形成配合物,其中Cu(NH3)2+4为优势物种.氨浸出孔雀石的理论最佳pH值在9.3-9.4之间,该条件时总铜和总氮平衡浓度大体呈直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 氨浸出 PH值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低浸出剂分段氨氰浸出技术首次成功应用
7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5期144-144,共1页
塔罗氧化矿选冶系统生产的第一批金锭于近日面世,标志着“低浸出剂分段氨氰浸出处理含铜低品位氧化金矿工艺”在世界上首次获得工业应用。
关键词 工业应用 技术 分段 金锭 氧化金矿 氧化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NH_4HCO_3-H_2O体系浸出钢铁厂含锌烟灰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红超 欧阳成 +1 位作者 王忠兵 习雪康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研究了在NH3-NH4HCO3-H2O体系下,以钢铁厂含锌烟灰为原料,影响锌浸出的因素。实验表明:影响锌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为氨浓度和浸出时间;较优的工艺条件是总氨浓度9.0mol/L、浸出温度40℃、浸出液初始pH值11.0-11.5、搅拌速度400r/min、液固... 研究了在NH3-NH4HCO3-H2O体系下,以钢铁厂含锌烟灰为原料,影响锌浸出的因素。实验表明:影响锌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为氨浓度和浸出时间;较优的工艺条件是总氨浓度9.0mol/L、浸出温度40℃、浸出液初始pH值11.0-11.5、搅拌速度400r/min、液固比4∶1、浸出时间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烟灰 NH3-NH4HCO3-H2O体系 -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NH_4Cl-H_2O体系低品位硫化铜矿氧化浸出-脉冲电积工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树超 杨建广 +2 位作者 陈冰 丁龙 南天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58-2567,共10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某低品位硫化铜精矿(Cu 7.42%(质量分数))在NH_3-NH_4Cl-H_2O体系中的氧化浸出行为。结果表明:在液固比4:1、[NH_3·H_2O]=1 mol/L、[NH4Cl]=3 mol/L、氧化剂过量系数1.4、原料粒度94~124μm、浸出时间2h、温...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某低品位硫化铜精矿(Cu 7.42%(质量分数))在NH_3-NH_4Cl-H_2O体系中的氧化浸出行为。结果表明:在液固比4:1、[NH_3·H_2O]=1 mol/L、[NH4Cl]=3 mol/L、氧化剂过量系数1.4、原料粒度94~124μm、浸出时间2h、温度30℃的条件下,该低品位硫化铜矿浸出率98.89%;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从该低品位硫化铜精矿铜氨浸出液中直接脉冲电积铜的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H_4Cl]=3 mol/L、[NH_3·H_2O]=1.5 mol/L、[Cu^(2+)]=20 g/L、明胶0.06 g/L、硫脲0.05 g/L、脉冲电流密度600 A/m2、占空比9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平整光滑且有金属光泽的阴极铜,阴极电流效率87.97%。阴极铜XRD分析结果表明:氨-氯化铵体系中脉冲电积铜晶体主要沿(220)晶面生长,其余晶面未见明显反射峰,表现出类单晶结构。SEM分析显示:该阴极铜表面光滑致密且无瘤状物产生,铜在阴极表面的生长方式呈与阴极面垂直的一维方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硫化铜精矿 性氧化 脉冲电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氰浸金原理及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绍英 赵礼兵 +4 位作者 白丽梅 赵留成 高志明 梁冰 马玉新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0,共5页
氨氰浸出技术自从发明以来就被认为是从含铜难处理金矿资源中选择性回收金的一种有效方法。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氨氰浸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氨氰浸金的基本原理、浸出动力学研究、溶液化学研究、氨氰浸金实验室实验及工业应用研究现状... 氨氰浸出技术自从发明以来就被认为是从含铜难处理金矿资源中选择性回收金的一种有效方法。系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氨氰浸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氨氰浸金的基本原理、浸出动力学研究、溶液化学研究、氨氰浸金实验室实验及工业应用研究现状,对氨氰浸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动力学 溶液化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法处理高炉瓦斯灰制取等级氧化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保平 杨芳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以氨-碳酸氢铵混合液为浸出剂浸出高炉瓦斯灰中的有价金属锌,经净化、蒸氨、煅烧得到等级氧化锌,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氨水]/[N H4 HCO3]=2、液固比为4、总氨浓度为5mol·L -1,浸出时间为3... 以氨-碳酸氢铵混合液为浸出剂浸出高炉瓦斯灰中的有价金属锌,经净化、蒸氨、煅烧得到等级氧化锌,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氨水]/[N H4 HCO3]=2、液固比为4、总氨浓度为5mol·L -1,浸出时间为3h,此条件下锌浸出率为82.55%;最佳净化条件为:锌粉用量为1.5g·L -1、净化时间为2.5h,此条件下铅的脱除率为97.70%;最佳蒸氨条件为90℃下蒸氨至终点溶液pH值为6~7,此条件下蒸氨后锌的沉淀率可达99.95%。沉淀物在500℃下煅烧1 h ,得到纯度为96.03%的氧化锌粉末,达到了H G/T 2527-94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瓦斯灰 -碳酸氢铵 等级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氧化金矿氨氰选择性提金试验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庆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10,共5页
针对含铜氧化金矿采用氨氰选择性浸出提金,考察了分段加药制度、硫酸铵用量、矿石粒度等对金浸出率及浸出液铜金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铵用量8.00 kg/t,氰化钠用量0.60 kg/t,石灰用量5.00 kg/t,矿浆浓度40.00%,磨矿细度-0.074 mm粒... 针对含铜氧化金矿采用氨氰选择性浸出提金,考察了分段加药制度、硫酸铵用量、矿石粒度等对金浸出率及浸出液铜金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铵用量8.00 kg/t,氰化钠用量0.60 kg/t,石灰用量5.00 kg/t,矿浆浓度40.00%,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含量不低于95.00%时,平均金、铜浸出率分别为86.66%和1.16%。工业试验连续运行70 d,氰化尾渣金品位约0.55 g/t,金吸附率99%,金解吸率99.2%,电积回收率99.5%,金精炼回收率99.5%,金锭纯度99.99%,产品金达到国标Au-1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氧化金矿 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ve leaching of valuable metal from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in the alkaline glycinate system
