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D-FISH研究食细菌线虫对氨氧化细菌(AOB)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海峰 李大明 +5 位作者 陈小云 刘满强 郑金伟 焦加国 胡锋 李辉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5413-5421,共9页
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取食与反馈之间的关系是土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接种原位的食细菌线虫和微生物群落模拟土壤真实环境,采用CARD-FISH方法来观察食细菌线虫的不同取食密度下,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数量... 土壤动物与微生物的取食与反馈之间的关系是土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接种原位的食细菌线虫和微生物群落模拟土壤真实环境,采用CARD-FISH方法来观察食细菌线虫的不同取食密度下,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数量的动态变化,以揭示土壤食细菌线虫对AOB数量的影响及AOB的反馈强度。结果表明:与单独接种细菌的处理(SB)相比,接种食细菌线虫显著地增加了土壤中AOB的数量,3个不同线虫接种密度处理中AOB数量表现为接种20条g-1干土的处理(SBN20)>接种10条g-1干土的处理(SBN10)>接种40条g-1干土的处理(SBN40)。由于过度取食,SBN40处理中AOB的数量在培养了14d后低于SB处理,且在第28天时显著低于SB处理。接种食细菌线虫显著增加了土壤中NH4+-N和NO3-N的含量,表明食细菌线虫促进了N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矿化作用增强使得硝化作用的底物NH4+-N显著增加可能是AOB数量显著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FISH 氧化细菌数量(aob) 细菌线虫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T脱氮除磷系统中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氨氧化细菌(AOB)的菌群结构及组成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敏 曾薇 +1 位作者 李博晓 王向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1-247,共7页
采用MUCT(Modifie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艺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控制溶解氧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手段实现短程硝化,并在短程硝化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分别采用功能基因ppk1和amo A作为遗传标记对MUC... 采用MUCT(Modified University of Cape Town)工艺处理低C/N实际生活污水,通过控制溶解氧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等手段实现短程硝化,并在短程硝化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分别采用功能基因ppk1和amo A作为遗传标记对MUCT工艺短程阶段的聚磷菌(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氨氧化细菌(AOB)的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ppk1功能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MUCT工艺中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分支具有多样化,共包含IID、IIC、IIF 3个进化枝。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以TypeⅡ型为主,其中分支Acc-IID占克隆文库的94.3%,是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中的优势菌属。证实了在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条件下,Acc-IID为除磷的主要承担者。分支Acc-IIF的出现可能与反应系统保持较高温度有关。amo 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AOB序列属于Nitrosomonas europaea lineage。通过低溶解氧和短HRT建立的短程是N.europaea lineage成为AOB中优势菌属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短程反硝化条件下MUCT反应器中的优势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AOB分别为IID和N.europaea lineage,其丰度和菌群结构是影响污水生物除磷和硝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MUCT ppk1 AMOA 氧化细菌(aob) 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堆肥高温期氨氧化古菌与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志远 晏磊 +3 位作者 王彦杰 林匡飞 李辉 王伟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7-22,42,共7页
堆肥化过程中,氨氧化微生物对堆肥原料的氮素转化和氮损失影响重大。为了分析牛粪堆肥高温期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以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为标记,分析了牛粪堆肥高温阶段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 堆肥化过程中,氨氧化微生物对堆肥原料的氮素转化和氮损失影响重大。为了分析牛粪堆肥高温期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以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为标记,分析了牛粪堆肥高温阶段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在AOB类群中,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克隆子数量分别占整个克隆文库的59.3%和40.7%,它们是堆肥高温期的优势氨氧化细菌,但是Nitrosomonas的数量比Nitrosospira更占优势。在AOA群落中,soil/sediment菌群占据绝对数量优势,其克隆子数量占AOA文库的94.2%,sea/sediment菌群仅占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AMOA基因 氧化古菌(AOA) 氧化细菌(a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好氧氨氧化和甲烷氧化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潘红 李江叶 +4 位作者 冯浩杰 娄燕宏 杨全刚 王会 诸葛玉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7,共7页
