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吕辉 徐天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5,共4页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 (EAAT)位于突触前膜、突触囊泡和神经胶质细胞膜上。它们对于兴奋性氨基酸的再循环 ,兴奋性信号的终止以及保护神经细胞免受兴奋性毒性损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 谷氨酸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摄取平衡时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洋 林春水 +3 位作者 古妙宁 杨晶晶 范钦 陈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24-3527,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12~18个月,体重10~12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6只。L组15s内静脉注入丙泊酚5.5mg/kg诱导...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犬脑不同区域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12~18个月,体重10~12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和高剂量组(H组),每组6只。L组15s内静脉注入丙泊酚5.5mg/kg诱导,55mg/(kg.h)恒速静注维持;H组15s内注入丙泊酚7.0mg/kg诱导,70mg/(kg.h)恒速静注维持。静注50min时取颈内动、静脉血各2mL后静注10%KCl注射液2mg/kg处死L组和H组动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检测动、静脉血浆丙泊酚浓度。C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快速静注10%KCl2mg/kg处死。3组均于无菌条件下解剖获取下丘脑、底丘脑、背侧丘脑、海马、脑桥、顶叶以及额叶组织,q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EAAT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丙泊酚静注50min时,L组和H组丙泊酚血浆浓度(动脉-动脉,静脉-静脉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颈内动脉和静脉丙泊酚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丘脑、海马和顶叶EAA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L组和H组均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L组和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丘脑等其他脑区EAA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恒速静注50min,犬脑摄取达到平衡状态;此时丙泊酚可显著上调下丘脑、海马和顶叶EAAT2 mRNA的表达,但不同剂量对其表达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在神经退行性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许保磊 王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7-71,共5页
谷氨酸是脑内必需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EAAT)2是最主要的谷氨酸转运体,负责脑内90%以上的谷氨酸再摄取,调节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EAAT2功能紊乱导致胞外谷氨酸过量积聚,在多种... 谷氨酸是脑内必需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EAAT)2是最主要的谷氨酸转运体,负责脑内90%以上的谷氨酸再摄取,调节突触间隙的谷氨酸浓度。EAAT2功能紊乱导致胞外谷氨酸过量积聚,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如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对于人EAAT2启动子的研究发现,NF-kB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对EAAT2表达起关键作用。通过筛选1 040种FDA批准的化合物,发现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等是EAAT2的转录激活剂,可以增加EAAT2的蛋白表达水平,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神经退行性变 NF-KB 头孢曲松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转运体-2的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4
作者 黄传江 黄骞 +2 位作者 罗冰 吴性江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构建氨基酸转运体-2(CAT-2)的靶向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质粒,并测序鉴定,为下一步研究靶向siRNA对CAT-2蛋白表达和L-argine/iNOS/NO通路的影响建立基础。方法:根据L-精氨酸转运体CAT-2的mRNA序列及siRNA设计原则,并经BLAS... 目的:构建氨基酸转运体-2(CAT-2)的靶向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质粒,并测序鉴定,为下一步研究靶向siRNA对CAT-2蛋白表达和L-argine/iNOS/NO通路的影响建立基础。方法:根据L-精氨酸转运体CAT-2的mRNA序列及siRNA设计原则,并经BLAST比对,设计合成4对siRNA寡聚单链DNA,退火成双链dsDNA,用载体构建试剂盒BLOCK-iTTMPol II miR RNAi Expression Vector Kit with EmGFP进行重组质粒构建,将4对dsDNA分别插入到siRNA表达载体pcDNATM6.2-GW/EmGFPmiR中,构建4个siRNA表达质粒,并转化至感受态细菌DH5。筛选阳性克隆并提取重组质粒后测序分析。结果:CAT-2的siRNA重组载体质粒测序结果证实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L-精氨酸转运体CAT-2 siRNA表达载体质粒成功构建,为下一步研究靶向siRNA对CAT-2蛋白表达和L-arg/iNOS/NO通路的影响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氨基酸转运体-2 靶向小分子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对内毒素活化小鼠巨噬细胞L-arginine转运及CAT-2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传江 黄骞 +3 位作者 宋添谋 吴性江 李秋荣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通过氨基胍(AG)干预内毒素活化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观察NO的产生、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以及碱性氨基酸转运体-2(CAT-2)mRNA的表达,旨在研究氨基胍对L-Arg跨膜转运及CAT-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四组,即对照组,LPS对照组... 目的:通过氨基胍(AG)干预内毒素活化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观察NO的产生、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以及碱性氨基酸转运体-2(CAT-2)mRNA的表达,旨在研究氨基胍对L-Arg跨膜转运及CAT-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四组,即对照组,LPS对照组,AG组,AG+LPS组。