13
作者 DOU Ai-chun FAN Yu-qian +6 位作者 KONG Xiao CHEN Yao-dong QIAN Ji-kai LIU Yun-jian SU Ming-ru ZHOU Yu ZHAO Xiao-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710-1723,共14页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in coordination capacity of the glycine ion(Gly−),a selective leaching process for treating with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in the alkaline glycinate system was proposed.The effects of ...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 in coordination capacity of the glycine ion(Gly−),a selective leaching process for treating with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in the alkaline glycinate system was proposed.The effects of retention time,leaching temperature,concentration of glycine ligand,liquid-solid ratio(L/S),pH,stirring speed,and H_(2)O_(2) dosage on the leaching efficiency of valuable metals and the dissolution of impurities were investigated.When the spent LIBs were leached in 3 mol/L glycine aqueous solution with pH of 8,L/S of 5 mL:1 g and H_(2)O_(2) dosage of 5 vol.%at 90℃and stirring speed of 400 r/min for 3 h,lithium,cobalt,nickel,and manganese recoveries were 96.31%,83.18%,91.56%,and 31.16%,respectively,but Ca,Al,Fe,and Cu were almost insoluble.Meanwhile,the kinetic study showed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for the leaching of Li,Co,Ni,and Mn were all in the range of 45−61 kJ/mol.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aching process is all controlled by chemical re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 alkaline glycinate system selective leaching RECOVERY reaction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铁基磁性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Cd(Ⅱ)的吸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君浩 李振兴 +4 位作者 田志国 曾礼强 邓朝政 吴江岳恩 韩海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0-652,共13页
本文通过氨性浸出方式处理吸附Cd(Ⅱ)之后的零价铁材料(Fe≡Cd),使表面吸附的Cd(Ⅱ)脱附同时对材料改性,获得了一种新的改性铁基磁性材料(MFe)。基于紫外光谱、溶液化学和量子化学分析,证实了Fe≡Cd上的Cd(Ⅱ)与游离NH_(3)结合形成Cd-NH... 本文通过氨性浸出方式处理吸附Cd(Ⅱ)之后的零价铁材料(Fe≡Cd),使表面吸附的Cd(Ⅱ)脱附同时对材料改性,获得了一种新的改性铁基磁性材料(MFe)。基于紫外光谱、溶液化学和量子化学分析,证实了Fe≡Cd上的Cd(Ⅱ)与游离NH_(3)结合形成Cd-NH_(3)配合物从而实现脱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NH_(4))_(2)SO_(4)和NH_(3)·H_(2)O浸出可以有效脱附Fe≡Cd表面的Cd(Ⅱ)。脱附改性后材料的结构性质发生了明显改变,生成了大量吸附活性强的铁(羟基)氧化物,且—NH_(2)基团成功修饰在材料表面,为Cd(Ⅱ)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改性磁性材料(MFe)对Cd(Ⅱ)的吸附量较Fe^(0)(Q_(e)=23.5 mg/g)明显提升,达47.0 mg/g,且循环再生性能良好,可高效循环6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 改性铁基磁性材料 Cd(Ⅱ)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钟志刚 周贺鹏 +3 位作者 胡洁 张永兵 罗仙平 冯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6-81,共6页
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目前,该类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采用硫酸铵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提取过程中存在氨氮污染等问题。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技术的发展、沉淀法富集回收稀土技术的开发和萃取... 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元素,是我国优势战略矿产资源。目前,该类型矿石中的稀土主要采用硫酸铵浸出、碳酸氢铵沉淀的工艺提取,提取过程中存在氨氮污染等问题。从离子型稀土矿浸取技术的发展、沉淀法富集回收稀土技术的开发和萃取法富集回收低浓度稀土技术等3个角度总结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稀土提取各阶段的技术优势和局限,分析了无氨浸出剂的研发进展,阐述了沉淀法和萃取法富集回收稀土的技术现状,指明了研发新一代镁盐复合浸出剂、筛选和调配高效稀土沉淀剂及其配套浸取工艺,将是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技术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化学 氨浸出 沉淀法 萃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电镀污泥回收利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岳琦 刘三军 +2 位作者 姚文明 代江 焦芬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88,共3页
以某多年堆积的电镀污泥为原料,采用重选脱泥除杂、氨法浸出工艺回收其中的铜镍,探究了碳酸铵用量、氨水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氨水浓度15%、浸出时间120 min、碳酸铵用量100 g/t,液固比4∶1... 以某多年堆积的电镀污泥为原料,采用重选脱泥除杂、氨法浸出工艺回收其中的铜镍,探究了碳酸铵用量、氨水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对铜镍浸出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氨水浓度15%、浸出时间120 min、碳酸铵用量100 g/t,液固比4∶1,此时Cu平均浸出率为85.05%,Ni平均浸出率为83.45%,实现了对该电镀污泥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镍硫化物湿法冶金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勇 丁剑 +3 位作者 林洁媛 刘苏宁 李诺 孙宁磊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5期9-15,共7页
