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蔬菜甜菜树嫩茎叶氨基酸评价及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1
作者 李翱翔 孟梦 李云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6-124,共9页
为了探究木本森林蔬菜甜菜树嫩茎叶的营养价值,以大白菜为对照,对类黄酮、花青素及氨基酸进行靶向定量分析,对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矿质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除了含水量外,甜菜树基本营养成... 为了探究木本森林蔬菜甜菜树嫩茎叶的营养价值,以大白菜为对照,对类黄酮、花青素及氨基酸进行靶向定量分析,对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矿质元素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除了含水量外,甜菜树基本营养成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大白菜,且富含钒、铬、锰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未检测出有害金属元素。定量分析出25种类黄酮,总含量为2.56 mg·g^(-1),以及9种花青素,总含量为8.40μg·g^(-1);甜菜树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包含8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107.39 mg·g^(-1),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EAA/TAA)为43.22%,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EAA/NEAA)为76.11%,很接近理想蛋白质模式;呈味氨基酸含量和药用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86.63%和60.02%,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高达84.62%。综上,甜菜树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丰富,含量高,可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森林蔬菜大力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蔬菜 甜菜树 氨基酸评价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红花油茶花营养成分分析及氨基酸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柳 吴雪辉 +2 位作者 沈冰 郑志丹 谭靖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58-362,共5页
为了解红花油茶花的营养价值,以目前主要推广种植的浙江、腾冲、广宁3个红花油茶品种的花为原料,测定蛋白质、粗脂肪、总糖、还原糖、多糖、氨基酸、黄酮、多酚、花青素和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花油茶花营养... 为了解红花油茶花的营养价值,以目前主要推广种植的浙江、腾冲、广宁3个红花油茶品种的花为原料,测定蛋白质、粗脂肪、总糖、还原糖、多糖、氨基酸、黄酮、多酚、花青素和维生素C等主要营养成分,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红花油茶花营养成分丰富,其中总糖、还原糖和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1%~37%、17%~26%和7.1%~8.2%,蛋白质含量在3.2%~3.6%之间;抗氧化成分含量较高,黄酮和多酚含量高达3000 mg/100 g以上,花青素为251~416 mg/100 g,维生素C为10~21 mg/100 g;3种红花油茶花营养成分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浙江红花、腾冲红花和广宁红花油茶花中营养成分综合评分分别为2.630、-0.428和2.032,说明浙江红花油茶花的营养价值较好。3种红花油茶花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总量介于145.65~171.72 mg/100 g之间,均含有7种以上人体必需氨基酸;浙江红花油茶花的氨基酸比值得分最高;腾冲红花油茶花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最高,且其味觉氨基酸比例最优。在既定的测定范围内,综合分析表明浙江红花油茶花的营养价值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油茶花 营养成分 主成分分析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与香菇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氨基酸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黄世群 秦琳 +3 位作者 仲伶俐 赵珊 李曦 闫志农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为探明羊肚菌的营养价值,依据国家标准食品方法对羊肚菌与香菇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及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除水分外,羊肚菌蛋白质、粗多糖和维生素D的干基含量分别为45.80%、5.06%、181.53μg/100g,香菇的分别为28.26%、2.91%、266... 为探明羊肚菌的营养价值,依据国家标准食品方法对羊肚菌与香菇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及氨基酸评价。结果表明:除水分外,羊肚菌蛋白质、粗多糖和维生素D的干基含量分别为45.80%、5.06%、181.53μg/100g,香菇的分别为28.26%、2.91%、266.42μg/100g,羊肚菌比香菇的分别高17.54%、2.15%、84.89μg/100g。羊肚菌和香菇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及鲜味氨基酸含量羊肚菌分别为34.5%、13.5%、21.0%、9.38%,香菇的含量分别为20.9%、7.24%、13.7%、8.61%,羊肚菌的比香菇高13.6%、6.27%、7.30%、0.77%。经分析,羊肚菌的蛋白质、粗多糖和维生素D含量均高于香菇且极显著,羊肚菌中15种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香菇,但谷氨酸含量羊肚菌比香菇的低0.660%且差异显著。经对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评价分析,羊肚菌中的亮氨酸含量与EHO/FAO模式谱最接近,其RAA=0.99,RC=1.06,其余4种人体必需氨基酸RAA>1.0,香菇RAA比较分散,RAA>1.0只有两种,羊肚菌SRC值为69.2,香菇的SRC值为66.7。结论:羊肚菌和香菇的营养成分都很丰富,但羊肚菌成分含量更高,味道比香菇更鲜美,营养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香菇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鲣鱼肽的复合酶酶解工艺及氨基酸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慧凝 张明振 +4 位作者 孟少珂 刘霞 江晓路 王鹏 张京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127,共7页
