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于氨水电解的自支撑Ni_(4)Cu_(1)Co_(x)/CC氨氧化电极研究
1
作者
张奎
赵云
+2 位作者
方达晖
周利
邵志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907,共7页
氨作为一种零碳能源载体,由于其较高的体积比能量和氢含量,被视为一种理想的氢载体。以氨作为燃料,通过电解的方式结合氨氧化反应,可以实现氨到氢的高效转化。以碳布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Ni_(4)Cu_(1)Co_(x)/CC一体化自支撑...
氨作为一种零碳能源载体,由于其较高的体积比能量和氢含量,被视为一种理想的氢载体。以氨作为燃料,通过电解的方式结合氨氧化反应,可以实现氨到氢的高效转化。以碳布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Ni_(4)Cu_(1)Co_(x)/CC一体化自支撑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物理表征证明了材料的合成,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和计时电流测试等电化学测试以及氨水电解池测试证明了Co的掺杂能够提高氨氧化性能,并在氨水电解池中测试了其电解氨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电氧化
氨水电解
镍铜钴
电催化
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t-Ir共沉积电位对电解氨水制氢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姚育栋
王中华
+4 位作者
林志彬
胡晓慧
陈锦
郑淞生
王兆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80-3788,共9页
为研究在线电解氨水为氢燃料电池供氢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共沉积法,在不同沉积条件下制备了PtIr催化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与计时安培法(I-t)结合电镜、XPS和XRD结构分析,研究了电极对氨水的电解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电位影响了合金...
为研究在线电解氨水为氢燃料电池供氢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共沉积法,在不同沉积条件下制备了PtIr催化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与计时安培法(I-t)结合电镜、XPS和XRD结构分析,研究了电极对氨水的电解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电位影响了合金催化剂的组成、晶型、晶粒尺寸等,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电极在氨催化过程中的性能。当沉积电位固定,电极上的催化剂负载量、氨水电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组成基本稳定。其中,-0.05 V(vs.SCE)沉积电位下制备的催化剂在氨的电解催化过程中持续性和稳定性好,催化剂的负载量和过电位也最低。利用电化学上电解氨和生成水电位上的差异,将氨电解为燃料电池供氢,在低电流密度下(<10 mA/cm^2)燃料电池为氨电解池提供能量的同时仍然有40%以上的额外功率用于其他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料
催化
氨水电解
制氢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于氨水电解的自支撑Ni_(4)Cu_(1)Co_(x)/CC氨氧化电极研究
1
作者
张奎
赵云
方达晖
周利
邵志刚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90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4002401)。
文摘
氨作为一种零碳能源载体,由于其较高的体积比能量和氢含量,被视为一种理想的氢载体。以氨作为燃料,通过电解的方式结合氨氧化反应,可以实现氨到氢的高效转化。以碳布为基底,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一系列Ni_(4)Cu_(1)Co_(x)/CC一体化自支撑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物理表征证明了材料的合成,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阻抗测试和计时电流测试等电化学测试以及氨水电解池测试证明了Co的掺杂能够提高氨氧化性能,并在氨水电解池中测试了其电解氨水性能。
关键词
氨电氧化
氨水电解
镍铜钴
电催化
氢
Keywords
ammonia electro-oxidation
ammonia electrolysis
nickel copper cobalt
electrocatalysis
hydrogen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t-Ir共沉积电位对电解氨水制氢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姚育栋
王中华
林志彬
胡晓慧
陈锦
郑淞生
王兆林
机构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780-378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875199)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H61010039)。
文摘
为研究在线电解氨水为氢燃料电池供氢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共沉积法,在不同沉积条件下制备了PtIr催化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与计时安培法(I-t)结合电镜、XPS和XRD结构分析,研究了电极对氨水的电解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电位影响了合金催化剂的组成、晶型、晶粒尺寸等,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电极在氨催化过程中的性能。当沉积电位固定,电极上的催化剂负载量、氨水电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组成基本稳定。其中,-0.05 V(vs.SCE)沉积电位下制备的催化剂在氨的电解催化过程中持续性和稳定性好,催化剂的负载量和过电位也最低。利用电化学上电解氨和生成水电位上的差异,将氨电解为燃料电池供氢,在低电流密度下(<10 mA/cm^2)燃料电池为氨电解池提供能量的同时仍然有40%以上的额外功率用于其他负载。
关键词
氨燃料
催化
氨水电解
制氢
可再生能源
Keywords
ammonia fuel
catalysis
ammonia electrolysis
hydrogen production
renewable energy
分类号
TQ028.8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于氨水电解的自支撑Ni_(4)Cu_(1)Co_(x)/CC氨氧化电极研究
张奎
赵云
方达晖
周利
邵志刚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t-Ir共沉积电位对电解氨水制氢的性能影响
姚育栋
王中华
林志彬
胡晓慧
陈锦
郑淞生
王兆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