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S-1催化的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亚权 潘明 +4 位作者 吴成田 米镇涛 吴巍 闵恩泽 傅送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0-23,共4页
环己酮氨氧化反应是己内酰胺生产的绿色化学过程。催化剂的稳定性是该过程工业化的关键之一。本文考察了温度、溶剂、催化剂的加入量以及过氧化氢的加入方式等对TS - 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条件。为了研究反应... 环己酮氨氧化反应是己内酰胺生产的绿色化学过程。催化剂的稳定性是该过程工业化的关键之一。本文考察了温度、溶剂、催化剂的加入量以及过氧化氢的加入方式等对TS - 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影响 ,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条件。为了研究反应介质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在比较苛刻的条件下、有无有机溶剂下对催化剂进行了氨处理。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介质对催化剂的粒径、结晶度、活性中心结构等具有破坏作用 ,而有机溶剂有效地限制了这些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氨氧化反应 环己酮肟 有机溶剂 催化剂 己内酰胺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对高负荷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建伟 郑平 +1 位作者 唐崇俭 余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0-324,共5页
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ANAMMOX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需与短程硝化(SHARON)联合应用。SHARON是一个产酸反应,而ANAMMOX是一个嗜碱反应,后者会受前者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低进水pH冲击... 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ANAMMOX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需与短程硝化(SHARON)联合应用。SHARON是一个产酸反应,而ANAMMOX是一个嗜碱反应,后者会受前者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低进水pH冲击对高负荷(总氮负荷9.3~27.7kg·(m3·d)-1)ANAMMOX反应器效能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总氮负荷可削弱低进水pH冲击的影响,设置回流也可缓解低进水pH冲击所致的负面效应。低进水pH冲击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效能的影响主要来自低pH与游离亚硝酸毒性的双重抑制,其中低pH的直接作用对反应器效能的影响更大。低进水pH冲击所致的反应器效能恶化可采用停车自然恢复、清水冲洗恢复和外加碱液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反应 pH冲击 失稳机理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张少辉 郑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6-500,共5页
研究了以自养型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先培养自养型反硝化生物膜,再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方法,可在110d内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应器的容积总氮负荷为0.145kg/(m3d),NH4+-N和NO2--N去除率分别... 研究了以自养型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先培养自养型反硝化生物膜,再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方法,可在110d内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应器的容积总氮负荷为0.145kg/(m3d),NH4+-N和NO2--N去除率分别为98.59%和99.08%.启动初期,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出水pH值低于进水pH值,随启动过程的推进,进出水pH值趋向一致.稳态运行时,反应器内呈碱性,NH4+-N去除量、NO2--N去除量和NO3--N生成量的比值为1:1.01:0.19.启动过程中,NH4+-N去除量与NO2--N去除量、NO3--N生成量之间的比值,以及反应器内pH值和污泥颜色的变化,可以指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反硝化生物膜 厌氧氨氧化反应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小永 杨兰英 刁锡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6-29,共4页
介绍了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的载体、活性组分和制备方法 ,以及国内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研制情况。
关键词 氨氧化反应 催化剂 芳香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载体生物膜细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银华 马悦欣 +2 位作者 刘长发 朱学惠 朱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0-506,共7页