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硝化和甲烷氧化的研究意义、氨氧化和甲烷氧化的功能微生物演替规律,以及二者交互作用机制三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土壤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研究的科学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从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硝化和甲烷氧化的研究意义、氨氧化和甲烷氧化的功能微生物演替规律,以及二者交互作用机制三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进一步阐述了土壤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研究的科学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未来研究应充分利用学科交叉,结合宏观结果和土壤微观动态过程,揭示土壤中不可培养微生物代谢能力及其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对土壤生态过程的预测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甲烷氧化 交互作用 氧化细菌(aob) 氧化古菌(AOA) 甲烷氧化菌(M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任灵玲 李秀玲 刘灵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9,共9页
为了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种群结构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化学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针对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区不同施肥方式(不施肥... 为了研究长期定位施肥对棕壤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种群结构多样性和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化学分析、荧光定量PCR(q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针对沈阳农业大学试验区不同施肥方式(不施肥、低量无机氮肥、高量无机氮肥、无机氮肥与有机肥配施)下不同土壤深度(0~20 cm、20~40 cm、40~6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AOB丰度及种群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AOB种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肥相比,施肥会降低土壤pH,增加土壤铵态氮(70.5%~939.21%)和硝态氮(253.20%~625.48%)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pH升高,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除低量无机氮肥处理外,多呈降低趋势。土壤增施氮肥可提高AOB丰度,降低总细菌丰度。其中,0~20 cm土层中AOB丰度较高,且高量无机氮肥处理的AOB数量最高,为9.65×10~5拷贝数·g^(-1)(干土)。DGGE图谱分析显示,不同处理下,AOB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各多样性指数均在表层(0~20 cm)最高,增施氮肥则显著降低AOB的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4个施肥处理中,高量无机氮肥处理聚为一类,其他处理则因土壤深度不同而异;3个土壤深度中,除不施肥处理外,所有施肥处理均表现为0~20 cm、20~40 cm土层发生聚类,40~60 cm则明显与其他两层分开。冗余梯度分析(RDA)显示,硝态氮(P=0.027)是造成影响AOB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定位施肥土壤AOB的数量和群落结构多样性受施肥方式显著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与无机氮肥相比,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有助于改善土壤pH,维持不同土壤深度下AOB群落结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壤 施肥方式 氮肥 氧化细菌(aob) 群落结构 土壤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氧化塘周边地下水氨氧化细菌分布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6
作者 任娟 张磊 +2 位作者 曾令藻 吴劳生 施加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9-597,共9页
为了研究畜禽养殖场的废水氧化塘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我们通过在海盐县某养猪场氧化塘周边区域布井,采集相应点位的地下水,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和水质理... 为了研究畜禽养殖场的废水氧化塘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我们通过在海盐县某养猪场氧化塘周边区域布井,采集相应点位的地下水,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和水质理化性质分析手段,研究氧化塘周边相应位点地下水中的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丰度和水质情况,并结合相关系数,探究AOB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应位点的地下水中AOB的丰度与相应地下水中氨氮、硝氮和总氮的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特别是AOB丰度与硝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同时也发现AOB丰度受pH影响,当pH>7.8时,AOB丰度较大,但AOB丰度和pH线性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氧化细菌(aob) 环境因子 Pearson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加氮肥及氧化钙调节对酸性土壤硝化作用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苗苗 王伯仁 +2 位作者 李冬初 贺纪正 张丽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362-6370,共9页
