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为原料,对其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氨基酸提取工艺参数,并基于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以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为原料,对其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氨基酸提取工艺参数,并基于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氨基酸衡量标准,评价了狭果茶藨子果实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果实中粗脂肪含量为2.2 g/100 g,粗蛋白含量为7.9 g/100 g,粗纤维含量为24.4 g/100 g,总糖含量为17.0 g/100 g,同时富含K、Ca、Mg等微量矿质元素。利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氨基酸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30 min、液料比35∶1(mL∶g)、超声温度55℃、超声功率300 W、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狭果茶藨子氨基酸提取量达(47.57±0.67)mg/g。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检出狭果茶藨子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81 g/100 g,占总游离氨基酸的38.51%,其构成比例基本符合WHO/FAO的标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浆果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展开更多
以改良种多油辣木(periyakulam-1,PKM-1)叶为原料,研究了阴干、晒干、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6种适用于产业化加工的干燥方式对其感官品质、常规营养与功能成分、维生素与氨基酸的影响,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以改良种多油辣木(periyakulam-1,PKM-1)叶为原料,研究了阴干、晒干、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6种适用于产业化加工的干燥方式对其感官品质、常规营养与功能成分、维生素与氨基酸的影响,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中,干燥后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多酚、VE、β-胡萝卜素、VB2、VC、VB6、烟酸与泛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粗脂肪、黄酮与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与氨基酸影响最小的干燥方式是60℃热风干燥,在此条件下干燥的辣木叶色泽指标L、a、b值分别为:90.26、5.55、6.35,蛋白质量分数30.76%、黄酮质量分数3.17%、总酚质量分数13.82%,总氨基酸质量分数30.56%,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12.35%,VE、β-胡萝卜素、VB2、VB6、泛酸含量分别为113.00、60.36、1.90、8.18、89.10 mg/100 g,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是WHO/FAO的标准的1.17倍,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为63.88。依据WHO/FA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总体来说,60℃热风干燥方式较适合于辣木鲜叶的干燥。研究结果为辣木叶产业化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以青藏高原狭果茶藨子为原料,对其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氨基酸提取工艺参数,并基于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氨基酸衡量标准,评价了狭果茶藨子果实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狭果茶藨子果实中粗脂肪含量为2.2 g/100 g,粗蛋白含量为7.9 g/100 g,粗纤维含量为24.4 g/100 g,总糖含量为17.0 g/100 g,同时富含K、Ca、Mg等微量矿质元素。利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氨基酸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30 min、液料比35∶1(mL∶g)、超声温度55℃、超声功率300 W、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狭果茶藨子氨基酸提取量达(47.57±0.67)mg/g。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检出狭果茶藨子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81 g/100 g,占总游离氨基酸的38.51%,其构成比例基本符合WHO/FAO的标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生浆果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文摘以改良种多油辣木(periyakulam-1,PKM-1)叶为原料,研究了阴干、晒干、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微波干燥与远红外干燥6种适用于产业化加工的干燥方式对其感官品质、常规营养与功能成分、维生素与氨基酸的影响,并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必需氨基酸的组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中,干燥后辣木叶中的蛋白质、多酚、VE、β-胡萝卜素、VB2、VC、VB6、烟酸与泛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粗脂肪、黄酮与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来说,对辣木叶营养、功能成分与氨基酸影响最小的干燥方式是60℃热风干燥,在此条件下干燥的辣木叶色泽指标L、a、b值分别为:90.26、5.55、6.35,蛋白质量分数30.76%、黄酮质量分数3.17%、总酚质量分数13.82%,总氨基酸质量分数30.56%,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12.35%,VE、β-胡萝卜素、VB2、VB6、泛酸含量分别为113.00、60.36、1.90、8.18、89.10 mg/100 g,高于其他干燥方式,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是WHO/FAO的标准的1.17倍,氨基酸的比值系数分为63.88。依据WHO/FAO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在其各种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总体来说,60℃热风干燥方式较适合于辣木鲜叶的干燥。研究结果为辣木叶产业化开发与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