为实现鲣鱼高值化利用,对鱼肉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分析鲣鱼氨基酸组成特性。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鲣鱼酶解的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及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 为实现鲣鱼高值化利用,对鱼肉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分析鲣鱼氨基酸组成特性。以水解度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鲣鱼酶解的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及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000 U/g、料液比1∶4(V/V)、酶解温度49.17℃、酶解pH6.6、酶解时间5 h,水解度的理论最大值为23.74%,实际值为23.15%±0.22%,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较好;鲣鱼肽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与FAO/WHO建议的必需氨基酸模式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鲜美风味,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海洋蛋白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鲣鱼肽 复合酶解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栽培羊肚菌营养和氨基酸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万超 李文 +5 位作者 陈辉 张津京 唐利华 吴迪 张忠 杨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5,共12页
为探究高原地区栽培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营养品质,以海拔3 570 m栽培的3个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品种(M6、HB-8和HB-5)子实体(高原栽培羊肚菌)为主,对比同地域野生样品及湖北栽培的相同品种样品(平原栽培羊肚菌),分析粗蛋白、... 为探究高原地区栽培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营养品质,以海拔3 570 m栽培的3个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品种(M6、HB-8和HB-5)子实体(高原栽培羊肚菌)为主,对比同地域野生样品及湖北栽培的相同品种样品(平原栽培羊肚菌),分析粗蛋白、粗脂肪、粗多糖、灰分、粗纤维、矿质元素、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当品种相同时,与平原栽培羊肚菌相比,高原栽培羊肚菌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上升,灰分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除M6外);K和Fe含量均显著降低;维生素B6、维生素B2、维生素B9、维生素D、维生素E含量显著降低,维生素B1含量显著升高;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总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上升。高原栽培羊肚菌的必需氨基酸指数(IAAI)明显高于平原栽培羊肚菌,更接近于FAO/WHO标准蛋白,且其生物价(BV)更高。关联性分析表明,羊肚菌中维生素B6、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D和维生素E含量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B6与粗多糖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热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原栽培羊肚菌蛋白营养价值突出,而平原栽培羊肚菌矿质元素含量较高。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原栽培羊肚菌样品评分结果明显均优于相同品种的平原栽培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高原 营养评价 氨基酸评价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氮互作对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与营养价值的影响
6
作者 马祥和 张之玄 +5 位作者 张丽娜 霍滢睿 尹雪斌 冯美臣 高志强 杨珍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101,共14页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生活品质与营养健康更加重视,市场对燕麦等健康与富硒谷物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探究Se(硒)、N(氮)互作对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燕麦氨基酸品质的改良,生产出足Se、更高蛋白与优质氨...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生活品质与营养健康更加重视,市场对燕麦等健康与富硒谷物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探究Se(硒)、N(氮)互作对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燕麦氨基酸品质的改良,生产出足Se、更高蛋白与优质氨基酸的燕麦。[方法]以燕麦品种‘晋燕19’为材料,在2022-2023年进行大田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土壤基施Se(150 g/hm^(2))、N(240 kg/hm^(2))、Se+N(Se:150 g/hm^(2),N:240 kg/hm^(2))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调查花后不同时期籽粒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分含量,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燕麦籽粒蛋白质与氨基酸组分积累差异。[结果]与CK相比,Se+N互作下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18.9%~24.7%,总氨基酸含量提升8.5%~48.9%,提升效果均优于单施N肥与单施Se肥。籽粒中检测出的16种氨基酸,除酪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含量的2年平均值皆以Se+N互作下最高,其次是单施N肥,而单施Se肥时仅有缬氨酸、酪氨酸与胱氨酸含量有所提升。此外燕麦籽粒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缬氨酸在Se+N处理后,2年平均含量比CK显著提升28.5%和26.5%。氨基酸营养评价结果显示,与CK相比,Se+N互作的籽粒氨基酸比例更接近理想蛋白质标准,且有多种必需氨基酸的指数得分(RAA)显著提升;同时Se+N互作后籽粒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在种植第1年由0.45提升为0.66,第2年由0.68提升为0.75,均高于单施Se、N肥,说明Se+N互作后的燕麦籽粒氨基酸组成更佳。