以长期施加氮肥及添加氧化钙调节的酸性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PCR和DGGE技术,探讨了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及硝化作用对不同施肥处理及氧化钙调节的响应。长期施化学氮肥导致酸性土壤p H(KCl)值(3.35—3.47)和硝化潜势(0.02—0.14μg NO-2-... 以长期施加氮肥及添加氧化钙调节的酸性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PCR和DGGE技术,探讨了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及硝化作用对不同施肥处理及氧化钙调节的响应。长期施化学氮肥导致酸性土壤p H(KCl)值(3.35—3.47)和硝化潜势(0.02—0.14μg NO-2-N g-1土壤h-1)进一步降低,而添加Ca O后土壤酸化得以缓解(p H值4.10—4.46),土壤硝化潜势(0.22—0.34μg NO-2-N g-1土h-1)显著增加。同时,添加Ca O处理对氨氧化古菌(AOA)的群落结构无明显影响,但明显提高了各施肥处理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多样性,加Ca O处理的土壤中,AOA的数量降低而AOB的数量增加。这些结果表明虽然酸性土壤中AOA在数量和活性上占主导优势,AOB在功能上冗余,但当添加Ca O后,AOA和AOB对环境变化迅速作出响应,并根据其不同的生态位需求重新分配优势地位,二者交替作用共同驱动酸性土壤硝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氧化钙调节 硝化作用 氧化古菌(AOA) 氧化细菌(a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区内重金属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洪晨 邢奕 +1 位作者 司艳晓 李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2-1221,共10页
以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矿区内不同采样点的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土样中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1... 以密云水库上游某铁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矿区内不同采样点的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土样中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01×107~1.08×109copies/g干土和8.65×107~2.69×109copies/g 干土.重金属含量与氨氧化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内重金属污染改变了土壤中的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结构.Cu污染对AOA的数量起到了显著抑制作用(r=-0.653*, P〈0.05),但是对AOB则没有明显作用;Zn污染对尾矿库区域土壤的AOA/AOB比值影响显著(r=-0.606*, P〈0.05);Cd污染改变了AOB的种群分布,降低了AOB 的多样性水平.土壤中 Cr 长期干扰并没有改变氨氧化微生物的数量和结构,但是明显得抑制了氨氧化速率,表明重金属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区 氧化古菌(AOA) 氧化细菌(aob) ARCHAEA (AOA)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蚕闭合循环式养殖系统中细菌的数量及其代谢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悦欣 邵华 +3 位作者 周一兵 刘长发 李强 谭宏亮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80,共7页
将双齿围沙蚕Perineries aibuhitensisG rube放养在闭合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了两轮试验。第一轮试验,沙蚕的放养密度为1049条/m2,设投饵量分别为其体重的20%和10%,记为A、B组。当生物膜成熟后,从A、B系统中分离纯化获得15株细菌,测得异... 将双齿围沙蚕Perineries aibuhitensisG rube放养在闭合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了两轮试验。第一轮试验,沙蚕的放养密度为1049条/m2,设投饵量分别为其体重的20%和10%,记为A、B组。当生物膜成熟后,从A、B系统中分离纯化获得15株细菌,测得异养细菌纯菌株(8株)的耗氧速率为(10.88±0.73)^(114.98±50.62)g O2/(mg蛋白.d),其中H3菌株的活性最高,为(114.98±50.62)g O2/(mg蛋白.d);氨化细菌纯菌株(7株)的氨化速率为(0.76±0.57)^(1.47±1.09)g N/(mg蛋白.d),各菌株活性接近。同时对生物膜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其细菌形态较为多样。第二轮试验,设置沙蚕的放养密度为833、641条/m2,投饵量为其体重的5%,分别记为C、D组。用PC、MPN测定了C、D养殖系统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和成熟后异养细菌、氨化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数量变化,同时测定了其代谢活性。结果表明,系统中生物膜形成期间,细菌数量不断增加,异养细菌数量级由105增加到107,氨化细菌数量级C系统由106增加到108,D系统由104增加到106,成熟后细菌数量基本保持稳定。氨氧化细菌数量成熟期间逐渐增加,达到最高值后,随距离投饵时间的延长,又有所下降。异养细菌的耗氧速率、氨化细菌的氨化速率与其数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底物浓度、温度和pH对氨化细菌的代谢活性有明显的影响,当蛋白胨浓度从100 mg/L增加到2000mg/L,温度由10℃增加到35℃,pH由6.5增加到pH 8.5时,氨化细菌的氨化速率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 循环养殖系统 异养细菌 细菌 氧化细菌 数量变化 代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FLP分析DO对附积床系统中AOB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岩 朱敏 +5 位作者 刘焕光 孙凤侠 甘志明 陈敬 史杨 谢杭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87-2393,共7页