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 采用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1055F/1392R-GC获得的PCR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了两个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两个反应器在不同运行时间其细菌种群多样性有一定差异。DGGE优势条带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载体生物膜上的细菌类群主要是陶厄氏菌属Thauera、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外硫红螺旋菌科Ectothiorho-dospiraceae、酸杆菌门Chloroflexi、绿弯菌门Acidobacteria及不可培养细菌。当反应器运行208 d时,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维持较高水平,两者去除率之比为1.1,表明反应器内发生了厌氧氨氧化反应。针对厌氧氨氧化细菌16S rRNA基因引物Pla46F/Amx368R-GC获得的PCR产物,采用DGGE技术对载体生物膜上的厌氧氨氧化细菌进行了检测。DGGE优势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器中富集得到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别与Planctomycete KSU-1、Candidatus Jettenia asiatica的相似性均为96%,可以认为它们是反应器内起厌氧氨氧化作用的主要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反应 生物膜 PCR—DGGE 细菌多样性 厌氧氧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浓度强制振荡下的丙烯氨氧化反应过程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丰秋 魏小明 +1 位作者 戴擎镰 吕德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45-850,共6页
自从70年代初有学者对催化反应过程的强制振荡操作进行实验研究以来,人们已越来越注意到,对于某些催化反应过程,采用合适的强制周期振荡操作条件比相应的稳态操作产生更优的反应效果,尤其是一些催化氧化反应过程,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者... 自从70年代初有学者对催化反应过程的强制振荡操作进行实验研究以来,人们已越来越注意到,对于某些催化反应过程,采用合适的强制周期振荡操作条件比相应的稳态操作产生更优的反应效果,尤其是一些催化氧化反应过程,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在一定强制振荡周期及振幅操作下能显著提高反应速率(转化率)、主产物的选择性及收率。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浓度 强制周期振荡 丙烯 氨氧化反应 反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载体的扩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小永 杨兰英 刁锡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3-26,共4页
研究了硅胶和氧化铝不同的扩孔方法 ,以其为载体制备氨氧化反应催化剂 ,并考察其催化性能。指出芳烃氨氧化反应催化剂载体应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较大的孔径 。
关键词 氨氧化反应 催化剂 载体 孔径 芳烃 扩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最佳运行工艺摸索
8
作者 郝建安 张爱君 +5 位作者 杨波 姜天翔 张秀芝 张晓青 张雨山 王静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63-67,共5页
从渤海湾滩涂地区采集泥水样品,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特异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选取可以扩增出特征条带的样品构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容积为18L。当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从7d延长到14d时,反应器启动成功。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最佳条件为:水... 从渤海湾滩涂地区采集泥水样品,通过厌氧氨氧化反应特异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选取可以扩增出特征条带的样品构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容积为18L。当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从7d延长到14d时,反应器启动成功。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最佳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7~21d、盐度35‰~50‰、进水总氮负荷变化值小于20%、温度20~35℃、pH值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厌氧氨氧化反应 启动 运行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方法制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蔡芳菲 王树林 周继承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5年第11期29-30,32,共3页
用无机方法合成了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并优化了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无 机催化剂可以取代有机催化剂。物料比、溶剂以及温度都对氨氧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其优化的反应条件:NH3酮摩尔 比为2.00,H2O2酮摩尔比为1... 用无机方法合成了钛硅分子筛催化剂TS-1,并优化了TS-1催化环己酮氨氧化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无 机催化剂可以取代有机催化剂。物料比、溶剂以及温度都对氨氧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其优化的反应条件:NH3酮摩尔 比为2.00,H2O2酮摩尔比为1.50,溶剂用蒸馏水且H2O酮摩尔比为7.5,反应温度为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i 环己酮 氨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厌氧氨氧化SBR亚硝化反应器快速启动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亚峰 苏雷 +1 位作者 陈文通 王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9-576,共8页