[结论]综上,与单施Se和N比较,Se+N互作更能提升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籽粒氨基酸积累量,可促进籽粒中氨基酸尤其是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等的含量提升,能有效优化‘晋燕19’燕麦籽粒的氨基酸组成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氮互作 燕麦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营养评价 限制性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桑蚕蛹氨基酸含量差异及其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义安 刘俊凤 +4 位作者 张友洪 肖文福 刘彬斌 杜周和 王晓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选育需求氨基酸含量的蚕品种,将不同品种的桑蚕蛹在化蛹后第7天统一取样,烘干粉碎,进行17种主要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间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雄蛹氨基酸含量低于雌蛹,但桑蚕蛹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和天门冬... 为选育需求氨基酸含量的蚕品种,将不同品种的桑蚕蛹在化蛹后第7天统一取样,烘干粉碎,进行17种主要氨基酸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间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雄蛹氨基酸含量低于雌蛹,但桑蚕蛹中,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含量最少的均为蛋氨酸和胱氨酸。氨基酸评分雌蛹(84分)高于雄蛹(74分),限制性氨基酸种类分别为缬氨酸和亮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 蚕蛹 氨基酸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果茶藨子营养成分分析与氨基酸提取工艺优化及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哲 叶英 +2 位作者 罗黎霞 王虹 张祎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88-195,共8页
以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为原料,对其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氨基酸提取工艺参数,并基于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 以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为原料,对其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氨基酸提取工艺参数,并基于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氨基酸衡量标准,评价了狭果茶藨子果实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果实中粗脂肪含量为2.2 g/100 g,粗蛋白含量为7.9 g/100 g,粗纤维含量为24.4 g/100 g,总糖含量为17.0 g/100 g,同时富含K、Ca、Mg等微量矿质元素。利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氨基酸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30 min、液料比35∶1(mL∶g)、超声温度55℃、超声功率300 W、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狭果茶藨子氨基酸提取量达(47.57±0.67)mg/g。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检出狭果茶藨子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81 g/100 g,占总游离氨基酸的38.51%,其构成比例基本符合WHO/FAO的标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浆果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藨子 营养成分 Plackett-Burman试验 响应面试验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慧娟 陈月娟 +6 位作者 杨艳辉 黄建花 曹阳 赵丽 张楠 朱子雄 魏生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77,共9页
以20 L生物发酵罐培养的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为原料,对菌丝体中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硒的富集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法,优化了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 以20 L生物发酵罐培养的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为原料,对菌丝体中蛋白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分析硒的富集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氨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法,优化了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白提取工艺,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中硒的含量,并通过氨基酸测定仪分析测定富硒前后的菌丝体蛋白中氨基酸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硒蛋白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60 min、液料比200:1 mL/g、提取次数2次,经过验证性试验,测得蛋白提取率为75.13%,菌丝体中富硒量达到63.87μg/g。采用氨基酸测定仪分析氨基酸的组成,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指标对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蛋白质进行初步营养价值评价。富硒荷叶离褶伞菌丝体中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7.20 g/100 g,较未富硒的高出19.75%,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为0.51,接近WHO提出的推荐值,AAS和CS的值接近于模式蛋白。说明经过工艺优化可以提高蛋白质提取率,在富硒菌丝体蛋白质中含有硒,硒促进了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富硒菌丝体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较未富硒菌丝更高,富硒菌丝体具有潜在的食用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离褶伞 蛋白质提取工艺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百香果品系间氨基酸组成比较及评价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文静 潘葳 吴建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37-241,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品系百香果中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5种百香果果汁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与营养价值评价,同时对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差异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系百香果均含有17种氨基酸,‘芭乐味黄金... 