为了解析DO浓度对附积床反应器脱氮系统中COD、NH^4+-N、TN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对氨氧化菌群(AOB)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DO分别为1.0~2.0,2.0~3.0,3.0~4.0mg/L时COD、NH^4+-N、TN去除效率,并采用针对AOB功能基因氨单加氧酶(... 为了解析DO浓度对附积床反应器脱氮系统中COD、NH^4+-N、TN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对氨氧化菌群(AOB)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DO分别为1.0~2.0,2.0~3.0,3.0~4.0mg/L时COD、NH^4+-N、TN去除效率,并采用针对AOB功能基因氨单加氧酶(amoA)的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FLP)分析了三组DO浓度下反应器中AOB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DO条件下,系统均取得较高的COD和NH^4+-N的去除效果, NH^4+-N的去除效率随着DO的增加而提高.不同DO浓度下反应器生物膜上AOB菌群多样性丰富,且与DO对AOB菌群的多样性影响较小相比,DO对AOB的菌群结构及种类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细菌(aob) AMOA基因 RFLP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系统中硝化菌的菌群结构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32
11
作者 曾薇 张丽敏 +3 位作者 王安其 张洁 彭永臻 段俊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57-3265,共9页
研究分析了4种不同工艺类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的丰度及菌群结构.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4种工艺中AOB菌群的丰度范围为8.56×106~4.46×107cells/g MLSS;NOB菌群的丰度为3.37×108... 研究分析了4种不同工艺类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的丰度及菌群结构.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4种工艺中AOB菌群的丰度范围为8.56×106~4.46×107cells/g MLSS;NOB菌群的丰度为3.37×108~1.53×109cells/g MLSS.每个工艺中Nitrospira都是优势NOB,占NOB菌群的88%以上.A2O工艺冬季AOB和Nitrospira丰度比夏季均有所降低,这是导致冬季生物脱氮效果变差的主要原因.基于amo A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序列属于Nitrosomonas,其中Nitrosomonas oligotropha cluster占克隆文库的60.1%,是AOB种群中的优势菌属,Nitrosomonas-like cluster和Nitrosomonas europaea cluster次之,分别占克隆文库的29.6%和9.1%.N.europaea cluster只在A2O工艺中出现,且在A2O工艺夏季污泥样品克隆文库中达到44.7%.低DO运行使N.europaea cluster成为优势AOB是A2O工艺夏季出现较高亚硝酸盐积累率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证实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优势AOB和NOB分别为Nitrosomonas和Nitrospira,硝化菌群占总菌群的1%~7%,其丰度、相对含量和菌群结构是影响硝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细菌(aob)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 城市污水处理厂(WWTPs) 实时定量PCR(QPCR) AMO 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典型旱地小麦土壤amoA基因的PCR-RFLP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旭华 史荣久 +3 位作者 李慧 郑佳 王元芬 徐慧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1期49-55,共7页
通过构建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氨氧化酶基因亚基A(amoA)克隆文库,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分析了华北地区典型早地冬小麦土壤中amoA基因的多样性。采用... 通过构建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氨氧化酶基因亚基A(amoA)克隆文库,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分析了华北地区典型早地冬小麦土壤中amoA基因的多样性。采用MspI和Afa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amoA基因克隆文库中阳性克隆子进行双酶切后,共得到了18个氨氧化细菌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a Units,OTUs)和10个氨氧化古菌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a Units,OTUs),其文库覆盖率分别达到92.9%和88.3%。氨氧化细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氨氧化古菌。通过对文库中amoA细菌测序分析,所有的序列都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3。而在氨氧化古菌中存在着一个绝对优势种群,它占到克隆文库的80%,测序分析的结果表明,氨氧化古菌属于不可培养的泉古菌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A克隆文库 RFLP分析 氧化细菌(aob) 氧化古菌(A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年限对大棚蔬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阳 王奇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7-576,共10页