接种RAW264.7细胞于培养板后,37℃、5%CO2培养箱培养24 h,将AG组和AG+LPS组换以含AG 1 mmol/L的DMEM培养液,30 min后四组均换以新鲜DMEM培养液,其中LPS对照组和AG+LPS组加入LPS,继续培养18 h,检测细胞合成NO水平、L-Arg摄取率和CAT-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G预处理后的RAW264.7细胞,经LPS活化后NO水平、L-Arg摄取率、CAT-2 mRNA水平显著降低。结论:AG作为一种特异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不仅可抑制iNOS的活性,而且还可以从基因水平上抑制L-Arg转运体CAT-2的表达,进而阻断L-Arg的跨膜转运和NO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左旋精氨酸 碱性氨基酸转运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脓毒症时肠道谷氨酰胺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钮凌颖 李宁 +2 位作者 朱维铭 李秋荣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4,88,共5页
目的:了解脓毒症时肠道谷氨酰胺(Gln)转运的变化,研究小檗碱对脓毒症时肠道Gln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小檗碱用量50mg/kg,每天灌胃1次,第5天造模。造模后0... 目的:了解脓毒症时肠道谷氨酰胺(Gln)转运的变化,研究小檗碱对脓毒症时肠道Gln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小檗碱用量50mg/kg,每天灌胃1次,第5天造模。造模后0、2、6、12和24h取材,用Mg2+沉淀/差速离心法制备刷状缘膜囊。采用快速滤过技术检测Gln转运,并利用底物竞争性抑制法测定各转运体的转运活性。结果:在生理状态下,Na+依赖性Gln转运约占总转运量的90%,其中ATA2、ATB0,+和B0AT1分别占12%、25%和63%。脓毒症早期肠道Gln转运增加,后期下降,其中ATA2的升高最早出现,B0AT1早期无显著升高。小檗碱处理后肠道Gln转运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明显减弱。结论:脓毒症时肠道Gln转运早期增加后期减少,小檗碱处理后可减轻脓毒症对肠道Gln转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 氨基酸转运体 谷氨酰胺 脓毒症 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P55,GLAS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陆小亮 朱斌 +1 位作者 卢泽法 王若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目的探究中心体相关蛋白55(CEP55)、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GLAST)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HCC患者,以距肿瘤边缘至少5 cm、无明显... 目的探究中心体相关蛋白55(CEP55)、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GLAST)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与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HCC患者,以距肿瘤边缘至少5 cm、无明显肝脏病变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EP55、GLAST表达水平。比较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CEP55、GLAST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CEP55、GLAST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截至2024年10月,出现HCC复发或远处转移的患者纳入复发转移组,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纳入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CEP55、GLAST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HCC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CEP55、GLAST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128例HCC患者最终纳入120例进行分析。HCC癌组织CEP55蛋白阳性率较癌旁组织高(P<0.05),GLAST蛋白阳性率较癌旁组织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EP55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数量、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BCLC)分期、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GLAST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肿瘤数量、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术前AFP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120例患者中共有32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发生率为26.67%。复发转移组CEP55蛋白阳性率较未复发转移组高,GLAST蛋白阳性率较未复发转移组低(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EP55阳性是HCC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GLAST阳性是HCC术后复发转移的保护因素(P<0.05)。CEP55、GLAST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7)。结论CEP55和GLAST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CEP55高表达和GLAST低表达可能提示HCC患者复发转移风险升高,并显著缩短无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根治性切除术 中心体相关蛋白55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 蛋白表达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AR1-EAAT2通路抑制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谷氨酸摄取能力 被引量:3
8