为了比较不同品系百香果中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5种百香果果汁中氨基酸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与营养价值评价,同时对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差异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系百香果均含有17种氨基酸,‘芭乐味黄金果’氨基酸总量TAA(977.03 mg·100 g-1)、必需氨基酸EAA(268.14 mg·100 g-1)和儿童必需氨基酸CEAA(63.26 mg·100 g-1)含量均为最高,和‘实生株系紫果’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实生株系紫果’EAA/NEAA(42.13%)、EAA/TAA(29.63%)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72.61)均最高。百香果的SRC值为64.49~72.61,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甲硫氨酸+胱氨酸(Met+Cys)。以TAA、EAA、呈味氨基酸等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5个品系百香果氨基酸聚类为2类。第1类为‘芭乐味黄金果’,其特征为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均为最高;第2类为‘台农’、‘紫香’、‘满天星’和‘实生株系紫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品系 氨基酸组成 聚类分析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味绞股蓝叶片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小江 向东山 翟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491-17492,共2页
[目的]分析与评价甜味绞股蓝叶片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方法]以甜味绞股蓝叶片为原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绞股蓝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 [目的]分析与评价甜味绞股蓝叶片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方法]以甜味绞股蓝叶片为原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组成成分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绞股蓝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较高,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SRC)为71.61,营养价值较高。在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结论]甜味绞股蓝叶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有利于人体氨基酸营养平衡的天然绿色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绞股蓝: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干燥方式对鸡油菌氨基酸组成及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宇 高锦荣 +1 位作者 郑晓敏 马长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5-299,共5页
为探究烘干(干燥箱60℃16 h)、自然晾干(在室温(25±2)℃、湿度38%±1%、东南三级风、晒干5 d)两种干燥方式对西藏林芝野生鸡油菌样品19种氨基酸的组成及评价的影响。采用2,4-二硝基氟苯衍生高效液相法检测18种氨基酸,色氨酸检... 为探究烘干(干燥箱60℃16 h)、自然晾干(在室温(25±2)℃、湿度38%±1%、东南三级风、晒干5 d)两种干燥方式对西藏林芝野生鸡油菌样品19种氨基酸的组成及评价的影响。采用2,4-二硝基氟苯衍生高效液相法检测18种氨基酸,色氨酸检测采用比色法。结果表明,林芝鸡油菌的蛋白质较为丰富,烘干(22.52%)较自然晾干(31.13%)有损失;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自然晾干28.27%、烘干28.10%)低于理想蛋白模式;有较高的鲜味氨基酸(F/T为自然晾干37.38%、烘干32.02%)和药用氨基酸(D/T为自然晾干57.01%、烘干54.78%);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含量相对较高,烘干较自然晾干有减少;从3种氨基酸评价模式(WHO/FAO氨基酸模式成人需要量、11~18岁需要量和鸡蛋白)看,两种样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烘干样品的化学评分(CS)和氨基酸评分(AAS)均高于自然晾干样品,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的评分最高,两份样品EAAI均低于鸡蛋白模式。可采用烘干方式干燥鸡油菌以提高干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 烘干 自然晾干 林芝野生鸡油菌 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互补型复合小米粉配方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庞震鹏 陈树俊 +6 位作者 康俊杰 田津瑞 赵辛 刘晓娟 胡洁 徐晓霞 仪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04-108,113,共6页
为筛选高营养品质小米及优化小米粉中必需氨基酸的构成,以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沁州黄"、"桃花米"和"龙山小米"三种小米为原料,通过测定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脂肪酸构成四个营养素评价指标,并选用CS、... 为筛选高营养品质小米及优化小米粉中必需氨基酸的构成,以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沁州黄"、"桃花米"和"龙山小米"三种小米为原料,通过测定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脂肪酸构成四个营养素评价指标,并选用CS、AAS及EAAI三者综合分析的氨基酸评价方法,完成了对富含高营养素小米原料品种的筛选及复合小米粉谷物间复配比例的筛选。筛选结果表明,"沁州黄"中各类主要营养素含量较高,且基于此品种的小米粉与藜麦粉以1∶2的比例混合后得到的复合米粉中必需氨基酸构成与标准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其营养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氨基酸评价 藜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郭刚军 胡小静 +3 位作者 徐荣 马尚玄 龙继明 李海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45,共7页