利用常规理化分析、微生物培养方法及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PCR-DGGE手段分析了瑞安市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蔬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探讨长期大棚设施栽培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 利用常规理化分析、微生物培养方法及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PCR-DGGE手段分析了瑞安市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蔬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探讨长期大棚设施栽培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大棚蔬菜地土壤全盐量及pH显著升高,土壤有机质显著下降;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多样性、群落和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土壤中总细菌的遗传功能多样性未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但氨氧化细菌(AOB)优势种群发生了显著改变,且多样性从丰富变为较单一;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受施肥、植被及土壤pH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当大棚种植年限足够长时其多样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蔬菜地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aob(氧化细菌) AOA(氧化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磺胺草醚及其降解菌对大豆生长及生物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聪 陈未 +4 位作者 高岩 施曼 李江叶 刘丽珠 陈金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60-2668,共9页
从生长于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大豆根瘤中筛选出的Sinorhizobium sp.W16菌株,能高效降解氟磺胺草醚并能缓解氟磺胺草醚的生物负效应。以大豆(苏C1008)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探究Sinorhizobium sp.W16对大豆生长、氮累积量、根瘤固氮... 从生长于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大豆根瘤中筛选出的Sinorhizobium sp.W16菌株,能高效降解氟磺胺草醚并能缓解氟磺胺草醚的生物负效应。以大豆(苏C1008)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探究Sinorhizobium sp.W16对大豆生长、氮累积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及根际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氟磺胺草醚的施用量(以有效成分计)超过450 g·hm^(-2)时显著降低了大豆生物量,抑制了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降低了土壤固氮细菌(nifH)、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基因丰度,限制了植物-根际系统的生物固氮及有机氮素转化;接种Sinorhizobium sp.W16降解菌显著提高土壤中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至81.97%,且显著提高了大豆根瘤干质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土壤nifH基因丰度,增强了大豆的固氮作用,同时刺激了脲酶活性,提升土壤AOA和AOB的基因丰度,增加了土壤有效氮素的供应,从而使大豆植株氮含量提高了15.85%~24.93%。研究表明,氟磺胺草醚的施用抑制了大豆-根际系统的生物固氮作用,但接种Sinorhizobium sp.W16降解菌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氟磺胺草醚的残留量、缓解氟磺胺草醚对大豆的持续药害,还增强了植物-根际系统中生物固氮能力、土壤有效氮素供应及大豆的氮素累积,对修复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增强大豆固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磺胺草醚 大豆 根瘤菌 生物固氮 氧化古菌(AOA) 氧化细菌(a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采出水生化处理的微生物构效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三宝 尚红超 +2 位作者 李春红 李慧宇 商剑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5081-5088,共8页
为了探究高盐、高重铬酸盐法化学需氧量(COD_(cr))、高氨氮采出水生化处理的关键功能菌群及代谢机理,在生产规模缺氧/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anoxic/oxic pond-membrane bioreactor,A/O-MBR),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 为了探究高盐、高重铬酸盐法化学需氧量(COD_(cr))、高氨氮采出水生化处理的关键功能菌群及代谢机理,在生产规模缺氧/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anoxic/oxic pond-membrane bioreactor,A/O-MBR),使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方法,检测了细菌、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的组成和含量。A/O-MBR出水分析结果显示COD_(cr)平均211 mg/L,去除率72.7%;氨氮分为低/高去除率(LS/HS)两个阶段,去除率分别为5.7%和70.8%。氨氮全部氧化为亚硝酸根;但亚硝酸根没有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根,而是部分通过反硝化转化为氮气。细菌组成揭示关键功能菌群:涉及CODcr去除的主要有林杆菌(Limnobacter)、陶厄氏菌(Thauera)、伯克氏菌(Burkholderia)、水微菌(Aquamicrobium)、藤黄单胞菌(Luteimonas)、砂单胞菌(Arenimonas),涉及反硝化的主要有斯塔普氏菌(Stappia)、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和噬甲基菌(Methylophaga)。AOB优势菌是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占比高达96.6%。AOA主要有亚硝化球菌(Nitrososphaera)、亚硝化短小杆菌(Nitrosopumilus)和Nitrosocosmicus,均率属于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LS和HS样品细菌含量为2.83×10^(9)~4.01×10^(9)拷贝/g污泥,细菌丰富是高效生化处理的基础;AOB含量分别为7.27×10^(7)~8.47×10^(7)拷贝/g污泥和6.79×10^(8)~17.2×10^(8)拷贝/g污泥,差异显著,是氨氮去除率差异的决定因素;AOA含量为4.06×10^(4)~8.88×10^(4)拷贝/g污泥,均极低,揭示其不是氨氮去除的关键菌群。这些发现可为提高含硫气田高含盐采出水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A/O-MBR) 高盐采出水 细菌 氧化细菌(aob) 氧化古菌(A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