随着新型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批量生产,镍的需求将出现激增态势。湿法冶金技术在处理低品位、复杂难选的硫化镍矿或火法冶炼镍中间产品等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文中对氨体系加压浸出、酸体系加压浸出、氯化浸出、常压浸出及生... 随着新型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批量生产,镍的需求将出现激增态势。湿法冶金技术在处理低品位、复杂难选的硫化镍矿或火法冶炼镍中间产品等资源方面具有优势。文中对氨体系加压浸出、酸体系加压浸出、氯化浸出、常压浸出及生物浸出工艺分别从原料特性、工艺特征、过程化学、工业实践、研究现状等角度进行了分析。高镍锍酸体系加压浸出工艺在镍湿法冶炼中占有重要地位,工艺较为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氨体系加压浸出工艺在工艺方面仍有进步空间;含镍硫化物常压浸出和生物浸出工艺技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实际生产中,需要结合含镍硫化物资源特点、工艺适用性、市场产品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湿法冶炼提镍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镍 含镍硫化物 湿法冶金 体系加压 酸体系加压 氯化 常压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银转炉渣中回收铜的工艺研究
18
作者 韦健 陆永壮 +1 位作者 朱剑锋 陈伟松 《有色冶炼》 2002年第6期93-95,共3页
利用氨浸 -萃取 -电积工艺部分替代原火法工艺流程 ,可以较有效地把铜从铅锑主流程中分离出来 。
关键词 氨浸出 萃取 铜电解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ching behavior of zinc from crude zinc oxide dust in ammonia leaching 被引量:6
19
作者 JIANG Tao MENG Fei-yu +6 位作者 GAO Wei ZENG Yan SU Huan-huan LI Qian XU Bin YANG Yong-bin ZHONG Q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711-2723,共13页
Zinc extraction from crude zinc oxide(CZO)is beneficial to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seconda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 this paper,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leaching behavi... Zinc extraction from crude zinc oxide(CZO)is beneficial to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secondar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 this paper,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leaching behavior of CZO by using ammonia-ammonium carbonate solu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maximum leaching rate of zinc from CZO dust was 95.7%under the conditions of[Zn]T:[NH 3]T:[CO_(3)^(2−)]=1:7.00:1.75,liquid to solid ratio 5:1,leaching temperature 30℃ and leaching time 60 min.Compared with pure zinc oxide(PZO)leaching,the CZO leaching required longer time and more leaching agents,which is caused by the Cd^(2+),Pb^(2+) and other metal cationic impurities in CZO.The metal cationic impurities dissolved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and combined with ammonium to form complexes,consuming leaching agents and affecting zinc l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zinc oxide dust ammonia leaching leaching behavior metal cationic impur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low-grade nickeliferous laterite ore by reduction roasting-ammonia leaching method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胜利 郭学益 +1 位作者 石文堂 李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765-769,共5页
Nickel and cobalt were extracted from low-grade nickeliferous laterite ore using a reduction roasting-ammonia leaching method.The reduction roasting-ammonia leaching 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hiefly introduced,by which... Nickel and cobalt were extracted from low-grade nickeliferous laterite ore using a reduction roasting-ammonia leaching method.The reduction roasting-ammonia leaching 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hiefly introduced,by which fine coal was used as a reducta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are confirmed as follows:in reduction roasting process,the mass fraction of reductant in the ore is 10%,roasting time is 120 min,roasting temperature is 1 023-1 073 K;in ammonia leaching process,the liquid-to-solid ratio is 4:1(mL/g),leaching temperature is 313 K,leaching time is 120 min,and concentration ratio of NH3 to CO2 is 90 g/L:60 g/L.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leaching efficiencies of nickel and cobalt are 86.25% and 60.84%,respectively.Therefore,nickel and cobalt can be effectively reclaimed,and the leaching agent can be also recycled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normal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grade nickeliferous laterite ore nickel COBALT reduction roasting ammonia leaching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