以改良种多油辣木(periyakulam-1,PKM-1)叶为原料,研究了阴干、晒干、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6种适用于产业化加工的干燥方式对其感官品质、常规营养与功能成分、维生素与氨基酸的影响,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 以改良种多油辣木(periyakulam-1,PKM-1)叶为原料,研究了阴干、晒干、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6种适用于产业化加工的干燥方式对其感官品质、常规营养与功能成分、维生素与氨基酸的影响,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中,干燥后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多酚、VE、β-胡萝卜素、VB2、VC、VB6、烟酸与泛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粗脂肪、黄酮与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与氨基酸影响最小的干燥方式是60℃热风干燥,在此条件下干燥的辣木叶色泽指标L、a、b值分别为:90.26、5.55、6.35,蛋白质量分数30.76%、黄酮质量分数3.17%、总酚质量分数13.82%,总氨基酸质量分数30.56%,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12.35%,VE、β-胡萝卜素、VB2、VB6、泛酸含量分别为113.00、60.36、1.90、8.18、89.10 mg/100 g,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是WHO/FAO的标准的1.17倍,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为63.88。依据WHO/FA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总体来说,60℃热风干燥方式较适合于辣木鲜叶的干燥。研究结果为辣木叶产业化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辣木叶 成分 氨基酸组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毛木耳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阳兰 王灿琴 +7 位作者 胡秀月 赵承刚 黄丽玲 陈丽新 覃晓娟 陈振妮 黄世旅 陈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5-877,共13页
【目的】探究以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品质差异,为桉木屑或桉树皮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不同基质(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栽培的毛木耳为供试材料,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氨基酸组成及质构特性,... 【目的】探究以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品质差异,为桉木屑或桉树皮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不同基质(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栽培的毛木耳为供试材料,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氨基酸组成及质构特性,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栽培基质毛木耳品质。【结果】不同栽培基质的毛木耳菌丝开始吃料时间和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以桉木屑和桉树皮为主料的配方中菌丝浓密、白、粗壮。与桉树皮和杂木屑栽培基质相比,以桉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第1潮产量分别显著提高6.95%和14.94%(P<0.05,下同),第2潮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9.48%和62.83%,总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1.62%和30.23%,第1潮耳的耳片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耳片泡发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且菌包污染率最低,为1.48%。3种基质(桉木屑、桉树皮和杂木屑)栽培的毛木耳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44.04%、41.49%和41.89%,均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模式而低于卵清蛋白模式,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赖氨酸,同时3种基质栽培的毛木耳均富含多种呈味氨基酸,其中苦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依据氨基酸评价标准,以桉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大,分别为58.00和86.19,其氨基酸组成更接近全鸡蛋蛋白,营养价值更高;质构特性表明桉木屑栽培的毛木耳硬度(50.24 N)、内聚性(0.535)、弹性(0.866 mm)、胶黏性(29.89 N)和咀嚼性(23.94 mJ)最优;不同栽培基质毛木耳部分品质指标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P<0.01)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种栽培基质的毛木耳品质由高到低为桉木屑>桉树皮>杂木屑。【结论】以桉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毛木耳营养价值和食用品质更高,可作为毛木耳的主要栽培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栽培基质 农艺性状 氨基酸评价 质构特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干燥方式下蚕豆氨基酸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宝妹 邱珊莲 郑开斌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52-57,共6页
为筛选蚕豆最佳的干燥方式,以蚕豆为研究对象,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蚕豆、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 为筛选蚕豆最佳的干燥方式,以蚕豆为研究对象,研究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两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其基本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蚕豆、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热风干燥蚕豆(P<0.01),淀粉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热风干燥蚕豆(P<0.01);两种不同方式干燥的蚕豆都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热风干燥蚕豆的SRC值和EAAI值高于真空冷冻干燥,即热风干燥蚕豆的氨基酸组成比例更接近FAO/WHO标准模式谱,营养价值更高。蚕豆采用热风干燥有利于营养成分保留,且氨基酸品质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干燥方式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脂鳞伞与几种食药用菌化学及营养成分对比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佳欣 刘博远 +4 位作者 胡雪梅 郑姗 覃俊森 戴乐 王晓岩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采用国际标准营养成分检测方法对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及市场常见的9种食药用菌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其必需氨基酸占比;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多脂鳞伞化学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多脂鳞伞总蛋白质量分数为1... 