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电晕加氨脱硫氨活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正浩 李劲 +2 位作者 廖敏夫 蒲路 闵登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0,62,共3页
脉冲电晕加氨脱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烟气净化技术。本文分析了该项技术存在氨泄漏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探讨了对氨进行活化以减少脉冲电晕加氨脱硫氨泄漏的方法及原理 。
关键词 氨活化 脉冲电晕加脱硫 烟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化浸出工艺从低品位氧化铜矿中回收铜 被引量:18
2
作者 尹才硚 蒋训雄 李新财 《有色金属》 CSCD 1996年第2期54-60,共7页
提出采用常压活化氨浸处理我国东川铜矿低品位难选氧化铜矿取代加压氨浸的新工艺。筛选出一种活化剂(ATB),构成NH3—ATB新氨浸体系、变加压浸出为常压浸出。系统地考察浸出过程诸因素对铜浸出的影响以及氨和ATB在工艺过... 提出采用常压活化氨浸处理我国东川铜矿低品位难选氧化铜矿取代加压氨浸的新工艺。筛选出一种活化剂(ATB),构成NH3—ATB新氨浸体系、变加压浸出为常压浸出。系统地考察浸出过程诸因素对铜浸出的影响以及氨和ATB在工艺过程中的行为及损失情况;提出常压活化氨浸的原则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矿 选矿 活化 常压活化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晕脱硫技术中的氨泄漏问题研究
3
作者 廖敏夫 蒲路 李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针对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硫技术中的氨泄漏问题,采用无声放电电晕和高压直流电晕对氨气在加入反应器前进行活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电晕放电对氨气进行活化处理可显著提高脱硫效率。
关键词 无声放电 脉冲电晕 氨活化 脱硫 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sodium laurate on the properties of sodium lauroyl glutamate
4
作者 Guofang Gao Yadan Feng +3 位作者 Ziwei Diao Yongqiang Sun Zhiyong Hu Hailin Zh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6-452,共7页
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sodium laurate(SL)on the properties of sodium lauroyl glutamate(SLG),such as surface activity,foam,wetting,emulsification,and resistance to hard water,has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 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sodium laurate(SL)on the properties of sodium lauroyl glutamate(SLG),such as surface activity,foam,wetting,emulsification,and resistance to hard water,has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of SLG was 0.30 mmol/L,and the surface tension at the cmc(γcmc)was 34.95 mN/m.With the increase of SL content,the efficiency of SLG solution in reducing the surface tension was decreased.When the SL content was increas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foaming ability and foam stability of SLG solutions.The increase of SL content improved both the emulsification and wettability of SLG,but reduced its water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lauroyl glutamate sodium laurate surface activity emulsification properties wetting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香香 陶倩云 +3 位作者 刘浩飞 袁阳 王明山 张高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以及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IR组采用线栓法...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以及与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通路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IR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IR损伤模型,电针组造模前连续5 d行电针刺激百会穴,假手术组仅暴露颈部血管。再灌注后24 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经典激活型(M1)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替代激活型(M2)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及STAT3蛋白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1标志物iNOS mRNA和M2标志物Arg-1 mRNA表达,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电针组mNSS、脑梗死体积、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STAT3、iNOS蛋白、iNOS mRNA、Arg-1蛋白、Arg-1 mRNA、TNF-α和IL-10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电针组mNSS、脑梗死体积、磷酸化JAK2/JAK2、磷酸化STAT3/STAT3、iNOS蛋白、iNOS mRNA、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1),Arg-1蛋白、Arg-1 mRNA、IL-10表达明显升高[2.0±0.2 vs 1.5±0.1,4.2±0.8 vs 3.1±0.3,(49.1±7.1)pg/mg vs(27.9±5.9)pg/mg,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促进脑IR后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抑制向M1极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电针 小神经胶质细胞 百会 酸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钱磊 崔久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0-853,857,共5页
