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保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汪彩华
郑平
+1 位作者
蔡靖
陈婷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4-1482,共9页
厌氧条件下,采用了4℃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自然环境温度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4℃用NH4Cl代替(NH4)2SO4作为保藏基质3种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结果表明,4℃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的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最有效,但自...
厌氧条件下,采用了4℃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自然环境温度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4℃用NH4Cl代替(NH4)2SO4作为保藏基质3种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结果表明,4℃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的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最有效,但自然环境温度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的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最经济;在保藏试验的5个月内,3种保藏方法下的厌氧氨氧化活性均先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趋于稳定时的活性保留率分别为75.3%,66.3%和47.3%;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胞外多聚物不仅可维持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颗粒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使菌群聚集成团从而增大菌群密度以减少代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无外界颜色干扰时,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颜色由血红素c含量决定,且与活性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氨氧化菌混培物
温度
基质种类
保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氨氧化菌混培物在微量NO_2气氛下的氨代谢特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代钧
卢培利
+1 位作者
李小鹏
祖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用普通活性污泥经120d富集,得到氨氧化菌混培物,氨氧化菌浓度提高300倍.在NO2/O2混合气氛下进行氨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无分子氧时,氨氧化菌能以NO2为电子受体氧化氨,并产生NO;加入氧气后,氨氧化速率明显提高,最高速率[33(mol NH4+-N/(g M...
用普通活性污泥经120d富集,得到氨氧化菌混培物,氨氧化菌浓度提高300倍.在NO2/O2混合气氛下进行氨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无分子氧时,氨氧化菌能以NO2为电子受体氧化氨,并产生NO;加入氧气后,氨氧化速率明显提高,最高速率[33(mol NH4+-N/(g MLSS(h)]发生在混合气体中NO2和O2浓度分别为1.79(mol/L和9.38mmol/L时;在NO2浓度为0.89~1.79(mol/L范围内,O2能够强化基于NO2的氨氧化反应,当NO2浓度增大至6.71(mol/L时,氨氧化速率却降低.部分NO被O2氧化,使得反应器出口气体中NO2浓度高于进口.试验过程中产生约20%氮损失,这与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相互耦合产生气态含氮产物(N2、NO、N2O)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菌混培物
微量NO2
氨
氧化
厌氧
氨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保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汪彩华
郑平
蔡靖
陈婷婷
机构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北京天地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工程系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74-148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0110)
国家"863"项目(2009ZZ06311)
文摘
厌氧条件下,采用了4℃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自然环境温度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4℃用NH4Cl代替(NH4)2SO4作为保藏基质3种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结果表明,4℃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的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最有效,但自然环境温度以(NH4)2SO4为保藏基质的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最经济;在保藏试验的5个月内,3种保藏方法下的厌氧氨氧化活性均先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趋于稳定时的活性保留率分别为75.3%,66.3%和47.3%;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胞外多聚物不仅可维持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颗粒结构的稳定性,还可使菌群聚集成团从而增大菌群密度以减少代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无外界颜色干扰时,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颜色由血红素c含量决定,且与活性直接相关.
关键词
厌氧
氨氧化菌混培物
温度
基质种类
保藏性能
Keywords
ANAMMOXbacteria
temperature
matrix type
preserva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氨氧化菌混培物在微量NO_2气氛下的氨代谢特性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代钧
卢培利
李小鹏
祖波
机构
重庆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94)
文摘
用普通活性污泥经120d富集,得到氨氧化菌混培物,氨氧化菌浓度提高300倍.在NO2/O2混合气氛下进行氨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无分子氧时,氨氧化菌能以NO2为电子受体氧化氨,并产生NO;加入氧气后,氨氧化速率明显提高,最高速率[33(mol NH4+-N/(g MLSS(h)]发生在混合气体中NO2和O2浓度分别为1.79(mol/L和9.38mmol/L时;在NO2浓度为0.89~1.79(mol/L范围内,O2能够强化基于NO2的氨氧化反应,当NO2浓度增大至6.71(mol/L时,氨氧化速率却降低.部分NO被O2氧化,使得反应器出口气体中NO2浓度高于进口.试验过程中产生约20%氮损失,这与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相互耦合产生气态含氮产物(N2、NO、N2O)有关.
关键词
氨氧化菌混培物
微量NO2
氨
氧化
厌氧
氨
氧化
Keywords
mixed ammonia oxidizer culture
trace NO2
ammonia oxidation
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保藏方法的研究
汪彩华
郑平
蔡靖
陈婷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氨氧化菌混培物在微量NO_2气氛下的氨代谢特性
张代钧
卢培利
李小鹏
祖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