目的研究匹配厌氧氨氧化的SBR亚硝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影响因子,寻求快速稳定的工艺启动条件.方法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中,对不同因素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态氮累积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N-(1-萘基)... 目的研究匹配厌氧氨氧化的SBR亚硝化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影响因子,寻求快速稳定的工艺启动条件.方法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中,对不同因素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态氮累积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检测NH^+_4-N和NO^-_2-N的变化情况.结果曝气30 min/停曝30 min的间歇曝气方式进行曝气,控制温度在32℃左右,调节pH值在7.5~8.0,减少碳源的投加量有利于SBR亚硝化反应器的启动.结论间歇曝气、pH值和碳源投加量的适宜条件有助于匹配厌氧氨氧化SBR亚硝化反应器快速启动,还具有节能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厌氧氧化的亚硝化反应 影响因子 氮去除率 亚硝态氮累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动态膜过滤特性及膜清洗策略优化
11
作者 石浩前 于江华 +3 位作者 刘长青 孙东晓 董志强 朱奕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2,共6页
厌氧氨氧化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能够高效富集厌氧氨氧化菌,较好克服了厌氧氨氧化污泥富集的困难,但仍缺乏对DMBR动态膜过滤特性及膜清洗方式的研究。本研究考察了动态膜有机组分及其对膜过滤特性的影响... 厌氧氨氧化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能够高效富集厌氧氨氧化菌,较好克服了厌氧氨氧化污泥富集的困难,但仍缺乏对DMBR动态膜过滤特性及膜清洗方式的研究。本研究考察了动态膜有机组分及其对膜过滤特性的影响,以及基于动态膜的物化性质探究了物理性与化学性膜清洗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DMBR动态膜中陆源性腐殖质和类血红素类物质与膜阻力呈显著正相关,为关键的膜污染成分;0.5%NaClO溶液浸泡3 h呈现最佳清洗效果,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达98.2%,且能有效去除陆源性腐殖质和类血红素类物质。通过解析动态膜有机组分明确关键膜污染成分并优化膜清洗方式,为解决DMBR工程应用中膜污染控制与清洗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氧化动态膜生物反应 膜过滤特性 膜清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铜双金属催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氨为氮气(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萌萌 曹毅 +3 位作者 兰丽 邹莎 房志涛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00-2306,共7页
固定铜铁的总质量不变,采用共浸渍法制备铜铁双金属催化剂.为了更好地了解催化剂的性质,分别用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 固定铜铁的总质量不变,采用共浸渍法制备铜铁双金属催化剂.为了更好地了解催化剂的性质,分别用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在100000 h-1空速下,铜铁双金属催化剂呈现出好的活性和氮气选择性.在低温区,随着铜含量的增加,活性和氮气的选择性增加,然而在高温区氮气的选择性直接和铁的含量相关.其中催化剂Fe0.25Cu0.75/ZSM-5,在350°C氨的转化率达到最高,在300°C氮气的选择性上升到97%.Fe0.75Cu0.25/ZSM-5在500°C有很高的氮气选择性甚至可以达到98%.并且所有的催化剂均产生很少的N2O副产物.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的酸量和铜物种的含量可以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并且高的还原能力和铁含量有助于高温氮气选择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氨氧化反应 N2选择性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制备PtIr合金气凝胶及其高效电催化氨氧化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祥松 刘业通 +4 位作者 王永瑛 武子瑞 刘振中 李毅 杨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1-520,I0003,I0004,共12页