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继性细胞治疗( 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 ,ACT),因其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和活化具有抗瘤活性的效应细胞,治疗副作用轻微等优点而在临床研究中... 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而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继性细胞治疗( Adoptive cellular therapy ,ACT),因其可在短时间内扩增和活化具有抗瘤活性的效应细胞,治疗副作用轻微等优点而在临床研究中备受关注。TIL、CIK、NK、NKT和γδT这些用于ACT的细胞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肿瘤抗原特异性强、亲和力好的免疫细胞来源困难、数量较少,以及杀瘤活性、体内持续时间未能达到临床应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ACT的发展[1]。于是,研究者尝试使用基因修饰T细胞来解决这个问题,用来修饰 T 细胞的基因有 TCR、CAR (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嵌合型抗原受体)、促进免疫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如IL-2、IL-15)等[2]。其中,嵌合型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 T 细胞(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s,CART)是以能编码单链抗体-共刺激分子-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的嵌合分子的融合基因修饰T细胞而产生的一种基因修饰T细胞。因其具有肿瘤抗原识别特异性强、亲和力高、非MHC限制性及可在体内外大量扩增的优点而受到较多的关注,本文将对 CART 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修饰 抗原受体 T细胞 嵌合型 免疫受体酪活化基序 肿瘤免疫治疗 receptor 抗原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5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伟 邓友金 漆安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6-169,共4页
CD4 5是免疫系统主要的跨膜酪氨酸磷酸酶 ,已经形成的共识认为 ,CD4 5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单一的起着正调节作用 ,促进了生命信号向细胞内的传播 .模型阐述了CD4 5在信号过程中的双重作用 ,为近期的的试验提供了理论解释 .
关键词 免疫受体酷活化基序 羧端Src激酶 CD45 T细胞 激活 免疫系统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增生与凋亡及长期学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发林 王彩红 +2 位作者 张彦华 郭佳佳 程慧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CC)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细胞增生与凋亡及长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CC组,每组16只;HIBD组及CC组经左颈总动脉结扎并缺氧制作HIBD模型,CC组在H... 目的研究枸橼酸咖啡因(CC)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神经细胞增生与凋亡及长期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CC组,每组16只;HIBD组及CC组经左颈总动脉结扎并缺氧制作HIBD模型,CC组在HI前、HI后0 min、24 h、48 h、72 h给予CC 2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HIBD组分别在同一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同时从生后10日龄起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标记新生细胞,剂量50 mg/kg,每12 h 1次,共5次。12日龄时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和海马CA1区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活化Caspase-3)的表达情况,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其余各组大鼠28日龄时行Y迷宫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结果三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均可见Brd U阳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38,P<0.01);HIBD组、CC组Brd U阳性细胞数均较假手术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均可见活化Caspase-3阳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77,P<0.01);CC组活化Caspase-3阳性细胞较HIBD组显著减少,但仍多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中均可见TUNEL阳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92,P<0.01),以HIBD组最多,假手术组最少,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Y迷宫实验结果,各组大鼠达标所需训练总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5,P<0.01),以HIBD组所需训练次数最多。24 h后正确反应率在三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24.99,P<0.01),以HIBD组大鼠正确反应率最低。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可以改善HIBD大鼠长期学习记忆力,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减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活化半胱酸天冬酸蛋白酶-3 大鼠 cleaved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滩病毒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细胞内相互作用
9
作者 牟丹蕾 王英鹏 +10 位作者 姜泓 王平忠 于旭 肖书渊 孙永涛 聂青和 王临旭 张岩 李新红 黄长形 白雪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9,215,共6页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HTNV)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方法:构建用于研究Syk和G1 ITAM样基序之间相互作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验证G1 ITAM样基序与Syk之间是否存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结果: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分...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HTNV)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方法:构建用于研究Syk和G1 ITAM样基序之间相互作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验证G1 ITAM样基序与Syk之间是否存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结果: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分析证实G1 ITAM样基序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而突变体分析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该基序中两个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的存在。结论:HTNV G1蛋白胞质区高度保守ITAM样基序在体外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G1蛋白ITAM样基序在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囊膜糖蛋白类 免疫受体酪活化基序 蛋白酪酸激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51调控早期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肥大的机制
10
作者 彭睿 周吉 +4 位作者 李天驹 孙艳 尹频 彭惠民 张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84-1589,共6页