作者 温芳芳 刘乐平 +2 位作者 徐竹 杨建静 丁赛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0-935,共6页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 目的研究多巴胺(DA)对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Glu)摄取能力的影响,以及DA通过痕量胺相关受体1-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TAAR1-EAAT2)信号通路对星形胶质细胞Glu摄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经过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对Glu摄取含量的变化,反转录PCR检测TAAR1、EAAT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AAR1、EAAT2蛋白水平;采用TAAR1小干扰RNA(siRNA)和TAAR1质粒转染DA处理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EAAT2表达水平并采用Amplex Red谷氨酸测定试剂盒测定培养上清液Glu含量。结果 DA处理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EAAT2水平降低,TAAR1水平增加,培养上清液Glu含量上升。DA处理经TAAR1 siRNA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上调EAAT2水平,培养上清液中Glu含量减少;DA处理经TAAR1质粒转染后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则EAAT2降低,培养上清液中Glu的含量增加。结论 DA通过影响星形胶质细胞TAAR1-EAAT2信号通路,减弱细胞Glu摄取能力,引起细胞外Glu蓄积,从而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谷氨酸 星形胶质细胞 痕量胺相关受体1(TAAR1)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AA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T2介导蛋氨酸对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自噬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祁昊 孟春雨 +1 位作者 高学军 甄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16-2525,共10页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是一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可转运中性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中。氨基酸既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关键信号分子,但SNAT2是否介导氨基酸调节BMECs增殖和自噬尚未见报道。本...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是一种氨基酸转运蛋白,可转运中性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多种细胞中。氨基酸既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底物,也是调节细胞新陈代谢的关键信号分子,但SNAT2是否介导氨基酸调节BMECs增殖和自噬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CASY细胞计数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NAT2过表达和siRNA干扰后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情况以及SNAT2对自噬标志蛋白LC3-Ⅰ/Ⅱ表达量的影响,并利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自噬斑点(LC3-Ⅱ)变化。结果显示,SNAT2过表达时,p-PI3K、p-mTOR和Cyclin D1表达量增加,反之,p-PI3K、p-mTOR和Cyclin D1表达量下降。SNAT2抑制时,LC3-Ⅱ表达量增加,免疫荧光检测自噬斑点增多。添加自噬增强剂海藻糖(trehalose,Tre)和蛋氨酸(methionine,Met)后,与单一添加Tre组相比,Met+Tre组p-mTOR表达量增加,LC3-Ⅱ表达量降低,胞浆内绿色自噬斑点减少;添加Tre和Met并抑制SNAT2时,p-mTOR表达量下降,LC3-Ⅱ表达量增多,胞浆内绿色自噬斑点增加。以上结果表明,SNAT2可介导Met通过调控PI3K-mTOR/Cyclin D1信号通路调节BMECs的增殖与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依赖性中性氨基酸转运体2(SNAT2) 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 MTOR 增殖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小鼠胎盘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琦 周阁 +2 位作者 戴建国 张璐瑶 胡荣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观察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对小鼠胚胎体重及胎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受精(IVF)囊胚分别移植入自然交配假孕鼠(自然交配受体组,n=6)及超促排后交配假孕鼠(超促排受体组,n=6)。于孕18.5 d测量胚胎及胎盘重量,显微图像软件测量胎盘... 目的观察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对小鼠胚胎体重及胎盘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受精(IVF)囊胚分别移植入自然交配假孕鼠(自然交配受体组,n=6)及超促排后交配假孕鼠(超促排受体组,n=6)。于孕18.5 d测量胚胎及胎盘重量,显微图像软件测量胎盘迷路层及连接层的面积,TUNEL法检测胎盘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计法及巴比妥酸法测定胎盘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含量,qRT-PCR检测胎盘中氨基酸转运体Snat1、Snat2、Snat4、Lat1、Lat2、Cd98、Taut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胎盘微绒毛膜(MVM)中氨基酸转运体SNA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自然交配受体组比较,超促排受体组的胚胎、胎盘重量明显减轻[分别为(1.37±0.13)g vs.(1.75±0.13)g、(0.14±0.02)g vs.(0.17±0.01)g],胎盘迷路层及连接层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7.57±1.23)%vs.(4.62±0.91)%、(5.28±0.99)%vs.(3.27±0.69)%],胎盘组织中GSH含量明显减少[(5.21±1.55)μmol/g prot vs.(8.45±1.60)μmol/g prot],MDA含量明显增加[(1.35±0.52)nmol/g prot vs.(0.56±0.19)nmol/g prot],胎盘Snat1、Snat2、Lat2、Taut mRNA水平明显降低(1.00±0.00 vs.0.77±0.13、0.65±0.18、0.69±0.18、0.73±0.07),胎盘MVM中氨基酸转运体SANT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0.32±0.01 vs.0.65±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OH可影响小鼠胎盘功能。COH引起的胎盘氧化应激可能是其影响胎盘功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超促排卵 胎盘 氧化应激 氨基酸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AT2基因多态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疼痛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华敏 殷琴 +4 位作者 刘贝 孙凯 陈立平 许恒 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评价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EAAT2)基因多态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疼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2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和116例... 