采用国际标准营养成分检测方法对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及市场常见的9种食药用菌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其必需氨基酸占比;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多脂鳞伞化学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多脂鳞伞总蛋白质量分数为19.08%、总脂肪为4.46%、总多糖为40.54%、总灰分为8.70%、粗纤维为1.06%,与其他9种食用菌相比排名靠前,氨基酸含量高且种类相对齐全;经GC-MS分析得出匹配度90%以上化学成分共42种,其中,硬脂酸丁酯、油酸乙酯含量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27.41%、9.94%。试验结果为多脂鳞伞研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脂鳞伞 食药用菌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GC-MS 特征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藜麦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玲 党斌 +1 位作者 张杰 张文刚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15-25,103,共12页
以大白藜、贡扎4号和青藜2号为原料,探究品种对藜麦成分的影响,并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白藜粗蛋白、总氨基酸、总淀粉含量最高,贡扎4号灰分和脂肪含量最高,而青藜2号粗纤维、支链淀粉和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贡扎4号必需氨... 以大白藜、贡扎4号和青藜2号为原料,探究品种对藜麦成分的影响,并对藜麦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白藜粗蛋白、总氨基酸、总淀粉含量最高,贡扎4号灰分和脂肪含量最高,而青藜2号粗纤维、支链淀粉和酚类物质含量最高。贡扎4号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评分值最优。藜麦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贡扎4号Ω-6/Ω-3比例最接近最佳比例,而大白藜的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血栓形成指数(TI)指数相对最低。藜麦主要矿物质为K、Mg、Ca,且大白藜更为丰富。青藜2号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最高。不同品种藜麦品质特征在PCA图中可以明显区分。本研究可为藜麦的品质评价、资源筛选及加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62
19
作者 王颖 赵兴娥 +2 位作者 王微 阚建全 余义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5-259,共5页
以贵州兴仁县产薏苡的不同部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种仁及非种仁部位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结果表明:薏苡6个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种仁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19.33g/100g和2.26g/100g,VE含量为8.66mg/100g... 以贵州兴仁县产薏苡的不同部位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种仁及非种仁部位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结果表明:薏苡6个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种仁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19.33g/100g和2.26g/100g,VE含量为8.66mg/100g;外壳和种皮的粗纤维含量高;根中VB1和VB2含量较高,分别为0.61mg/kg和2.96mg/kg;矿质元素中K、Na、Ca、Mg等常量元素含量较高;种仁和叶中分析出7种必需氨基酸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其余部位均为7种必需氨基酸和9种非必需氨基酸;功能性成分分析中,根的薏苡素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6mg/g和4.53mg/g,种仁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26mg/g。脂肪酸分析中,种皮、茎、叶的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到70%以上。因此,薏苡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功能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油辣木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2
20
作者 郭刚军 龙继明 +2 位作者 黄艳丽 徐荣 李海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54-358,364,共6页
以北方辣木叶为对照,分析了多油辣木不同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与组成、维生素与矿物质。结果表明:在多油辣木不同部位中,叶中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6、β-胡萝卜素、Mg、Ca与P含量最高,分别为7.00 g/100 g、4.15... 以北方辣木叶为对照,分析了多油辣木不同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与组成、维生素与矿物质。结果表明:在多油辣木不同部位中,叶中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6、β-胡萝卜素、Mg、Ca与P含量最高,分别为7.00 g/100 g、4.15 mgα-TE/100 g、188.20 mg/100 g、1.53 mg/100 g、0.10 g/kg、35.32 mg/100 g、69.72 mg/100 g与63.94 mg/100 g。茎中膳食纤维、Cu、Zn与Mn含量最高,分别为15.50 g/100 g、0.22 mg/100 g、0.89 mg/100 g与1.82 mg/100 g。果中叶酸、K与Na含量最高,分别为46.76μg/100 g、120.68 mg/100 g与49.46 mg/100 g。根中碳水化合物与Fe含量最高,分别为5.56 g/100 g与4.65 mg/100 g。与北方辣木叶相比,多油辣木叶中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6、Mg、Fe、Zn、Na、Mn与P含量较高。多油辣木叶与果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以谷氨酸与天冬氨酸含量居多。多油辣木叶中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总量较高,分别为2.32 g/100 g与5.95 g/100 g,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69.71,属于优质蛋白质。在各种必需氨基酸中,多油辣木叶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多油辣木茎与根的为异亮氨酸,多油辣木果的为赖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油辣木 部位 营养成分 氨基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