氨具有低成本、易液化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等特点,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无碳燃料,用其制成的直接氨燃料电池也备受科研人员青睐,却受限于阳极氨氧化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本工作采用无表面活性剂的简单方法通过纳米颗粒(NPs)自组装制备了三维多孔... 氨具有低成本、易液化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等特点,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无碳燃料,用其制成的直接氨燃料电池也备受科研人员青睐,却受限于阳极氨氧化缓慢的动力学过程。本工作采用无表面活性剂的简单方法通过纳米颗粒(NPs)自组装制备了三维多孔网络结构的PtIr合金气凝胶高效氨氧化催化剂。该结构提供了丰富开放的互联质子传输通道和额外的催化活性位点,有助于氨电催化氧化中NH_(3)分子的去质子化过程。当Pt和Ir物质的量比为80/20时,PtIr合金气凝胶展现出最优的氨氧化(AOR)催化活性。实验通过研究NH_(3)浓度和工作温度对催化剂氨氧化性能的影响发现,Pt_(80)Ir_(20)合金气凝胶催化剂的AOR性能随着氨水浓度或温度的上升而增强,如当氨水浓度为0.5 mol/L时,合金催化剂在0.5 V电位下的质量比活性为44.03 A·g^(–1),约是0.05 mol/L氨水中的4倍。当温度上升至80℃时,合金催化剂在0.5 V电位下的质量比活性为148.73 A·g^(–1),约为25℃下的12倍。在此温度变化区间,其AOR起始电位下降了40 mV。利用Arrhenius方程计算发现,Pt_(80)Ir_(20)合金气凝胶催化剂的AOR反应活化能比商业Pt/C催化剂降低了~9.43 kJ·mol^(–1)。此外,催化材料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Pt_(80)Ir_(20)合金气凝胶催化剂经2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后的峰值质量比活性损失为~50.6%,优于商业Pt/C催化剂(~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PtIr合金 气凝胶 电催化氨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电氧化催化剂及其低温直接氨碱性膜燃料电池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辉煌 程金星 +3 位作者 罗宇 陈崇启 周晨 江莉龙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802-3814,共13页
氨是一种无碳富氢的能源载体,体积能量密度高,易液化储存,是理想的储氢介质。以氨直接作为燃料,在低温碱性膜燃料电池中通过氨氧化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是氨能源高效利用的理想路径之一。然而,低温氨氧化反应动力学缓慢、催化剂... 氨是一种无碳富氢的能源载体,体积能量密度高,易液化储存,是理想的储氢介质。以氨直接作为燃料,在低温碱性膜燃料电池中通过氨氧化反应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是氨能源高效利用的理想路径之一。然而,低温氨氧化反应动力学缓慢、催化剂价格昂贵、易中毒等问题严重影响氨燃料电池性能,限制其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因此,设计高效、廉价、稳定的催化剂是发展低温氨燃料电池技术的关键。本文首先综述了近些年研究者在氨氧化反应机理方面的探索,在深入理解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含贵金属和非贵金属催化剂设计制备及其在氨氧化反应中的进展,并总结了氨氧化催化剂在氨燃料电池中的性能。最后针对氨氧化催化剂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旨在为氨氧化催化剂的设计及低温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反应 低温燃料电池 催化剂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丙烷和异丁烷氧化和氨氧化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0,共2页
发明了一种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丙烷可气相转化为丙烯酸(氧化反应)或丙烯腈(氨氧化反应);异丁烷可气相转化为甲基丙烯酸(氧化反应)或甲基丙烯腈(氨氧化反应)。该催化剂含有钼、钒、铌、锑、锗、钽,采用水热合... 发明了一种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该催化剂的作用下,丙烷可气相转化为丙烯酸(氧化反应)或丙烯腈(氨氧化反应);异丁烷可气相转化为甲基丙烯酸(氧化反应)或甲基丙烯腈(氨氧化反应)。该催化剂含有钼、钒、铌、锑、锗、钽,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该催化剂催化丙烷转化为丙烯酸和/或丙烯腈、催化异丁烷转化为甲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腈的效果好,产品收率大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丁烷氧化 丙烷 混合 氨氧化反应 甲基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 水热合成法 产品收率 相转化 异丁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在氨氧化催化剂选择性控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16
作者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86,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徐杰研究员和马继平副研究员等人在有机酸修饰MnOx催化氨氧化选择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腈类化合物通常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制备,而采用生物质平台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催化...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徐杰研究员和马继平副研究员等人在有机酸修饰MnOx催化氨氧化选择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腈类化合物通常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制备,而采用生物质平台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催化氨氧化反应制备腈类化合物时,反应的选择性控制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该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有机修饰催化剂用于选择性氧化反应和氨氧化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催化剂 选择性控制 大连化物所 中国科学院 氨氧化反应 选择性氧化反应 腈类化合物 原料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Ir/CF双功能电极在氨水制氢中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中华 郑淞生 +4 位作者 周安游 崔伟 吴梦洁 姚育栋 王兆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以碳纤维纸(Carbon Fiber,CF)为基底,通过可控电沉积制备了PtIr/CF双功能催化电极,并对其在氨水制氢中的电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t、Ir均匀沉积在基底纤维骨架上,呈花簇状分布,表面形成的针形纳米枝晶为催化反应提供丰富的活性位... 