目的:评价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EAAT2)基因多态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疼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2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和116例健康志愿者的EAAT2-rs4354668位点基因分型,分析带状疱疹后痛组病人EAAT2-rs435466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疼痛程度及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关系,对可能影响爆发痛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病人rs4354668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中,rs4354668位点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亚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中、重度疼痛亚组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不同基因型间阿片类药物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中,rs435466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爆发痛发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不能认为EAAT2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的疼痛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基因多态性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硼氨酸细胞摄取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詝 李囡 +1 位作者 刘志博 杨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半自动方法对18 F标记的苯丙硼氨酸(18 F-BF 3-Phe)进行标记,通过系统的细胞实验,建立18 F-硼氨酸细胞摄取与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rge-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1,LAT-1)表达的定量关系,初步阐述^(18)F-硼氨酸在... 目的本研究采用半自动方法对18 F标记的苯丙硼氨酸(18 F-BF 3-Phe)进行标记,通过系统的细胞实验,建立18 F-硼氨酸细胞摄取与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rge-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1,LAT-1)表达的定量关系,初步阐述^(18)F-硼氨酸在癌细胞中的摄取机制。方法制备LAT-1转染细胞,用不同浓度LAT-1转染细胞进行^(18)F-BF 3-Phe放射性摄取实验。培养PC9、BXPC3、PC3、HEPG2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点^(18)F-BF 3-Phe放射性摄取实验。结果LAT-1转染细胞放射性摄取实验中,细胞的放射性摄取随着LAT-1转染细胞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基本呈线性正相关。^(18)F-BF 3-Phe在PC9、BXPC3、PC3、HEPG24种肿瘤细胞中均有摄取,并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增加趋势。其中PC9及BXPC3细胞对^(18)F-BF 3-Phe的摄取更为显著。结论通过LAT-1转染细胞摄取实验明确了^(18)F-BF 3-Phe摄取与LAT-1转运体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18)F-BF 3-Phe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高摄取,显示该探针在肿瘤显像方面进行临床转化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氨酸 氨基酸转运体 肿瘤 放射性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CAT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世琦 李贺 +2 位作者 邓伊亦 朱元玲 邓金兰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4,共4页
CAT (Cation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s)是植物体内参与氨基酸的吸收与转运的一类跨膜转运蛋白。为探究CAT家族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本研究依据前期所获得的不同发育期沙棘果实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经过功能注释与分析后获得3个... CAT (Cationic amino acid transporters)是植物体内参与氨基酸的吸收与转运的一类跨膜转运蛋白。为探究CAT家族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本研究依据前期所获得的不同发育期沙棘果实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经过功能注释与分析后获得3个CAT家族成员基因,分别命名为HrCAT1、HrCAT2和HrCAT3,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果实HrCAT家族基因均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不含信号肽的非分泌蛋白,其中HrCAT1和HrCAT2蛋白的三级结构之间具有较高相似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沙棘果肉HrCAT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实 氨基酸转运体 家族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自由基与酪氨酸偶联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缺氧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书瑜 达清越 +1 位作者 马慧萍 景临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83-2787,共5页
为了提高氮氧自由基HPN的靶向性和抗缺氧活性,本研究基于大中型氨基酸转运体(LAT-1)在脑组织高表达的特点,将HPN同酪氨酸通过不同长度烷基链相连,设计合成了2个脑靶向HPN衍生物。化合物7、8产率均在60%以上,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电... 为了提高氮氧自由基HPN的靶向性和抗缺氧活性,本研究基于大中型氨基酸转运体(LAT-1)在脑组织高表达的特点,将HPN同酪氨酸通过不同长度烷基链相连,设计合成了2个脑靶向HPN衍生物。化合物7、8产率均在60%以上,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电子顺磁共振(EPR)、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确认。抗缺氧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化合物可以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降低急性减压缺氧小鼠的死亡率,并且在仅为HPN给药剂量一半的情况下表现出与HPN相似的抗缺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自由基 酪氨酸 L型氨基酸转运体1 脑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