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满江红在不同氮浓度中对氮、磷的吸收效果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易厚燕
吴爱平
王华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
基金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基地水专项"湖滨带生物多样性恢复与缓冲带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2008ZX07105-004)
-
文摘
采用单一变量差减对比法,研究了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在氨氮、硝氮比例下的生长状况,同时检测满江红植物组织中氮含量的变化,以确定能促使满江红具最佳氮吸收效果的氨氮、硝氮浓度及比例。结果表明:不同氨氮与硝氮比例对满江红的生长存在差异,氮浓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满江红的生长,而氨氮更有利于满江红的吸收;满江红对水中的氮、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短时间内就能使水中氮、磷浓度迅速下降;植物组织中的氮、磷含量均随水中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水中较高的氮浓度可能会降低满江红的固氮作用。
-
关键词
满江红
氨氮和硝氮
固氮作用
-
Keywords
AzoUa imbricata
Ammonion and nitrate
Nitrogen fixation
-
分类号
Q945.79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农业主要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玉庆
张文贤
杨永红
李连杰
-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中心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299-301,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39007
50979076)
+3 种基金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地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11"工程师资队伍建设资助项目(SZTD-211-03
SZRC-211-02
SZRC-211-03)
-
文摘
[目的]研究地表水中农业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与迁移转化特征。[方法]通过在前郭灌区布置不同氮磷施用量及不同灌水量的田间试验,在不同位置提取水样,测定水样中的氨氮、硝氮、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结果]前郭灌区地表水中氨氮浓度呈现出单一峰值的变化趋势;水稻在整个生育阶段,硝氮浓度出现多个峰值的变化趋势;各级排水系统中的磷酸盐浓度呈现一致性的变化趋势;化学需氧量浓度变化过程和溶解氧浓度变化过程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可为区域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提供支持。
-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物
氨氮和硝氮
磷酸盐
化学需氧量
迁移转化
-
Keyword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ant
Ammonium nitrogen and niter nitrogen
Phosphate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Transportation and conversion
-
分类号
S181.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