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制革废皮屑生产新型纺织助剂——油酰基氨基酸钠 被引量:2
1
作者 秦玉楠 《中国皮革》 CAS 1990年第5期44-45,共2页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利用制革废皮屑生产新型纺织助剂—油酰基氨基酸钠的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条件、操作方法、产品质量情况等。
关键词 废皮屑 纺织剂 油酰基 氨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化蓝圆鲹调味基料的制备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2 位作者 路海霞 刘智禹 陈艺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2-289,共8页
为获得品质和风味较好的蓝圆鲹调味基料,采用蓝圆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蓝圆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进行检测及分析。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 为获得品质和风味较好的蓝圆鲹调味基料,采用蓝圆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蓝圆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进行检测及分析。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g/m L)、加酶量8 000 U/g、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4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27.52%,酶解物有较好的酶解效果,且风味较佳;酶解产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甜味+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7.93%和20.68%,呈味核苷酸二钠质量分数为3.47%,表明蓝圆鲹蛋白酶解产物营养价值和品质较优,且具有蓝圆鲹特有的鲜味,为进一步开发成产品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电子鼻 电子舌 酶解 氨基酸及呈味核苷酸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T2介导蛋氨酸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自噬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祁昊 孟春雨 +1 位作者 高学军 甄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16-2525,共10页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是一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可转运中性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中。氨基酸既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关键信号分子,但SNAT2是否介导氨基酸调节BMECs增殖和自噬尚未见报道。本...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是一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可转运中性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中。氨基酸既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关键信号分子,但SNAT2是否介导氨基酸调节BMECs增殖和自噬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CASY细胞计数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NAT2过表达和siRNA干扰后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情况以及SNAT2对自噬标志蛋白LC3-Ⅰ/Ⅱ表达量的影响,并利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自噬斑点(LC3-Ⅱ)变化。结果显示,SNAT2过表达时,p-PI3K、p-mTOR和Cyclin D1表达量增加,反之,p-PI3K、p-mTOR和Cyclin D1表达量下降。SNAT2抑制时,LC3-Ⅱ表达量增加,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斑点增多。添加自噬增强剂海藻糖(trehalose,Tre)和蛋氨酸(methionine,Met)后,与单一添加Tre组相比,Met+Tre组p-mTOR表达量增加,LC3-Ⅱ表达量降低,胞浆内绿色自噬斑点减少;添加Tre和Met并抑制SNAT2时,p-mTOR表达量下降,LC3-Ⅱ表达量增多,胞浆内绿色自噬斑点增加。以上结果表明,SNAT2可介导Met通过调控PI3K-mTOR/Cyclin D1信号通路调节BMECs的增殖与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 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 MTOR 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NT-proBNP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罗京资 胡汉斌 邱军明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左室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2例左室功能正常的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89例,稳定型心绞痛53例,另... 目的探讨左室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2例左室功能正常的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89例,稳定型心绞痛53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NT-proBNP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NT-proBNP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纤颤、冠脉造影阳性是影响NT-proBNP水平的主要因素,冠脉造影阳性影响最大(OR值=0.214,P=0.000),心房纤颤(OR值=0.961,P=0.001)及年龄(OR值=0.581,P=0.000)其次。结论左室功能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与健康人,冠脉造影阳性、心房纤颤、年龄是NT-proBNP水平上升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氨基酸末端脑肽前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S患者入院早期血NT-proBNP、hs-CRP、UA水平与其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国敏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6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早期血浆氨基酸N未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尿酸(UA)水平与其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ACS患者170例,入院后24 h内采集血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浆NT-p...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早期血浆氨基酸N未端脑钠肽原(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尿酸(UA)水平与其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 ACS患者170例,入院后24 h内采集血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尿酸酶法测定血清UA。患者均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一般临床资料、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根据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及非MACE组,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hs-CRP和血清UA。结果 MACE组血浆NT-proBNP、hsCRP和血清UA值均高于非MACE组(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hs-CRP及UA均为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血浆NT-proBNP、hs-CRP和血清UA水平与ACS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相关,可用于ACS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氨基酸N未端脑肽原 高敏C反应蛋白 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