以碳纤维纸(Carbon Fiber,CF)为基底,通过可控电沉积制备了PtIr/CF双功能催化电极,并对其在氨水制氢中的电催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t、Ir均匀沉积在基底纤维骨架上,呈花簇状分布,表面形成的针形纳米枝晶为催化反应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当其用作氨氧化反应(Ammonia Oxidation Reaction,AOR)的阳极时,在1.5 mol/L KOH+1.5 mol/L NH_(3)的混合电解液中,PtIr/CF催化电极显示出0.39 V(vs.RHE)的AOR起始电位和134.4 mA/cm^(2)的电流密度;而当其作为阴极用于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时,PtIr/CF催化电极在0.121 V(vs.RHE)的电压下实现了100 mA/cm^(2)的析氢性能,并显示出优于Pt/CF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反应 析氢反应 电催化 双功能电极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分解氨制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中华 郑淞生 +2 位作者 姚育栋 陈日懿 王兆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8-1021,共14页
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之一,近些年来受制于储存和运输的难题并未大规模发展。但随着电催化技术的成熟,在温和条件下,通过电催化分解含氢介质的制氢路线或将具备规模化开发清洁能源的潜力。氨(NH_(3))具有高储氢密度(17.6%,质量分... 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之一,近些年来受制于储存和运输的难题并未大规模发展。但随着电催化技术的成熟,在温和条件下,通过电催化分解含氢介质的制氢路线或将具备规模化开发清洁能源的潜力。氨(NH_(3))具有高储氢密度(17.6%,质量分数)、运输便利、无碳等优点,被认为是合适的储氢介质之一。电催化分解氨的过程主要包括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和氨氧化反应(ammoniaoxidation reaction,AOR)。重点综述了阳极电催化分解氨的反应机理及AOR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对氨氧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可为开发具有更高活性、稳定性的AOR催化剂和“以氨制储氢”的发展路线提供思路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氨氧化反应 机理 催化剂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微生物在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春艳 王继华 +1 位作者 华德尊 任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78-281,共4页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作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湿地污水处理的主要因子,在降解污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研究区域的湿地微生物种类进行初步...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作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湿地污水处理的主要因子,在降解污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文以哈尔滨松北区城市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对研究区域的湿地微生物种类进行初步鉴定,发现有5种微生物具有硝酸盐还原活性,为硝化菌类;分析了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微生物效应,湿地微生物在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对氮污染的优化控制十分重要,指出在城市湿地氮循环系统中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氮降解的主要过程,同时厌氧氨氧化反应存在着减缓氮污染的可能性。松北湿地的其余菌株有待于继续进行鉴定,以便深入研究微生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湿地微生物 氮循环 菌株 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厌氧氨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物硝化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宝兰 郑平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对直接以氨为电子供体的反硝化反应中的厌氧氨氧化菌混合培养物的最初来源作了跟踪研究,发现好氧和厌氧活性污泥中都存在硝化细菌,都有可能成为氨氧化活性以及后来出现的厌氧氨氧化活性最初来源,作为接种,好氧污泥优于厌氧污泥,氨... 对直接以氨为电子供体的反硝化反应中的厌氧氨氧化菌混合培养物的最初来源作了跟踪研究,发现好氧和厌氧活性污泥中都存在硝化细菌,都有可能成为氨氧化活性以及后来出现的厌氧氨氧化活性最初来源,作为接种,好氧污泥优于厌氧污泥,氨氧化反应符合Haldane基质抑制动力学模型,氨态氮浓度对氨氧化速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反应 生物硝化反应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