目的:观察mi R-45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肾脏形态学影响,探讨mi R-451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4只7周龄雄性db/db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db/m小鼠依次分为未处理组、空质粒组、mi R-451组及对照组。... 目的:观察mi R-451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db/db小鼠肾脏形态学影响,探讨mi R-451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24只7周龄雄性db/db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db/m小鼠依次分为未处理组、空质粒组、mi R-451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法进行质粒注射处理2周后,光镜下观察肾小球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组织mi R-45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肾脏组织中mi R-451的靶基因酪氨酸-3单氧化酶/色氨酸单氧化酶活化蛋白(tyrosine3-monooxy-genase/tryptophan 5-monooxygenase activation protein,Ywhaz)及其相关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途径中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上游激酶MKK3(MAPK kin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7周龄db/db小鼠未处理组相比对照组出现高血糖且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增加,提示进入早期DN阶段,给予30 mg/(kg·d)质粒注射实验2周。光镜观察和肾小球直径测量发现,mi R-451处理组肾小球形态减小(P=0.000)。Real-time PCR检测显示mi R-451组小鼠肾脏组织中mi R-451的表达水平增高1.79倍(P=0.002),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mi R-451组较未处理组和空质粒组肾脏组织Ywhaz的表达受到下调,同时p38MAPK及上游激酶MKK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均=0.000)。结论:mi R-451可能通过直接靶向Ywhaz基因,调控MAPK途径中关键蛋白p38MAPK、MKK3的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球肥大,在DN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微小RNA 酸-3单氧化酶/色酸单氧化酶活化蛋白 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11a-3p抑制羊驼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佳晟 孙晓江 +6 位作者 胡帅鹏 姬凯元 刘博 刘学贤 杨姗姗 张俊珍 范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1-938,共8页
microRNA-411a-3p(miR-411a-3p)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差异表达,提示其可能在毛色形成中起调控作用。为证明miR-411a-3p在羊驼皮毛黑色素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及靶基因搜索,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miR-411a... microRNA-411a-3p(miR-411a-3p)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差异表达,提示其可能在毛色形成中起调控作用。为证明miR-411a-3p在羊驼皮毛黑色素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及靶基因搜索,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miR-411a-3p的靶基因,继而构建了含Igf1r mRNA 3'-UTR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报告基因转染结合报告酶活性测定证明,Igf1r是miR-411a-3p的靶基因。原位杂交显示,miR-411a-3p主要在羊驼黑色素细胞胞质中表达,提示其可能在黑色素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qRT-PCR揭示,棕色和黑色羊驼皮肤中miR-411a-3p表达量明显低于白色羊驼。qRT-PCR联合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在羊驼黑色素细胞过表达miR-411a-3p,伴随Igf1r下调,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依赖的毛色基因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p2)及黑色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上述结果提示,miR-411a-3p可通过靶向抑制Igf1r负调控羊驼黑色素黑色素合成。该结果将加深我们对羊驼毛色形成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11a-3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基因 mitf活化的酪酸酶基因 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kinetics of zinc by new extractant in ammoniacal system 被引量:3
12
作者 HUANG Ling HE Jing +3 位作者 CHEN Yong-ming YANG Sheng-hai JIN Sheng-ming TANG Mo-t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797-1804,共8页
The controlling step and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rate equation of zinc extraction from Zn(II)-NH3 solution by using a newly synthesized organic compound, 2-acetyl-3-oxo-dithiobutyric acid-myristyl ester as the zinc ... The controlling step and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rate equation of zinc extraction from Zn(II)-NH3 solution by using a newly synthesized organic compound, 2-acetyl-3-oxo-dithiobutyric acid-myristyl ester as the zinc extractant, were clarified. The effects of agitation speed, specific interfacial area, temperature, extractant concentration and Zn ion concentration on the extraction rate are studied in constant interfacial area c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on rate depends on interfacial chemical reaction and diffusion by using this new extraetant to extract zinc,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is extraction reaction is measured as 28.2 kJ/mol,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mixed-controlled reaction rate. The apparent reaction orders a and b are measured as 1 and 0.38, and the constant k0 is 138.70. So, when extraction conditions are controlled as [HR]=20%-50%, T=0-30℃, N=120-177 r/min and S=72.6-127.5 m-1, the solvent extraction reaction rate can be depicted as v/(mol . m-2 . s-1 ) = 138.7. exp( - 28 206/8.314T ). [Zn 2+ ]r ·[HR ]o0.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vent extraction ZINC 2-acetyl-3-oxo-dithiobutyric acid-myristyl ester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