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火位置对氨氢融合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商潭苏 阳若淼 +1 位作者 嵇乾 刘震涛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1期6-9,25,共5页
将柴油机改装为火花塞点火模式时,通常将火花塞安装在喷油嘴原有位置。然而,由于喷油嘴可能存在偏心布置,改装后的火花塞位置可能偏离燃烧室中心,因此有必要研究火花塞偏心布置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基于3D CFD燃烧模拟,研究了点火位置... 将柴油机改装为火花塞点火模式时,通常将火花塞安装在喷油嘴原有位置。然而,由于喷油嘴可能存在偏心布置,改装后的火花塞位置可能偏离燃烧室中心,因此有必要研究火花塞偏心布置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基于3D CFD燃烧模拟,研究了点火位置对氨氢融合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中心点火相比,偏心点火使火焰前锋更早进入活塞内凹式燃烧室的挤压区,降低了燃烧速率,导致峰值压力下降及CA50燃烧相位滞后,进而降低了指示热效率。然而,峰值压力位置和氮污染物排放浓度对火花塞的偏心布置不敏感。因此,采用优化点火时刻补偿偏心布置火花塞引起的不对称燃烧效果具有局限性。建议优先选择喷油嘴布置于燃烧室中心的柴油机进行火花点火改装,以更有效提升氨氢融合燃料发动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融合燃料 火花塞点火发动机 火花塞偏心布置 燃烧与排放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室形状对氨氢融合燃料点火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阳若淼 商潭苏 +1 位作者 刘军恒 刘震涛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5年第2期12-15,33,共5页
油-气-室的优化是在发动机中高效应用新型氨氢融合燃料的关键。为明确燃烧室形状对氨氢融合燃料点火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基于三维燃烧模拟,在保持压缩比恒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活塞内凹式燃烧室挤压区长度对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 油-气-室的优化是在发动机中高效应用新型氨氢融合燃料的关键。为明确燃烧室形状对氨氢融合燃料点火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基于三维燃烧模拟,在保持压缩比恒定的条件下,研究了活塞内凹式燃烧室挤压区长度对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较长的挤压区长度可增强缸内湍流强度,加速火焰传播,提升燃烧速率,提前燃烧相位,进而提高热效率;与传统碳氢燃料火花点火式发动机不同,氨燃料由于含氮元素的特性,氮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不变;表明合理优化燃烧室形状具有显著优化氨氢点火发动机性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融合燃料 火花塞点火发动机 燃烧室形状 挤压区长度 燃烧与排放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氢融合零碳内燃机燃烧过程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 齐运亮 +1 位作者 陈清楚 李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66,共24页
随着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内燃机低碳化、零碳化势在必行。氨作为零碳燃料和氢的高能量密度载体,是实现碳中和有潜力的替代燃料。研发氨氢燃烧技术,实现氨高效清洁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近零排放对全球气候治... 随着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内燃机低碳化、零碳化势在必行。氨作为零碳燃料和氢的高能量密度载体,是实现碳中和有潜力的替代燃料。研发氨氢燃烧技术,实现氨高效清洁融合燃料零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近零排放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在分析氨作为未来绿色能源的潜力及其在内燃机中实际应用的基础上,从氨氢内燃机的燃烧模式、氨氢燃料的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氨氢燃料供给方式等方面综述了氨氢内燃机的燃烧的最新进展,对比分析了火花点燃/均质压燃/射流引燃3种燃烧模式、氨气道喷射/液氨缸内直喷2种燃料供给方式、主动射流/被动射流2种点火方式,提出并论述了基于氨在线裂解制氢实现基于单一液氨燃料油箱的氨氢融合燃烧,是内燃机实现碳中和的极具潜力的技术路线,指出了氨氢内燃机喷雾、燃烧和氮基排放控制三方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科学问题。研究表明:氨氢融合内燃机采用微量氢气(小于3%)引燃氨混合气,可以获得稳定燃烧和高热效率,并拓展稀然极限。氨氢融合零碳大功率内燃机作为氨燃料高效可靠的应用载体,在重型车辆、工程机械、远洋船舶、发电等多个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与价值,氨氢内燃机的研发可推动基础燃烧理论的进步,也可以促进中国内燃机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氢融合 零碳内燃机 燃烧模式 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化工副产氢的氢能应用及氢-氨融合发展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黎园 陈林 贾蔚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104,共8页
天然气化工副产氢从传统的化工利用转化为氢能应用,可实现副产物提质升级,并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天然气化工生产的羰基合成气、乙炔尾气经过分离提纯制得高品质氢,并可将其创新性地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天然气化工副产氢经提... 天然气化工副产氢从传统的化工利用转化为氢能应用,可实现副产物提质升级,并有利于氢能产业发展。天然气化工生产的羰基合成气、乙炔尾气经过分离提纯制得高品质氢,并可将其创新性地应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提出了天然气化工副产氢经提质可成为多种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要求的高品质氢,满足工业、交通、能源和建筑用氢等应用需求,以拓展氢能应用领域。针对当前氢能存在储运瓶颈及成本制约影响其大规模应用的难题,提出了天然气化工企业将该副产氢合成液氨,利用液氨作为储氢介质、零碳燃料的特性以及液氨相比气氢、液氢储存的明显优势,以氢-氨融合的方式进行转化应用,并分析了液氨在传统燃料、氨燃料电池和氨催化裂解制氢等应用场景及发展前景。天然气化工副产氢可突破传统的化工用途,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氢能应用转化,在新能源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化工 -融合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