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原地浸矿残留氨氮的淋洗去除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玉霞 邹志强 +4 位作者 吴青波 杨有威 谢心怡 潘家豪 王春英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160,共11页
江西省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素有“稀土王国”之称,其经原地浸矿的模式开采后,导致矿体中残留大量氨氮,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氨氮超标。以实验室柱淋洗模拟原位淋洗,探究去除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山原地浸矿后残留氨氮的可行性:... 江西省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素有“稀土王国”之称,其经原地浸矿的模式开采后,导致矿体中残留大量氨氮,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氨氮超标。以实验室柱淋洗模拟原位淋洗,探究去除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山原地浸矿后残留氨氮的可行性:以木质素磺酸钙(C_(20)H_(24)CaO_(10)S_(2))、硫酸镁(MgSO_(4))和清水为淋洗剂,考察氨氮淋洗效果;通过设置不同淋洗剂浓度和淋洗速度优化淋洗条件;筛选淋洗方式并分析其对土壤不同结合态氨氮、pH值、有机质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_(20)H_(24)CaO_(10)S_(2)和MgSO_(4)最佳淋洗浓度均为8 g/L;在1 mL/min的淋洗速度下,其对实际土壤中氨氮的淋出率分别为78.33%和92.16%,分别在第10个孔隙体积和第8个孔隙体积时低于15 mg/L的稀土尾水直接排放标准(DB 361016—2018);相较于清水淋洗,C_(20)H_(24)CaO_(10)S_(2)和MgSO_(4)主要淋洗脱除土壤中占比重较高的交换态氨氮;而C_(20)H_(24)CaO_(10)S_(2)淋洗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提升;经不同淋洗方式筛选,C_(20)H_(24)CaO_(10)S_(2)和MgSO_(4)浓度比为1∶1的复合淋洗剂能高效处理土壤氨氮、有效调节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有利于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土壤的氨氮治理以及矿山生态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原地浸矿土壤 氨氮淋洗 木质素磺酸钙 硫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